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無意傷君王
臘月初三,皇上一個人在禦書房批閱奏折,小劉剛沏上茶。
皇上對他笑了笑,繼續低頭批閱奏折……
小劉看皇上提筆不寫,就說:“皇上,是不是倦了?”
皇上只笑不回答。
小劉又說:“皇上打算今夜讓誰侍寝?”
皇上放下筆說:“侍寝?”他想了一下問:“鳳兒前些日子身體不适是何原因?禦醫如何說?”
小劉明白皇上的意思了,就說:“禦醫說龐妃娘娘只需靜養即可,皇上莫非要去那裏?”
“不去。”皇上不是不想去,而是他不能做得太過明顯,再說皇後最近辦了不少人,他還是少給龐妃惹麻煩。就說:“在禦書房過夜吧!”
“皇上,您不要再和自己過不去了。”小劉知道皇上喜歡的妃姘有兩個:一個是昭淑貴妃周懿馨,她是個溫柔的女子,做得一手好菜,深得皇上喜愛。又是出身高貴的女子,成為皇上在十五歲選妃時第一批入宮之人,位列後宮賢良淑德四貴妃之一。與皇上有一個女兒取名趙媛,五歲,被皇上封為惠國公主。最近她很少被皇上寵幸,所以也是四妃之中最不起眼的一個,但是皇上是真心喜歡這個淑妃,經常挂在嘴邊。另一個就是龐妃,她是後來進宮中位置最高的一個,起初是專寵的,後來皇上也慢慢的疏遠了,因為她父親龐太師,再加上安樂侯的事,今年皇上也冷落了她。這兩個皇上經常挂在嘴邊的貴妃,皇上卻很少去她們宮裏過夜。小劉是不明白皇上很少去的原因,他哪裏知道皇上是在保護自己喜歡的女人,在後宮之中皇上是不可能有自己的感情的,即使喜歡也不能太過明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皇上又說:“那就去雲貴人那裏。”
“是,奴婢這就去吩咐。”小劉又糊塗了,皇上已經很久,或者說自從三年前小劉跟了皇上以後,皇上就沒有在雲貴人那裏過過夜,雖然皇上時常去她那裏坐坐,但從來都是希望而來,失望而歸。更主要的是這個雲貴人根本就不會像其他妃嫔一樣看到皇上來了有多開心,而是禮儀性的恭迎皇上而已。小劉根本不知道皇上對這個雲貴人是何種感情?若說喜歡卻不會給她任何東西,若說不喜歡皇上每次提起她都會傷心。皇上時常去翠雲軒,甚至有時是故意路過看一下,但很少在那裏過夜,這次還不知道皇上又能呆多久呢!
皇上點點頭,看着小劉離開,就坐在龍椅上發呆,暗想:雲兒,該如何把你的位置提上去呢?過了一會兒,皇上站了起來,看到小劉開心地跑回來……
小劉給皇上行了禮說:“皇上,雲貴人已經準備妥當。”
皇上點點頭說:“走着去吧!”
“是。”小劉随着皇上直接去了雲貴人的翠雲軒。
翠雲軒裏的雲貴人早已帶着貼身侍女如意出來迎接了,她一身淡藍色的衣服顯得那麽安靜。由于她不那麽得寵,所以她只和一個貼身侍女相依為命,在翠雲軒過着與世無争的生活。
Advertisement
皇上接受了她們的見禮就進了翠雲軒。
到了裏面,皇上坐下來就對小劉和如意說:“都在外面候着吧!”
兩人出去後,雲貴人給皇上斟了茶,皇上只是接過來喝了一口就說:“雲兒,還在埋怨朕嗎?”
雲貴人馬上下跪說:“臣妾不敢。”
皇上扶起她說:“是朕負了你,入宮四年,卻很少來陪你,倒不如……”
“陛下,”雲貴人拉着皇上的手臂說:“不說以前的事情了,好嗎?”
“陛下?呵呵……”皇上放開了她自嘲地一笑,沒有再說什麽。
雲貴人知道皇上的想法,就說:“此乃宮中,皇上不該奢求其他的。”
“或許……或許朕不該把你弄到身邊,其實……”皇上低聲說,或許他在自責,也或許是在對她說。
雲貴人見皇上如此說,就在後面摟住了皇上,淚不知不覺就落了下來:“對不起。”
皇上轉過身,摟着她說:“我們還能回到從前嗎?”
