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靈山臺村。
靠北面的山腳下有個茶葉加工基地,當地人也習慣叫茶園。這裏原本是當地人零零散散摘種茶樹的地方,後來全老師跟某個企業老總來這邊度假,一眼相中這塊地。
便跟當地政府協商,從農民手中轉租。
成立一個茶葉加工基地,從種植到采摘,再到成品加工,建立一個非常系統的産業鏈。茶葉基地的成立,一來可以給當地人提供就業崗位,再來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招商引資原本就是這幾年當地的發展方向,政府當然極力支持。
當地農民也樂意,租地可以收租,還可以到茶園上班。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在臺村。
土地還是按照之前政府的分配,使用權在農民手中。但後來的這些年,因為要通高鐵,政府給了補貼,已經收回了一部分。
剩下的土地,農民就會在山上種一些果樹或者是茶籽樹,每年到了九、十月份便是秋收。采摘果樹售賣,茶籽晾幹後榨成茶籽油,可自用可零售。
這便是當地農民的收入來源。
後來茶園的入駐,大家又開始跟着一塊種茶葉了。
當地農民有種植茶葉的經驗,但之前大家都是種植采摘,經過傳統的加工方式成茶葉後,放在自家喝的。如今有了産業鏈,大家靠種茶,也都有收入了。
臺村這地方,溫度濕度以及山腳下的土壤,都很适合種植茶葉。再結合全老師帶來的團隊,他們又有着先進又專業的茶葉加工技術和器械。
最後,外加公司老總的投資。
果不其然。
不過是短短三年的時間,本地出産的茶葉,就已經開始送往全國各地。雖然跟已經在市面上現有的名茶沒法比,但也算是當地的特色。
Advertisement
有了茶園的開發先例,政府借此重點宣傳,出臺新的招商引資政策。将南面山腳下的土地,對外進行投标。
很快,某個做房地産開發的老總競标成功。他計劃投資三個億,開發小鎮的旅游業。
前前後後大概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南面山腳便建成了一個旅游小鎮。
今年才正式開始對外開放。
姜識決定辭職到全老師的茶館當茶藝師的時候,來過一次。
便着了迷,原本崎岖的山路,修成平穩的水泥馬路,車可以一路通行。
從入口進,先是一地平原。
但沿着山腳通往山上,開了一條漂流不說,還建起了古建築。
寺廟,舊屋,祠堂,古鎮一條街,戲臺馬戲團,高山流水的瀑布,十裏夜景。
人置身此地,仿佛世外桃源。
能忘卻一切苦厄。
姜識說是出差來茶園,其實是來散散心的。
莫城的八月還是有些熱的,但到了這裏,一切突然變得很安靜。安靜到你仿佛可以聽見自己的聲音。
從茶園到這邊的距離不算遠,開車的話,大概二十分鐘。
臺村雖然是個小鎮,但一南一北,也還是有點距離的。姜識不會開車,她拜托茶園的管事,開車帶她來的。
自從她來了茶館後,全老師不僅放心把茶館交給她,就連這茶園,也讓她開始學着管理。
倪染之前接觸過采茶摘茶,但茶葉加工,她只是略知皮毛。
每次過來,她都是抱着學習的心态。
當地制茶的師傅,年齡層不一。
有大叔也有剛大學畢業的學生,每個人制作的工序還不一樣。不同茶葉的品種,加工方式也不一樣。
有的是全程都是機器操控,但有的茶葉還是需要人工操作。
采摘茶葉也分手工采摘和機器采摘,一般名茶都是需要手工采摘的。
茶葉采摘後,鮮葉立體攤放等待鮮葉萎凋。
不同的茶葉加工工序也會有差別,比如說烏龍茶,采用的就是搖青的方式加工。
搖青。
是茶葉加工的一道工序。
即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鮮葉發生旋轉,碰撞摩擦。這樣葉片表面和邊緣就會收到損傷。細胞破損流出葉汁。達到促進氧化作用。
除了烏龍茶外,鐵觀音采用的也是搖青的加工方式。
茶葉采摘後晾青、曬請、搖青、攤置、炒青、初揉、初烘、複揉、最後再次烘幹後,進行包裝。①見百度
在臺村,茶園裏主打優勢的茶葉是綠茶。
當地盛産的綠茶,口感與婺源茗眉相仿。婺源茗眉是綠茶種類之一,出産地在江西省婺源縣。
婺源茗眉其外形彎曲似眉,翠綠緊結,銀毫披露,外形雖花色各異,但內質為清湯綠葉。
口感香郁味鮮醇,濃而不苦,回味甘甜。
采摘标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要求大小一致,嫩度一致。
采摘時,還要求在晴天霧散後,保持葉表無露水。忌采紫色芽葉。采摘的時候,不能用指甲掐采。②見百度
