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食堂菜單
以前每到飯點, 秦厲就抓心撓肝地想往家裏跑,這是他們全師都知道的事。
今天秦厲十分反常地磨蹭到了飯點還過半小時,怎麽也不肯走。
警衛員小胡調侃他,“秦團長, 到點吃飯了, 嫂子應該做了一桌好飯好菜,就等你回去了。”
要是往常, 秦厲肯定自得又假裝謙虛地說, 哪裏哪裏。
如今嘛, 聽到小胡的話,秦厲只是扯了扯嘴角, 道, “我最近在部隊食堂吃。”
坐他對面辦公桌的劉團長一聽,來了勁, 朝秦厲擠眉弄眼地道, “秦團長, 你跟你媳婦是不是鬧別扭了,不然怎麽好端端的跑來部隊食堂吃。”
秦厲彎起嘴角, “劉團長, 那你天天擱部隊食堂吃, 是不是跟嫂子鬧了十年八年的別扭?”
劉團長嘴都快氣歪了,哼,得意個什麽勁。
反正都是吃部隊食堂的,誰比誰高貴!
秦厲吃飯跟吃藥似的吃完中午晚上兩餐飯,就迫不及待地回家了, 想看看晚上有沒有夜宵填填肚子, 畢竟邵大廚做夜宵那也是一把好手。
誰知道一到家, 就看到邵華帶着四個小的,都伏在飯桌上寫字。
秦厲奇了,湊近一看,秦磊跟邵美琳再寫老師布置下來的作業,從一數到十,每個抄十遍。
邵美琳寫了一行,放下筆,捧着小臉道,“我都已經會寫了,還要寫這麽多遍。”
邵華每天都會教四個小的寫一些常用字還有簡單的加減,目前都已經教到一百了,一年級才學到一到十。
邵美琳可不覺得無聊麽,都是重複學過的。
秦磊聳肩,“沒辦法,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
Advertisement
邵美琳靈機一動,“要不咱拿以前媽布置寫大字的作業交給老師吧,反正也是一模一樣的一到十。”
秦厲噴笑,“虧你能想到這法子。”
邵華微微一笑,“可以啊,老二,你以後不用吃飯了,反正以前吃過了,你說好不好。”
邵美琳癟癟嘴,“一點都不好。”
兩尊大佛都發話了,沒辦法,她只能老實寫了。
秦厲又湊到秦鑫和邵美婵身邊,打算看看他們兩寫的啥。
秦鑫跟邵美婵還小,自然不用像秦磊和邵美琳一樣,寫老師布置下來的作業。
秦鑫寫的是邵華布置下來的大字,邵美婵就直接抓着筆,在紙上鬼畫符。
不過她人小,也沒人管她,邵華只是給她紙跟筆,給她找點事做,不然哥哥姐姐們都在做作業,就她一個小奶娃,在一旁悠悠閑閑的,也正好磨磨她懶散的性子。
秦厲轉了一圈,最後走到邵華跟前,發現她也在紙上寫寫畫畫,奇了,湊過來,“邵大廚,你也有作業?”