雲貴人沒有回答皇上,只是落淚。
皇上看着她,為她擦了淚說:“或許以後朕還會很少來你這裏……”
“雲兒明白。”
“謝謝你。”皇上只是笑了笑,他知道她不明白。過了一會兒,皇上笑着說:“猜猜朕給你帶什麽東西來了?”皇上從袖中拿出一封信說:“此乃楊将軍從邊關帶來的家書,你看看?”
雲貴人聽皇上如此說馬上開心地要搶皇上手中的信,皇上故意躲着和她開起來玩笑,最後雲貴人坐到了皇上的腿上說:“三哥,你快讓我看看家兄的信上說什麽?”
皇上一邊摟着雲貴人,一邊說:“一封家書終于換來久違了四年的一聲三哥嗎?”
雲貴人不再說話,她知道皇上仍然希望和她回到從前,他還是那個三哥,她還是那個雲表妹,可是他們還能回到從前嗎?
皇上為她拆了信,雲貴人拿着信紙站了起來……
其實這封信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到了皇上的手裏,只是那時忙着太後之事,現在總算閑下來了。今早收到來自西夏邊關馮參軍的文書提到了雲貴人的哥哥楊藝,于是皇上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很久沒來看這個自己十八歲就一見鐘情的女子了。
楊雲是狄娘娘姐妹的女兒(即外甥女),那時皇上是狄娘娘的兒子,楊雲算是皇上的姨表妹,那次是狄娘娘的生辰,于是皇上為母親祝壽,第一次見到這個表妹。她是一位與世無争的女子,但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子,皇上當時在賢王府住了三日,發現自己在她的身邊完全不用去考慮朝中之事,完全放松的做自己,就開始慢慢喜歡上這位賢敬美麗又可愛的表妹了。
而楊雲注意到皇上起初不是因為他的身份,而是那一身帶有皇室色彩的便裝,以及他的氣質,他在賢王府所表現出來的根本就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天子,讓人遙不可及,而是一位與世無争的翩翩少年,還有他是那麽真實,真實到他只是一個表哥。後來接觸多了,發現皇上身上的特殊氣質以及他的想法原來與自己如此相似,她也喜歡上了皇上。
直到三日後,皇上離開王府,她才發現一切并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
皇上回宮以後起初是有些想念那個表妹的,就因為想念,才被睿智的劉太後發覺。劉太後一方面出面把楊雲弄進宮來封做貴人,另一方面則是打壓着她,讓她沒有出頭之日。
皇上起初的确很感激劉太後的恩情,後來才發現他越是喜歡楊雲,劉後越是不開心。直到有一天雲貴人有了身孕,皇上終于可以名正言順的封她為貴妃,可此時反對他的不是太後,而是群臣,那些谏官說皇帝不可專寵一人,甚至有人說她姓楊,若封做貴妃豈不和李唐玄宗時的楊貴妃同稱號,為了大宋的萬年基業,皇上不可将楊氏晉升為貴妃。此事皇上只好就此作罷。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在雲貴人懷孕三月時,孩子不幸小産,流言蜚語太多,從此後她便失寵于後宮,雖然皇上也會來看她,但二人終究是有了嫌細。沒多久,龐妃得寵,龐妃之所以讨皇上喜歡,是因為龐妃知道皇上愛吃糕點,龐妃最擅長做各式糕點,把皇上的腸胃拴得死死的。還有就是皇上對她的印象與楊雲相似,甚至多了一份成熟與穩重。她又與楊雲關系非淺,這樣她可以保護楊雲。
皇上始終忘不掉這個楊雲,她的與世無争絲毫沒有改變,雖然不得寵,後宮分賞也少了,但她在翠雲軒卻過得有滋有味,讓皇上不得不常常想起她。這次她的兄長楊藝又帶了家書,皇上也想借助此事與楊雲重歸舊好。
楊雲亦是知道皇上是想與自己重歸舊好,可是他們真的能嗎?她一點希望都沒有,因為皇上根本給不了自己希望,但她依然義無反顧的喜歡着皇上。盡管在自己進宮之前狄娘娘就曾說過她是被皇上的表象所迷惑,根本不了解皇上。而且在後宮不似在王府,你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的皇上,皇宮不是那麽簡單的,徒有情感根本不等于擁有一切,皇上的感情是不可能表露于外的,而且在皇宮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可她依然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進宮,四年來,皇上除了在她剛進宮那半年給過她幸福。但随着第一個孩子的離開,一切都不如從前了,什麽都沒有了,除了偶爾皇上會來坐坐,他從來不過夜。後來漸漸明白了,皇上的情感大多數是身不由己的,所以她也接受了皇上的這種虛無缥缈的感情,甚至是無情。
雲貴人看完信笑着哭了,皇上摟着她說:“雲兒,楊表哥說什麽?”
