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顧宸緣分使我們相遇
到家時向隅的手被踏板上的購物袋勒的青紫,不想讓小姨一家久等,他最終還是棄了步行,上了小電驢。
為了有位置坐,他在後面拎了一路東西,弄的小電驢頭輕腳重,幾次想翹頭。
系統的警告聲也響了一路,最終他因為乘車不規範被扣了3點道德指數。
餘額還剩50點,剛好卡在合格線上。
提示音結束,向隅才後知後覺到,為什麽剛剛他不要個地址自己打車走,讓李一帆那個二逼獨自在小電驢上美麗呢。
媽的。
今天下午腦子一直都不清醒,本來40道德值多好的開頭,讓一個半路殺出來的二缺給攪和了。
向隅越想越氣,氣不順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滿腦子倒帶着商場的細節,要是當時自己硬要走,也沒人攔得住他。
到這不知怎麽一張臉突然在腦海中清晰起來。
“系統?”
向隅有些事想問。
-系統:在
系統應得很快,應該是在這邊待機沒離開過。
“白天你說那個道德指數很高的人,他有多高?”
說起這個系統可就來勁了。
-系統:80!80!80!
Advertisement
“這麽高?”向隅蹭的一下坐起身,瞬間精神。
天道系統綁定時向他科普過道德值數,100封頂,50合格。
四星宿本都是瀕死之人,系統綁定并賦予他們生命力與部分屬性加成,作為白虎星宿,向隅瘋狂高的武力值離不開系統的給予,同樣的,他必須每月上交50道德值數作為系統的補給,補給不足系統就會反扣運氣值和生命值,輕則倒黴,重則癱瘓,歸零死亡。
死亡後系統再去尋找下一屆星宿,如此輪回。
普通人受道德值數的影響微乎其微,通過道德指數,系統只能判斷這個人好壞與否。
比如李一帆父母在醫院工作,倆人道德值數皆在60以上,這來源于職業特殊性的加成。
白天那個看起來是個學生的少年居然80道德值數,這是少見中的少見。
而系統,明顯對高道德指數的人帶有偏愛。
-系統暗示:唉,好想再見到他呀。
“……”
-系統繼續暗示:好想呀。
“……”
向隅保持着沉默躺下。
謝邀,我不想。
第二天清早,轉學生的消息就像是一枚深水炸彈,轟的一下在新風一中文2班掀起了大浪。
張博遠帶着轉學生第一手消息風風火火的跑進教室,在一屋子娘子軍的注視下憋出四個信息。
“男的,180以上,學霸,帥!”
一條接一條,全班女生沸騰。
“我說什麽來着?必須是帥哥!”
“僧多粥少,姐妹們,我先沖為敬!”
“沖什麽沖,就不能讓新同學獨自美麗咱們養養眼嗎。”
“養眼養眼,看着帥哥我學習就有動力了嘿嘿。”
“嗚嗚嗚媽媽問我為什麽愛上了學習!”
文2班女生坐的靠前,都挺鬧騰,後排男生補作業的補作業,玩手機的玩手機,頭都沒時間擡,對這個話題好像不感興趣。
王澤豪面前攤着兩本數學冊子,手下快的飛起,邊抄邊吐槽:“一個男生至于嗎?要說帥還得是我宸哥,她們怎麽不迷戀我宸哥。”
“她們知道你宸哥心懷大愛,佳麗三千,不想做那個一瓢飲的禍水。”楊舒桓玩着手機,聞言随便接了一句,又忍不住看前座趴着的背影,降低音量道:“宸哥他還能有這麽困的時候?昨晚幹啥去了?”
“嗐,不是昨晚,是昨天下午。”王澤豪和顧宸家住對門,早上一同上學,路上聽了幾句。
“說是昨天下午碰見個喜歡的人,激動的一宿睡不着。”
“操?”楊舒桓一聽這就來勁了,放下手機,道:“長啥樣?漂亮不?哪個學校的?”
三連問,弄得王澤豪莫名其妙的瞥了他一眼:“不知道,你把宸哥喊醒問問?”