邵華手上不停,“這是食堂的新菜單,以後就按這個做每天的菜,這樣有規劃,采買也好根據這個進食材,省得買多了浪費。”
等她停筆,秦厲拿過紙一看,白紙上列了表格,從周一到周五,分中午和晚上兩餐。
比方說周一中午,有水煮魚,甜酸裏脊,西紅柿炒雞蛋,酸辣土豆絲,栗子焖鴨肉……,配湯是排骨裙帶菜湯。
再比方說周二中午,有肉茸茄子,海膽蒸蛋,炒三絲,蓮藕花生豬腳,炒小土豆……,配湯是紫菜蛋花湯。
邵美琳寫完了,湊過來看熱鬧,“哇,媽你這個菜單比我們課程表都複雜。”
可不嘛,邵華想這份菜單是用了很多心思的,力求在營養搭配均衡的基礎上,争取美味又健康。
畢竟家裏四個小的,從托兒所開始,到上高中,都要在食堂吃飯,用點心思是十分有必要的。
再說了,一起吃食堂的有那麽多孩子,自己家的孩子是寶,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草。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既然幹了這份工,就要盡全力,花心思地幹下去。
秦厲一邊看一邊咂舌,“你這菜單也太全了,我們部隊食堂都沒你這麽折騰。”
部隊輕餐便飯,做菜的一般是炊事班的夥頭兵,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操心到什麽葷素搭配上,一般都是看采買買了啥,就做啥。
以前的學校食堂也這樣,不過既然邵華來了,就要按她的規矩辦事。
邵華擡起下巴,“你這是誇我呢,還是損我呢。”
秦厲豎起大拇指,“損……,不是,誇你呢,誇你人美心善又聰明,換做一般人,指定想不出這麽好的菜單。”
不過嘛,這菜單做的再好,邵華的廚藝再好,自己工作日也吃不到,只能等周末才能一飽口福。
秦厲酸溜溜地拍了拍四個小孩的肩膀,“你們可得多吃點,別白費邵大廚的苦心。”
秦鑫轉了轉眼珠,道,“爸,你放心,我指定餐餐吃得光盤。”
他伸出三根手指,“我們現在可是長身體的時候,得多吃點飯,爸你以後多給我們點飯票,至少得一天三塊錢。”
秦厲真想揍他,“你爸我在部隊食堂一天都吃不到一塊錢,你就想一天吃三塊錢,你是老子,還是我是老子。”
見秦厲揚起巴掌,秦鑫趕緊一溜煙跑到邵華身後,假裝委屈巴巴的道,“邵姨,你看我爸,他不給我錢吃飯,不讓我吃飽,虐待我,還想打我。”
邵華樂了,“你從哪學的這麽多新詞。”
她從身後抓住秦鑫,拍他的屁股推向秦厲,“揍吧,我忍他很久了,秦團長,你要是一個人揍不過來,再叫上我,我兩配合,來個男女混合雙打,給老三長長記性,省得他啥話都敢亂說。”
秦厲接住秦鑫,一大一小對上眼,秦厲冷笑一聲,“我看你往哪裏跑。”
秦鑫小臉一白,吾命休矣!
隔天,邵華去學校食堂上班。
她今天來的早,不到七點半就到了。
剛一進門,就看見木采買手上拿着個小本,急得在地上轉圈圈。
邵華扶額,“小木,你別轉了,晃得我眼睛疼。”
木采買一看到她,就像看到了救星,連忙走過來,“邵大廚,麻煩你幫我看看,今天要買的菜對不對。”
說完,遞給她一個本子,“你看完我立馬就去菜市場采買,應該來得及。”
邵華接過本子,沒看,放到桌上,先坐下喝了口茶,才道,“遇事不要慌,天塌下來不還有個高的頂着。”
木采買看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心情也慢慢平靜下來,昨天她買了那樣的菜,邵華都能搭配做出一頓美味。
食堂工人也是在食堂吃飯的,木采買昨天也吃了邵華做的飯,除了豎大拇指,什麽毛病都沒得挑。
“小木,你說,做采買最重要的是什麽?”邵華問她。
木采買一愣,“買新鮮的菜?”