“他成親了,娶了一位邊關的女子,而且……也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取名楊衛國。”
皇上拍拍她的肩膀說:“是好事。”
雲貴人依偎在皇上的懷裏說:“不知道此生此世還能否見得到他?”
“會的。”皇上雖然這樣說着,其實他也不知道會是何年何月。
雲貴人又哭了……
皇上緊緊摟着她說:“今晚朕留下來陪你。”
這一句把懷中的美人吓壞了,三年多了,他終于說出了這句話。
皇上抱起她,上了床……
太監總管小劉看到熄了燈,愣在了門外,暗想:皇上居然在此過夜?他跟了皇上三年,沒想到皇上居然會在翠雲軒過夜。從沒有聽人說過雲貴人是皇上喜歡的人,皇上也沒有表露過任何對雲貴人的絲毫情感,甚至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過。看來得好好查一下這雲貴人的底兒了,萬一以後犯了禁忌後果不堪設想。
——————————————————————————————
後宮之中就在皇上住進翠雲軒的一夜以後很多妃姘都不知所措。尤其是德妃,她是個心眼小的人,聽說皇上住進了翠雲軒,就準備在皇後面前搬弄是非。她哪裏知道皇後在李後還朝以後就開始如履薄冰了,她是劉後一手扶上皇後的位置,現在靠山倒了,皇上又嫌棄自己,她哪裏再敢像以前那樣嚣張,為了讨好李後,她這個兒媳婦也是費盡心思,李後雖然不說什麽,但她始終感覺皇上終有一天會抛棄她,所以她開始收斂秉性,現在她只要能保住皇後的位置就萬事大吉了。
皇後知道雲貴人是皇上所喜愛的女子,所以就親自去了翠雲軒,并安排貼身的侍女好生伺候。
皇上早朝歸來聽說皇後去了翠雲軒,所以去看了皇後,皇上其實并非讨厭皇後,畢竟她是他第一個女人,只是皇上的性格屬于內斂型,而皇後性格外向,所以二人在一起才會別扭,但他們并沒有發生過直接沖突。
皇上看到皇後在宮中嘆氣,便沒有通傳,支走了皇後的侍女,獨留下皇後一人。
皇後并不知道皇上來了,就先開口說:“萼兒,你說皇上會不會認為本宮對雲貴人不利呢?”
皇上萬萬沒想到皇後會這樣想他,畢竟也夫妻七載,皇後居然與自己有如此嫌細。
皇後又自語道:“即使皇上不這麽想,保不齊其他人會認為本宮要加害她。她與皇上青梅竹馬,能不讓人嫉妒嗎?若是本宮有如此幸運,即便是只做皇上的侍女也是知足的。可是自本宮進宮之後,皇上就沒有看上,現在……現在更別說奢望皇上會顧及夫妻之情了,或許這個皇後的宮殿從此就是一個冷宮了。即使本宮再喜歡皇上也是沒有用的,後宮之中哪有感情所言……”
皇上過去摟着皇後說:“你想得太多了。”
皇後吓得不行,馬上要給皇上行禮:“皇上,您怎麽來了?臣妾……臣妾……”
皇上只是摟着她說:“你我夫妻何必見外?那些繁文缛節先擱置一邊。”
“是。”皇後是受寵若驚,不過很快便平靜了下來。皇後還是清醒的,皇上是因為自己表現出的大度而看自己。就說:“皇上打算如何封賞雲貴人?”
皇上沒有說話,因為他不打算封賞,就說:“依卿之意如何封賞?”
皇後愣在了,皇上很少用“卿”字來形容自己,今日居然用如此親近之詞,莫非皇上是贊許自己的做法?就說:“皇上,臣妾認為,若是晉封也不可于此時,上月太後還朝,改元號‘明道’,如若此時晉封對聖上的英明有損,當然太後心裏難免不快,也對雲貴人以後的晉升不利。依臣妾之見,等過了春節先給雲貴人小升一級,來日方長,以後機會很多。”
皇上暗想:其實皇後也是不錯的女子,她有膽有識,只是見到她仿佛就想到劉後,或許自己不該如此想,只是又如何不想?
