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春宴

李莫惜走之前,特地同王氏交代過,說家中的兩個妹妹都是不喜歡與人來往的,朝雲還在讀書,朝煙也要管家,平日不要去吵她們。王氏很聽李莫惜的話,除去節日要全家一起吃飯外,幾乎不去朝煙、朝雲那裏。

姜五娘卻沒那麽幸運了,她再怎麽說,也是與王氏一個院子的人。李莫惜在家那二十幾日,有十七八天都是宿在姜五娘這裏的,王氏也知道李莫惜有多愛重她。她當然不會給姜五娘什麽壞臉,也不用姜五娘早晚來伺候,只是隔日就要到姜五娘的屋裏去坐坐,說說體己話。

她本意是想拉攏姜五娘,因這回李莫惜出行并未帶上妻妾,她怕等他下次回來時,身邊已經有了別的妾室,甚至會有庶子庶女。王氏跟着李莫惜數年,不曾有過身孕。拉攏姜五娘,也好在将來李莫惜回京時,牽制牽制那些新進家門的女人。

姜五娘忍了十天,終于受不了了,找到朝煙,大吐苦水:“王娘子實在……實在太蠢!”

朝煙趕緊讓屋裏伺候的女使們都下去,免得這種話不知道被誰傳到有心人耳朵裏。

姜五娘接着講:“我自以為不是什麽有學識的人,說話也糙。想着王娘子再怎麽說也是大戶人家出身,書總該讀過,然則這人真是,唉!”

朝煙拉着她的手:“你跟我說我親嫂嫂的壞話,不怕我難做啊?”

“我知道你也不太喜歡她。蠢也就罷了,像你那秦桑,蠢得可愛。她的蠢怎的如是可惡!說什麽話都不中聽,前幾天來我那裏,說我出身差,該尋個人倚靠着,問我是不是親戚都死光了。她就這樣直白問出來,我見着她身邊女使臉色都變了。女使都曉得不能這樣問人,她偏偏沒點自知。今早更是,把我叫去她那裏,說是從什麽道長那裏讨來了丹藥,只要吃十日就保準生男孩。我真是……你哥哥走了,我同誰生去?同她嗎!給我氣得!偏偏我又知道她生性這樣蠢,不該和她計較。氣不過,就來找你了。”

朝煙聽了一半已經憋了笑了,聽到那句“生男孩”,更是直接笑了出來。總她還是閨閣姑娘,但也曉得生孩兒不是光女人就行的。能說出這樣話的人,也真的蠢到家了。

但還是要勸:“她說什麽,你聽着就是了。等她走了,就當她沒來過。我看她也沒有什麽惡意,也不愛尋事端。總是要相處一輩子的人,多寬待一點吧。”

“我怕跟她處不了一輩子,再有十天,我就要被她蠢死了。弄根繩來吊脖子,也比天天聽她講話來得好。”

“你要吊脖子,可別在我家裏吊,父親、哥哥的仕途都會受影響的呢!”朝煙拍拍她的手,“我給你想個主意好了。”

“嗯?”

“你不是記性特別好嗎?人名、地名都記得住,想來記人話也不差吧?”

“那自然不差的。”

“那你就把每次她跟你說的話都記下來,然後等她走了,弄本抄本,全都寫下來。就像《論語》那樣,一條條寫,‘子曰’‘子曰’,寫成‘王氏曰’‘王氏曰’。有些話你當下聽了覺得氣悶,隔個一年半載再看,只會覺得滑稽了。”

Advertisement

“!”姜五娘恍然大悟,“你這主意好!我就全都記下來,然後寄給你哥哥去看!”

?朝煙默默把自己的手收回來:“你這心腸歹毒的女人!竟敢向我哥哥說我嫂嫂的壞話!進讒小人,我家可容不得你!”當然是玩笑話。

姜五娘便一把抱住朝煙:“那什麽孔聖人說,跟紅的在一起就變紅,跟黑的在一塊就變黑,你被我這麽抱着,夠近了!若是我心腸歹毒,那想來你也心黑呢!”

“什麽孔聖人!胡說八道!”朝煙撓她笑穴:“分明是傅玄寫的《太子少傅箴》。傅休奕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你讀了半本書的人,竟敢與我談經論史!你可知我有汴京第一才女之名!”

姜五娘才不怕她撓癢,伸手拍了拍她的臀,笑道:“汴京第一名坐不住凳子天天往外跑的大才女!”

“哎呀!”姜五娘突然襲擊,朝煙大叫一聲,忙跑開去了,“你這個登徒子,你若是個男子,我把你告到開封府去,讓你發配充軍去!”

