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兄妹
這邊,賈敏正在一一檢點缙王府送來的回禮,王慶兒家的不住口地在一旁啧啧贊嘆:“瞧這翡翠串子,這麽好的成色,奴婢可是從未見過,今天托賴在大小姐這裏開了眼界。”
賈敏拎起那手串子,虛眯起眼眸,看那透碧的翡翠在太陽光下流轉出瑩瑩的光彩,笑着說:“你能見了多少好東西,也敢誇嘴?告訴你吧,這翡翠串子可是有個名堂。除了成色好之外,寓意更好。這個呀,叫十八子手串,是如今宮裏才興起的樣式,那些個想生子的宮嫔們誰不是人手一串?只是能有這個成色和做工的就少之又少了。”
王慶兒家的也湊近了去看,只見那翡翠珠子是打磨得一般大小的,左邊九顆,右邊九顆,中間是兩顆碧玺結珠。下面用數顆拇指蓋大小的南珠連着一塊金點翠地六瓣式結牌,結牌上鑲着一顆滴水狀的紅寶石,燦然生輝,結牌下面又是一溜兒貓睛石,紅的綠的寶石就飾在這一串翡翠手串上,卻搭配得雍容大氣,貴不可言,不禁咂着嘴說:“這可真是稀世罕珍啊,就是往日老太太累年的收藏奴婢也見過的,從未見過這麽好的,當真是王爺,好大的手筆啊。”
賈敏心情極好地指正她說:“你又不知道便混說了!這是缙王妃指名兒送我的,可不是王爺。想來王妃亦是聽聞我子嗣困難,所以才體恤地送了這個給我。”
王慶兒家的只是在一旁湊趣兒讨好,但凡賈敏說什麽便是什麽。
其他的,譬如上用的妝緞若幹匹,內造的紋錦若幹匹,宮制的绉紗若幹匹之類的,還有纨扇、眉黛、胭脂等細碎之物,不一而足,俱是精致細巧的上上之物,叫賈敏看了愛不釋手。
說着說着,不知道怎地就說到少爺那邊得的東西更多,竟然是擺滿了一間書房,只是東西未拆,不知道是些什麽。
賈敏本來很高興,聽了這話,面色馬上晴轉陰,繼而完全黑下了臉,扯着一塊帕子,恨恨地說:“別是送東西的人搞錯了吧?怎麽可能給老爺和我的東西倒是遠比那小崽子要少?”
王慶兒家的說:“我也是這麽說呢,可是,王府那邊派來的人偏說是每一樣都是按着王妃親自開的禮單子裝好的,絕不會錯。”
賈敏一臉的不滿足,說:“說是給小崽子的就足足裝了一大車,會是些什麽寶貝呢?”
王慶兒家的也是一臉神往,說:“可不是嗎?當時我也在一旁湊熱鬧呢,有一個特別大的箱子,把擡的人累得一臉的汗水,還一路輕擡輕放,小心翼翼地!人見了誰不好奇,都問裏面是什麽愛物兒呢,那兩個擡箱子的才透露說是一整塊的玉雕,可不敢磕壞了一點。”
賈敏失聲說:“一整塊的玉雕?你別是聽錯了吧?”
王慶兒家的說:“沒聽錯,我就在一邊聽得清清楚楚的。我的媽呀,那得花多少錢啊,據說是世子爺指名送給默少爺的。沒想到默少爺還真有運氣,陰錯陽差地,竟然和王府攀上了交情,還和那世子爺要好。”
賈敏不屑地說:“你這話糊塗!王爺是什麽人啊?素來的雄韬偉略都是本朝有名的,自然是識得人的,回的這節禮如此貴重,也是全看承着咱們老爺的體面,哪裏是小崽子的緣故!王爺不過是念着往日看承過那小崽子一場,才額外多賞賜了他些東西,至于那世子爺呢,他又不認識咱們府裏別的人,只認得小崽子一個,所以也只好送他一人。照我看,王爺回禮都是看在老爺、我、還有我身後的賈府的面子上,回的禮是給整個林府的,只是寫單子的時候因為只知道小崽子,和旁人不太熟稔的關系,所以才一古腦兒地都寫了他的名字,其實,非是本意。”
王慶兒家的連忙順着她的話說:“大小姐說的極是,奴婢見識短,腦子也不好使,竟然沒想到這一層。這個,就和逢年過節給孩子發的壓歲錢一般,名義上是給孩子的,其實還不是看在大人的面兒上。再說了,若是沒有咱們府裏先送去節禮,又哪裏去得來人家王府的回禮呢?默少爺若是就這般以為東西就是給他的,全部自己就收拾了去,可是沒了分寸了!”