皇後發現皇上沒有說話,暗想:完了完了,皇上一定嫌自己小氣,不好好冊封。
皇上拉着皇後的手說:“不用晉封,她做貴人剛剛好。”
皇後不知說什麽好,她已經和皇上生分了很多。
皇上拉着她說:“咦?你屋裏的迎春花開了,要不你我一起把它挪到院裏,見見陽光總是好的。”
皇後激動地說:“只是太大,僅憑你我之力無法挪動,臣妾這就去找人。”皇後激動得不知所措了,就親自跑出去叫人了。
皇上暗想:朕這一世不知要辜負多少女子:馨兒如此(昭淑貴妃周懿馨),鳳兒如此(龐貴妃龐鳳),雲兒如此(雲貴人,将來的德妃),尚柔,還有很多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像蓉兒這樣一直高高在上的皇後也不過如此。只是朕根本無法給她們每個人幸福。
皇後帶着幾個人進來了,其中有皇上身邊的劉公公。皇上笑着說:“這棵迎春花應該見見陽光。”
小劉最是貼心地說:“皇上,此時正宜沐浴陽光,到了午後再搬進宮裏。”随後幾人便把迎春花搬到了院裏。皇上又帶着皇後在院子裏散散心便回了寝殿。
皇後身邊有一個不知趣的丫鬟也要随着進去,皇上十分不開心,就對她說:“在宮外侯着。”皇上沒想到居然會有如此大膽之人跟随,不論是想讓皇上注意也好,還是無心也罷,皇上是容不得她的。進了屋皇上對皇後說:“那個侍女是新來的嗎?”
皇後也十分不開心,就說:“是的。”
“好好□□吧!”
皇後應了一聲,就一直看着皇上。
皇上也發現了,就把她攬在懷中柔聲說:“你我夫妻很久沒在一起了。”
“皇上,臣妾何等榮幸能與皇上做夫妻?”
“蓉兒越發會說話了!”
“皇上……”皇後幾乎快忘記了自己的閨名,皇上也很少這樣稱呼,一向都是皇後,只偶爾會說愛妃,她知道皇上的愛妃有很多。
“是朕薄待了你,身為皇後,朕之唯一妻子,入宮七載而無出,皆是朕之過錯。”
“是臣妾無能。”皇後知道皇上喜歡孩子,所以在任何一位妃嫔有了以後自己都盡力保得孩兒。可是有時終究是保不住的。
“蓉兒,為朕生一個皇嗣吧?”
“臣妾定當盡力。”皇後又何嘗不知這七年來若非劉後保着自己,入宮七載而無出早被皇上廢去名分了,現在也只有用皇嗣方能保住後位。
皇上摟着妻子親吻着,這是他的合法妻子,他不可辜負于她。他把她抱上床……
盡情地享受夫妻間的樂趣,皇後是他的第一個女人,可以說兩人都是從一無所知,到如今,皇上已經對女人了如指掌,而皇後每次侍寝都帶有一絲緊張,皇上知道終究是自己對她不夠好,否則二人也不會如此。只有他們二人才是彼此的最初。
正在濃情之時,小劉忽然過來敲門,此時可是把帝後都吓到了。
皇上生氣地說:“沒空。”
小劉急着說:“皇上,太後此時已近昏迷,您還是去看一下吧。”小劉又何嘗不知皇上與皇後正在幹什麽?可是太後還是重要的。否則他也不會冒着掉腦袋的危險來敲門了。
皇後馬上準備起來為皇上整理衣冠說:“皇上,臣妾與您一起去看看太後。”
皇上此時哪裏壓抑得住,就說:“也罷。”可他依然将皇後推倒,皇後怕皇上耽誤了正事,怎奈陛下此時無法壓抑,便從了他……
事畢,皇後顧不得收拾殘局,便為皇上更衣。
皇上說:“你且休息。”
“來日方長,也不急于這一時半刻,太後鳳體重要,皇上已經在此耽擱多時,怎可再耽擱?”皇後招呼小劉過來為皇上更衣,随後夫妻二人同去了太後的寝殿。
太後是因為眼疾未愈,再加上白玉堂藥沒用完才導致身體不适的。
皇上與皇後到了太後的宮殿才發現禦醫們居然束手無策,眼看着太後昏迷皇上是心急如焚。
其中宋禦醫說:“皇上,先前在宮外為太後娘娘用藥的郎中不知去向,他用藥的方法極為奇特,臣等不知他采用的是何方,不過對太後的眼疾卻是有效的。現在太後又昏迷不醒,臣等才束手無策。”
皇上看着皇後問:“太後進宮以後,你和太後接觸最多,可曾聽她提起過什麽人?”
