第6章
一個月後。
倪染的陶藝工作室在顧行的酒館的樓上開業,二樓的空間比較大,還有一個複式樓。倪染就住複式樓上,樓下就是工作室。
拉坯,修坯和上釉都在這邊,燒窯則放在了另外一個地方。
因為燒窯要幾近千度的高溫,放在這邊燒窯的話,溫度太高,人沒辦法住的。
但好在顧少有這方面的資源,都會幫倪染給安排好。
倪染自然也不會白嫖。
該給的報酬都會照舊支付。
雖然顧行不差那點錢,但他們還是會明算。雙方心裏都會舒服一點。
當初倪染幫他設計酒館用的杯子,也只是收了他泥和釉還有燒制的成本。人工和設計費都沒有算在內的。
顧行也想多給,但倪染沒收。
所以這次輪到倪染有需求,他也是盡力去幫。
他給倪染的價格,自然也是友情價。
在酒館的附近,還有一家開了時間比較久的茶館,叫“陸羽茶室”。
聽說是一個中年女人開的,但這是她的副業,她的主業好像是大學的老師。
這是顧行随口跟她說起的。
酒和茶,倪染都挺偏愛的。
Advertisement
顧行也知道,在她搬過來的時候,就把這周遭她感興趣的,都給說了一通。
倪染平日裏确實喜歡喝茶。
但都是喝的尋常可見的毛尖或者是大紅袍再不成就是紅茶綠茶。
聽說這附近有茶館,早就尋思什麽時候去坐一坐。也是那麽巧,正好那茶館的老板也聽說這附近新開了一家陶藝室,想要來制定一批茶館用的茶具。
就邀請了倪染有空的時候,就到茶館裏品一品茶。
說是她們茶館最近這幾天剛好在舉辦茶藝表演。
有茶藝表演,這還讓倪染蠻期待的。
倪染到茶館的那天下午,茶藝表演已經開始了。
當天茶館裏的人很多,年齡層次不一,大多都是男人。
也有女人。
女人們都身穿旗袍,模樣精氣神都很好。
茶藝表演分多人和單人。
倪染到的時候,剛好展示的龍井茶沖泡技藝。
展示茶藝的是個身穿起淺綠色旗袍的女人,她很端正地坐在鋪好桌布的茶桌上。
第一步先溫杯。
溫好杯後,第二步向衆人展示放在茶碟裏的茶葉,即賞茶。第三步置茶,即将茶葉放入茶杯中。第四步溫潤泡,第五步沖泡,最後一步奉茶。
茶藝師表演結束後,底下喝茶的顧客紛紛叫好。
倪染全程也都盯着看,茶藝師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優雅,舉手投足間,都讓人看的特別舒服。
至少那樣淡然的泡茶技術,倪染是做不到的。
她日常喝茶都是直接把茶葉丢進茶杯裏泡開了直接喝的,沒那麽多講究。
很快。
第二位茶藝師上臺。
第二位茶藝師穿的也是淺綠色旗袍,但她比第一個茶藝師的身形更加高挑,模樣也更顯出衆些。
尤其她的雙手,細白,骨幹分明。
她的頭發盤在腦後,露出光潔的額頭,眼睛明亮,幾根細發不經意間挂在耳邊,添了幾分美感。
倪染的目光根本沒有辦法挪開。
這算是她近段時間見過,給人感覺最舒服的女生了。
她朝衆人微微颔首,接着開始她的茶藝表演。她泡的是烏龍茶。過程跟龍井茶差不多,差別是多了一道溫壺。最後再分杯,奉茶。
倪染靠在最後。
覺得應該是分不到她的茶了。
剛才看到第一位茶藝師的茶,都給了前排的顧客。
這靠後的顧客,只能觀望。
但就在茶藝師準備在前排分茶的時候,後排的客人不知道誰喊了一句:“茶藝師小姐姐,我們後排的客人,也想要品茶嘛。”
“對呀。”
有人又附和了一句。
主持人朝茶藝師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于是茶藝師就端着分好的三杯茶,朝後排走了去。
倪染就那麽看着适才還在臺前表演茶藝的茶藝師,一步步地走到了她的跟前,微微颔首朝她示意。
倪染趕忙端起一杯茶。
很小聲地說了句:“謝謝啊。”
“不客氣。”她回。
聲音也很好聽,如山泉般清冽。
剎那,倪染承認,她心有所動了。
她已經好久好久,都沒有見到過讓她心動的女生了。
倪染更沒想到自己竟然在茶館坐了一個下午,茶喝了好幾輪,但回回都不是她中意的那個茶藝師給她泡。她太搶手了,好多人都排隊等她。
倪染算是來的晚的。
排了一個下午,都沒有到她。
到了傍晚的時候,倪染工作室也有些事情,她跟茶館的老板打了聲招呼。表示随時歡迎她們也到店裏坐一坐。
店老板的笑容很溫潤:“好啊。我叫全薇,你可以喊我全姐。”
倪染微微颔首:“全姐好,我是倪染。”
“倪染。”全姐念了一遍名字,像是想到了什麽,然後笑了笑,“好名字。下次再見。”
“好。”
離開茶館的時候,倪染忍不住勾了勾嘴唇。
夜幕四合。
店裏的客人總算是散的差不多了。
姜識才算是松了口氣,今天站了一個下午,腿都酸了。她忙完最後一個客人,立馬到大廳,她要是沒記錯的話,今天應該是看到了她想要見的那個人才是。
但她到大廳的時候,已經沒有那個人的身影了。
她有些失落。
距離上一次見到她,已經一個多月了。
