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在倪染的安撫下,姜識的情緒好了很多,她說:“我想給我外婆打一個電話了。”
倪染二話沒說應下:“好。”
姜識先給表妹發了信息,問她要了外婆的電話。
表妹很快回了信息,給了一串號碼後,還問:“姐,明天外婆家你還是要去的吧。雖然親戚們是嘴碎了點,但回外婆家,又不是去別的地方。到時候你就別去大人那桌。我們幾個小孩坐一塊呗。”
“管那些人說什麽,他們還嫌我成績差,讓我出去打工咧。”
表妹雖然年紀小,但每次她都會盡力安撫姜識的情緒。不得不說,因為她,姜識有時候覺得,其實跟家裏的關系,也不算太糟糕。
姜識确實動搖了,但她不确定會不會回去。
主要是心裏那道坎還過不去。
生怕回去了,又被大家追問什麽。
她回:“我到時候看,我先給外婆打一個電話。”
表妹的信息很快接了過來:“好的呢,姐你要是回來了,一定要跟我說啊。我去接你。”
“嗯。”
表妹是一直都知道姜識在莫城的。
只是姜識在城北這邊,而姜識家裏的一些親戚們,都住在城南。隔着好幾個區,是有點距離的。當初姜識搬家,父母忍着沒看一眼她往哪裏走。姜識也沒有透露她往裏搬。
反正那天他們大吵一通後,姜識基本上跟他們已經斷了聯系。
她也不知道她離開家後發生的事情,表妹偶爾會跟她說,但也不會多說。畢竟她還有自己的學業。
Advertisement
最近一次,她跟姜識說,你爸媽好像出了一趟遠門。
表妹以為他們是出門散心了,畢竟發生這麽大的事情,隔誰身上都難過這個坎。
但姜識知道,爸媽應該是出門幫人拉貨了。
姜識的爸爸偶爾會跑長途,有時候是幫人拉快遞,也有時候是拉水果之類的,出車的時間不定。旺季的時候,通常跑大半個月,淡季的時候,休息一整個月也說不定。
姜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她爸,一車一車來回跑出來的。
姜識就是出生在這麽一個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父母為了生活的柴米油鹽奔波。在她說起熱愛和理想的時候,父母都會覺得她不現實。
腳踏實地的過日子。
才是他們這樣的家庭,最應該想的事情啊。
這或許也是她爸媽想要她争口氣的原因之一吧,姜識一直以來,都以為她想要沖破的是父母給她的枷鎖。
其實她錯了。
她想要掙脫的是,她這樣尋常的家庭出生的孩子,父母竭盡為她建立起來,他們以為的烏托邦。
電話嘟嘟嘟的聲音,響了幾聲後,被接起。
姜識不過開口說了一個喂字,外婆兩個字都還沒有開口,電話那頭便說:“是只只嘛。”
外婆認識的字不多,小時候姜識寫自己的名字給外婆看。
她總說,那是只字。
姜識糾正她說,那是認識的識字。不是只。
但老人家總是先入為主,打小就愛喊她,只只。
外婆的聲音一出來,姜識的眼淚又湧了出來。
她想起青春期的時候,她偶爾會跟媽媽鬧脾氣,因為覺得她管的太多了。有時候跟她吵完,心裏又會很難過。覺得自己太不懂事了,爸媽那麽辛苦培養她。
但又覺得委屈。
媽媽太不講理,穿什麽衣服都要管。
每到這時候,姜識就會給外婆打電話。
外婆每次都會幫她說話。
這次,姜識不敢告訴她老人家,她做了那麽沖動的事情。
她調整了一下情緒,用盡可能愉悅的語氣說:“嗯,是我。”
外婆的語調也很輕快,她說:“哎呀,我就知道是你。打小你就懂事,什麽都會惦記到外婆。”
姜識眼紅了一圈,她努力不讓眼淚掉落,“外婆,我其實也沒有那麽懂事的。”
電話那頭頓了頓,接着說:“是啊。你要那麽懂事做什麽呢。對吧。我們家只只呢,跟別的小姑娘不一樣。她啊,話不多,其實心裏門清兒,她有自己的想法。”
聽到外婆這麽說後,姜識沒忍住,哭了出來。
她很小聲地抽泣,從喉嚨底滾出幾個字:“外婆,對不起。是我太任性了。”
“孩子啊,你從小就乖。你沒做錯什麽呀,只是外婆年紀大了,經常會想到你們小時候。還會想起你剛考上大學那會,拿着那個什麽書來着,開心的轉了好幾圈。左右鄰居啊,都誇你厲害。”
外婆說的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那時,姜識考上了莫大中文系,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雖然是爸媽選的專業,但也是她自己比較喜歡的。
她打小就愛悶在屋子裏看書。
