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雖說有了身孕,但還不顯。谷心玉依然穿得雍容華貴,略施脂粉,少了進宮時那份清純,多了絲華貴的妩媚,大約這幾日過得極為順遂,連臉色都好看了不少。
相比而言,亭幽如今一身湖水綠暗竹葉紋的窄袖宮裙,上門不帶絲毫裝束,頭發簡單挽了個發髻,斜插三枝玉簪而已。這般素淨,在谷心玉跟前一站,倒仿佛成了丫頭似的。
“太後今日精神可好些?”定熙帝問道。其實敬太後的病情,最清楚的當莫過于他,每回診脈後周太醫頭一個禀報的肯定是定熙帝。
敬太後如今不過是拖日子罷了。
“今日清醒了不過一刻鐘而已。”亭幽是眼瞧着敬太後從第一次見面的豔麗飽滿轉而成如今的蠟黃枯萎的。這等轉變來得緩慢而隐蔽,只是不知怎麽她的身子怎就虧損成了這般而不自知。
用周太醫的話說,那是千裏之堤毀于蟻穴。
亭幽也曾懷疑敬太後是否是被人下了什麽藥,也曾費勁心思将敬太後的脈案送到宮外,但實際上,敬太後的身子是真的無藥可救了,也并非有人暗害。
定熙帝坐了片刻,屋子裏無人敢言語,四周飄散着揮也揮不去的藥味。
末了,亭幽送定熙帝出去,在臺階上,他停了停腳步,往亭幽看了看。亭幽能感覺到定熙帝的視線,但只低頭不語,良久定熙帝才再次舉步離開。
等亭幽再擡頭時,迎來的是媛貴嫔回頭的一笑,果真是百媚生。
敬太後身體欠安,自然是沒什麽可高興的,但對于亭幽将因此而失意,則是大多數宮妃覺得高興的事情。
敬太後的身子拖到冬至祭天三日後,便再也支撐不得,撒手人寰。
敬太後去後,定熙帝法先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芳漓氚偃鍘M<奕⒁話偃鍘U馑闶親鸪缌耍想先惠太後去後,在京不過禁屠宰十三日而已。
全國上下聞訃告而易素服,喪服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皇帝哭臨三日便繼續聽政。
宮內嫔妃、皇親命婦及文武官三品以上命婦也是哭臨三日,每日早晨到慈寧宮門外哭臨。
這哭臨一事是極其受罪且需力氣的事兒,況衆人同敬太後又有什麽關系,不過是抹抹辣椒面子假哭一通而已。
Advertisement
媛貴嫔因懷着身孕,特準于慈寧宮外設帳,在內休息,是以并不見憔悴。
唯有亭幽哭得昏天黑地,也或是借這機會,将心裏總總的委屈全部哭了出來,兩只眼睛腫得桃子似的,再這般下去,抱琴、弄筝都擔心她哭瞎了眼睛。
入了臘月,才除服,宮裏的妃嫔已經開始變着方兒花枝招展,亭幽仍命将素日鮮豔的服飾收好,所穿多為素淡之色。
和曦宮的氣氛壓抑得緊,連抱琴、弄筝等閑都不敢同亭幽逗趣兒,只因這位主子已經多日不曾出宮,一個拘在內室,一坐就是一天,什麽也不幹。
“娘娘節哀,太後去了,可你的日子還得過下去啊。”抱琴捧了碗燕窩粥給亭幽。
亭幽聞言擡頭看了看抱琴,到底是伺候自己長大的丫頭,不想居然看到她心底去了。她還真就是不想過日子了。
這些日子亭幽一直問自己人活着究竟有什麽意思,在這牢籠裏活着又有什麽意思。老祖宗去了,敬太後去了,心裏關愛她的人都去了,于人間她又有何留戀。
家中雖然父母均在,但亭幽的印象裏同她父親之間的居然可以用寥寥數面來概括,更無論兄弟些了。唯有天然一股子母女之間的親情,讓她有些割舍不下。
只是亭幽不無自嘲地想,她若是去了,也不知母親會難過幾日,多的恐怕是難過敬家今後在宮裏無人罷了。
亭幽喝了口燕窩粥,也不看抱琴,低聲道:“你和弄筝也不小了,我想着過些日子求了賢妃,将你二人放出去可好?”