賈敏越發得了道理,覺得自己十分聰明,又說:“既然如此,我趕明兒得和那小崽子說說,別以為寫着名字給他的便是他的了,那不過是他占着認識王爺王妃世子的便利罷了!人家回的是咱們林府的禮,別糊塗油蒙了心真以為都是給他的!到時候叫他好生給我拿回來,我才好一并收着,下年還要另外折變了其他的貴重禮物,又去還人家的禮。”
Advertisement
王慶兒家的說:“就是就是,不過,奴婢倒是覺得,按着這個理兒,王爺王妃賞賜的可以叫少爺拿出來,世子爺的恐怕就不太好了吧。”
賈敏歪在榻上,蹙眉想了一會兒,說:“都張口叫他拿出來了,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世子爺送他的也一并收了來,若是就這般算了,該是多不甘心。”
王慶兒家的說:“其實我覺得世子爺到底也還是小孩子,說是只有十二歲,就算手上松活也是有限的,再說小時候的情分,大概那一尊玉雕就頂天了吧,要是其餘的都是些瑣瑣碎碎的小東西,卻為這個和他扯破了臉,叫老爺知道了豈不是多出一場事來?倒不值得。不如,先叫雲羅私下看看,究竟是些什麽東西,若是有好的,便滿破着鬧一場,若是都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兒,就算了吧。”
賈敏想想也是,冷哼一聲說:“也罷,就是這般吧,便宜了小崽子了。”
到了晚間,賈敏便叫人秘密喚了雲羅來,如此這般地密語了一番,叫她見機行事,打探清楚了回來告訴。
————————分割線————————————
飯後又飲了一回茶,張爽陸遙便起身告辭,林默親自将二人送至儀門處,看着他們走遠了,才自己提步往“小山居”的方向回去。
途經挹芳園一側的一個花架子側邊的時候,卻看見幾個穿紅着綠的丫鬟模樣的人正圍着妹妹黛玉在花架子下面看她坐在一個墊了錦褥的石墩子上繡花,叽叽喳喳地說着什麽。
林默素日和黛玉并無交集,只是偶然在賈敏房中遇到,知道她身體不好,客套幾句冷暖的話罷了。在林默覺得,和書中的世外仙姝做了兄妹,本來是覺得“與有榮焉”的,可是,這一腔子熱情卻被她那讨人厭的娘親生生澆滅了。再說,林黛玉現在可不是寄人籬外的野草,她是被賈敏鳳凰蛋一般捧着,母狼一般在旁邊虎視眈眈地看護着的千金小姐,哪裏用得着自己去上趕着讨好?相形之下,倒是自己現在的處境還堪憂心,對這個妹妹嘛,還是敬而遠之地好。
所以,林默這一向見了黛玉都是以禮相待,既不會親熱得跟一盆火一般,也不會冷漠得跟一塊冰一般,簡單地說,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這會子劈面遇見,又是父母不在身邊,無需做戲,林默便住了腳,且看看她對自己這個庶出的哥哥又是怎麽個情形。
黛玉剛剛開始學着做針線,繡得歪歪斜斜地,正不服氣,和手上的針絞着勁兒呢,被丫鬟輕輕在耳邊說:“小默大爺來了。”黛玉這才意識到,連忙放下針線,站了起來,福了福身子,嬌聲軟語道:“見過大哥哥。”
只是,黛玉謹遵着賈敏的教誨,說了這一句便沒下文了。
此時,兄妹兩個隔着好大一段距離,林默沒有上前去的意思,黛玉也沒有過來的意思,兩人之間似乎有一道看不見的天塹似的。
不像是兄妹,倒像是兩個只有泛泛之交的人,彼此客氣卻疏離。
林默見此情形,便做了個以手虛扶的姿勢,客客氣氣地說:“妹妹多禮了,快坐着罷。”
黛玉複又坐回了石墩,微微垂着眼簾,想說點什麽,卻又不知道說什麽好。
空氣中流動着尴尬的氣氛。
名為兄妹,卻因着那一個邁不過去的人,兩人都是找不到合适的話說。
林默便牽了牽嘴角,說:“這地方潮濕,那石頭墩子就是墊了褥子也怕着涼,妹妹少坐一會便回去歇着吧,我還有事,就不陪着妹妹了。”
黛玉謝道:“謝大哥哥關心,妹妹知道了。”
林默快步離開,心想,再怎麽世外仙姝,再怎麽绛珠仙子,再怎麽一父所出的親兄妹,也不能上趕着去讨好吧。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若是你對我就是這般,最後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了那賈寶玉,那我便也只好只顧着自己了。總之,自己選的路自己走,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都很關心林默和妹妹的兄妹感情啊,窩的設定是在賈敏死之前他們不可能關系好,于是,該死的賈敏幹的壞事暴露的時候,還會拖累妹妹滴。呵呵,索性再劇透一點,但是,在父母死了之後,林默不會将黛玉扔在賈府不管啊,畢竟是唯一的血緣親人嘛,再說,妹妹又是那般乖巧可人,還是會照顧妹妹滴,而且,妹妹必須嫁得好哇,還要多生幾個孩子,将來過繼一個給哥哥,于是大家都過上了幸福滴生活,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