收到錄取通知書那天,姜識一個人坐車從莫城到外婆家。一定要跟外婆一起拆錄取通知書的快遞。那也是外婆第一次,看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外婆啊,就沒有念過太多書。從小就是文盲,現在你外公還老笑話我。說我什麽都不懂。但我确實,不是讀書的料嘛。打小我就愛做吃的。就想有個家,一家人一起踏踏實實的過日子。
“家人平安,事事順心,才最重要。”
“我也經常告訴你媽媽,人要想開點。”
“其實那時候,大家都催你媽媽再要一個,真不是因為你是女孩子,而是怕你一個人太孤獨了。遇到事情,都沒有個兄弟姊妹商量一下。都要你自己來承擔,你會很累的。”
這的确是姜識從沒有想過的。
她一直都覺得,親戚們催她家再要一個小孩,是因為她是女生。尤其是奶奶的态度,讓姜識主觀上,一直都這麽認為。
“你看外婆家裏,糟心的事情也有,但你的舅舅媽媽阿姨啊,有事情,他們都可以坐下來商量一下。總不至于,什麽都是自己扛着,對吧。”
“外婆年紀大喽,說話絮絮叨叨的,只只不要嫌外婆啰嗦。”
“大家都在老去,包括你爸爸媽媽也是。終有一天,我們都要離開你。他們也只是想你,過得好一點。不要像他們年輕時候那樣,為了賺錢養家,什麽苦都吃過。”
那天,外婆絮絮叨叨和姜識說了很多以前她都不知道的事情。
包括她爸媽年輕的時候。
其實當初外婆他們都不同意姜媽媽嫁給姜爸爸的,原因是,他們家太窮了。而且家裏還是五兄弟。五個兒媳在一個屋檐下過日子,哪有那麽順心的。
但那時的姜媽媽很中意姜爸爸。
死活要嫁。
姜媽媽原本就是家裏最小的女兒,想要的家裏都會給。她堅持要嫁,家裏人都攔不住,就随她去了。
嫁過去後,一堆糟心的事情。
先是分家分地的問題,姜媽媽在家裏是小女兒,打小頭上的兄弟姊妹多多少少都會顧着她一些。但到了姜家。
婆婆和妯娌那都不是省油的燈。
那會家裏窮。
還要下地幹活,婆婆又是個精明人,這裏摳一點,那裏拿一些。姜媽媽從一個什麽都不會的小妹妹,硬生生把自己逼的什麽都會。
就連懷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
最後在田裏幹活的時候,一用力腹部一股暖流,就沒掉了。這只是開始,後來的兩年裏,姜媽媽又有了。
但還是因為操勞過度,加營養不足,快四個月的時候,沒了胎心。
最後只能引産。
經過這一層層的打擊。
左右鄰居的閑話也不少,最後姜父和姜母從鎮上搬到了城裏,姜父在外給人開貨車,姜母就在家裏養身子。
幾番折騰後,才有的姜識。
姜母懷她的時候,可沒有少受苦。
本來就意外流産過,身子就虛,再加上當時條件也不是很好。吃用都是節省着來。
她對自己總之很苛刻。
可對于好不容易才有的姜識,卻從不吝啬。
吃穿用,都盡可能給她最好的。
在家裏也不會讓她做家務活,她只管念書就可以了。
直到離開家後,姜識才意識到,一個家裏到底會有多少瑣事。
……
姜識也是第一次知道,作為母親,她的媽媽身上有多痛。
挂了外婆電話後,姜識哭到不能自已。
她突然覺得她很狹隘。
其實以前青春期跟媽媽鬧變扭的時候,一度會想的很極端。總覺得家裏人對她這麽高标準的要求,一定是因為沒有要到一個男孩。被別人笑話。
可是姜識在外婆告訴她過去的那些事情時,她突然意識到——
或許父母嘴上要争口氣,不能讓別人看不起,但其實心裏想的,不過是現在逼她一把,将來以後,她的生活,就會好過一點。
不像他們年輕的時候那樣,吃盡苦頭。
外婆說,當年你爸媽為了多賺點錢,還在工地上給人搬過磚。住在大雜鋪裏。甚至你爸爸為了給你攢大學的學費,半夜都給人去開車。
唉。
你爸媽這些年,培養你是真的挺不容易的。
其實誰會容易呢。
只只,你也會有你的苦惱啊。對不對。
但所有的煩惱跟生老病死比起來,都太單薄了。我們是老了,生死看淡了。你們還年輕,是所有希望的開始。
不管你們走到哪裏。
家一直都在的。
……
你要想外婆了啊。
就回來看看。
覺得人多,太鬧了。你就挑個人少的日子,回來看看外婆。好不好啊。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張稿子的時候哭了好幾次
嗯
就是覺得 其實我們不論在哪個年紀其實都很難真正意義上 成為獨立的個體 我們總會有各種的牽絆
人心都是柔軟的
32、搖青32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