這姑娘給之前食堂中毒的事搞魔怔了,滿腦子都是新鮮不新鮮。
邵華頓了頓,點醒她道,“做采買,最重要的不是買新鮮的菜,以及每天想,要買什麽菜,那是我們大廚的事,你要做的,是确定好采購計劃。”
木采買品了品采購計劃這四個字,若有所悟。
“比方說,我給你一份菜單,告訴你我這周要做什麽菜,今天要做什麽菜,那你就要根據這份菜單,列一個計劃,什麽食材去哪買,能買到新鮮又便宜的,再比方說,什麽食材,這個季節買不到好的,反饋給我,我好臨時更改菜單。”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食堂實際的用餐人數,來規劃每天要買的食材分量,按照我的預計,這幾天食堂用餐的人數會逐漸增加,你需要在這方面做一個統計,看看食材的消耗量,以此來決定食材采購量的增減。”
木采買愣愣的聽着,這些她從來都沒有想過。
不過她是個聰明姑娘,只是臨危受任,加上緊張壓力大,一時腦筋轉不過來。
邵華一點醒她,她就學會了舉一反三,“我明白了,除了上面那些,我還可以統計一下,哪樣菜賣的好,哪樣菜賣得不好,重新調整你說的采購計劃。”
孺子可教也,邵華不吝誇獎,贊道,“聰明,其實某些菜賣得好不好,跟季節和天氣也是有關系的,你想,現在天氣慢慢轉涼,比較涼性的菜,像涼菜,大家是不是都不愛吃了,就好比天氣熱,大家不愛喝熱粥一樣。”
木采買現在看邵華的眼神已經變成星星眼了,崇拜地道,“邵大廚,你懂得真多。”
她心想,還好邵華是大廚,要是她來做采買,自己非得失業不可。
等木采買領悟得差不多了,邵華才把她精心準備的食堂菜單拿出來,“這是我列的一周菜單,你以後按照這個菜單采買食材就行,不過具體的采購量需要你自己斟酌。”
木采買接過菜單,細細浏覽了一遍,不禁感慨,這份菜單看起來費了很多心思,而且有了菜單,她再也不用為每天要買什麽菜而擔憂了。
邵華跟木采買說話的時候,李剛李鐵兩兄弟就在一旁聽着,兩人若有所思。
李鐵看了看李剛,用手肘動動他,李剛回頭瞪了李鐵一眼,走上前,讪笑道,“邵大廚,我兩想問一下,你昨天那個魚丸,是怎麽做的?”
兩人昨天回去嘗試複刻邵華做的魚丸,但是怎麽也做不出她那個味。
做出來的魚丸不僅容易散架,而且一點都不嫩滑彈牙。
李剛李鐵只負責給魚去骨頭和搗魚肉泥,做魚丸的配方都是邵華給的。
邵華微微一笑,“還記得我讓你們搗魚肉泥的時候 ,除了加澱粉以外,還加了雞蛋清嗎,秘訣就在這。”
“雞蛋清?”李剛李鐵異口同聲地問道。
“沒錯,雞蛋清可以讓魚肉泥跟澱粉黏結起來,這樣做出來的魚丸不會散架,而且煮出來更加嫩滑細膩,顏色也比較白亮,富有彈性。”
不是她吹,她做出來的魚丸,個個q彈的能當乒乓球打。
李剛李鐵本來還對邵華一個女人做大廚壓在他們上頭有些不滿,現在見識到了邵華的廚藝,連做個魚丸都有這麽多說道,是徹底的心服口服了。
等到了做飯的點,兩人都不用邵華吩咐,就跟在她旁邊忙前忙後做幫廚。
邵華時不時指點一下,李剛和李鐵都獲益匪淺。
今天周二,木采買按照邵華給的菜單,把她要的食材都買來了。
中午的食堂菜是肉茸茄子,海膽蒸蛋,炒三絲,蓮藕花生豬腳,炒小土豆。
因為島上海鮮賣得便宜,基本上每天都會有一道,像今天就是海膽蒸蛋。
木采買的眼光不錯,挑了滿滿一筐的肥海膽。
“不用,我還有其他的事要你跟李鐵幫忙,至于這筐海膽。”邵華環視一圈,把目光放在了昨天跟她嗆聲的胖幫廚和瘦幫廚身上,“你們來弄。”
“憑什麽?”胖幫廚下意識地反駁道,他是幫廚,是食堂的二把手,有廚藝有資歷,又不是新來的廚師要做切菜工。
而且處理海膽可麻煩了,要先用剪刀把海膽外面的黑刺剪掉,再小心地去除內髒,只留下黃色的海膽肉,而且有這麽多海膽呢,這一套功夫下來,沒兩個小時可弄不完。
邵華手上不停,“你不幹可以,我明天就去跟蔣校長說,食堂夠人了,建議他精簡人手,反正昨天你們兩個也沒有幹活,咱們食堂不養吃白飯的人。”
現在整個學校食堂,就邵華一個大廚,她還兼任後勤管理,簡單來說就是話事人。
這胖幫廚和瘦幫廚連這點道理都想不明白,木采買眼裏閃過一絲鄙夷。
“我就問一句,幹還是不幹?”邵華冷冷地看向他們兩人。
胖幫廚還想多理論兩句,一接觸到邵華冰冷的目光,下意識地氣虛,不知怎麽的,手裏就拿上了剪刀和海膽。
瘦幫廚本來就以他為首,見狀也不敢多說,兩人老老實實地開始處理海膽。
廚房沒了唱反調的,大家都悶聲幹活,今天的午餐做得很快。
還沒等學生們放學,打飯工已經把飯菜都端到檔口了。
打飯工小鄧跟木采買關系好,趁着還沒開始打飯,兩人坐那閑聊。
小鄧垂頭喪氣,“你說今天會有多少人來用餐啊?”
