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就把他驚得目瞪口呆,一散學之後,便拉着他直接闖進了雲家:“常樂,你家天青老朽怕是教不了了,你還是另請一位飽學的大儒為他講課,免得耽擱了孩子的前塵!”
雲常樂登時愣了,他聽先生的第一句話,原以為是他家天青調皮搗蛋,惹怒了先生,因此才把他送了回來,沒想到先生竟會說出後面那一番話,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來人
原來今日雲常樂離開之後,先生便領着學堂裏的學生們拜過孔聖人的畫像,随後便讓各人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學堂裏與雲天青一般大小的孩子總共有四五個,先生知道,這些初到學堂的孩子多半是未曾念過什麽書的,至多也就是會寫幾個字,能背出幾句百家姓三字經。
先生也沒想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必須掌握什麽,于是拿出幾張字帖,極簡單的“天地人”三個字,讓他們先臨摹一下。随後他轉到了另一邊,去給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講解《詩》。
“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先生正領着一幫大孩子念這首《簡兮》,與此同時,還要分神去關照那一邊,看他們臨摹得如何了。他不看倒好,這一看,頓時氣得連胡子都哆嗦起來,小娃娃們不乖乖坐着用功,居然圍成一團,難道是要造反不成?
先生皺起眉頭,故意拔高了聲音幹咳了一聲。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被他這一咳,紛紛吓得低下頭去,連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周圍的小孩一走開,先生便看到了被圍在中間的雲天青,只見他正提筆疾書,神情專注,似乎對身外發生的一切仍是毫無所覺。
先生不禁有些好奇,緩步近前一看,滿腔的怒火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他竟默出了一整篇的《蜀道難》!
初下筆時,用筆稍有些生疏,但越寫下去越是順暢,下筆也漸漸随意起來,運筆如行雲流水一般,字形飄逸靈動,剛柔并濟,深得行書的精髓。
先生驚訝得大半天都說不出話。雲常樂明明告訴過他,說他家天青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但是現在是什麽情況?
先生深吸了一口氣,等心神稍稍平定下來,這才裝作很随意的樣子問他,雲天青故作糊塗,只推說自己曾聽到別人吟誦過這篇古風。
只聽過一次便能默出來?先生有些不信,轉身取來一本《論語》,想試試他。
Advertisement
結果他還沒開始念,雲天青掃了一眼封皮上的書名:“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他的聲音稚嫩圓潤,背誦時也不像普通學子那樣搖頭晃腦的,只是站在先生面前,以一種不緩不急的腔調背了下去。
先生大吃一驚,沒有讓他将《論語》全部背完,便出聲打斷了他:“王曰,格爾衆庶,悉聽朕言。”這是《尚書》中的《湯誓》篇的開頭。
雲天青平靜地向先生施了一禮,以示尊敬,然後接道:“非臺小子敢行稱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先生瞬間魂飛天外,過了一會又換成《禮記》、《孟子》、《莊子》,每次都故意從中挑一篇出來讓他背,依然毫無差錯。
先生費了不少口水才把這件事說完,末了又補充一句:“常樂啊,老朽說的話你可千萬要記在心上,你家天青是不世出的天才,如果不好好栽培,日後怕是連老天爺都不答應的!”
雲常樂連連點頭,心中頗為歡喜。他突然又想起了天青出生的那一天,他在家門前遇到的那位仙人。他就知道,他家小五是跟別的孩子不一樣的,怪不得有緣得遇仙人!
