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節
給了貴妃代掌。
四皇子就是周承安本人,母妃只是低微宮女出身,還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去世了,他年齡也不算小了,皇帝也沒再給他找個養母,所以他可以說是沒有母家勢力支持,在皇宮裏就是一個小透明皇子。
五皇子現在才四五歲,正是年幼受寵的時候,深受皇帝喜愛。
皇帝除了對幼子表現得更喜愛了幾分,對其他皇子,無論嫡出還是庶出,都是一樣的态度,所以周承安一點也沒有自己身為庶出皇子比不上嫡出皇子的感受,更沒法對楊若菱感同身受。
周承安只聽着楊若菱那對平陽侯夫人隐隐的控訴,心裏越發擔心若依能否在平陽侯府鬥得過楊若菱。
他沉聲說:“你在侯府盡量保持低調,不要鬧什麽大動靜出來,影響了我的計劃。”
楊若菱一愣,心裏猜測着四皇子是不是有什麽計劃涉及到平陽侯府,連忙說:“殿下,臣女能有什麽略盡綿薄之力的地方,殿下只管吩咐。”
周承安淡淡的說:“你什麽都不做,最好不要跟平陽侯夫人作對,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了。”
“啊?”楊若菱不明白為什麽,但又不敢拒絕四皇子,只能硬着頭皮答應下來。
楊若菱心裏還在猜着四皇子究竟是有什麽謀劃,難道是他的奪嫡大業需要平陽侯府出力嗎?
卻不知周承安單純只是不想讓她在平陽侯府繼續攪風攪雨,波及到了若依。
周承安已經決定入宮去請皇帝給自己賜婚了,他要娶若依為王妃。
至于若依身上的婚約,周承安覺得只要自己表現出非若依不娶的态度,平陽侯應當知道該作何選擇。
周承安先把楊若菱安撫下來,然後行動很快的先去跟平陽侯表達自己的意願。
平陽侯被四皇子召見的時候,人還有些奇怪,他可跟這位小透明般的四皇子毫無交集。
不過人家再怎麽小透明,那也是被封王的皇子。平陽侯還是不敢拿大的,親自過去拜見。
Advertisement
周承安直接開門見山的說:“平陽侯,本王有意迎娶令愛為王妃。”
平陽侯有些驚訝的說:“可是微臣兩個女兒都只是庶女,如何能做王妃?”他想都沒想過周承安想娶的人是他的嫡女,因為現在若依身上有婚約的事幾乎人盡皆知,周承安不可能不知道。
偏偏周承安就告訴他:“侯爺,本王想娶的當然是你的嫡女,而非庶女。”
平陽侯大吃一驚,他是想讓嫡女入宮搏一搏富貴,但他也在猶豫是送嫡女入現在皇帝的後宮,還是選擇最有繼位可能性的三皇子。
他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不想争權奪利的大皇子、小透明一樣的四皇子和年幼的五皇子,他一直認為身為元後嫡出的三皇子就是最佳人選,只是三皇子已經有了王妃,他有些猶豫該不該讓嫡女做三皇子的側妃。
看皇帝又還不滿四十歲,正是春秋鼎盛的壯年,讓嫡女入皇帝後宮似乎更好,若是皇帝還能活很久,嫡女生個皇子出來,未必沒有争一争皇位的機會,到時候平陽侯就是下一任皇帝的母家了。
現在周承安求娶他的嫡女,他立馬就拒絕說:“小女已經定下了婚約,不可嫁給殿下為妃,還請殿下恕罪。”
周承安微笑說:“平陽侯,這只是訂婚而已,婚事能訂自然也能退。”
平陽侯也一直想退婚,但同樣不想把嫡女嫁給沒什麽前途的四皇子,就拿着這個婚約當借口拒絕:“婚約已經定下了,這是平陽侯府和安寧侯府兩家的聯姻,斷然不可能退婚的。”
平陽侯斬釘截鐵的拒絕了周承安,這讓周承安心中很是惱怒。
周承安念在平陽侯是若依親生父親的面子上,忍着沒發作,只是氣得拂袖而去。
他從平陽侯這裏下手不成,也覺得從安寧侯那裏下手更不成了,直接進宮去求皇帝賜婚。
“父皇,兒臣心悅平陽侯府嫡長女,請求父皇賜婚。”
皇帝面容嚴肅,眉心處有淺淺的‘川’字紋,是皺眉皺多了留下的痕跡,他坐在上座俯首看着周承安,目光極具壓迫,威儀凜凜。
“平陽侯的女兒?”皇帝微微皺眉,“朕記得平陽侯的女兒不是定親了嗎?”
