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倪染還以為那時候茶館的老板說要定制茶具,是随口說的。所以她留下電話和地址,并沒有抱很大的希望。成立工作室的這幾年,什麽樣的客人都遇到過。
多的是貨比三家的客人,口頭下單的人也不少。
每一單都要放平常心,情緒才不會起起伏伏。
這些年,倪染已經将這些看的很淡了。
但當昨天她特別中意的那個茶藝師來到工作室,開門見山地說,她們茶館想要定制一批茶具的時候,輪到倪染不知作何反應了。
“是不可以接受定制麽?”見倪染沒有回話,對方小心翼翼地問了句。
“當然可以啊。”倪染回過神,爽快地回。
“我看你好像很意外的樣子,還以為是我們唐突了。”
“不是的。是沒想到你會來。”
嗯?
姜識不明所以。
她說是你,而不是你們。
這讓姜識想深想,但又不敢深想。
倪染也沒有藏着掖着,有話就直說了,“我昨天有等了你一個下午呢。”
啊?
姜識驚訝。
Advertisement
倪染自顧自笑了笑:“因為想要再喝一杯你泡的茶,但你太搶手了,我怎麽都沒有排上。”
原來是這樣啊。
姜識說:“那你這裏還有茶具麽?”
倪染幾乎是脫口而出:“當然有了啊。”
只是她一個人在工作室的時候不常用,偶爾有客人來的時候,才會拿出來,簡單地泡一杯茶。
姜識朝她颔首:“那麻煩學……”
學姐這兩個字險些從她口中說出,但她立馬轉了語氣,“嗯,那個……”
“我呢,正好我帶了一些适合夏天喝的茶。就要有勞倪老板幫忙找一下茶具喽。”
所以她是要給自己泡茶喝了嗎!
倪染目光微動,語氣克制得很尋常:“完全沒有問題啊,你坐着等我一下,馬上給你找來。”
知道要跟她碰面,姜識可不是空手來的。
她準備了好幾種适合夏天喝的茶,都是她平日放在家裏的庫存。她買了好多小罐子,裏面存放着新茶和陳茶,還有各類花茶。
有時候在家休息或者是下班回家的時候,她就會沏一壺茶。
坐在她居住房子裏的大陽臺上,閑看雲卷雲舒。
那是她覺得最舒服的狀态了。
她住的地方,也在這附近。是她老師很久之前就置辦的房産,以最便宜的租金租給了她。本來老師是說給她住就是了,但姜識覺得收一些房租,她會住的更心安一些。
說實在話的,老師已經在這莫城站穩了腳。
不差她那點租金,但也知道姜識的脾性,就随便收個幾百塊,讓她住的踏實。
姜識出門的時候,一直在糾結到底帶哪一種哪種茶。
因為不知道她喜歡喝哪一種,索性就連着小茶罐一并帶出,每一樣都給她帶點。
現在跟倪染面對面的姜識,好像沒有一個月前見到時那樣擡不起頭了。她慢慢地找到了屬于她自己的自信,而且她也有吸引她的地方。
恰好,姜識所擅長就是倪染所喜歡的。
所以她也沒有必要縮躲,大大方方地在她的面前,展現自己就可以了。
姜識很安靜地等倪染回來,她用餘光打量眼前的這個工作室。
非常簡單和質樸,裝修風格古風古韻,實木架子上擺放着她的作品,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幽香。
可能是挂在牆上的某種中草藥。
興許是驅蚊草,姜識記得她發過動态,說最怕做陶藝的時候,有蚊子咬她。
癢的話還抽不出手去抓。
只能一直抖腿。
……
姜識想象她無可奈何的樣子,忍不住一笑。
這時候倪染剛好回來,姜識雖然及時收住了笑,但還是被她看到了。她側過身子,腦袋歪了歪:“你剛才是笑了麽?”
姜識不敢跟她對視,本能否認:“沒有呀。”
“噢?”
難道是我看錯了麽?
倪染困惑。
姜識一本正經地說:“你可能是眼花了。”
是這樣的麽?
肯定是這樣的。
姜識篤定到面不改色。
向來眼光別具一格的倪染,也開始懷疑自己了。
還心想,完蛋了,自己已經完全被眼前這個人吸引住了。都開始出現眼花和幻想了。
倪染特別正經地交代:“下次我要是再眼花,你一定要直接告訴我噢。”
姜識憋住笑:“好啊。”
沒想到她喜歡的人,竟然也有這麽迷糊的一面。
解釋過後,倪染才慢慢找回自己的狀态。她拿出了一套很漂亮的茶具。杯身是跟淺綠色相仿的青色還帶着點灰,釉面光滑,杯身透明,周邊有淡淡恰到好處的裂紋。
姜識盯着那套杯具看,倪染見她很感興趣的樣子,便解釋:“這個裂紋呢叫‘開片’,是哥窯獨特有的。哥窯是宋代五代名窯之一。燒制出來的瓷器,也是最好看的。”
“是課本裏說的那個,被弟弟潑一盆冷水,本以為一窯子的瓷器就成了次品,但最後卻發現,有了裂痕的瓷器卻意外地好看。”
“對呀。”
“但那只是傳說。古代文獻裏有說,哥窯專燒開片瓷。弟窯是龍泉窯,燒的是無開片的龍泉青瓷。可是當代古陶瓷研究者發現,宋代文獻裏,只字沒有哥窯和弟窯的記載。人們知道的故事,是從元到明逐漸編出來的。”
“故事雖然荒誕,倒也點出了瓷器驟冷開裂這個技術上的關鍵問題。”
姜識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啊。”
倪染把茶具放在她的跟前:“對呀。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嗯。”
姜識回應的時候,也從身旁的袋子裏,拿出了幾個小罐子。
倪染看到後說,“你這小罐子也挺好看的呀。”
姜識的小罐子杯身也是淡淡開裂,顏色沒有倪染那套茶具好看,但整體還算不錯。
用來裝茶葉,賞心悅目。
“我是在網上瞎買的。”
“沒事,以後你想要什麽,可以跟我說。我幫你做啊。”
姜識有一種突然被偏愛的感覺。
她不動聲色地笑了笑:“當真?”
