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虧欠美人情

皇後回到長樂宮以後把事情告訴了貼身侍女萼兒,萼兒是她的陪嫁丫鬟,從小到大與她一起長大。萼兒聽後暗想:我家小姐完了,這次還連累了郭家。就拉着她說:“小姐,你怕不怕?”

“死倒不怕,怕只怕連累了郭氏一門。”

“若是劉太後還在就好了……”

皇後哭了,她知道此時不會有人幫自己了,李太後一定會向着親生兒子,那麽……

正想着,忽聽外面有人喊:“太後娘娘駕到——”

她們主仆出去迎接了,大禮過後,李太後進屋坐下,皇後則是跪着進了大廳。太後秉退了左右,站了起來,扶起她說:“蓉兒,這件事哀家應該治你犯上之罪,治郭氏一門教女無方,你可知曉?”

皇後重又跪下說:“太後娘娘,臣妾自知死罪難逃,請太後娘娘能給郭氏一門活路,臣妾不求榮華富貴,只求活着。”

“你先起來。”

“臣妾不敢。”

“後位是不可能給你了。”太後看了看她的貼身侍女說:“你怕死嗎?”

萼兒愣了一下,立即明白了李太後是想保全郭氏一門,就扣了頭說:“太後娘娘,奴婢不怕死。”

李太後點點頭說:“好。哀家必須保護兒子。你去瑾福宮求楊太妃。”

萼兒知道皇上一向敬重瑾福宮的楊太妃,但是自從皇上冊立皇後以後,楊太妃便不再見任何人了,她知道楊太妃不喜歡皇後娘娘,她真的會願意救郭氏一門嗎?

“或許你不知道,楊太妃會想辦法保全郭氏一門。”

皇後奇怪地問:“我們郭家與楊太妃有何淵源?”

李太後笑了笑說:“這個你不需要知道。”

Advertisement

萼兒說:“太後娘娘,只怕奴婢見不到太妃娘娘就被侍衛殺了。”

“若是蓉兒去了只有死路一條,也于事無補。”

萼兒不懂,只是對皇後拜別說:“讓萼兒叫你最後一聲小姐,請多保重。”

皇後抱住萼兒哭着說:“若有來世,郭蓉一定做牛做馬報答你對我郭家的大恩大德。”

萼兒落了淚說:“真有來世,萼兒還做小姐的丫頭。”她說完就走了。

太後對皇後說:“孩子,哀家雖然不知你打皇上的真正意圖,但哀家相信你不是針對皇上的。只是前朝官員已經拿此事大作文章了,皇上必須給他們一個交代。”

皇後從小到大只有在與皇上大婚之前的晚上母親叫過孩子,如今母親已經作古了,這個孩子她再也沒有聽過。即使是劉太後也不曾如此稱呼自己,就撲到李太後懷裏哭了:“母後,臣妾不是要打皇上的,只是那雯貴人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臣妾才失手打到皇上,臣妾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會打自己的夫君,那是失德之事,女子應該遵從婦道。臣妾自知配不上皇上,發生此事臣妾早已知曉後果不堪設想。臣妾貴為皇後,若此事不與追究,将來所有女子效仿,豈不天下大亂?若是能留郭氏一門活口,臣妾死也瞑目了。”

太後點點頭說:“好。有你這句話也不枉皇上在前朝暗中維護于郭氏一門。”

皇後愣住了:皇上會維護郭氏一門?八年來,皇上一直都沒有喜歡過自己,更不用說會維護自己了。

“朝中有些看不慣你父親之人拿此事說是郭家教女無方,皇上當時就将他轟出大殿,因此滿朝文武自然知道皇上的意思,不過說你不是的人不少。”太後接着說。

皇後欣慰地說:“請太後娘娘帶臣妾謝謝皇上。”

太後拿出令牌說:“你拿着哀家的手喻去賢王府找八王爺和狄娘娘,他們會保護郭氏一門。”

皇後下跪扣了頭說:“多謝太後,待臣妾保得郭氏一門之後,自當以死保全趙家之尊嚴。”

太後自然明白,她知道皇後必須死,否則無法堵住攸攸衆口。就點點頭說了一句:“去吧!”

