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外人

他柔聲說着,講道理給朝煙聽。

朝煙想說些什麽,卻被突然闖入的秦桑打斷。

小丫頭歪着腦袋,嘴裏嚼着元子,手裏捧着碗。

“咦?姐兒,這位大官人是什麽人?”

朝煙被她吓了一跳,緩過勁來,告訴她:“這是許大官人,我的朋友。”

秦桑心想:朋友?姐兒的朋友,怎的我不認識?這許大官人到底哪位?什麽時候過來的?

朝煙瞧她一眼,知道她心裏一肚子疑問,便問她:“冰雪元子好吃麽?”

秦桑立刻忘了心裏原來在琢磨什麽,點頭:“好吃。”

“那也去給我買一份來。”

“啊?”秦桑瞪大了眼睛,望向自己剛擠出來的那一邊。她方才擠着等買這一份冰雪元子,已經費了好大功夫,怎麽還要去!“姐兒,那裏人太多了!要不…要不我這份給姐兒吃?”

朝煙又不是真想吃,只是不想她打擾自己和許衷說話。

“快去買吧,你吃你的,給我買一份來,再去邊上買個涼茶!”

秦桑走了。

被她一打斷,方才朝煙心裏想好的話,全都給忘了,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倒是許衷接着講:“娘子勿怪。世人多有武人粗鹵的偏見,而衷地位賤鄙,無力轉圜。只是娘子于衷而言非一般人,才要把這話說給娘子聽。”

“……”朝煙內心戰戰,直視他。

Advertisement

非一般人。他這樣說,倒叫她後悔先前說的“不太喜歡那些武人”了!

他說,她于他非一般人!

“大官人……”

“娘子若不計較,可叫我許衷,或是羨真。”

非一般人都說出來了,便是把自己心意講出來了一半。如此境地,再叫大官人,就太生疏了。

于是朝煙醞釀一番,總算克制羞澀,改口:“羨真兄。”

羨真兄。許衷忍俊不禁。

“朝煙妹妹。”他不甘示弱,“羨真就行了,不必帶個兄。”

朝煙妹妹。李朝煙的臉一下子又紅透了。

叫羨真兄已經是她邁出的一大步了,若是要再進一步,喊他羨真……

玄天上帝!

一個小娘子,喊一個外男的字,這是多麽親昵的稱呼!那還不如直接喊他的名,就叫他——“許衷”。

“喊許衷也行。”他笑着看她,“朝煙妹妹。”

“你,你,別這麽叫我。”朝煙說話磕磕巴巴。

“好。朝煙。”

許衷是個很有耐心的人。

從馬行街的那天開始,他就一直在等着朝煙與他并肩攜行的這一天。

那是去歲的五月,一年多過去,又是一年盛夏,他才總算等到。

他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朝煙的身份,知道她的家世。在整個東京,只要他想要知道一個人,便有無數種方式知道她。朝煙的父親是誰,朝煙的姨母是誰,朝煙的表姐是誰,朝煙的長兄是誰,他都清楚得很。當然,從前他是個武将,如今是個商人,他也清楚自己和朝煙并不匹配。

所以在大多數時候,他并不會去主動接近朝煙。

只有耐心地等,等到他看見朝煙的心意,才會把自己的心意說出來。

第一次隐約地試探她的心,是在山水李家藥鋪。他問她的名字,她說了。那一次,他說——多謝娘子。謝的是她讓他知道,他是能等下去的。

第二次試探她心,是在蘭仙關撲場。他邀她對座飲茶,她并無反感。明明自己所為與那個李璋并沒有什麽不同,作為外男,與她同處一室本就逾矩,可她還是把簪花送給了他。

後來發現她在派人打聽自己,許衷心裏更加肯定了朝煙的心意。

最關鍵的一次試探,就是這次。他想,若她來了,那便是他不曾想錯。

雖然今日和朝煙說話,無論是誰,都有些扭捏。

可是彼此都能聽懂對方在說什麽。

話講到這裏,已經很明白了。

朝煙與他一樣,也是個耐心的人。不過比起耐心,朝煙更相信緣分。無緣之人,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這個偌大的東京城遇見。

她覺得,自己與許衷一定是有緣極了的。

自己常去的山子茶坊,是他開的。哥哥帶自己去的關撲場,也是他的産業。所以贈簪花給他,也贈小春牛給他。

兩人并肩,朝着二郎廟之中走去。

可憐的傻秦桑,還擠在涼茶攤邊上等着。

“許衷。”

“嗯?”

“你今年多大了?”

“我是天禧元年生人。”許衷說。

“天禧元年?”朝煙頓時停下來,驚訝地看着他,“你…你比我大這麽多!?”

朝煙是天聖二年生人。算算年紀,從天禧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還有乾興元年、天聖元年,才到天聖二年!

許衷點點頭:“嫌我老了?”

“阿…不是嫌你老,是,是我看不出來你比我年長這麽多。你早過了弱冠,怎的還沒有娶親呢?”

許衷便逗她:“在等你呢。”

朝煙再一次窘迫。與每一次他逗她的時候一樣。她并不能确定許衷的話是不是玩笑話,只好問:“你第一次見我是在什麽時候?”