“你去告你去告!”姜五娘拔腿追她。

轉眼間,春日到了。

汴京城回暖後,家裏的火爐子都可以擱置起來,只是朝煙出門的時候還是要叫燕草給她備個手爐,免得某日忽然冷了,手冰冰冷冷得難受。

禦溝夾岸的桃、杏慢慢有了花苞,朝煙每日叫羅川去看一次,若是開了,她就出門去看。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春景與她總是相看兩不厭,也許她的敬亭山就在這座城裏。

李莫惜已經調任到了應天府,江南春早,朝煙收到他的來信,信紙裏竟然夾了一朵盛放的桃花。落款之前,有他小字:“江南無所有,料贈一枝春”。

朝雲這幾日喉頭又有點不好,早間忽然醒來,又說不出話來了。再去馬行街看,大夫卻微微笑:“娘子寬心,這是先前吃過猛藥的緣故,春日一暖,小娘子的燥火久久抑制,終要反複。且等着這一陣咽痛過去,燥火都祛了,便再也不會發了。”

“哦!那藥是否還要吃?”朝煙問。

“不必吃。最多半月,小娘子必然痊愈。”

有大夫這保證,朝煙放心多了。朝雲也笑笑,她受咽痛的苦惱也已經十年,自有印象起,就時不時要痛起來。總算這事有了個了結,便讓它最後再痛一回吧。

春日到了,李府全家在忙碌的事便是金明池的諸軍百戲賜宴。

金明池是禦苑,內有亭臺樓閣。雖是皇家禁地,但也準許平民和官吏前來游賞。禦史臺甚至貼過榜,說不準對官員游覽金明池之事進行彈劾。自開春起,來金明池踏青賞花的百姓快把池邊的草地都踩稀了,而朝煙卻不急着一時前去,因她身為重臣之女,又是皇後表親,自然有絕佳的機會欣賞金明池景。

不到三月,魏國夫人便來了李府,同朝煙朝雲講:“你們表姐與我說,今年駕幸金明池,也是要賜群臣宴的。朝煙到時便跟着我,一起到寶津樓上觀百景。”

官家年年都在春日駕幸金明池,每次駕幸,都會賜下盛宴,與百官同樂。朝煙朝雲都算是皇後的家人,自然可以同去。

朝雲心想:姨母只說了姐姐,意思是不是我可以不去?

她寧可在家裏抄她的詩。

魏國夫人又幽幽地回頭,看向朝雲,像有什麽喜事要同她講。她便眨眨眼,示意自己聽着呢。

“至于雲兒…”魏國夫人一笑,“你表姐給你尋了個差事,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做?”

朝煙朝雲都眨眨眼。

“每年金明池宴,在諸軍操演、民間百戲之後,都會有女子戲。”

朝雲便想起前歲在金明池宴看到的女子戲。數十名大約比她大一兩歲的小娘子,皆是男子裝扮,身穿雜色錦繡撚金絲番段窄袍,戴短頂頭巾,或是騎馬飛馳入場,或是手持着刀槍劍戟入場,金羁玉勒,寶镫花鞯,好不威武。

魏國夫人接着講:“演女子戲的小娘子們,素來從武将之家的姑娘們選出來,一要家世好,二要身段好。有司去問你們表姐今年女子戲的時候,她知道你喜歡兵戈,特地叫他們把你的名字寫在單子上了。只要你樂意去。”

朝雲眼都亮了,連連點頭:“願意,願意!”

“喲!雲兒,怎的嗓子又啞了!”她不說話,魏國夫人還沒發覺,“幸而是去演女戲了,不需說話。不然你這去拜見官家、娘娘時,可要費勁。”

此事就這樣定了下來,李家二娘的名字,也上了百戲的單子上。

于是便有一個女師傅進了朝雲的春晖閣,給朝雲一連教了幾日,終于到了金明池宴之時。

李訣、朝煙、朝雲各自一輛馬車,一家人往金明池去了。今日群臣賜宴,州橋投西大街上的官員府邸總是一輛輛馬車駛出,好不熱鬧。王氏因李莫惜并非京官,而又官階不高而不能前往。朝煙跟着魏國夫人走,乘着馬車到了金明池畔。馬車停在宴殿,一行人登上了寶津樓,坐到了宮眷那裏。李訣到了官員宴所在的臨水殿,朝雲則跟着女師傅一起往彩棚幕次那裏走。

女師傅邊走邊告訴她:“小娘子已經學得很不差了,一會兒上場時不必怏怏不安。今日用的钺,只比我們平日練的重一點兒,只消按平日學的來演就好了。演完了,跟着領頭的走便可。無需不安,且放寬心去演。”

朝雲聽着女師傅一遍遍念着不必不安,很想問問她:為什麽要不安?我哪裏就不安了?可惜她嗓子還是未好,說話就痛,只能不說話,默默跟着她走,進到了今日要呈演各種戲、術的人群之中。

演女戲的小娘子們湊在一起。兩日前,女師傅帶着她來同她們合演過一次。那時彼此之間就互相認了名字,故而今日一來,很快就能湊一塊兒講話。有些小娘子是本來就認識的,更為熟絡。只有朝雲,上次認人時就沒有講話,平日也根本不會同這些武将千金們來往。到了這裏,沒人過來同她講話。她枯坐在彩棚幕子裏,吃着端過來填肚子的炊餅,從人縫中看諸軍呈演的百戲。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寶津樓實際建于徽宗年間,仁宗年間本無,為劇情方便而寫,請讀者見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