皇後仔細想了想說:“母後倒是說過幾個人,其中有錦峰王爺林峰夫婦,會不會是他們請的郎中。”
“林峰?”皇上想了一下皺起了眉頭說:“林峰之妻李氏應該是朕的表姐,只是他們夫婦現如今回了鳳翔,遠水解不了近火。”
“噢,皇上,還有一個人——白玉堂。”
“白?”皇上更加皺眉了,那白玉堂盜得三寶至今未還,現在若是他為太後用藥,太後若有任何閃失,朕絕不放過他。
皇後看皇上皺眉就知他的想法,就拉着皇上說:“皇上,現在給太後治病要緊。白玉堂找不到,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我們可以找他的師父清風道長來,或許能把太後治好。”
皇上覺得皇後說的有道理,就說:“朕親自去清風觀。”
皇後拉住皇上說:“陛下,後宮之事您不必操心,臣妾去請清風道長最為妥當。”這可是皇後表現的機會,剛與皇上和好,自己理應抓住機會。
皇上感激地說:“那就勞煩皇後了。”
“母後身體重要,臣妾這就去了。”皇後趕緊去了。
很快便請來了清風道長劉海濤,劉道長給太後把了脈,又看了看,對皇上和皇後說:“用藥之人的确是玉堂,只是藥未用盡便終止了,或許中間發生了變故。”
皇上問:“太後如今昏迷不醒,該如何是好?”
“皇上不用擔心,不妨事。”劉道長對一起進宮的二弟子說:“小戴,藥箱拿來。”小戴拿過藥箱,只見劉道長給太後服用了一粒藥丸。
未出一刻鐘,太後便清醒了。太後清醒了以後才告訴他們那些天一直都是白玉堂為她治眼疾,寸步不離,只因郭槐的出現才使大家走散,林芳玉與養子劉義為了救自己現在仍然下落不明。
皇上就奇怪了,那白玉堂大鬧皇宮之時應該就是那前後,怎麽會同時為太後治眼疾呢?他愈發想不通了。
劉道長看着皇上一言不發,便安心給太後治病。治完以後到了外廳,皇上才說話:“太後的身體如何?”
劉道長說:“只需再用藥幾日便可康複,那眼疾需等身體好後再用五貼藥即可慢慢複明。”
“這麽說令徒為太後治的眼疾方法起了效應?”
“是的。”
皇上又說:“他何時回清風觀?屆時朕定當當面致謝。”皇上的另一層意思是他何時能歸還盜走的三寶,也可功過相抵。
“皇上,”劉道長馬上下跪說:“孽徒犯上之罪不可饒恕,皆是貧道教徒無方。若哪日回來貧道定當将他帶來任憑皇上發落。”
“大可不必,只要他歸還三寶即可。更何況他為太後治眼疾已是大功一件,朕又有何理由怪罪呢?”
“皇上如此寬厚仁慈,貧道慚愧。貧道先代孽徒謝過皇上。”
皇上又說:“太後的病還請劉道長多多費心了。”
“貧道定當盡力。”劉道長心想:不知道徒弟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這幾個月也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居然無人知曉,這孩子真是越來越過分了。
劉道長離開了皇宮,後來白玉堂進宮還了三寶,并替太後治好了眼疾,這裏不再累贅,詳情請見《群英鬧大宋》……
——————————————————————————————
轉了年,皇上倒是時常來皇後這裏,可是皇後卻始終沒有懷孕的跡象。
一日,皇後與貼身侍女萼兒在假山散步,居然聽到有人在說。
“皇後是不是不能生養?”其中一人說。
“這誰知道?反正她的位置保不了多久。”另一個說着。
“這倒是。劉太後倒了,皇上現在幹嘛總是去她那裏,估計就是找理由廢了她。”
“你聽誰說的?”
“新進宮的張燕那麽得寵,那日偶爾聽到她如此說的。”
……
皇後愣住了:沒想到自己給自己找了麻煩,這個張燕怎能如此呢?
