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十日後,林默回到了揚州。
見到久別的哥哥,弟弟妹妹們都十分喜悅。林猷直接就沖上來,猴子爬樹一般攀到了林默的脖子上,說:“老哥,你總算想起我們來了。”
林默把他從身上扒拉下去,笑着打了一下他的頭,說:“我經常都有想着你們呢,看,給你們帶了多少好東西回來。”
黛玉笑盈盈地在一旁站着,此時插嘴說:“哥哥且不忙去搬動行李。一路風塵辛苦,我已命他們備下一桌子菜肴,并水酒一壺,為哥哥洗塵,不知賜光謬領否?”後面一句話說得異常俏皮,叫林默會心而笑,道:“妹妹如今越發錦心繡口了。”
黛玉笑道:“不敢當。哥哥珠玉在前,愚妹也只好奮起直追,不然豈不愧對探花郎之妹的名義?”
兄妹幾個互相開着玩笑,輕松愉悅地去了已經設下菜肴食馔的後花園涼亭之上,一邊享受着涼習習的晚風,一邊品嘗着家鄉的美食。
林默見家裏仆役們各就各位,處處整潔有序,井井有條,心下略略詫異,竟然比往日自己離家前還要規矩些,便笑着對黛玉說:“我不在的這一年,讓妹妹受累了,不過,看着妹妹精神很好,卻又叫我放心了。”
黛玉确實看起來氣色很不錯,身量又拔高了些,卻不像往日那般纖弱,眉眼依然嬌花照水般柔美,卻比往日多了幾分沉着決斷的英氣。
黛玉微笑着,略略挽起一點衣袖,給林默夾了一筷子菜,說:“我倒是沒怎麽受累,全靠哥哥往日安排得妥當。有教引嬷嬷指點着,還有将離和管家幫襯着,我也就是發號施令,閑時看看賬本就是了。”
林默說:“妹妹天資聰慧,些許理家小事自是手到擒來。”
黛玉微微撅嘴道:“哥哥又取笑我了。”
林猷插嘴說:“你們兩個人文绉绉地打什麽啞謎啊?要我說啊,姐姐管家管得是有些受累,不過,也幸好有些事情做,不然,還不得悶死了去?哼,你就把我們丢在這裏不理!我還好些,時不時去找姐夫玩兒,姐姐就只能在家裏死坐着!”
一句“姐夫”羞得黛玉連耳帶腮全紅了,嬌斥道:“猷兒!你胡說什麽!”
林猷無辜地眨眼,道:“我哪裏胡說了?本來就是姐夫嘛。”
黛玉氣得要過來擰他的嘴,林默見黛玉急了,便忙呵斥林猷說:“确實胡說,我都要打你了。你姐姐還沒過門呢,喊什麽姐夫?叫外面的人聽見了,要背地裏嚼說的。”
林猷吐吐舌頭,說:“這不都是咱們一家人在這裏,我才開個玩笑逗她玩嘛。”
一時飯畢,林默便吩咐下仆們把行李搬過來,将給弟弟妹妹們準備好的禮物一一拿出來。
黛玉的是各種鑲嵌珠寶的赤金首飾頭面,各種精美倭緞羽緞及夏季穿着的綢,紗、绫等布料,還有一匣一匣的珍珠瑪瑙,林猷的則是玉佩、玉帶鈎、金珠嵌寶的發冠并各類衣飾,還有端石、澄泥等名硯各五方,程君方、吳去塵等名墨各兩匣,柳絮池塘、小紫穎等諸名筆各兩匣,各色宣紙各八刀。
另外還有給阖家人一起賞玩的古今名人字畫法帖五十餘件,珍本古籍一百餘冊,揚刻書籍五十餘套,各色雜書二百餘套。
黛玉對金珠之物不感興趣,倒是見了這些珍本書籍十分喜愛,從中抽取了幾本翻開來一目十行地浏覽了起來。
林默說:“妹妹,這些書搬回來就不搬走了,留着你慢慢看。不過,這會子不要看,點着燈看書熏眼睛,等明天天亮後在日光下看。”
黛玉戀戀不舍地将書放了下來,忽然眨着一雙靈動的眼睛,說:“哥哥,我怎麽覺得你不像是回家來暫時修養的,倒像大搬家一般,是不是不打算回去了?”
