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弄巧成拙
◎尤老師擱置了論文,柯老師卻看見了◎
這種事,宋知舟就不好多說什麽了。尤老師雖然有點偏執,但也不能說想法都是錯的。
鄭隽他也沒接觸過,不知道對方具體是什麽樣的人,雖然他覺得能說出那樣話來的人,不至于都是撒謊。
就像尤老師說的,不會就是不會,撒謊了也總有暴露的一天。
他只能先看着了,如果是真材實料,只要考一場試,立刻就能見分曉了。
宋知舟抱着作業回去,沒發現辦公室不遠處,還有一個同學也豎起耳朵聽了不少,正是英語課代表顧曉雯。
他們幾個都是鄭佳的朋友,之前就為鄭佳打抱不平,看到鄭隽真的到班上來了,還說出那樣的話,更是氣得不行,恨不得立刻能找到點把柄證明她是假的。
在他們看來,鄭隽心機深沉,極會裝模作樣,給自己塑造這樣的一個人設。哪怕之後揭露出她的假的了,她也賺夠名氣,這段時間能弄到不少好處了!
至于鄭隽可能是真的……他們不考慮這個可能。
佳佳都說過了,鄭隽怎麽可能那麽厲害?她從鄉下回來,分明什麽都不懂,和佳佳一個班,不知道照顧家裏還要惹是生非,簡直是個白眼狼!
因此,聽到尤老師似乎和他們有相同想法,尤其是說鄭隽竟然還弄虛作假了一篇論文出來,顧曉雯仿佛聽到了什麽絕密消息,一回到班上就和其他幾人轉述。
“我剛剛在辦公室裏聽到,鄭隽暑假作業交了一篇論文!”
方凱大吃一驚,“她還會寫論文?”
顧曉雯白了他一眼,“假的呗!你還當真了!”
鄭佳聽到這個消息也十分驚訝,鄭隽會寫暑假作業還是她去告知的,可問題是她才準備了一個晚上啊!
“她怎麽一晚上弄出來這篇論文的?報道前一天晚上她好像都沒有準備,我提醒了才知道的。”
Advertisement
顧曉雯再一拍手,“這不就對上了!尤老師也說這篇論文很有可能是買的!”
明梓珍驚訝,“她就為了交暑假作業,買一篇論文?”
方凱嗤笑,“這麽一說,還真不難理解,你們瞧她嚣張的模樣,沒有這樣一篇假論文,她怎麽才能讓自己厲害起來?這是必備道具。”
明梓珍若有所思,“而且我們升學時如果材料中有這個經歷,無論是國內的大學自招,還是國外大學申請,都挺有優勢的。”
鄭佳跟着說,“那她也太過分了,侵占別人的成果。尤老師怎麽說?”
顧曉雯回想着剛剛看到的,皺眉道,“尤老師好像不想鬧大,只是像今天上課這樣挫一挫鄭隽,宋神聽了也沒說什麽。”
方凱頓時喊道,“不行,這也太便宜她了吧?弄虛作假了根本沒什麽事兒,老師都還護着!這次是沒成功,那下次成功了呢?她這麽愛慕虛榮,這麽可能只弄這一次?”
明梓珍問道,“那我們能怎麽辦?”
方凱咬牙拍了拍胸脯,“宋神不說我去說,我去找柯老師!一定要揭穿她的真面目!”
學校除了競賽班,其他班上要是有好苗子也可以進行競賽培訓,帶培訓的就是數學組組長柯老師。
方凱打的就是這個主意,鄭隽不是想借這個論文出風頭嗎?尤老師人好,按下了沒說,那他就直接在柯老師那裏挑明,斷了鄭隽以後再這樣做的機會!
鄭佳打斷了他,“方凱,我們這樣直接找老師不大好吧,萬一有誤會……而且這對你也不好呀。”
像這樣打小報告的事情,哪怕他們是為了大局,說起來還是不好聽。
方凱被鄭佳這麽一關心,心中熨帖了不少,他悄聲道,“這能有什麽誤會?沒事兒!我不會直接出面,通過這樣的方法就行了……”
剛開學,各種事務都很繁忙,柯老師正在辦公室裏坐着忙碌,就聽見門被敲響,他走過去開門,走廊上卻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地上擺着一個信封。
柯老師不禁笑了,還有學生通過這種方法給他寫信?
他拿起信封打開,往下一倒,裏面先是掉出來一沓折疊的紙,然後是一張單獨的紙。
他撿起來那一沓折疊的展開,驚訝地發現這好像是一篇論文,雖然沒有題目和作者署名,但是靠前的摘要提到了一個數學問題,柯老師的眼睛控制不住地往下接着看去,閱讀速度越來越慢。
這個問題有意思,這個解決方法更有意思!
