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唐僧篇

僧人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嘆了一口氣,将孩子抱回了寺廟進行撫養。

僧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僧,我佛慈悲,多出一張嘴吃飯,對于寺廟也不是什麽重要的事情。

于是緣靜便是作為俗家弟子成長起來的,僧人帶着五歲的少年游歷着,等游歷歸來回到寺廟,再待緣靜自己選擇是否削發成僧。

緣靜最喜歡自己的師父了,師父有光光的腦袋,溫柔的笑。師父還會溫柔地教導自己佛法,雖然自己聽不懂。

十二歲的時候,僧人自行回到了寺廟,叫緣靜待三年後回寺廟,做出決定。當時,緣靜本是不願意同意的,非要跟着僧人回去,被呵斥了一頓,緣靜才畏畏縮縮地答應自己在外面飄蕩三年。

“喂,你在說什麽啊?”緣靜對着正在休息的說書人問道。

這孩子生得眉清目秀的,說書人倒也生出了幾分喜愛,摸摸這孩子的小腦袋:“這世間癡男怨女的愛恨糾纏。”

“啊,什麽東西?”

“愛恨癡纏。”

“不懂,雖然師父和我講過,但是聽不懂。”

說書人一來又有了興趣,這可是寫話本的好題材:“你師父是?”

“是一個知道很多的僧人。”緣靜的眼睛亮晶晶。

一聽是僧人變失去了大半的興趣,可惜這麽标致的孩子,莫不是要出家的,說書人搖搖頭,後來還是決定把他拉回正道:“愛,就是想要一直和一個人在一起,占有他。恨,就是希望那個人受盡折磨。”

“哦。差不多明白了,那折磨是什麽意思?”

“呵呵,你還小大了就懂了,還有,叔叔我說的是不是比你師父說的明白多了。”

“恩恩呢。”小腦袋忙點頭。

Advertisement

“那叔叔是不是比你師父厲害?”

“沒有,因為我師父說話比你深奧。”

…………

三年後。

“師父,你可愛我?”

“愛。”

“我也…”

“衆生皆吾愛。”

僧人圓寂前,将緣靜叫道床邊:“你是我見過最有佛性的孩子,希望你能把佛法發揚光大。”

修成了金蟬子。

“弟子願意去凡間發揚佛法普度衆生。”

多年後。

“金蟬子歸位,封為旃檀功德佛。”

“阿彌陀佛。”

作者有話要說:

寫這篇文的時候,主要想講述的就是愛而不得的故事。

我很喜歡西游記,但是不得不承認裏面有很多bug。但是我自己用自己的腦補給它他進行了闡述。

在三個人當中,沙僧可以算是幸運的一個,他喜歡的人正喜歡着他,他不是先喜歡上的那一個,他在整場情感中占據的主動權,不過很遺憾的他失去了這個機會。很多人就是這樣,不懂的珍惜,一味的以為這是習慣,可是如果是別人你還會覺得習慣麽?最終說他,自私也好,可憐也罷,他不再是流沙河畔淡然的少年了,他找不到了,他永遠的失去了,他希望自己可以忘掉,可惜他忘不掉。皈依我佛會是一種解脫麽?

八戒這一篇算是從開始就是一段有目的的接近,本是天界上神,何必管那些癡癡戀戀,偏偏是這些感情讓自己的生命都變的鮮活起來。無情無欲有什麽好的?可是世上最能傷人的便是情之一字。我在乎,所以我為你牽動,我不在乎,你就是死了,我可會為你掉一滴眼淚?他學會包容,他不怪他在戰争上的無情,卻不能忍受他對他情感的侮辱。他是一個有占有欲的人,表達不清楚,偏偏有自己的堅持。喜歡你,但是不屑于和你在一起了,他可以在外風流,一副色鬼樣。就是讓你明白,是你親手把他推向女人的懷抱的。之後成佛,最狠的不過如此。

唐僧的故事可以算是一場連暗戀都算不上的故事,被撫養而産生的一種依賴,最後成為了金蟬子,塵世多好,他杜絕一切誘惑,堅守本心,他再一次成佛。

話說唐僧的故事好難寫啊,人家很是敬畏他的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