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倪染點了一壺龍井。
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姜識過來。
店裏除了姜識以外,還有兩個小姑娘在。
她們見姜識跟倪染打招呼,很識趣地說,姜姐,你快去吧。其他桌我們來照看。
姜識颔首說好。
等待姜識到自己這桌的時候,倪染看這窗外的風景。
午後,行人不多。過往幾輛車,要是夜裏,從這裏看向窗外,更風景會比現在好看一些。
或許,晚一些她們還可以散散步,看看風景。
想到這裏,倪染不經一笑。
這時姜識剛好走過來,她問:“姐姐,你笑什麽呢。”
倪染轉過頭,看向她說:“在想跟某個人一起看夜裏的風景。”
某個人……
姜識挑眉道:“噢?那某個人可真幸運。可以跟姐姐一起看風景。”
倪染笑着說:“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榮幸,邀請妹妹一起看風景。”
姜識沒想到她會這麽直接的邀約。
先是愣了幾秒鐘,然後嘴角隐隐含笑:“所以跟妹妹一起看風景,會讓姐姐很開心麽?”
Advertisement
倪染:“自然。”
姜識俏皮語氣說道:“能讓姐姐開心的事情,妹妹肯定答應啊。”
哦豁。
倪染迫不及待地說:“那這麽說定了啊。”
說罷。
姜識準備溫壺泡茶。
倪染推出放在角落裏便當盒,制止她說,不急。先吃點心。
日式木質的便當盒裏裝着壽司。
簡單幹淨,雖然沒有撲鼻的香味,但色相卻極其誘人。适合外帶。
以前姜識中午起來還不是很餓,就沒吃中飯的時候,或者是中午吃的不多,到了下午的時候,開始餓了。
沒顧客的時候,她可能會抽空吃塊巧克力。
但要是店裏有客人,她就會一直忍着。直到下班,或者客人都散了。
還是第一次有人特地送吃的給她。
而且還是自己做的。
姜識的心,微微一動。
她與她相對而坐。
擡眼蹙眉,都盡在眼底。
倪染拿出了一次性的手套,還自帶了醬油和芥末,遞于她說:“嘗嘗看。”
姜識接過手套,說了聲謝謝。
“要是符合你的口味,日後我常帶來。”
姐姐做的東西,怎麽可能會不符合她的口味呢。
姐姐可是做什麽都好吃的啊。
姜識吃一口,還沒落肚,就開始一陣狂誇:“好吃。”
倪染笑話她:“你都還沒吃下去呢。”
姜識振振有詞:“姐姐做的東西,不管是什麽,都好吃。”
倪染見她那麽篤定,忍不住打趣道:“就只有做吃的嗎?”
姜識想了想,說:“姐姐做的酒杯也好看。”
倪染不依不饒:“就只有酒杯啊。”
姜識也很配合她:“還有茶杯,罐子,花瓶,都是超級超級好看的。”
撲哧。
感覺每次跟她說話,不管之前的心情如何,在跟她說話的時候,一定是開心的。
倪染忍不住來了句:“不好意思啊,感覺被迫讓你成為我的小迷妹一樣。”
姜識強調:“才不是呢。”
不是姐姐被迫讓她成為,而是她本來就是啊。
倪染不知。
疑惑問她什麽才不是。
姜識搖搖頭,胡亂說了一個緣由。
只說姐姐沒有被迫她。
姜識胃口小,吃不下那麽多壽司,她招呼倪染一塊吃。
倪染吃的也不多,再加上之前在廚房忙活了好一陣,沒什麽胃口。但招架不住妹妹對她的熱情。
象征性地吃了兩個。
餘下的姜識還分給了一起在店裏的小姑娘們。
那兩個女孩子都還是大學生,平時有空的時候過來兼職。這茶館全職的就姜識跟另外一個女生。
她比姜識年紀稍微大點。
是代理店長,她之前也是全老師的學生,後來一直跟着全老師。就連對象,也都是全老師介紹的。
她不常跟姜識一塊在店裏。
通常都是姜識在,她就休息或者是外出茶園。有時候她在,姜識就輪休。
她在店裏的時候,姜識會比較拘謹些。
可能做了領導的人就會不太一樣,姜識總覺得她會盯着她的一言一行。當然不單單是看着她。其他來這邊兼職的,也都會看着。
有什麽言行不當的,也都會及時指出來。
偶爾全老師也會來店裏。
帶她的一些朋友,或者是她老公的朋友過來坐坐。
姜識對全老師的老公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個生意人。說話談吐,大多以利益為主。
他總會跟姜識說很多生意場上的爾虞我詐。
其實比起喝茶,他更喜歡喝酒。
只是喝酒的環境和氛圍沒有喝茶的好,所以隔三差五他就會帶着合作方來茶館坐坐。有時候還總愛調侃姜識,說給她介紹對象。
姜識總會很禮貌客氣地拒絕,說目前沒有談戀愛的想法。
他笑,女孩子怎麽可能會沒有談戀愛的想法呢。說一說呗。
姜識便不再言語,然後轉頭就在心裏罵他傻-逼。
當然,罵人是姜識後來才學會的。
之前在她而言,心裏就算再有不爽,也都是笑笑就過去了。
但現在是,她會心裏罵一遍。然後面上一笑,這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他偶爾也會善意地提醒姜識,作為茶藝師,要多笑笑。
別老是繃着一張臉,這樣不讨喜的。尤其是男人,都喜歡愛笑的女生。