加工工藝也十分細致。
攤放、殺青、柔撚、烘坯、鍋炒、複烘。
最後成型包裝。
婺源茗眉的沖泡茶具茶用透明度較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者是茶碗沖泡。姜識偏愛瓷杯。每次都會用瓷杯泡。水溫适合在八十度左右。也就是山泉水初沸即可。
姜識在南面旅游小鎮,一路往上,腳下走的每一步,心裏都會念一遍她所知道關于茶葉就的加工方式,以及每一種茶的沖泡方式。
腦子裏儲備了太多關于茶葉的知識,只需要簡單過幾種茶葉的沖泡方式,就可以抵達半山腰。
山頂還沒有建好,這裏的主要風景是半山腰處。
夜裏會比白天,更好看一些。尤其是在傍晚,夜幕即将襲來的時候。山邊的欄杆會有亮起泛黃的燈光,和山水間映襯。
這世間的一切,好像都慢下來了。
姜識擡頭望了一眼天邊,悲傷好像慢慢消散了點。
白天她睜開眼時,已經是烈日當空。她渾身沒有任何力氣,臉色蒼白,她坐在地上緩了好久的神,最後慢慢起身。
燒了一壺開水。
加了些枸杞和紅棗。
喝了以後,臉色稍微恢複了點氣色。
她好像在經歷之前倪染經歷的那個階段,兩耳聽不見任何,沒有一點精氣神。
這樣的狀态并不是适合去上班。
她請了調休,買了去臺村的車票。
去小鎮可以坐火車,也可以坐長途客運。時間都差不多,因為火車到小鎮後,也還要再轉公交。坐客運的話,可以直接抵達臺村。
姜識之前都會坐火車。
因為坐火車會更舒服點,但這次,她想坐客運。一覺可以睡到終點的那種。
在客運上,她再次昏睡了過去。
醒來就到了臺村,她身上帶了好多現金,叫了一輛小三輪,抵達茶園。
她手機的信號,到了臺村往裏,靠近山腳,就時好時壞的。
有時候可以收到信息接到電話,大多數時候,都是處于無法接通的狀态。
但在茶園裏面就還好,安裝了無線。
可以上網接受微信,但電話跟信息還是得看運氣。
南面山區小鎮的信號,跟北面沒差多少。
偶爾人流量多,也是處于沒有信號的狀态。
姜識坐在小鎮古街道的石凳上,心裏在想,這時候的倪染在做什麽呢。她會不會想起自己。
以往這個時間點,她們已經吃過晚飯了。
但她們今天一整天都沒有聯系,姜識的手機信號處于不好的狀态,再加上她眼睛因為昨晚上哭了好久,到現在都還是腫的,就沒有去看手機。
她想,反正她也不會主動聯系自己的吧。
畢竟她們之間的交集,也就只有茶館定制的那一批茶具。前兩天,她們剛剛确定了最終版本。
倪染茶具坯形都已經弄出來了,就等晾幹,放窯燒制了。
除了這個以外,姐姐應該不會再想到關于她的什麽了。姜識突然變得很悲觀。
悲觀到她都不相信這是她自己。
以前不管希望是多麽渺茫,倪染都是她前進的動力,是一想到她,就會覺得,一切都還不算太糟糕。
她還有她的染染。
因為倪染一直以來給她的感覺也是積極向上,是陽光和希望。可在昨晚,她是第一次見倪染那麽悲切難過。
她雖然沒有撕心裂肺地吶喊和哭鬧,她只是抱着吉它眼裏掉着淚,哽咽地唱了一首歌罷了。可姜識在她身上感覺到那種,無望,窒息,落寞,孤寂。
甚至是絕望。
有那麽一刻,姜識覺得,倪染就是自己。
季老師的存在,對于她的意義,就跟倪染的存在,對于自己是一樣的。
她也曾無聲地痛過,哭過。
在她沒辦法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按照家裏人要求的生活過日子的時候;在她想要見到她,卻一直沒敢邁出那一步的時候;在她知道,可能季老師的存在,對于她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時候。
就在昨晚。
她忽然頓悟了。
到底她還是來晚了。
想到這裏,姜識的淚又湧現。
說好了不再去想的。
姜識一把抹掉眼淚,深呼出一口氣。
她很小聲地自己說:“雖然,你喜歡的人沒有喜歡自己啊,你會很難過,會很想哭。但是——”
“那個人存在的意義,不一定就是擁有啊。”
“而且,她也教會了你很多東西,不是嗎?”
“你現在可以認識她,可以靠近她,可以跟她一起生活,見證她的喜怒哀樂,這就已經是你不敢的事情了。”
“姜識,你應該感覺到知足啊。”
“而不是想,什麽時候她也可以喜歡你。你也可以擁有她。”
……
石凳旁是一顆挂滿了紅布條的姻緣樹。
姜識說完後,一陣風吹來。紅布條随風呼呼打轉。像是什麽人,從遠方而來。
此時的姜識并不知道,有一個人,也從遠方來。
作者有話要說:
①見百度
②見百度
[喜歡的确不一定是擁有,但唯獨你,我想要試着擁有。]
23、搖青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