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長宣宮內擠滿了一群又一群的大臣, 各個聒噪不安,口吐蓮花,惹得帝不由得捂上了耳朵。

帝對李宗義的脾性了如指掌, 之所以把聶麗阿朵接入東宮為的就是希望聶麗阿朵日後能嫁于李宗義為良娣。

這樣一來百裏家也有了制衡。

只是沒想到事情進展的會如此之快。而往常早就出來申辯的李宗義這一次卻一句話也不說。

其中一名高瘦谏官上前道:“皇上事已至此,不如就讓傾城公主嫁于太子。”

另一位長胡子谏官冷哼一聲道:“身為太子犯了如此大錯,不加以責罰居然還把公主許配給他,日後豈不是更加增長氣焰?若是人人效仿如何國泰民安。”

高瘦谏官看着長胡子谏官道:“既然如此,難道還要讓公主另嫁他人?反而傷了兩國情面。”

長胡子谏官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看着一直一言不發的康靖先生道:“你是寧王的老師,傾城公主可是一直都很喜歡寧王殿下的, 你覺得寧王會收了公主嗎?”

康靖先生筆直着身板, 冷淡道:“皇子犯錯, 應當重罰。至于公主既然已經委身給了太子日後無論太子是福是禍皆是太子婦。”

高瘦谏官冷笑道:“不愧是寧王的老師,冷血至極。”

長胡子谏官覺得此事不妥,又道:“此事鬧得如此之大, 太子已經認錯, 也願意娶公主。若和使者各退一步, 臣覺得, 哪怕是迎娶公主為太子妃也沒用什麽不妥。”

“放肆!”永昌親王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帝微微挑眉看着外頭盛氣淩人走進來的永昌親王, 困意漸漸散去。

永昌親王對着帝行禮後道:“皇上,臣認為此事不關太子之事。傾城公主身為公主在東宮裏宿醉本就不雅,更何況我們杞國從未答應要把傾城公主許配給誰。既然使臣只為公主求取側室, 那麽做太子的良娣便是最好的選擇。”

帝托着腦袋,緩聲問道:“可若是公主不願為側室?萬一她想不開怎麽辦?”

永昌親王眼神犀利道:“公主如今在東宮, 公主勾引太子在先, 如何還有選擇?若非舒國派來的不是公主是個蕩/婦?”

Advertisement

高瘦谏官蹙眉道:“永昌親王此言過重了吧。這樣維護太子如何讓太子日後服衆?”

“皇上, 若是您罰了太子便等于承認了是太子強迫的公主, 這樣一來,舒國豈能善罷甘休?”永昌親王義正嚴詞道。

永昌親王不愧是個老狐貍,事事想的全面。

帝早晚都會把傾城公主許配給李宗義,只是此事做的實在是不光彩,加之李宗義在群臣心中已然劣跡斑斑,若是由此下去怕是難保太子位。

康靖先生幽幽開口道:“傾城公主能嫁于太子是幸事,只不過大皇子是否德配位還有待商榷。”

“康靖!”永昌親王手指着康靖先生氣憤道:“你說此話何意?”

康靖先生瞥了一眼盛怒的永昌親王,不由得笑道:“親王何故如此生氣?我不過就是随口一說。主意還是要皇上拿的,若是皇上偏袒長子,那康靖我無話可說。只是此乃諸君失德,諸君失德關系着杞國的臉面。不好好處理日後會被笑話的。”

長胡子谏官也忽然附和道:“康靖此話說的還算是有理,若是就這樣了事,怕是諸位皇子心中也多有怨怼。”

帝側頭把玩着手裏的毛筆,聽得不由得打了個哈欠。

永昌親王見帝心不在焉,便小聲道:“皇上覺得呢?”

“嗯?”帝迷迷糊糊擡起頭來,看了眼身旁的小太監道:“該傳午膳了吧,朕都餓了。”

底下的大臣面面相觑,卻見帝又起身道:“你們餓不餓?”

大臣皆搖頭。

“不餓你們繼續,朕先去陪淑貴妃用膳。”帝說着便起身去沉凝殿。

沉凝殿內的香氣已經淡了不少。

自從淑貴妃病後,沉凝殿內就許久不再焚香。

淑貴妃坐在床上由宮人喂粥,看見帝匆匆而來,憔悴的臉上帶着一絲淺笑,虛弱道:“皇上怎麽來了。”

帝心疼的坐在床邊,輕輕撫摸着淑貴妃越發冰冷的臉龐,小聲道:“真的要瞞着瞿兒嗎?應當讓他進來伺候你的。”

淑貴妃嘆了口氣搖頭道:“不了。他已然成婚,你沒有趕他去封地已然是莫大的殊榮了。還讓他進宮陪侍,那些大臣不得把長宣宮給拆了。”

帝揉了揉自己的耳朵,心煩道:“這些個大臣只會吵吵吵,根本拿不出個好的主意來。今日更好連永昌親王都來摻和。”

淑貴妃雖然纏綿于病痛之中,可也不是什麽都不知道。

淑貴妃拉着帝的手,有些哽咽道:“皇上……臣妾怕是撐不了多久了。臣妾起初是有私心的。臣妾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希望他能活的好好的。才想他能娶傾城公主,可誰知……”