萼兒想出去,卻被皇後拉住。
“娘娘,這兩個賤人也太過分。那個張燕也是,怎能如此不知感恩戴德?”
皇後說:“看看她們是何人?”
“是尚貴人和王才人。”
皇後點點頭,帶着萼兒回了長樂宮。
此時皇上與太監劉裕在此等候着……
正要行禮,皇上便過來扶着皇後說:“去哪裏游玩了?”
皇後想着尚貴人和王才人的話心裏火就上來了,只是當着皇上的面不好發作,就說:“臣妾随便走走。”
“随便走走?”皇上想着便笑了。
皇後暗想:他一定在想辦法辦了自己,就說:“皇上,張美人可還稱心?”
皇上皺起了眉暗想:夫妻八年的确是忽視了她,現在想與她要一個孩子,她卻想着其他人。就說:“還好。”
“皇上還是去她那裏吧?臣妾與皇上相處機會很多。”
皇上笑了笑,然後對太監劉裕說:“小劉,擺駕語淑苑。”
劉公公沒想到皇後會推了皇上的好意,他深知皇上心情不好,就喊了一聲:“皇上起駕!”
皇上轉身離開了。
萼兒才說:“娘娘,你瘋了?”
“他若是想廢了本宮還不是早晚的事兒……”
“可是娘娘,一旦你有了皇嗣到時就是正統啊,滿朝文武都會護着你。”萼兒此時可是心急火燎了。
這時,一位丫鬟進來說:“啓禀娘娘,王禦醫求見。”
“宣。”
過了一會兒,王禦醫便進來了,給皇後把了脈說:“娘娘身體康健。”
“可有懷孕之良策?”
“今日是最佳時機。”
“什麽?”皇後急了:這可如何是好,剛剛把皇上氣走了。
萼兒對王禦醫說:“有勞王禦醫了。”随後拿出一張官交子說:“這是一萬兩銀子,麻煩您想辦法請皇上來一趟長樂宮。”
王禦醫自然知道皇後的用意,而且他是皇後的禦醫,就說:“娘娘,微臣有一良策。”
“請說。”
“娘娘可親自去請皇上,當然是以賞賜張美人為由,皇上如此睿智,自然看得出娘娘的用意。”
萼兒看着皇後點頭就說:“多謝您了。”
皇後是一時情急沒想到,否則早就想到這個了。
送走了王禦醫,皇後就說:“萼兒,給本宮準備一下。”
過了一會兒,皇後便獨自一人去了語淑苑。
到了語淑苑門口,皇後居然看到張燕在賞花,而皇上與尚柔正在讨論着張燕之事。
只聽到尚柔說:“皇上,您打算何時給燕妹妹晉封啊?”
皇上回答說:“看皇後的意思,這并非朕之職責。”這麽多年,皇上一向不會做自己權利範圍之外的事情。
“您是皇上,難道想給她一個名分還要皇後批準嗎?”
皇上不說話,只是看着不遠處的張燕。
尚柔拉着皇上的手臂說:“陛下,臣妾并非說皇後娘娘的壞話。皇後娘娘進宮數載而無出,難道陛下就沒想過是何原因?幾位貴妃娘娘都有了孩子,證明不是您的原因,那麽……”
皇上推開她,想說什麽卻始終沒有說出口。
尚柔不知道皇上的想法,暗想:無論皇上是何想法,看他看張燕的眼神就足以證明他是喜歡張燕的。
此時張燕剛好向皇後這邊走來,皇後躲在一棵樹之後,剛好張燕也到了這裏。
忽然腳下不穩倒了,皇後過去扶住了她。張燕是個柔順的女子,沒想到會有人接住自己,看到時吓到了自己,居然是皇後。
她擔心皇後接不住自己,就要站起來,只是她不知道皇後的娘家是武将,雖然自己功夫一般,可畢竟習過武。
皇後以為她害怕自己,就說:“你沒事吧?”
“多謝皇後娘娘。”張燕站好後行了一禮。
皇上看到了,也走過來,關心地問:“怎麽樣?”
“沒事。”張燕不擅言談。
尚柔猜想皇後一定是想辦了她,就過來說:“臣妾參見皇後娘娘。”
皇後一向不喜歡尚柔這個搬弄是非的女子,就說:“皇上,臣妾先告退了。”皇上點點頭暗想:她來此一定有事。
誰知皇後走了沒幾步,只聽尚柔說:“燕妹妹,你是怎麽滑倒的?”