你這麽好看,笑起來肯定特別招人喜歡。
姜識每次都微微颔首,以表歉意。
然後回:“李總說的是。”
但下次就是不改。
反正他也不敢到老師那裏去告狀。
而且全老師也知道她老公這德行,說是生意人,肚子裏也藏着花花腸子。之所以兩人沒離婚,不過是彼此利益牽扯得多了。
再加上還有孩子。
全老師也忙于事業,顧不上去處理這些瑣事。而且,全老師也不是什麽軟柿子。姜識也是後來才知道,全老師也不簡單。
對于他們夫妻而言,只要雙方都沒有越線,沒有做觸碰底線的事情。
日子還不是一天天地過。
這事,姜識也沒敢跟倪染說。
生怕她誤會自己的工作環境,以為不正當。
但茶藝師這個行業,水确實有點深。這個行業,大多吃的都是青春飯。在自己還算是年輕的時候,趕緊物色好的資源。
有的運氣好,可以被某個老板給了名分。
但大多數都只不過是暗地裏的。
姜識算是在這個行業裏的一股清流了。
她對那些達官顯貴,甚至富豪老板,并沒有什麽多大的興趣。從她學生時代,就有不少老總或是事業有成的男人,明示暗示過,讓她跟了他們。
有的會直接開條件。
說每個月給姜識兩萬塊,就做他的情人。也有說給一套房子的,就讓她住進去,只跟他生活。也有讓姜識自己開條件的。
想要什麽,都可以給你。
只要你屬于他。
什麽屬于不屬于的,說白了,就是花錢跟你睡一覺。
起初遇到這事的時候,姜識會氣紅了臉。覺得對方不尊重自己。甚至一度她也有排斥。
可每次一想到,自己對茶藝的熱愛。
她還是努力克服那些糟糕的事情。
因為她知道,不能人禽獸和人渣談條件。
她也始終相信,倪染寫給她的話:“只要有堅持,就會看到希望。”
也是因為這句話,姜識挺過了無數個漫長的日夜。
她總會打起精神去面對生活的種種,當再有人問她想要什麽的時候,她會淡淡地回:“我想要您給不起。”
對方通常會說,“我不缺錢,你只管開口。”
姜識笑:“我也不缺錢。”
“我想要的是自由和熱愛。”
“這個,我覺得您給不起,也沒有。”
……
很多人說她清高。
說她既然在這個行業,就不要将自己高高挂起。
想要在這個行業混下去,沒個人脈和資源,說好聽點叫茶藝師,說直白點,那不就是個泡茶的麽。
在古代,那都是丫鬟幹的事情啊。
姜識見過太多這樣在被她拒絕後,而翻臉的人。
以前她會很難過,覺得自己被輕視了。但是現在,這些話對她根本沒有什麽影響。
一千人個人,有一千張嘴。
多的是堵不住的輕浮和謠言。
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根本。
姜識見過那麽多人,但沒有一個,像是倪染那樣的。
高中時代的她,在學校就小有名氣了。學校的板報每次都是她設計的,校園的壁畫,也是她畫的最好。
那麽多美術生裏,也就她長得最好看。
多年後,兩人正式認識。
她待人溫和,對于姜識的職業,她更多的是欣賞和羨慕。
欣賞她泡茶的姿态,也羨慕她總能很耐心地把一壺茶泡到恰到好處。
不像她,每次都是胡亂一沖。
然後猛喝。
她會慢慢地細品。
最後為你細說出一杯茶的門道。
倪染想,她就是自己一眼認定的姑娘。
旁人誰都替代不了。
那天,倪染喝了一壺龍井。
為了能跟姜識多相處一會,她連續了兩次杯。
在續杯的時候,她看到了別的茶藝師都在給客人推銷茶館裏的茶葉。就她對自己什麽也沒說。
她故作不滿地問姜識:“你怎麽不給我推銷茶葉啊!”
“我也是客人啊!”
得要公平對待!
姜識被她問懵了。
磕磕絆絆地回:“姐姐,你、你不需要買茶葉啊。我家裏多得很。你要的話,我送你就是了。”
哎呀!
這個笨妹妹,自己哪裏是缺茶葉!
倪染急死,就開門見山地說:“我就是想,買點你推銷的你們茶館裏的茶葉嘛。”
撲哧。
姜識沒忍住笑了。
她這才領會到了姐姐的心思。
姐姐根本不缺茶葉,不過是想幫她拉一拉業績。
可真是夠細膩的。
作者有話要說:
偶然間一次同茶藝師的同學聊天
聽她說起她在這個行業裏看到的現狀
便當作素材記錄下來了
再說說寫這個故事的靈感
去年八月份左右我去了一趟景德鎮
當時在逛陶溪川的時候 就看到了一個陶藝工作室 是一位很年輕的小姐姐在經營 她做的杯子很好看
沒人光顧的時候她就在工作室裏泡茶喝 不慌不亂
她身穿漢服 模樣清秀
那一刻我腦子裏就聯想到了陶藝師和茶藝師的故事
文案去年八月就寫好了 直到今年八月我才動筆
期間為了了解陶藝師我還去了一家陶藝工作室專門學習了陶藝
茶藝師的素材 部分會問同學 大部分還是參考《中國茶經》 為的就是寫的真實
當然我并非是專業人士 寫的時候也盡量是貼合現實
用心寫好每一個故事也是我的初心
希望每個小夥伴在看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會感覺到歡喜 可以找到自己堅持做的事情
謝謝大家的支持
16、搖青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