帝屏退下人,用衣袖輕輕擦去淑貴妃的眼淚,柔聲道:“朕都懂,都懂。從前朕走得有多艱難,你都是看到過的。如何能讓自己的孩子也經歷那些。”

淑貴妃咬着嘴唇,泣不成聲,身子不住發抖道:“皇上……臣妾是不喜太子。甚至想過要害太子,只是瞿兒不像臣妾這般狠心。很多事情他做不出來,臣妾真的怕……怕臣妾走後……”

帝緊緊地将淑貴妃樓入懷中,輕輕拍打着她的後背,安撫道:“不會的,不會的。你還要等着瞿兒的孩子出生那日呢……”

淑貴妃靠在帝的肩頭,哽咽道:“皇上,若是瞿兒有一天厭煩了宮裏爾虞我詐的日子,求你放他走吧。去哪裏都好,臣妾已經不祈求他能飛黃騰達,只希望他能平安順遂。”

帝揚起臉,眼角也有些濕潤。自古皇家絕情,歷來皇子相争無一幸免,帝想要的其實也很簡單,只是希望他們都能平安活着。

“沒事的,有朕在。朕一定護着瞿兒,不會讓他受傷,保他平安。”帝輕聲在淑貴妃的耳畔道。

淑貴妃哭着點頭,随即在帝的懷裏沉沉的睡了過去。

帝替淑貴妃蓋好被子,深吸了一口氣,轉頭問跪在地上的太醫道:“淑貴妃的病……究竟如何?”

太醫手心裏都是汗,小聲支支吾吾道:“淑貴妃本來康健,從前也只是一些小病痛。可如今臣細細查看才知道,貴妃娘娘是中了慢性毒,此毒無色無味難以察覺,可這些年一直摻雜在娘娘的飲食之中,一年一年堆積下來,如今才……察覺已然來不及了……”

帝閉上眼揚起臉竟流淚了。太醫跪在地上身子瑟瑟發抖,深怕帝拿自己的老命給淑貴妃陪葬。

帝平複了片刻,問道:“可有查到是誰做的。”

太醫搖頭道:“此事事關重大,臣早已經告訴了貴妃娘娘,可……可娘娘說不必查此事了。說……說怕給寧王帶去殺生之禍……”

帝捏緊了拳頭,咬牙低聲問道:“真的……治不好了嗎?”

太醫身子直發抖,聲音都是打顫的:“是……此毒無藥可解,加之淑貴妃過去生公主後身子一直虛弱……”

“貴妃還說了什麽?”帝凝視着太醫道。

太醫咽了口口水說:“希望皇上不要告訴寧王此事,說……希望皇上不要怪罪任何人……貴妃娘娘心慈,希望不給皇上帶去負擔。”

帝回頭看着呼吸漸重的淑貴妃,輕輕的撫摸着她額間的碎發,轉眼間他們二人也不知道已經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他記得初見她時她還是明豔的孩子,可現如今……

“罷了,你退下吧。”帝有氣無力道。

太醫如釋重負,擦着額頭上的汗水,匆匆離開了沉凝殿。

長宣宮,

大臣們都堵在長宣宮門口不肯離去,非要帝把這件事情做個主意。

小太監一個個勸這些暴曬在太陽底下的谏官,卻一個也轟不走。

帝慢步而來,面容顯得憔悴,不由得讓這些喧鬧的大臣為之一愣。

“此事……朕已然有決斷了。”帝冷冷開口道:“傾城公主傾慕太子已久,願為太子獻身,許她為太子良娣。但太子操之過急未曾大婚便于公主有染有失禮節杖責三十。”

衆臣先是一愣,随即還想開口時,卻聽見永昌親王上前一步道:“皇上聖明!”

帝顯得有些疲憊,又淡淡道:“太子近日心浮氣躁,身為長子卻無長子的氣度,即日起讓他去軍營裏歷練。”

衆臣還未開口卻見帝有些搖搖晃晃的,小太監連忙扶着帝焦急道:“皇上最近操勞過度了……應當好好休息。”

衆臣皆附和道:“皇上應當保重龍體!好好休息,微臣告退。”

衆臣剛剛三三兩兩的退了出去,帝已然是有些支撐不住了。

旨意頒布天下後,舒國使臣雖然對帝的決定多有不滿,可眼下木已成舟,實在不是同杞國硬争的時機,便勸說聶麗阿朵安心入東宮,随即便啓程回國。

帝這幾日一直是茶飯不思,也沒心思批閱奏折,便去了崇極殿想問問大祭司,淑貴妃是否還有轉機。

誰知剛進去崇極殿卻見崇極殿門外的桃花樹不知何時已然枯死。

姬姚清跪在地上解釋道:“這怕是不祥之兆。臣也是今日才發現此樹忽然間就枯死了,這樹一直有人精心澆灌,從未有所怠慢……”

帝的大手輕輕撫摸着枯死的樹枝,心裏卻跳的極快,就好像要窒息了。

這時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跑了過來,還不小心被絆倒在地上,整個人慌慌張張道:“皇上!出事了!”

“淑貴妃……殁了……”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