木采買如實回答,“不知道,不過應該比昨天多吧。”
小鄧左右看看,壓低了聲音,“咱們食堂現在用餐的人這麽少,你說,還能開幾天啊?”
食堂一氣撸掉這麽多人,木采買除了負責采買,還兼任會計一職。
她心算了一下,愁眉苦臉地搖搖頭,沒回答具體的數字,就說了一句,“懸。”
食堂整個運營,需要學生掏錢來買飯票,然後出售飯菜,再盈利,才有錢采購第二天的食材,如此循環往複。
可經過了食物中毒的事,蔣校長那邊也不敢強制要求學生們必須來食堂吃午餐了,食堂不複往日的繁榮,這幾天的賬上都是虧本的。
小鄧心裏咯噔了一下,她好不容易找到了這個鐵飯碗,萬一食堂開不下去,倒閉了,她豈不是失業了。
小鄧嘴角下垂,“這可怎麽辦啊。”
木采買倒是比小鄧樂觀一些,“想開點,你想啊,現在食堂換了掌勺,以邵大廚的廚藝,你還怕學生們不來吃嗎?”
小鄧扯了扯嘴角,好吃又怎樣,她們可是被挂上黑名單的。
木采買拍了拍小鄧的手,“放寬心,昨天我還以為不會有人來吃的,沒想到零零散散也來了四十多號人,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的。”
她們正說着話,就聽到遠處下課鈴響了。
然後不到十分鐘,一群小蘿蔔頭就烏泱泱地湧進食堂,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邵美琳。
邵美琳現在來到食堂就跟來到自己家似的,一擡手,所有跟在她後邊的小蘿蔔頭就停了下來。
邵美琳蹦蹦跳跳地跑到邵華旁邊,脆生生地道,“媽,今天中午吃啥呀。”
邵華正站在凳子上貼食堂新菜單,她找人用紅紙把菜單抄了一遍,就貼在打飯的檔口上。
聽到邵美琳的聲音,邵華跳下凳子,“正好考考你,看你認識多少字了,喏,這上面就是菜單,你說說,今天中午有 啥飯菜。”
邵美琳嘟嘴,雙手叉腰,跟個小茶壺似的,“媽,你就會刁難我。”
幾個小蘿蔔頭圍在邵美琳旁邊,七嘴八舌地道,“沒事沒事,美琳,這個字我認識,是肉!”“還有還有,這個是三,老師剛剛教過我們,昨天回去我還抄了十遍三字呢。”
邵華樂了,“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
邵美琳扶額,點了點幾個小蘿蔔頭,“你們是不是笨蛋,幹嘛要看菜單,直接看檔口裏的菜不就行了,這個是肉茸茄子,這個是海膽蒸蛋,我都吃過。”
幾個小蘿蔔頭懵了半晌,對哦,紛紛崇拜地看向邵美琳。
“美琳,你吃過好多東西啊。”“這你都認得,別說吃了,我聽都沒聽過。”
邵美琳神氣地擡起頭,“那當然,我媽以前可是國營飯店的大廚,她什麽菜都會做,而且做的又好吃。”
邵華輕輕彈了她個腦蹦,“有你這麽吹噓我的嗎,還有,這回算你過關,下回可得給我按着菜單把菜都念一遍才給你點菜。”
玩鬧了一會,邵美琳領着一幫小夥伴,去買了飯票,到檔口打了飯菜,才坐下開吃。