張燕想了一下說:“大概是腳下沒站穩吧!”
“是不是有人使了暗腿把你絆倒的?”尚柔的意思是皇後娘娘故意絆倒她的。
張燕想了想沒有說話,暗想:好像不是,否則皇後就不會扶自己了。
尚柔看着皇上說:“依臣妾看……”
皇後自然聽到了,就轉過身,走過來說:“雯貴人,你不要搬弄是非。”
“臣妾不敢。”尚柔見皇後回來似乎是挑戰性地說了一句。
“不敢?你讓張美人自己憑良心說本宮有沒有給她使暗腿?”皇後可不允許有人如此诋毀自己。
張燕搖搖頭不知如何回答。
皇後說:“你看到了吧?”
尚柔沒有說話,暗想:她當然不會當着你的面說了。
“哼!”皇後再次給皇上行禮離開……
尚柔見她走遠就拉着皇上哭訴:“您也看到了,皇後娘娘這樣問燕妹妹,燕妹妹心地善良,又害怕皇後會加害自己,自然不會說是皇後娘娘的過錯了……”
她哪裏知道皇後并未離開,而是想看她到底背後說自己多少壞話。皇後聽到此話更是生氣,只是礙于皇上不好發作罷了。
皇上其實也不知道此事是否有人絆倒張燕,他知道張燕心地善良,即便是皇後真是暗中絆了她,她也不會說。就說:“此事到此為止,任何人休要多言。”說完便離開了。
皇後見皇上離去就現身對尚柔說:“今日本宮若不治你這搬弄是非之人,後宮将不得安寧。”說着便揮手打向了尚柔,尚柔來不及躲,重重地挨了一掌。
她知道自己暫時不能拿皇後如何,不過前朝已經有官員反對皇後了,自己只要在皇上面前添油加醋即可,早晚她得如劉太後一樣下臺。
皇後見她不再說話,心中更氣,緊接着又要打去,擡起的手卻被拉住,皇後回頭看見是皇上。
皇上說:“夠了,一掌足矣。”
皇後的氣沒有發出,此時也小兒女起來了,哭着說:“臣妾嫁與陛下八年,陛下何曾如此維護過臣妾?如今有小人搬弄是非,您為何不替臣妾做主?”
皇上放開了她,暗想:她不過是個女人,八載夫妻,朕的确沒有為她考慮絲毫。
皇後知道皇上是心軟之人,見皇上不再阻攔緊接着又是一掌揮去……
皇上自然看到,就過去攔,沒想到自己反而替尚柔擋了。皇後重重地打到了自己的頸上……
所有人都傻了眼……
皇後從未想到皇上會來阻擋,看着皇上頸前的掌印,她的全身都害怕地抖了起來:自古以來,帝王從未被後妃打過,如今這一掌,自己開創了歷史先河,誅連九族是避免不了的。皇後慌了,馬上下跪說:“皇上,臣妾……無心的……”
皇上正要說話,卻被尚柔搶了先機說:“這還了得,皇上,此事要是傳揚出去,皇家威嚴何存?在尋常百姓家妻子尚不能如此欺淩丈夫,更何況是皇家?”
皇上非常氣憤,就對尚柔怒道:“夠了,此事不可傳揚出去。”說完離開了。尚柔為了避免被皇後打也追了出去。
張燕過來扶起皇後安慰說:“娘娘莫要害怕,皇上不會牽連于你的。”
皇後靠着張燕顫抖着說:“這次本宮完了,尚柔說得對,尋常百姓妻子尚不得欺淩丈夫,更何況是皇家?”
“娘娘,現在為今之計是如何保住郭氏一族了?”張燕此時非常冷靜。
皇後顫抖着說不出一句話來。
張燕拉着皇後說:“要不……臣妾去求皇上。”
皇後搖搖頭說:“他此刻正在氣頭上,會害了你的。”
“此事因臣妾而起,娘娘對臣妾愛護有佳,臣妾豈能忘恩負義?”
皇後心想:宮中居然有如此女子,可惜現在已無法幫她提到妃位了。就說:“将來你的福澤會比本宮深,多和賢妃,淑妃,節妃三人走動,不可與小人為伍。”皇後說完便離開了。
張燕此刻正在想着如何幫皇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