皇後回屋換上便裝離開了皇宮。

——————————————————————————————

八賢王府內,皇後被管家帶進了大廳,當她看到皇上也在此,一身便裝時愣住了。很快,就跪了下來說:“臣妾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皇上回了一句。

“拜見王爺,娘娘。”

狄娘娘過來拉着她說:“蓉兒,是太後讓你來的吧?”

皇後點點頭。

狄娘娘說:“孩子啊,皇上已經說了。你們夫妻倆呀,就是一對兒冤家。若是生在普通人家也就不會有今日之事了。”狄娘娘邊說邊把她拉到皇上身邊坐下,“可是這件事無可挽回了。”

皇後說:“娘娘,臣妾自知罪無可恕,請王爺……”

八王爺揮了揮手說:“本王已經請禮部,刑部,吏部與開封府一起保郭氏一門,但是你的後位皇叔也是愛莫能助了。”

“只要郭氏一門平安,臣妾自會以死保皇家之尊嚴。”皇後早知自己後位不保。

皇上拉着她的手說:“蓉兒,夫妻八載朕不曾給過你什麽,今世也只得如此了。”此時八王爺夫妻悄悄離開了。

皇後哭了,可還是問了一句:“皇上可曾有半分喜歡過臣妾?”

皇上緊緊握着她的手,淚落了下來說:“自大婚之日,朕正式迎娶你進宮,就從未有過要娶其他女子為妻之想法,只願與你白頭偕老。”

“那雲貴人呢?”

“你是朕第一個女人,是你教會了朕如何為人夫,你無可取代。”

皇後一下撲到皇上懷中哭着說:“有你這句話,蓉兒雖死而無憾。”

皇上緊緊摟着皇後,他沒有說任何話,他知道他不僅要保住郭氏滿門,更要保住郭蓉的性命。

次日早朝,皇上沒有上朝,自己一人關在寝宮之中。

朝中有人主張廢後,有人主張誅郭氏一門,有人反對廢後,在皇上的寝宮外跪了整整一地的朝廷官員。丞相呂夷簡發現自己實在頂不住了,只是硬撐着,他是主張廢後的,而且知道皇上肯定會廢了皇後,所以也就懶得和大家廢口舌。直到午後,皇上的诏書突然來了,太監劉裕出了禦書房,宣讀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诏曰:皇後郭氏入宮數載,尚無子嗣,自願退位修行,特封為淨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永居長寧宮。

禦史中丞孔道輔、谏官範仲淹等冒昧徑行,伏閣請對,盛世無聞,殊失大體。特将孔道輔和範仲淹罷黜出京,其他進谏大臣罰俸半年。

欽此!”

所有官員全都傻了眼,跪在外面的官員沒想到皇上也會如此,不經過任何人同意便下了聖旨。大家沒有人敢反對,只好領旨謝了恩。

——————————————————————————————

長樂宮,皇後聽說皇上不追究自己的娘家,也了無遺憾了,拿着三尺白绫準備保皇家的尊嚴,正在她踢了凳子之後,昭淑貴妃周懿馨進來了,救下了皇後。

皇後看着她問:“你救我做什麽?”

淑妃跪下,哭着說:“皇後娘娘,求求你救救昉兒吧?”

“太子?他……他怎麽了?”

“臣妾也不知道,今早起來就一直高燒不退,請了宮中的禦醫都說非藥石能醫。”

“本宮現在已經不是皇後了,再說本宮又不懂醫術,如何救得了太子?”

“禦醫說要用千年龍珠作為藥引,臣妾根本沒聽說過千年龍珠。自從白玉堂盜走了三寶,臣妾才知娘娘此處有一顆千年龍珠,請娘娘救救皇太子吧?”

“本宮這兒的确有一顆龍珠,你随我來。”

“謝皇後娘娘。”淑妃随着皇後就去了卧室,誰知龍珠盒子尚在,可是不見了龍珠。

正在此時昭節貴妃苗玉琳進來說:“娘娘,你的龍珠是不是丢了?”

