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沉浮篇·十八
只是趙璃的安慰還是沒有讓我撫平心裏的漣漪,最後的高考還是失利了,但不好不差,還算過的去。高考前,我給她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回顧高中,驀然發現,我早已接受了你的關心和愛護,也付出了信任與依賴。正是在你的陪伴和護佑下,我學會了直面困難,學會了釋懷,學會了相信,更學會了和你一樣露出迷人的淺笑。而我站在記憶的岔口,回憶旖旎間,驀然發現,離別是這麽的近。我無法再經常在你的新陽臺,和你一起弄花,逗魚,品茗;更沒有機會再經常和你一起,在陽光熹微的午後,聊天,看書,淺笑。因将脫離苦海而有的喜悅被這樣的發現轉為黯然。悵然若失手足無措的我,腦海裏浮現出你的那抹笑容,那份溫暖是我可以守着一覺淺眠的心安。無論結局怎樣,我想,我們不會因此陌路的。等高開高考這一切結束,我一定要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對你說,謝謝。那時的你,也許會發現,那個總是愛傷心的孩子終于長大了。
是啊,趙璃大我十四歲,我在她面前總是個孩子,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超越這十四年的距離,在她面前故作成熟,但我也不再想當她眼裏的那個孩子。當一個人想要為對方成長時,這份感情就變得不一樣了吧。
高考之後我和趙璃都是忙碌的,從旅行到填報志願,到各式各樣的飯局,我和她都周旋于這樣的瑣事裏難以抽身。可就算是這樣,我依然成為了她家的常客。和她也越來越熟悉,當然不可避免地,和她老公也越來越熟悉。他叫楊煦,也是一個語文老師,人和他的名字一樣溫暖,符合我對所有男性語文老師的想象,溫柔,儒雅有風度,就是暖男。我嫉妒,我也無可奈何。直到一次飯局結束,我執意要送喝得微醺的趙璃回家,卻見到了改變我們生命軌跡的一幕。
楊煦看到開門的趙璃,一把抓過她,把她摔在沙發上,傾身而上。他是喝醉了吧,趙璃掙紮着,說還有孩子在,不要這樣。但仿佛他一點都沒有在意站在門口的我,把趙璃拉起來,推到牆上,甩手就是一巴掌。我不知道當時的我是怎樣有的那股勇氣和速度,硬生生挨下了這一巴掌,拉着趙璃跑了出去。
我心裏很淩亂,各種的情緒都洶湧而出,質疑,心疼,不甘,心酸,太多太多同時出現的情緒,唯一我可以确定是,如果我并沒有見到這樣的一幕,我想我是沒有勇氣也不想要去幹預趙璃的幸福的。高三那一年,許是我的心态調整的很好,雖然仍然很喜歡趙璃,但是我很內斂,也不會讓她覺得我會做什麽出格的事情,也正因如此,趙璃才會放心對我那麽好吧。就算我真的表白了,趙璃也不會答應我,更不會讓我看到這些不堪。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