平陽侯在朝廷上沒什麽實權,但曾經有過救駕之功,所以皇帝對他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只是平陽侯沒有太大的才能,就一直沒給他安排什麽實權職位,不過他對平陽侯府的榮寵也不少。
周承安一副情不自禁的模樣,羞愧的低下了頭,回答說:“是,但兒臣實在心悅她,非她不娶,懇請父皇成全。”
皇帝目光沉沉的看着他,眼神漸漸愠怒:“老四,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身為皇子,卻要強搶他人未婚妻?”
作者有話說:
皇帝:[怒拍桌子]老四你知不知道你搶別人未婚妻是不道德的!
見到若依之後……
皇帝:皇帝是不講道德的。
縱觀歷史,搶臣子未婚妻算什麽,搶親弟弟的老婆(比如順治搶了董鄂妃),搶兒子的老婆(比如唐玄宗搶了楊貴妃),搶爸爸的小老婆(比如李治搶了武媚娘)比比皆是。皇帝真的不講道德。
33、嫡女皇後(八)
周承安擡頭看向神色嚴厲的皇帝, 十分堅定的答道:“父皇,兒臣心悅楊小姐,也就顧不得許多了,兒臣知道對不住安寧侯世子, 但兒臣身為皇子, 若是連喜歡的人都不能得到, 那還有什麽意思呢?”
周承安知道自己這副為愛癡狂的模樣會被皇帝不喜,沒有哪個皇帝會喜歡自己兒子沉迷女色不惜強搶臣女, 但同樣的他表現出來的強硬霸道也會投了皇帝的眼緣。
像他們這樣的天潢貴胄, 想要什麽就要有直接伸手去搶的勇氣,寧可當豺狼虎豹也不能當牛羊豬狗。
而且他為了一個女子不惜得罪平陽侯府和安寧侯府,皇帝對他也會更加放心, 因為他表現出來的态度是對皇位沒有觊觎之心的,正值盛年的皇帝對這樣的皇子會更偏愛幾分, 就像皇帝在幾位皇子之中更偏愛不喜權力的大皇子和年幼沒有威脅的五皇子。對儲位勢在必得身份最高的三皇子,反而是最不受皇帝喜歡的。
周承安回想起若依那年少便初展傾城之姿的花容玉貌,明覺大師那‘命格極貴’的批語,他心中一片火熱。哪怕是今日要被父皇訓斥, 他也要達到目的。
“兒臣此生唯楊家小姐不娶, 求父皇成全!”周承安跪在地上磕頭懇求。
皇帝心中生怒, 覺得這個四子實在是沒出息, 居然被一個女子迷得非卿不娶, 但又生出了幾分好奇,到底是什麽樣的女子能把自己這個兒子迷得神魂颠倒。
最終皇帝還是沒有答應周承安賜婚, 因為平陽侯曾經有救駕之功, 安寧侯府在勳貴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強行拆散兩家的聯姻, 把平陽侯府的女兒許給自己兒子,只怕會讓兩家寒心。
這樣的麻煩皇帝不是解決不了,但他并不覺得周承安值得自己費那個心思去解決,于是他就把周承安訓斥了一頓,趕出了皇宮。
這件事到底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皇帝就下達了封口令,他又把平陽侯召入宮中進行安撫。
“微臣拜見陛下!”平陽侯恭敬下拜,他對皇帝召見自己心裏有點數,畢竟四皇子剛從皇宮裏離開,他有些擔憂皇帝真的把自己的嫡女許配給四皇子。
好在皇帝接下來的話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楊愛卿,老四那個不孝子已經找過你了吧?他的話你不用放在心上,你放心,朕不會為了兒子做那種強搶臣女的事情。”
平陽侯懸着的心也終于落定了,叩謝皇帝:“微臣多謝陛下恩典。”
皇帝微笑着說:“為了給愛卿吃一顆定心丸,朕可以給你女兒和安寧侯世子賜婚。”
平陽侯的臉色差點都忍不住變綠了,他只是不想讓嫡女嫁給四皇子,但不代表他願意讓嫡女嫁給安寧侯世子曹立垣。
好在這個時候他腦子轉得還是非常快的,連忙找了個理由說:“多謝陛下好意,只是微臣對這個嫡女珍之愛之,唯恐她受了半點委屈,若是将來她出嫁後受了委屈,微臣是寧願她與夫婿和離的。”賜婚雖然是天大的榮耀,代表着皇帝對這門婚事的祝福,但同樣的也代表着這對夫妻必須一輩子綁死了,男方不能休妻,女方也不能和離。
皇帝明白了平陽侯的意思,便也不提賜婚的事了,只是承諾平陽侯不用擔心四皇子的施壓。
平陽侯曾經年少時當過皇帝的伴讀,即使後來平陽侯沒什麽才能,漸漸被皇帝疏遠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