她也從家裏搬出來住,到這茶館當茶藝師滿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她每天都在跟茶打交道。好在以前大學時候有基礎,所以撿起來并不是很難。
而且這個茶館還是她大學時候,教她茶藝的老師開的。
她也很喜歡姜識。
姜識的茶藝,可以說是她手把手教的。
姜識本來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對茶文化有一定的基礎,而且她的自身條件非常好。
無論是身形,還是模樣。
都很符合中國對傳統美人的定義。
她來茶館工作後,店裏的生意比之前好了很多。
而且老師平時很忙,她來了以後,老師也很放心,好多事情都交給她處理。
包括這次茶藝表演,也是老師提出來,然後姜識弄起來的。
店裏的生意越來越好,額外在加了幾個茶桌,也隔開了幾個包間。供求量增多,之前店裏的茶具不夠用,本來全姐就打算去進一批茶具的。
但正好聽說了這附近就有一家陶藝室。
那家陶藝室的老板好像是J大陶瓷學院畢業的,也有過很多成熟的作品,正好可以去那邊先定制幾套茶具用用看。
如果成品好的話,之後兩家可以合作。
全姐最初是這麽想的。
她的茶館可不止這一處。
但這裏是總店,經營多年,也是她經常來的。
她從茶葉的挑選到茶具,每一樣都是親自過關。
也都是用的最好的,最有特色的。這也是為什麽,她的茶館能在這商圈立足的原因之一。
是真的用了心思。
但這次,她想放手。
讓姜識去試試看。
就在姜識急忙忙地從包間出來到大廳的時候,全姐朝她喊:“姜識,你過來一下。”
姜識聞聲回頭:“好。”
全姐遞給她一張紙條,說:“這上面呢,是最近開在咱們這茶館附近的,一家陶藝工作室老板的電話跟地址。我看她們那邊好像還蠻不錯的樣子。”
“我們店裏最近不是加了幾桌嘛,茶具什麽的也供不上。正好你去跟她們那邊談。幫我們定制一批茶具。”
姜識有些沒反應過來,“啊?”
全姐看向她說:“就是明天你休息,去這家陶藝室跟那邊的老板定制一批茶具。”
“如果還可以的話,以後會跟她們長期合作。所以你要好好把關噢。”
突然被交代這個任務,姜識還是懵的。
接着全姐又說:“對了,這個陶藝工作室的老板,下午還來看了你的茶藝表演呢。”
全姐說這句話的時候,笑意分明。
姜識好像是聽懂了,但好像又沒懂。
但她沒有拒絕,應下了全姐的交代,“好,那我明天先去跟她們談一談。”
全姐點頭:“可以啊。你有什麽要求,就跟她們提。”
姜識有些受寵若驚,她才來一個月,但可以感覺出來,全姐已經慢慢地松手,将很多事情,都交于她來處理。
顯然就是有意的培養她。
老師願意帶着她,姜識自然也不會辜負她的期許。
大概在一個月前,她離開了家,就要淪落大街時,她想起了以前很照顧她的老師。
在撥通電話以前,姜識想過更多的結局是——
老師會不搭理她。
當初她畢業的時候,其實老師有向她抛過橄榄枝的。
那時老師有一家新的茶館成立,需要一個店長。老師很器重她,想要她去管理那個分店。但被姜識拒絕了。
她還跟老師說了實話。
以後大概率不會從事茶藝師這個行業了。
那兼職呢。
老師問。
姜識當時被家裏人逼着考編制,實在沒有心思去想別的。
她說兼職可能暫時也沒有考慮,老師并沒有對她說一些很失望的話,而是覺得好可惜。
姜識算是她這幾年來,見過比較有天賦的了。一點就通。而且外在形象也特別好。
茶藝這一塊,好好發展的話,還算是一個收入比較客觀的職業。
因為茶藝不單單是泡茶,後面還有茶的産業鏈。
只要做的好,什麽都能往大了做的。
但當時姜識沒有考慮,老師也沒有過多勸她。
只讓她留着電話什麽的,不管将來有沒有困難,也要常聯系。
在四下無人的街頭,當時的姜識能夠想到的人,就是以前在大學時候,非常照顧她的老師。
全薇。
老師接到她的電話,并沒有覺得很意外。
她說,我就知道你并沒有放下。
當晚她就給姜識安排了住所,讓她先好好休息兩天,再到茶館上班。
從那天到現在。
姜識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她在學習茶藝的同時,偶爾也會出差去種植茶葉的基地,去了解茶葉制成的過程。
她沉浸在茶的世界裏。
呼吸到了鮮活,自由的空氣。
只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才會去想,說要回莫城發展的倪染,她回來了嗎?
或許她當時說的那句,要回來發展也挺好的,沒準兒是句玩笑話。
但她卻當了真。
每天都在期待跟她不經意的重逢。
時間過的飛快,就在姜識覺得,她可能真的不會回來了的時候,很意外地見到了她。
而且,明天她們倆,還很有可能——
單獨碰面啊。
作者有話要說:
姜識:暗暗搓手指,暗戀的姐姐來看我的茶藝表演了~
7、搖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