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壽宴同和詞

出了小院,皇上便放開了楊雲,與她并排走着。

過了兩個門,左轉後,皇上指着前面說:“前面是大王兄的院子,雲兒,你還記得嗎?小時候我們兩個經常去他的院裏搗亂?”

“記得。那次我喜歡大哥院裏的蘭花,你就偷偷去摘給我,被大哥發現了,狠狠地教訓了你……”

“後來母妃罰我一天不準吃飯,你就悄悄讓二王兄給我去廚房弄吃的,害得二王兄和我們一起受罰。”皇上回憶着六、七歲時候的事情,那是他最快樂的童年記憶。

“你那時最愛吃姨媽做的桂花糕,現在還是嗎?”楊雲也回想着那時候的快樂之事。

“嗯,很少能吃上了。”皇上感嘆着:宮中禦廚做的桂花糕怎麽都不是那個滋味,或許是心情變了,吃什麽都沒有以前的好了。

“那次,姨媽端着桂花糕過來,我們兩個把所有的桂花糕都吃完了……”楊雲看到皇上表情變了,猜想他可能想到宮中不開心之事,就故意說。

皇上聽後笑着說:“我們兩個把大王兄和二王兄的也吃了!”

“對,後來我們晚飯都沒吃,姨父說我們倆是吃飽了撐得!”

“哈哈哈!”皇上終于放開心中的壓抑笑了,忽然,他想到賢王府裏新建了一個花園,是父王專門為母妃壽辰而建,估計楊雲肯定不知道,就拉着楊雲說:“走,帶你去一個好玩的地方。”

“去哪?”

“府中秘密花園。”

“什麽?三哥,我來府裏也快一個月了,怎麽沒聽說有秘密花園?”

“去了你就知道了。”皇上其實是摟着楊雲跑過去的。

到了園門口,卻見到八王爺在門口等着呢。

皇上趕緊放開了表妹,像犯了錯的小孩子一樣,說了一句:“父王……”

Advertisement

八王爺搖了搖頭說:“想進來?”

“嗯!”皇上給了肯定的答案。

“你母妃還沒到,休想進去。除非你以一國之君的名義。”

皇上吐了一下舌頭,悄悄看着楊雲,她此時笑得比較燦爛,自己也不再堅持了,說:“那我們去其他地方看看。”皇上改變主意,便拉着楊雲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狄娘娘來了看着皇上和外甥女的背影笑着說:“這兩個孩子,還和當年一樣頑皮。”

八王爺搖搖頭沒有說什麽,想着剛才皇上吐舌頭的表情,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

皇上拉着楊雲去了別的院子,楊雲笑着說:“三哥,你剛剛的表情真好玩!”

皇上想着剛才自己吐舌頭,就笑了,好多年都沒有這麽開心。在宮中,除了昭淑妃周懿馨偶爾能逗朕笑一下,別人都不敢,只是她目前只顧着剛出生不久的女兒,沒有那麽多心思陪朕了。皇上不禁對這個表妹動起了心思:若是她能進宮,想來樂趣應該不少,只是不知道母妃是否願意?畢竟她是母妃的外甥女,現在又沒了父母,母妃會不會不想她進宮?

楊雲見皇上不再說話,就推了她一下說:“三哥,想什麽呢?”

“宮中的禦花園最為美麗,那裏收集了全國各地的奇花異草。朕……我經常去那裏,夏秋交季是最美麗的,可以欣賞出水的蓮花,正如現在的你一樣,淡雅中透露着不屈的性格,超凡脫俗,美麗而不妖嬈。”皇上不禁誇起了表妹的美麗。

楊雲被皇上這一贊美不覺對他動了心,暗想:我真的有三哥說得那樣嗎?不禁臉紅了起來,她背對着皇上說:“你是不是經常稱贊後宮的妃嫔?”