這日之後,太平鎮中到處都在傳着這樣一個說法,說雲常樂家出了一個小神童,年僅五歲便無師自通,四書五經了然于胸,連學堂的老先生都被他鎮住。
對此,雲家兩兄弟倒是很開心,就連走在路上都趾高氣昂的,好像他們才是那個被誇成神童的人。
只是他們哪裏知道,他們的弟弟只是外表是“童”,裏頭的魂魄可不是。
反觀雲天青自己,他對這些虛名可打不起一點精神來,他背書并不是為了賣弄,只是不想跟着那幫黃毛小孩搖頭晃腦念什麽三字經弟子規而已,更不想再把四書五經再念多一遍,幹脆顯擺一次,把問題都解決了。
他向來就是記性特別好,無論什麽書,看一遍就能牢牢記住,想忘掉都很難。
學堂裏的先生自認沒有本事教他,便将雲常樂送去的束脩退了回來,雲常樂執意不肯,先生無法推卻,只好說願舉薦一名飽讀四書五經的大儒,來給雲天青傳授聖人之道。
由于先生口中的這位大儒目前還在北方,只好由先生修書一封,說明事情的始末,再請人送去。這一路山長水遠的,一來一回至少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于是雲天青又閑了下來,回到先前那種吃睡玩循環反複的狀态,讓雲光雲星兩個好不羨慕。
終于等到了學堂放假的一日,雲星邀了幾個同族的兄弟,說要到巢湖一帶去玩耍。雲光正學着寫文章,這段日子來為遣詞造句的事愁得差點得了少年白,便沒有和他們一同去。
雲天青在家閑得發慌,因為雲家媽媽最不願意看到自家的孩子滿街瘋玩,他不用去學堂,也別想着出去玩。這一次還是和三哥一起在雲媽媽跟前磨了許久,雲媽媽才表示允準,并要求他們在日落以前一定要回來。
兄弟倆齊齊點頭答應,轉身便風一般沖出了家門,和小夥伴們彙合後,一群孩子歡快地朝鎮外走去。
太平鎮處于紫雲架的山腳,出鎮後一路北行,便可到達巢湖邊。鎮外的路分成兩條,西行的那條通往壽陽,路上多是行腳商人,漁民船夫;而東邊的路人跡則會少一些。
他們這群孩子,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稍微商量了一下便決定往東邊走。
天色湛藍,春日暖陽照在身上,讓人好不惬意。雲天青手裏甩着一根蓬草,懶洋洋地跟在雲星身後。
前邊的幾個族兄正打鬧着,聽起來似乎是在讨論楊戬和關公誰比較厲害這種無聊的問題。一群小孩子争了半天,也争不出什麽結果,于是互相追逐起來,一個接着一個,你追我趕地向前跑去。
男孩子生來就細心不足,一玩起來什麽都能抛到腦後,于是便把隊伍最後的雲天青忘記了。
雲天青是何等聰明的人,卻也躲不過世間的法則——五歲的孩子再逆天,注定只是一個小短腿。剛開始他還能跟在他們後面跑着,然而沒過多久,便被哥哥們遠遠甩開了。
既然追不上,雲天青幹脆就不追了,雙臂抱在胸前,望着他們離去的方向搖了搖頭,真是不懂事,就不怕把他弄丢了嗎?
雲天青一時興起,扔掉手中的蓬草,舉手在虛空劃出符咒,使出了縮地之術,想着跑到前邊吓他們一跳也好。
耳邊風聲大作,兩邊山林不斷後退,轉眼雲天青已站在巢湖岸邊,雲星那群孩子還沒趕過來。雲天青随手扯了一根草杆,放在口中叼着。湖邊停泊幾艘漁船,波光粼粼,水色正好,不時有白鷺徐徐飛過。
雲天青伸開了手腳,往草叢裏一躺,閉上眼睛享受這大好的陽光。
“雲星那幫小子怎麽還沒趕過來,慢騰騰的,不像話!”他嘟哝了一句,百無聊賴地坐了起來,揀起一塊石子打起了水漂。
忽然聽到了一陣細細的□□聲,他連忙站起身來,仔細辨認着聲音的方向,随後撥開了半人高的草叢。
只見前方樹影中微光縷縷,正是法陣所發出的光芒,雲天青仔細辨認了一會,認出那是一種名為“小洞天”的法陣。
所謂小洞天,便是以法力隔出一方天地,以隔絕外界,免遭外人打擾。據傳最厲害的小洞天能屏蔽一切仙魔的窺探,甚至連地府的谛聽,天宮的觀塵鏡都不能破之。
而雲天青眼前的這一個,卻顯得有些低級,頂多只能瞞過普通人的耳目。
雲天青自然不屬于普通人,待走得近些,便看到法陣中坐着一人,長眉入鬓,眉目清秀,只是身上血跡斑斑,似乎受了頗重的傷。他盤腿端坐其中,雙掌于丹田處結印,正在運功療傷。
那人忽而猛然一睜眼,目光淩厲,朝雲天青所在之處望來,見來人不過是一個稚兒,眼神這才柔和了些。
“孩子,你能看見我?”他的聲音有些虛弱。
雲天青點頭。
“看來我的功力果真大不如前,連一個尋常的孩子都能破了我的小洞天。”說着便咳出一口血來。
雲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