他忍不住走到辦公桌前拿出紙筆自己也跟着算起來,一寫就是好幾張紙。
窗外太陽一點點落下,當辦公室內昏暗得快看不見了,柯老師才算完,驟然擡起頭,扭了扭脖子,發出一陣喀嘣喀嘣的聲響。
這份論文寫得真好!
它采用一種新的方法解決了當前的一個數學難題。這道題過去不是沒有人解出來過,但很麻煩,眼前這篇論文用的思路卻讓他眼前一亮,忍不住跟着推敲半天。
看完論文,柯老師就忍不住想這是誰寫的了。
他在網上搜了一下,電子期刊和各大數據庫中沒能找到這篇,那就是還沒發的了。
剛要把論文裝回去,柯老師摸到旁邊的另一張紙,才發現還有個線索。
這張紙上就寫了一句話:這是一篇“學生寫的論文”,你相信嗎?
白紙黑字,字體一看就是電腦打印出來的,沒有署名,實際上什麽信息都沒有透露。
這就是方凱的高明之處了。
尤老師對那篇論文不屑一顧,就放在辦公室裏,他們找個機會進去就能輕易拿到。
有了論文,實際上也不用他們說太多,就一句:這是一篇“學生寫的論文”,你相信嗎?
這諷刺意味多濃厚?肯定能引起注意。
柯老師只要再一問,問到尤老師,就能了解詳情,根本不用他們多說就知道鄭隽做了什麽事兒。
有些事只要爆出來,通過誰獲利,有無敵對關系,就能大致猜到是誰幹的。
因此,他寧可連舉報對象和自己的名字都不寫,只寫這個現象。
一來,這将是柯老師自己發現的,人總是更相信自己費勁得出的真相。二來,他不直接寫,鄭隽的挑釁讓不少人看不慣她,就更不會懷疑到他身上了。
當方凱和鄭佳他們說出這個想法後,幾人紛紛誇贊:
“方凱,你可真聰明!”
“一看就繼承了方叔叔的謀略!”
于是在他們各式奇異揣測幻想的謀略後,方凱就把這樣一篇被尤老師本人擱置、本來沒機會被柯老師看見的論文,放在了柯老師眼前。
但他們沒想到,柯老師是一個一心沉浸在數學問題中的人,他學生時期語文水平很一般。
這回他還是先看了論文,再看那張紙,雖然做了閱讀理解吧……但讀出來的卻不是方凱他們期望的标準答案。
這樣一個人看到那張紙,腦子裏根本沒讀出來引號所謂的諷刺意味,他第一反應就是:“這學生真害羞啊!”
寫了篇論文找我指導,不好意思親自出現,就用這樣的方式!
敲個門,把論文裝在信封中給我,留張紙條說是學生寫的,問我相不相信。
柯老師身為大人,尤其是鑽研數學領域有一定時間的大人,雖然自己最後教書了,但他自己其實見過不少天才,只恨自己沒有那個天賦才來教書。
這學生問他信不信,那他當然相信了!
只是這學生太害羞了,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肯留,莫非是還在等着我去找他?
再看那個紙條,還有點悲憤的感覺,肯定是天賦不得發揮,說不定還受到什麽委屈了!
柯老師這樣腦補一陣,也沒打算找其他數學老師問問,他手上剛好有這麽一個機會——今年各項競賽快開始了,也該進行校內選拔了。
在他想來,特意遞信件給他,肯定是想直接和他交流,也會關注着他的行動。他只要放出消息,這個學生就會自動跳到他碗裏來!校內選拔剛好能認識一下,之後再去參加競賽,不也順便發揮出了能力?
一舉兩得!
過了兩天,年級數學組開會時柯老師就把消息通知下去:
今年有意參加數學競賽的同學都可以報名選拔考試,下周考,成績優秀的進一步培訓,代表學校參賽。
消息放出去後,柯老師就開始設計校內選拔試卷了。
他看過那篇論文,剛好那個問題簡化一下,多給點條件,在數學競賽上也能用上,于是他把試卷的最後一題設計成了這道題目相關的。
到時候只要看哪個學生做出來這題,而且還是用論文的方法,就能知道是誰來找他了。
哎呀,我可真聰明!
柯老師忍不住誇誇自己,一連幾天都面帶微笑。
等到時候找出來人了,這不就是一段佳話?
作者有話說:
*文中競賽時間、部分規則與現實不同,均為私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