“那算了,”楊舒桓碰壁似的洩了氣“我這點腦子還得用來聽課,裝不下宸哥的逼逼賴賴。”
張博遠在前排和娘子軍打成一片,還時不時注意着門口的動靜,聽見走廊上傳來熟悉的腳步聲馬上噤聲。
“噓——”
班內瞬間安靜。
下一秒班主任劉長院夾着語文課本踱步走上講臺。見底下小兔崽子安安靜靜,欣慰的點點頭,清清嗓,說道:“大家先停一停啊,我宣布一個事情。”
說罷沖門口招了招手,走進來一個人。
“這是今天剛轉到咱們文2班的同學,名字叫向隅,以後要好好相處。”
“好!”
娘子軍喊得異常齊整,完畢後還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聲勢浩大。
“嘿?”劉長院樂了,道:“怎麽着,還提前排練過?”
說完沖着底下一握拳,聲音消失,可以說是收放自如。
此等舉動盡收向隅眼底,不知道為什麽,他右眼皮跟着跳了跳,對這個班有種難以描述的預感漫上心頭。
“馬上上課了,班長那有個空位,”劉長院指了指後排“你先坐那,正好讓班長帶你熟悉熟悉班級環境。”
“嗯。”向隅生的乖巧,只看臉和舉止就斯斯文文的,這讓劉長院對他好感倍增,連帶着看他的目光都慈祥起來。
“有不懂得地方就問班長,他肯定帶着你。”
向隅點頭應下,朝着後排空位走去,一路垂目,盡量忽視班裏娘子軍的眼光。
眼看新同學要走過來了,楊舒桓急忙伸手推了推前桌的椅子靠背,喚醒道:“宸哥,宸哥別睡了,你旁邊來人了。”
顧宸睡的眼皮子發沉,被叫起來時惺忪地伸了個懶腰,感覺身旁走來一個人,眼神朦胧地擡頭望過去。
撞上對方震驚的眼神。
當場清醒,直接笑道:“嗨,小英雄。”
“……”
-系統激動:是他!是他!就是他!是緣分讓你們相聚!
向隅右眼皮咻咻咻的跳,心說緣分?
孽緣吧。
這孽緣給你要不要?
為了适應新班級,昨他做了一夜的心理建設,還讓系統給你列舉了不少突發情況。
什麽班裏有校霸,有看他不順眼的刺頭,有看他一眼萬年的癡情少女少男,越列越離譜。
好歹不說,遇上前幾種向隅有的是辦法應付。
以暴制暴,打服就行。
後幾種沒思路,盡量躲着。
列到最後系統還突然冒出一句,說不定那個道德值數賊高的人和你一個班呢?
X市是大市,高中不說幾十也有十幾,班級更是多的數不勝數,他每月不拖欠道德值數天道能讓他這麽背?
還真能,天道偏愛道德值數高的人。
這是系統剛說的。
向隅默不作聲,想着他話都不說,這人不至于自己貼上來吧。
于是從書包掏出一支筆一個筆記本,根據黑板上寫的課表,在本皮上寫了地理二字,又在下面添上了自己的姓名。
字體遒勁有力,和看起來清瘦斯文的他挨不上半點關系。
“嚯,字如其人吶小英雄。”
顧宸見他寫字,頭湊過去老近,一聲驚嘆。
“……”
向隅不做任何表示,冷漠的一批。
“你叫向隅啊,此夕羁人獨向隅,好名字!”顧宸接着道:“你怎麽不理我?是不是把我忘了?”
“……”
“提醒你一下啊,就昨天,盛世商場,送你上警車那個。”顧宸困意早沒了,看見向隅就激動,盯着對方的側臉就覺得自己肚中有千言萬語想要說出,一句擠着一句,都想先來。
“咳咳!”
“想不起來就不為難你了,我記得你就行,我叫顧宸,照顧的顧,帝王的那個宸,就上面一個寶蓋頭下面一個星辰的辰,我是這個班的班長,是院長讓你坐過來的吧?院長就是咱們班主任劉長院,我們都叫他院長。”顧宸一個話題接一個話題的,還都是些沒什麽用的廢話。
“咳咳!”
“院長說帶完咱們這一屆就退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他是語文老師,還是咱們年級語文組的組長,每回出題都是他過手,就考試前幾天如果他突然讓你背什麽詩詞,不用想肯定是要默寫的,背就完事了。”
“咳咳!”