皇上笑了起來:“你呀,是我的表妹,後宮妃嫔哪能與你相比啊?”皇上扶着她的肩膀暗想:後宮之中若有一個如你這般單純,也不至于把朕壓抑到如此境界。他自然明白這個雲表妹對自己有一點動心了,還是适可而止吧,否則母妃不同意,還不是枉然?總不能讓父王、母妃難過吧!皇上也只是調侃她一下說:“以後有機會帶你進宮看看。”

“嗯。”楊雲沒有說話,暗想:是啊,我不過是個表妹,自然不能和後宮妃嫔相比,那些人都是他的女人。

皇上看她皺着眉頭,猜想她可能真的有這個想法,不能再向下發展了。于是就拉着她去了其他的院子,兩個人逛累了就找個地方休息。

直到管家找到他們說:“皇上,小姐,王爺和王妃邀請二位去花園用午膳。”

“紅玉班的都來了吧?”皇上問了一句。

“回皇上,都來了。”

“好,朕與雲兒随後便到。”皇上應了一聲,便看着管家離開了,兩個人一起去了皇上剛剛所說的秘密花園。

————————————————

八王爺請來了京城最出名的紅玉班為狄娘娘唱戲,他們一起吃着飯看戲。皇上原本想讓宮中樂坊演奏,可是八王爺說那樣皇上就不能參加了,樂坊的人都認識皇上,人多嘴雜,難免傳到太後那裏,皇上也不再堅持,不過這樣反而落得清閑了。

唱罷幾出,狄娘娘興致勃勃地說:“不如大家對詩吧!”

“是個好提議。”皇上自然同意,就說:“我先來。”皇上站起來,看到花園中有一魚池,半池蓮花香氣撲鼻而來,對面貌似有一個釣魚之人的石像,就說:

“晴旭輝輝苑籞開,氤氲花氣好風來。

游絲罥絮萦行仗,堕蕊飄香入酒杯。

魚躍文波時撥刺,莺留深樹久徘徊。

青春朝野方無事,故許游觀近侍陪。”

選自宋仁宗詩詞《賞花釣魚》。

“我也附一首!”楊雲聽皇上說完也站了起來——

“半畝蓮花臉面開,清風縷縷送秋來。

手持金盞道福語,飲盡一杯又一杯。

福祿健康年年有,雙雙蝶影徑徘徊。

只求此世長相伴,來生亦願有君陪。”

(娜娜賦詩技術有限,大家就湊合看吧(^_^))

楊雲看着皇上,皇上明白了她的意思:一起為狄娘娘祝壽。皇上端起酒杯與楊雲一起說:“孩兒(雲兒)恭祝母妃(姨媽)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父王母妃(姨父姨媽)身體健康,夫妻恩愛,白頭偕老。”

狄娘娘高興地回應着他們兩個說:“好好好,這個生辰過得最開心了。”

八王爺笑着喝了酒,暗想:皇上的才氣一天勝似一天,寫詩越來越有宮廷之範兒了,希望将來不要被這才氣毀了一世英名,反應能力也相當快。雲兒的和詩更是不錯,難道這丫頭對皇上動心了?就說:“那本王就先謝過了,你們兄妹兩個寫詩用一個韻,我和你母妃真是自嘆不如了。”

狄娘娘也愣住了,他們兩個居然用同一個韻,皇上的這個韻用在他的詩中正好,雲兒的詩附的更是一絕,表面上寫的是我與王爺,實際上——怎麽會這樣?莫非……莫非……這可不行啊!

紅玉班的人演完便謝了幕。

他們四人在花園裏賞花看風景,直到午後,狄娘娘有些累了,就說:“不行了,我們老了,你們表兄妹兩個接着玩吧,我去那邊歇會兒。”随後就和八王爺去亭裏坐着了。

楊雲對皇上說:“現在正熱,只有我們回去休息,姨父和姨媽才會回去,不如我們先回去吧?”

皇上自然明白,過了一會兒,就和楊雲回到了亭子裏。

狄娘娘奇怪地問:“怎麽不玩了?”

“天氣有些熱。”楊雲故意擦了一下汗說。

皇上馬上說:“母妃,要不孩兒先送雲兒回去再來陪您?”