“娘娘……”抱琴“咚”地一聲就跪了下去,抱住亭幽的腿,“奴婢不出去,奴婢不出去,抱琴這輩子就跟着娘娘,娘娘若是,若是,抱琴也絕不茍活……”
弄筝聽得這般情況,也沖了進來,同抱琴一般跪下。
亭幽的淚珠子也忍不住往下淌,覺得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今日居然說出這種話逗兩個丫頭的真情,想借着這股子真情溫暖溫暖自己而已,如今她身邊也唯有這股子溫情了,總是要好好安排下她二人,她才放心的。
“逗你們玩呢,要是放了你們出去,這宮裏的日子誰來陪我打發呀?”亭幽破涕而笑,“你家主子我正當華年,你們怎麽會以為我有那樣的心思?”
好死也不比過賴活着。亭幽如今的情緒,也不過是放任自己假想那解脫而已,要真到了面對死亡的那時,她還未必敢下手呢。
入了臘月,便是賢妃最累也最氣派的日子了,如今敬太後去了,她便是後宮最大,宮內大小事無不得經過她。
衆妃以往是往慈寧宮請安,如今也成了每日去翊坤宮。
亭幽低調地随着衆宮妃向賢妃請了安,奈何她妃位不低,做不得隐到一邊去,同昭妃二人一左一右坐在了賢妃下首。
賢妃抿嘴一笑,瞧着亭幽道:“妹妹臉色瞧着不大好,可是沒睡好。”
“是。”亭幽淡淡一笑,答了。
衆人也淡淡地笑了笑,其實誰不知道她臉色不好是為了什麽呢?太後這座大山倒了,皇上那兒,她連牌子都放不上去了。
“如今除夕也快到了,太後娘娘剛去,皇上的意思是今年的除夕家宴不鋪禮樂,大家簡單用頓飯便是。至于元宵五鳳樓觀燈,民間如今也禁禮樂,所以也免了。”于賢妃傳達着定熙帝的意思。
最近也只有于賢妃見着了定熙帝。
定熙帝服喪的那二十七日,自然是不能召宮妃侍寝的,這之後,也不見他往後宮來,衆人只當他心緒不佳,國事繁忙,也不敢有怨言。
末了,于賢妃對着媛貴嫔道:“皇上說,如今天冷又下着雪,怕妹妹你有個閃失,這生産之前就不必到本宮這裏請安了。”
媛貴嫔趕緊起身要推辭,于賢妃又笑着道:“妹妹最是個守禮的,本宮素來知道,只是守禮也不拘在一時,還是養好身子要緊。皇上可盼着這個小皇子呢。”
衆人又是一番虛情假意地恭喜媛貴嫔。
亭幽瞧着媛貴嫔嘴角的那一絲掩也掩飾不住的笑意,心裏不無惡毒地想,“指不定雲輝齋何時又住進個宮外的女子來,再看看這位媛貴嫔可笑得出。”
轉頭一想,亭幽又覺得自己真幼稚,媛貴嫔也好,宋春花也好,于定熙帝都是過眼雲煙,可唯獨那孩子才是正經。
亭幽料得極準,這年元宵,雖然宮裏不再觀燈,但老百姓還是歡歡樂樂地各家點了燈火,紅紅火火在元宵這日出門游玩。
這晚雲輝齋又迎來了一位主子,一住就是一個半月。定熙帝更是難得來這後宮了,只偶爾媛貴嫔有個不舒服的,他能來看看,也坐不過盞茶功夫。
一時,整個後宮都像失寵了一般。
冬日難熬,好容易到了春天桃花綻放的日子,于賢妃那兒傳來消息,說是定熙帝打算給衆人晉晉位置。
這也算是好事兒,至少晉了位待遇好些,冬日裏碳也能多得些。
亭幽蜷在榻上翻着《老饕游記》的下卷,只可惜上卷當初落在了乾元殿,再沒機會取回來。
宮裏晉位的旨意已經下來了,基本是皆大歡喜,只媛貴嫔未有晉封,只怕是等着生了孩子一塊兒吧,反正是少不了她的。
王九福要來和曦宮宣旨是亭幽始料未及的,沒想到自己也能沾上這東風。
抱琴和弄筝趕緊伺候亭幽梳妝,因今春她的衣服大多做的素服,如今百日早過,為了皇帝的眼睛好看,素色就難免有些惹人愁思了。
弄筝只好将去年秋天做的衣裳取出來,一襲桃紅繡粉白纏枝蓮花的曳地裙,“可惜那副耳墜子不知落到什麽地方去了?”
亭幽知道弄筝嘴裏說的耳墜子是同如今戴的這套頭面一套的粉晶蓮花耳墜。猶記得那日定熙帝纏得緊,卸了她的耳墜子随手擱了就含着她耳垂吮吸。
亭幽一陣煩躁,“丢了就算了。取那副金累絲葫蘆墜子來。”
亭幽這邊剛打扮齊整,穗兒就進來了,“娘娘,王公公從賢妃娘娘的翊坤宮出來了,不如今該是賢德妃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