她知道,那是在去歲的馬行街。想說的是,就算是遇見她之前的許衷,也早到了該娶親的年紀。說什麽在等他,這是無稽之語。

可他卻說:“景佑元年的清明,在凝祥池。”

景祐元年,春,凝祥池。

那時,朝煙的表姐曹氏尚未進宮封後,兩表姐妹在凝祥池賞春。

那時,許衷正失意,父親驟然去世,不僅意味着自己要丁憂三年,放棄自幼辛苦練成的武藝,也意味着整個許家的重擔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

清明,他與母親粱氏去郊外祭拜畢,回城,到了凝祥池。

凝祥池只有寒食、清明那幾天對百姓開放,祭拜先祖和親人完畢的百姓,從郊外回到城裏後,多會來到凝祥池走走。

他叫人陪伴着粱氏,令平西等小厮不準跟着自己。獨自一人走到了凝祥池邊。

望着一潭春水,他像是望到了自己的去處。

平靜而無波無瀾,看起來春光燦爛,實則毫無生趣。

于此時,忽然聽見了不遠處橋上的一陣歡笑。

那是小時候的朝煙,和小時候的秦桑。

與他相比,兩個小姑娘無憂無慮,分吃着同一碟果子,眼光卻又被飛過的蝴蝶吸引。

撲蝴蝶,撒了果子,貍貓竄來撲果子,絨毛擦過衣擺,微風搖動流蘇。

小聲說,大聲笑,嘻嘻哈哈,明媚勝于日光。

許衷眼前一時恍惚,不知自己身處何處,也不知自己是什麽人。他看見的,只有那貴氣的小娘子,和她的笑靥。

有風,春水便有了波動。微瀾生起,天際有雲。

“诶?景祐元年?”朝煙覺得奇怪。

景祐元年,他見過她?

怎麽她一點都不記得了?

诶?凝祥池?怎麽又是凝祥池?當初李璋也是說曾在凝祥池見過她。

凝祥池就這麽點大,怎麽誰都在凝祥池見過她?

“是,景祐元年,見過你一面。”許衷說,“不過那時你我并不認識,只是我看見你了。”

“那時…那時我才,才十歲。可能我也看見你了,不過我忘了。”

“或許。”許衷微笑。

不,其實沒有。許衷知道,那時她并沒有看見他。因為自從在橋上聽見她的笑聲起,他的目光便不曾離開過她。一路瞧着,不見她轉眸一眼。

此後三年,再不曾見過她。

匆匆而過,到了景祐四年。幾年過去,小姑娘長成了大姑娘,總算出現在了馬行街上。像是天注定,她的兩次出現,都在他最低落的時候。

朝煙扭頭看他,告訴他:“其實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不對,應該說是在馬行街的那次,就是你給我傘的那次,我就覺得我與你有些緣分。”

“緣分?”

“嗯。你想,馬行街這麽多店鋪,偏偏我出門的時候,對上的是你家的貨行。偏偏我家轎夫去你那裏買傘,卻又沒買着……诶?他沒買着傘……”

許衷已經樂了。

“他沒買着傘,那…那怎麽,你還能從你店裏拿出三把傘來給我?”

許衷大可以說那傘是他自己帶到店裏來的,并不是店裏賣的,但還是如實相告:“你轎夫沒買着傘,是我吩咐店裏人不要賣給他。”

“為什麽?”

“若非如此,你會收下我的傘嗎?”

朝煙恍然大悟:“原來是你安排的!你故意的!”

“嗯,我故意的。”

“你!”朝煙撇撇嘴,接着往前走,嘟囔着,“本以為你是個謙謙君子,原來從那時候就惦記着我了麽…不,更可惡,從我十歲開始。”

她還想着是兩人有緣,原來一開始,就是他有意的。

許衷忙去追:“朝煙,朝煙,走慢些。這裏人多。”

“不多不多。”朝煙還是往前走。

剛說完,就被迎面走來的人撞了肩膀。

兩邊一滞,停下來想相互說聲抱歉,看對方時卻又愣住。

“二娘?”

“李璋?”

朝煙皺起了眉頭。退後一步,先道:“見過李副使。”

“二娘,你,你沒撞着吧?”

許衷也快步上前,站在朝煙和李璋之間,問她:“撞疼了嗎?”

朝煙搖搖頭:“沒事。”

李璋疑惑:“這位員外,你是何人?我與我表妹說話,麻煩你讓開,行嗎?”

朝煙不喜歡李璋。她不喜歡粗鹵愚笨的人,無論此人地位如何,與她關系如何。她替許衷答道:“他是我好友。”

李璋道:“二娘,能不能單獨與你說幾句話。”

“有什麽話,你當着他說也不要緊。”

許衷背手看着李璋,眉目之中有了敵意。之前在蘭仙關撲場的時候,他也見過李璋糾纏朝煙。

李璋急切:“二娘,事關你我婚姻,不好當着外人講的。”

許衷便冷哼一聲。婚姻?他在這裏,李璋說什麽婚姻?

朝煙也是被他氣笑:“李副使,我之前就說過了,你我之間并無婚約。是官家還沒有同你說嗎,我父親、我姨母、我表姐,都不主張你我成婚。”

“可那是你父親、你姨母、你表姐,都不是你的意思。二娘,你若是跟我單獨說幾句話,我,我……”

“李璋,我的意思,就是我已經有了心上人。你若要成婚,另擇佳人吧。”

朝煙說得決絕。

餘光看見許衷笑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