林默掩飾地說:“這段時間精神不太好,我已經和皇上告了病假,調養個半年一載地再說。”
黛玉點點頭,乖巧地說:“身子要緊,哥哥別思慮過多,好生調養為上。”
偏是林猷調皮,歪着頭打量着林默,說:“我怎麽覺得哥哥面色紅潤,說話也是中氣十足,不像是生病了,莫不是得了什麽……”
見林默瞪他,林猷便自己往口中塞了塊桂花糕,鼓着腮幫子吃點心,沒下文了。
不是林默刻意要瞞着黛玉姐弟,實在是這個事情告訴他們也是叫他們白擔心,還弄得自己也束手束腳地。
次日,林默起床後陪着黛玉姐弟們一起用了早飯,然後聽了一會子林猷的功課,回家後恰逢黛玉召集了管家媳婦們過來問話,林默亦是駐足聽了一會兒。一樁樁事情黛玉都是拿着賬本上現有的前例來處理,中規中矩,一步也不肯多走,此外,該獎勉的獎勉,該懲戒的懲戒,叫下人們都心悅誠服,即便是受了懲戒的也說:“姑娘判得公道,老身們無話可說,以後自會警省。”
林默聽了十分放心,黛玉能如此,以後出嫁了不說是在夫家八面玲珑,總歸是叫人挑不出錯來的。
下午,林默去找了王瑜。
王瑜因為還是單身漢,而且不在此地作長久打算,便沒有置辦家宅,索性就住在知州府的官驿之內。
這官驿,實際是一套三進的大宅子,大門被紅色油漆塗刷得油光可鑒,門口一左一右站着兩位拿着殺威棒的衙役。林默投了拜帖,便有王瑜親自出來迎接,一壁走,還一壁說:“林大人怎麽回了揚州也不和我說一聲,有失遠迎啊。”王瑜和林默同為五品官銜,但是林默是京官,自然身份要高出一籌。
林默笑着說:“客套什麽!我現在不當官了,你也別叫我‘大人’。”
這個事兒王瑜是看了邸報的,已經知道了林默辭官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詳情,他正想問問林默本人呢,便說:“好好好,咱們不客套!來,進去說話。”
說着,王瑜便領着林默轉過了門口一堵描刻着祥瑞吉獸、散發出威嚴氣勢的的大照壁,又穿過天井回廊之類的地方,到了第三進院子。這裏才是王瑜住的地方。
林默四處看了看,随口贊道:“你這院子收拾得不錯啊,蠻雅致的。”
王瑜笑着說:“得了,我就是湊合湊合,哪裏和你們比?”
林默臨走之前還去拜會了王瑜的父親的,順手又将王瑜之母給王瑜帶的一些衣帽特産給了他,說:“這是令堂大人讓你轉交的,我可是沒有雁過拔毛啊。”
王瑜呵呵地笑着,說:“你喜歡盡管挑,只怕是你看不上吧。”說笑間,已有仆役斟了茶上來,兩人一邊品茶一邊聊天,王瑜便說晚上去醉仙樓給林默洗塵接風。
林默擺擺手,笑着說:“不是我不領情,是我家裏那一對姐弟,見我回家了就成日扭纏着我。我出門之前就和我說好了要我回家吃飯的,說是晚上炖的豬蹄膀,還有桂花魚翅,我怎麽好言而無信,辜負了他們的心意呢?”
王瑜便作罷,羨慕地說:“你們一家人的小日子過得好。”
林默便認真地給王瑜作揖道謝道:“我不在的這一年來,家中的弟弟妹妹都多虧王兄照看了,愚弟實在感激不盡。”
王瑜連忙虛扶他一把,說:“說的哪裏話?就是個鄰居,也要互相照看一下的,何況咱們?”