在身後傳來第三次咳嗽聲,且一次比一次劇烈時,顧宸忍住了想對同桌說的話,轉頭看向王澤豪,從桌兜抽了幾張紙遞過去,道:“耗子,咋還咳上了,今早不是還好好的?”
“老頭看你呢。”王澤豪沒敢正眼瞧他,怕對上地理老師的死亡注視。
果然話音剛落,講臺那邊傳來地理老師悠悠然的聲音。
“後排那個男生,是我地圖畫的不夠規範還是我長的不如你同桌好看,你腦袋長你同桌桌子上了?心在哪呢?看我行不行?”
文2班地理老師姓韓,标志性特征是全白的地中海發型,白毛蓋不住大地,有事沒事就拿他這個發型說事,徒手畫的好地圖。
就是不記人,一個班裏偶爾記起課代表,其他人連偶爾都沒有,你再厲害都不記。
知道點的自己,顧宸出于對老師的禮貌,站了起來答道:“地圖必須是您畫的好,但論長相我同桌必須是全校數一數二的,腦袋沒長同桌桌子上,但心過去了,看您完全沒問題,但得排號,他先來的。”
“哈哈哈哈哈哈!”
顧宸禮貌中回答的沒個正形,聽得班裏同學哄堂大笑,關鍵這貨自己沒覺得尴尬,還跟着笑,笑得還挺大聲。
笑你大爺。
向隅聽他的笑聲聽得頭皮發麻。
韓老頭是個脾氣好的,跟着同學一起樂了幾聲,問了顧宸幾個問題,見答的挑不出毛病就讓坐下了,坐下前告誡他不準再講話,不然就站到後面清潔角聽課。
顧宸坐下就沒再吭聲,估計是聽進去了。
世界安靜了。
向隅松了口氣,心想這種人還得老師管。
這麽一來,看講臺上的韓老頭怎麽看怎麽順眼,一米七不到的身高硬是看出了兩米的氣場。
帥。
開學已經兩周了,向隅剛轉過來,因為一些事在B市這兩周課也沒上,加上兩個學校教學進度不一樣,他手下唰唰唰的記着筆記。
學霸也得好好學習。
韓老頭地理教了三十多年,傳授知識确實有一套,複雜難懂的圖文信息經他這麽一捋瞬間清晰起來,還循循善誘教會同學舉一反三。
在B市高中向隅沒遇到過這樣會教人的老師,一時間聽得入迷。
旁邊的顧宸拿出本子筆下也唰唰唰的,聽聲音速度和頻率都遠高于向隅這邊。
向隅沒看他,尋思這就對了,上學就是要互不幹擾,做彼此的陌生人挺好。
正學得認真,旁邊的唰唰聲突然停止了,緊接着一個本子被塞進視野中,連帶着本子上滿篇的狗爬字被看的一清二楚。
—迫于老師的要求和對課堂紀律的考量,我只能這樣和你交流……
“……”向隅猛地看向一旁。
瞳孔微縮,已經忘了生氣為何物,憋紅了臉才冒出一句。
“你有病?”
後半節課沒聽。
下課向隅都沒從課上的事緩過神來,罪魁禍首下課被喊走了,期間說了什麽他不記得,直到被同學告知去辦公室領教材都還愣愣的,琢磨着昨晚系統絕對不止扣了3點道德指數,不然他能這麽倒黴?
這麽想着向隅不知不覺就來到辦公室前推開了大門,報告都沒打,徑直的走到院長桌前。
院長捧着茶杯忙着和對面的老師聊天,正說到新轉來的同學成績有多優秀,這次月考年級第一有得争了芸芸,就見向隅已經在一旁站着了。
想起向隅那幾乎滿分的文科成績,再聯想到他和顧宸強強聯手共奪高考狀元那天,院長看他的眼神簡直裹上了三四層濾鏡,仿佛面前這個人是帶光的。
滿臉慈祥道:“你剛開學,對老師的安排有什麽想法嗎?”
向隅回過神,聞言沉思了兩秒。
“想轉學。”
【作者有話說:向隅:蚌埠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