“去吧去吧,母妃不用陪,有你父王就行。”狄娘娘暗想:他們走了也好和王爺說些私房話。

“雲兒告退。”楊雲和皇上同時離開了。

————————————————

狄娘娘和八王爺看着皇上拉着楊雲離開的背影發呆,只聽八王爺說:“你說他們兩個會不會?”

“不可以。”狄娘娘不允許這件事發生。

“為何不可以?雲兒和皇上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走到一起也很正常。皇上在宮中甚是孤單,若是有雲兒相伴,想必會開心不少。”八王爺今日一天都在觀察着皇上和楊雲,他發現皇上好像有這個心,只是楊雲不谙世事,沒有領會皇上的意思。若是在後宮之中,皇上說了那麽多暗示之語,只怕此刻早就随了皇上的心意了。

“我姐姐就這麽一個女兒,她走了以後雲兒除了她大哥,我便是她的親人了,我怎麽能把這孩子往火坑裏推呢?”

“依夫人之意,皇上是會虧待了雲兒?”

“皇上是我一手帶大的,他自然不會虧待雲兒。可是依雲兒的性格進了後宮,肯定會被太後整死的,你讓我怎麽向她九泉之下的父母交代?”狄娘娘說完就哭了。

“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別哭了。我也只是随口說說,沒準是我想多了。”八王爺安慰着妻子。

狄娘娘擦了淚,暗想:今日賦詩詞,他二人對接的那麽完美,不會真的是兩情相悅吧,這可如何是好?我怎麽糊塗了?雲兒不谙世事,可皇上不是啊。他現在後宮妃嫔雖然不多,加起來也有十幾個了,他不再是十年前的那個小孩子了。像雲兒這樣情窦初開的女子心思,皇上就是不用腦子想也能猜個□□不離十。我還故意讓他們親近,我傻了吧?狄娘娘拉着八王爺的手說:“你快想想辦法,不能讓雲兒和皇上再這樣發展下去了。”

此話被回來拿衣服的皇上聽到了,他愣了一下,立即明白了母親的意思。他加重了腳步,走進了花園,在距離一丈以外就先開口說了話:“父王,母妃,孩兒的衣服忘記拿了。”

皇上拿完衣服剛要走,想到這件事還是說清楚比較好,就停了下來說:“母妃,孩兒已經讓管家把雲兒送回去了,您放心吧。孩兒也回房了。”他笑了笑,轉身走了。走了幾步,又莫名地停了下來,心口不覺壓抑了起來,自己披好衣服走了。

狄娘娘自然看到了,就說:“祯兒聽到我的話了?”

八王爺點點頭。

“這樣對他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狄娘娘的心也不好受,看着兒子今天難得開心,如今又給他添了一塊心病。

八王爺拍了拍妻子說:“沒事的,兒子承受得起。”

“王爺,我……”狄娘娘聽着這樣的話心裏更痛了,這可是她一手奶大的孩子,她能不心疼嗎?想着想着淚又不覺流了下來。

八王爺只好安慰一下夫人,別無他法。

皇上自從回了屋子便沒有再出去,他手裏拿着一本《禮記》看着,其實這些書早就背得爛熟了,他只是用以排解心中的不快……

只聽門外有人說話,是八王爺和一個下人。

八王爺問:“皇上一直未出房門嗎?”

“是的。”

“可曾送過茶水?”

“送過幾次,皇上沒喝。”

“皇上在幹什麽?”

“回王爺,皇上在看書。”

“看書?看什麽書?”

“是《禮記》。”

“沒事了,你下去吧!”過來一會兒,就聽到敲門聲。

皇上去開了門,見到八王爺就說:“父王,有事嗎?”

“到了家裏就別看書了。”八王爺拿過他手裏的書,放回桌上,又拉着皇上的手臂說:“随父王去花園散散步。”

皇上被拉了出去……

本章完

下一章《父子倆談心深宮帝後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