林默抿嘴一笑,道:“的确如此。‘咱們’這個詞用得好。”
林默邀請王瑜一起家去吃飯,說是和王瑜在外廳吃飯,黛玉姐弟在內廳吃飯,不礙事的。王瑜雖然極想去,還是推辭說:“算了,不妨礙你們一家子享受天倫之樂。”
等王瑜問及林默為何事辭官時,林默無法在王瑜面前繼續僞裝成肺結核患者,故而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官場傾軋勞心勞力,身子有些頂不住,因此辭官歸鄉調養半年,倒是叫王瑜代他惋惜不已。不過王瑜也知道這官場上的事情确實不好說,林默少年得志,難免心高氣傲,被官場上那些老狐貍不顯山露水地陰整了以至于心灰意冷也是極有可能的,倒是反過來拍着林默的肩膀叫他往寬處想。
其實,林默來找王瑜,一來是為了朋友,或者說是姻親之誼,二來也是為了從王瑜口中獲知一些朝廷的動向,好知道淳于钊的消息。這一路船行下來,幾乎跟消息隔絕了一般,就是刻意上岸打聽,也打聽不出什麽準确的消息來,叫林默心中着實憂慮。
林默問王瑜讨了幾張最近的邸報看了,都無甚要緊的消息,最後還是從王瑜的嘴裏撬出了消息:缙王确實采納了林默的提議,成為了一名僞精神病患者,而且,表演得十分賣力,超出了林默起初的設想。
精神病患者缙王的症狀如下:
其一,一般人瘋了就瘋了,不分時間地點場合,而缙王發瘋很有特點,他一般在鬧市裏瘋,專找人多的地方,大喊大叫,語無倫次,但可以保證絕無反動口號,以免授予淳于鉅以謀逆的口實。
其二,專門挑選午飯或是晚飯的熱鬧時候擅入民宅,望人發笑,并搶人家正在吃的飯碗。
林默聽了不禁望天,缙王這是從乞丐要飯得出的靈感嗎?請設想一下那無辜被搶飯碗的人吧。人坐家裏吃飯招誰惹誰了?被搶了飯碗,受了驚吓,還要被追過來的一群侍衛随從們辱罵,真是倒黴啊。不過缙王弄出來的這個轟動性效果在這個沒電視沒電腦沒手機等傳媒手段的古代确實是杠杠滴。
其三,經常露宿街頭,而且還是霸占城區最好最熱鬧的地方一睡一整天,鬧得那些商戶個個都哭喪着臉,因為人全跑去圍觀王府一百多名侍衛圍着圈護衛王爺在鬧市虎軀橫陳的盛景去了,誰還買東西啊?于是,缙王除了“戰神”這個稱呼,私下又獲得了“睡神”的美譽。圍觀群衆都啧啧贊嘆道:王爺就是王爺,睡覺都與衆不同,霸氣天成。
林默聽完王瑜如數家珍般的彙報,問道:“缙王忽然就瘋了,皇上會不會以為……”林默想着,确實很像個深井冰,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淳于鉅會相信嗎?
王瑜說:“皇上當然不信了,便派了兩名欽差大臣專門去看個究竟。你知道嗎,那兩位大臣到的時候,魯南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候,天氣熱得可以捂出蛆來!你猜怎地?缙王竟然在烤火!我的天哪!烤火!身上還穿着貂皮大衣!捂着大棉被子!”
林默亦是表示絕倒,缙王的性格真是隐忍到可怕!
王瑜又說:“這兩大臣吓壞了,其中一個便說:‘王爺,你看我們,身上就穿這麽一層紗似的衣服還嫌熱呢,扇子不離手,您怎麽還烤火啊?’你猜王爺怎麽說?王爺直愣愣地看了他們兩眼,嘴裏蹦出一句‘凍死我了’!”
林默催着他快說,又問:“皇上這回可是信了?”
王瑜說:“我覺着,皇上應該是信了,不過,又不肯全信。後面還有新鮮的呢,缙王妃照料王爺心力交瘁,就給累得病倒了,請了人代為遞了折子,說是王爺都這樣了,家裏着實需要人照應,除了缙王世子之外,其餘的兒子女兒們都小,必須要世子回去主持大局。結果呢,說是給皇上駁回去了,還是不許世子回魯南。為這事,傳聞太皇太後和皇上大吵了一架,現在還不知道此事如何了局呢。”
林默一聽淳于鉅還是不肯放淳于钊離開京城,頓時心往下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