倪染豪言壯語:“從來不騙小姐姐。”
撲哧。
姜識還沒有見過跟她開玩笑的倪染呢。
她想象的她,都是一本正經的。
沒想到私下接觸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姜識打開小罐子,輕輕挑眉道:“那我會有很多很多很多想要的噢。”
“因為我有很多的茶葉都要用罐子裝呢。”
倪染接過話:“完全沒有問題啊,你要多少,我都可以多少。”
姜識的手一頓:“我是真的會當真的。”
倪染目光順在她的臉上:“我也沒有說客氣話。你想要什麽,盡管開口。”
“主要是——”
“你要是收了我的東西話,對吧,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找你泡茶喝了。”
原來,只是看中了她泡的茶嘛。
姜識收住了笑。
淡淡地回:“好。”
接着,她不急不慢地用竹莢從小罐子裏,夾出她帶的幾種茶。
第一種是,玫瑰茶。
屬于花茶的種類,玫瑰具有疏肝解郁、清心平氣的作用。夏日氣溫高容易心浮氣躁、肝火旺盛,喝玫瑰茶可以緩解肝火,舒緩情緒有助于治療失眠和躁郁。
“這個是玫瑰花茶嗎?”倪染問。
姜識回:“對呀。”
倪染好像在超市看到過,但超市裏賣的玫瑰花茶,從色澤上來看,顯然沒有姜識帶來的好看。
“這是我們茶園自己摘種的,玫瑰花采下後,經适當攤放,撿去花蒂、花蕊,以淨花瓣付窨,也就是放入地下室。不同的地方,下窨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地方是單窨,100千克,才能提取10到16千克的成品。但有的地方是兩窨一提,總花量100千克,能取50千克的成品。”①
“但有時候也沒有那麽順利,跟周遭存放的環境,濕度,密封的空間的溫度,還有花本身也會挂鈎。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哇,聽着很有意思。”
“是吧,我也覺得。”
姜識接着又拿出了綠茶。
這個倪染也是知道的,她最經常喝的。
“這綠茶呢,它是茶類單獨的一個類別。”
“噢?”
“我國茶類,統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還有黑茶。那花茶呢,它其實是屬于再加工茶類。我們市面上所看到的,果味茶啊,還有含茶飲料的,都是屬于再加工茶類。”
“原來是這樣啊。”
“那綠茶的話,收斂性強,蘊含豐富的氨基酸。可以達到消暑降溫的效果,甚至可以對抵抗電腦輻射有好處。具有消熱、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
“還有菊花茶。”
“它的功效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解毒消炎以及養護頭發等等。”
“還有烏龍茶噢。”
“它的功效是……”
那天姜識把帶的幾種茶,包括它的功效是什麽,都一一說給倪染聽。她也聽的入迷。從前她只管喝茶,不知其中門道。
但在姜識的普及下,她開始逐漸了解關于茶背後的故事。
她說:“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
“不過等到冬天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喝普洱茶。普洱茶屬于黑茶那一類,盛産于雲南邊境。普洱茶性溫,又養胃,特別适合冬季飲用。而且很多人,還會把普洱當成減肥茶來喝。”
“是嘛。”
“中醫上是這麽說的。普洱清熱生津,辟穢解毒,消食解酒,醒神透疹。”
“普洱茶有利于呼吸系統,能夠清理呼吸道。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機體廢物、有毒物質的排洩,從而起到維持體內機能的自然平衡。它還可以可防治動脈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壓、抗衰老。”②
“尤其是能夠降脂、排宿便、減少毒物的吸收。能夠淨化腸道,維持腸道內菌群穩定。這可不就是,起到很好的減肥外加一個美容養顏嘛。”
倪染聽的入神,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哇,聽着就想喝。”
姜識一邊泡茶,一邊普及:“但女生在經期前後,不适合喝普洱茶。”
倪染:“為什麽啊。”
姜識笑了笑:“因為女性經期缺鐵,多喝普洱茶會造成身體鐵元素無法吸收。”
倪染感嘆:“原來是這樣啊,你知道的好多。”
其實你知道的也不少的。
姜識在心裏回到。
很快,姜識泡好了一杯茶。
雙手托杯,放在她的跟前,淺笑着說:“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茶文化和詩分離不開,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姜識,信手捏來。
當初選擇念漢語言文學專業,其實也為她學習茶文化打下了基礎,從內而外散發出的知性,讓她跟茶館裏的其他女孩不太一樣。
她是真的打心眼裏地喜歡。
剛才她對倪染說的那首詩,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的後兩句。意思就是,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麽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倪染笑着回:“榮幸之至。”
作者有話要說:
①參考資料《中國茶經》 玫瑰花茶
②見百度 普洱茶功效
8、搖青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