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卻說貴婦人搶進裏間,便看到雕花大床上,一個眉目如畫的少女正愣愣地坐着,身上的錦被滑落在地上。

“妙兒!”

貴婦人眼睛一亮,驚喜瞬間布滿了臉龐,“你醒了?可是吓死娘了!”

說着便撲到了床前,去看那少女。

衛紫璎只覺得身上一陣冷一陣熱,一時如堕入冰窖,一時又如深陷火海。身上難受,腦子裏更是混亂不堪。零碎的記憶在剎那間沖入,她大叫一聲,頹然倒下,再次失去了意識。

貴婦人大吃一驚,連聲叫道:“妙兒?妙兒!來人哪,快去請大夫來!”

頓了一頓,又加了一句,“若有人敢攔着,只管給我打了再說!”

紅衣丫鬟立刻朝着外邊跑去。

“站住,誰也不許去!”

聲音極是洪亮,帶着滿滿的怒氣。

随之進來的,是個年約三旬的中年美男。但見他一襲月色錦衣,外邊罩着狐貍皮的大氅,腰間紅色雙扣帶,垂着一只晶瑩潔白的玉佩。端的是風度翩翩,俊美難言。

這男子走進屋子,指着貴婦道:“往日,我只說你雖跋扈了些,但對孩子們也算是慈愛的了。誰知道竟是如此惡毒!不但如此,還将女兒養成了尖酸刻薄的性子,顧氏,你心可誅!”

他一句一句誅心之言對着貴婦人顧氏吐了出去,只将顧氏氣得臉色發白,心口突突直跳。

這男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丈夫,也是昏迷少女的父親,現任的武定侯,淩頌。

淩家發跡不過兩代,淩頌父親寒門出身,因戰場上極為英勇,屢立奇功,被先帝封了武定侯的爵位。

與父輩相比,淩頌自己便已經沒有了武将出身的影子。他容貌很是俊美,再加上出生時候家業已興,從小兒就沒有過舞槍弄劍的。與長在老侯爺身邊兒的淩家二爺淩颢相比,就是活脫脫一個白面書生。

Advertisement

此刻的淩頌,想到下朝後一回到家裏,就聽見說女兒淩妙與寄居的表小姐發生了争執,自己落入荷花池子,就頓時大怒了起來。

表小姐蘇蓉蓉,是他的表妹韓麗娘的女兒。韓家的表妹命苦,十歲出頭就沒了母親,一直在侯府長大。他素來喜歡韓麗娘的柔媚溫順,菟絲花兒似的,從來都将仰慕地看着他。

淩頌一度以為,自己會娶了韓麗娘為妻。

誰能知道,老侯爺卻給自己定下了顧氏呢?

顧氏出身國公府,身上還多少帶着皇室血脈,真正的高門貴女。以顧氏的出身,做皇妃都使得了。若不是當年老侯爺有恩與顧氏的父親老英國公,顧家又怎會将女兒下嫁到才起家的武定侯府?

新婚初時,顧氏張揚明媚的容貌,也曾讓淩頌戀慕了一段日子。那會兒,他是真的将韓麗娘忘到了腦後。新婚的高門妻子,性格爽朗明快,做事落落大方,一進門就将家裏打點得妥妥當當,再無一絲泥腿子出身的粗鄙俗陋。武定侯府能迅速融入京城的交際圈子,顧氏功不可沒。

只是可惜,好景不長。

淩頌自诩風流,顧氏卻脾氣火爆,眼睛裏揉不得半點沙子,再加上有老夫人韓氏的挑撥,夫妻兩個便漸漸離了心。

三個月前,韓麗娘帶着女兒來投奔侯府,見到一如昔日柔弱的表妹,還有與表妹年輕時候酷似的表侄女宋蓉蓉,淩頌只覺得自己一顆幹涸了多年的心,又活了起來。

正是在于韓麗娘眉目送情,卻尚未點破那層窗戶紙的時候,淩妙竟然欺負了宋蓉蓉!

一心想要為心上人做主的淩頌什麽都沒有考慮,急匆匆來到了淩妙的住處,給柔弱的表妹母女讨公道來了!

顧氏對丈夫是什麽德行早就一清二楚,并不傷心,只是失望與憤怒。

她指着床上的淩妙,怒目看向淩頌:“自從進門來,你可有一句問過女兒怎麽樣了?你可有在意過,她傷的這般重,卻為何沒有一個大夫來給她看診?我惡毒?你為何不扪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不慈!”

淩頌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随着她的手指,看向了床上。

杏紅色的绫羅被蓋在少女的身上,将她遮得嚴嚴實實,只露出了一張蒼白的臉蛋。

淩妙的五官酷似顧氏,都是妍麗明豔的。只是年紀尚小,還帶着幾分稚氣,不如顧氏那般神采飛揚。她潔白的額頭上有塊兒極大的青紫,看上去觸目驚心。這是在落入荷花池子的時候,磕在了假山上造成的。

到底是親女兒,淩頌心裏多少閃過些愧疚。

随後,想到表妹母女自從來了侯府後,被霸道的顧氏母女欺負了多次,每每不敢言,只熬的人都清瘦了不少,看着就叫人心疼。只覺得怒氣又上湧了,那點兒愧疚一掃而空,便口不擇言:“堂堂的侯府小姐,嚣張跋扈,動辄與姐妹争鋒。小小年紀心思惡毒得很!依我看,也是時候給她點子教訓了!”

“淩頌,你還是不是人!”顧氏只覺得渾身冰涼,都有些站立不住似的。她只道是夫妻情分淡漠,卻不想,淩頌竟連一點兒骨肉親情都沒有了!

二人争執了起來,一屋子丫鬟都呼啦啦跪了下去。

紅衣丫鬟含着眼淚,幾次要出口求侯爺與夫人不要吵了小姐,都被青衣婢女悄悄拉住了。

就在此時,只聽得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聲。

淩頌與顧氏僵硬地轉過頭,就看到女兒正氣喘籲籲伏在床邊,長長的黑發散落下去,掩住了她的大半臉。

衛紫璎被吵得頭疼不止,屬于淩妙的記憶全部解禁,她驚訝地發現,那一場禍事後,她居然成了京城新貴武定侯府的小姐!

不同于衛家世代為将,武定侯府才不過兩代而已。老侯爺,是實打實的軍功起家,算個英雄人物。只可惜,娶了個無知的蠢婦。到了第二代,文不成武不就,堂堂的侯府,竟是已經有了要敗落的痕跡。若不是淩家二爺從小在軍中長大,如今也拼出了四品的骁騎将軍支撐家業,淩家只怕會是這大鳳朝最短的侯府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