一看,秦磊都已經吃上了。
秦鑫跟邵美婵也跟着老師過來了,邵華索性讓他兩跟着邵美琳和秦磊一起吃。
幾張桌子并成一條長桌,全坐着小蘿蔔頭。
小鄧咂舌道,“今天也來了不少人呢。”
“那可不。”木采買現在對邵華那是相當有信心,他們食堂啊,肯定比以前發展得還要好。
小蘿蔔頭們吃完回去午休了,食堂又迎來了一批新客,不是別人,正是趙寅,這回跟在他後邊的可不止他的同桌和前桌了。
趙寅同桌跟前桌昨天吃完飯以後,第二天就到班上把食堂菜大吹特吹,惹得其他人一到飯點也跟他們來食堂湊熱鬧。
趙寅一到食堂,聞到熟悉的飯菜香味,就知道邵華今天又搗鼓出新的好吃的了。
他挨到邵華身邊,笑道,“邵姨,今天有什麽菜啊?”
邵華樂了,“巧了,我家老二剛還跟你問了同一個問題,我讓她看了菜單,你也一樣,你說說今天有什麽菜?”
趙寅順着邵華的視線一看,就看到了貼在檔口上的菜單。
他一邊浏覽一邊念道,“周二中午,肉茸茄子,海膽蒸蛋,炒小土豆……”眼睛一亮,“都是我愛吃的!”
趙寅道,“邵姨,你不知道,我媽一聽說你來學校食堂做大廚了,連腌鹹菜都不讓我帶了。”
說完,讨好地笑道,“要不,那啥拌飯素,也弄來食堂吧,我覺得比腌鹹菜好吃多了。”
邵華略一思索,“确實可以。”
拌飯素做法簡單,弄出來放到食堂,還能添個味,頂多多收點飯票錢。
見邵華應了,趙寅臉上笑得更開心了,他準備呼朋引伴去打飯,“走,咱打飯去。”
剛一轉身,哦豁,背後怎麽空了。
再一看檔口,擠得水洩不通,剛才還在他身邊的同學,現在一個兩個,全都打飯去了。
氣得趙寅直咬牙,“這群沒良心的。”
說完,他也摸出放在口袋裏的飯票,加入了打飯大軍的隊伍。
學校食堂重新開張的事,瞞得了其他人,瞞不了家長。
一開始還沒發覺,是因為一般家長都是給孩子一周的飯票錢,讓他們自己去食堂吃。
後來學校食堂出了事,家長們也沒把飯票收回來,孩子們這才有閑錢在學校食堂吃。
可飯票總有用光的時候,沒錢了可不得回家要嘛,這一問,不就把在食堂吃飯的事問出來了。
有些家長一聽孩子在學校食堂吃飯,登時攔着不讓。
可孩子們吃慣了邵華的廚藝,哪裏樂意再回家吃,一個兩個都擺出了不吃食堂菜就不上學的架勢。
家長無奈之下,就跑到學校食堂,準備點餐飯試試,可這一試不得了,他們自己都想在學校食堂吃了。
又從蔣校長那邊傳出風聲,把邵華曾經是海市國營飯店大廚的事擺了出來。
學校食堂有大廚坐鎮,孩子們又吃得這麽好,家長們也不好再攔着,食堂的生意也就一天比一天好。
月底,木采買打着算盤算賬,越算越開心,“這月咱食堂的菜賣得很不錯。”
至少收支平衡了,再這樣下去,盈利指日可待。
這是邵華早就預料到的事,不過她也松了口氣,畢竟拿了蔣校長這麽高的工資,不做點成績出來她都覺得對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