皇後點點頭說:“你如何得知?”

“帶上來!”苗節妃說了一句,只見兩名侍衛帶着兩個侍女進來了:一個是長樂宮的小珊,另一個她們都不認識。

苗節妃一邊指着她們,一邊說:“幸好被臣妾看到,此女子乃是雯貴人手下的侍女玉荷,臣妾見到她拿着一顆珠子沉入金水河之中,一問方知是長樂宮的侍女小珊趁昨夜娘娘熟睡之時潛進寝室盜走了龍珠,今日交給了玉荷。如今她二人已經招供了。”

“那龍珠呢?”周淑妃着急地問。

“金水河水流湍急,想來龍珠已經無處可尋了。”苗節妃回答着。

周淑妃一聽,當場昏了過去,皇後抱着她對苗節妃說:“太子得了怪病,需龍珠方能救,可如今……如今……”

苗節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就先對侍衛說:“帶這兩名女子下去關起來。派人去金水河打撈龍珠,并通知皇上,請他包圍暖春閣。若是太子平安無事,将她逐出皇宮;如若太子有絲毫差池,只好請皇上裁度,後宮留不得殘害皇嗣之人。”苗節妃接過周淑妃,對皇後說:“娘娘,臣妾聽說楊太妃讓朝中一些官員給皇上出了主意,皇上下诏,封你為淨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在長寧宮出家。”

“什麽?皇上沒有給我賜死?”

苗節妃點點頭。

“多謝皇上。”皇後跪在了地上,哭了:夫妻八載,皇上居然為了臣妾做了如此決定?既保全了郭氏,又保全了臣妾,即使不為皇後,即使長樂宮更名長寧宮,變成庵堂,妾身也知足了。

“娘娘,臣妾要把長樂宮的宮人帶走。”

“嗯。”皇後點點頭,知道或許是萼兒以她的命換回了自己的命。

長樂宮從此更名為長寧宮,此處除了一個淨妃,很少有第二人出現過。

——————————————————————————————

半月後也沒有打撈到龍珠,皇長子趙昉就這麽早早地過世了,周淑妃因為喪子而大病了一場,情緒一直很低落。

皇上派人将暖春閣雯貴人尚柔終身□□,沒過三個月,就聽說雯貴人病死了。

緊接着就是皇帝立後之事讨論了很久:皇上原本想将張燕扶正,可是她性格柔弱,又怕拿不起來。五個貴妃之中只有苗節妃和馮賢妃二人最為合适。苗節妃生下皇次子趙昕,可是這孩子從小體弱,好像節妃一直都不想他做太子,若是把她提上去,昕兒自然就是皇太子,以節妃的性格勢必比郭蓉更烈。賢妃自從生下公主趙意以後,禦醫就說她體弱,不宜生太多皇嗣,這不是無形中給她加了不少壓力嗎?德妃不适合,麗妃龐鳳由于龐昱之事,估計滿朝文武都會反對……

皇上考慮的事情多了,也就沒有選出合适的人選,就這樣後位一直空了兩年。

直到皇上真正親政已經是兩年以後了。景佑二年是皇上親政以來首次選妃,皇上第一眼就相中了年僅十八歲的曹蓁,她不但美麗,而且冰雪聰明,更好的是她有一個很好的出身,她的父親和哥哥都是武将出身,戍守在宋遼邊界。

親政不久的皇帝自然知道,若是冊立她為皇後,那麽大宋邊界自會平安無事。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皇上不得不将曹蓁多看幾眼。因此她也成了大宋有史以來第一位入宮即封為珍妃的女人。

皇上和她接觸久了發現了很多東西,比如:她酷愛書法,尤其擅長飛白體,皇上自己也是很愛書法的,和她在一起兩人可以共同研究飛白體,皇上也因為她,自己的飛白體書法進步很快。兩人一起研究典集,皇上好文不好武,而曹蓁雖出身武将家庭,但她也是好文,這一點二人是相通的,很多東西一拍即合。皇上漸漸地喜歡上了這位年輕的妃子,其實皇上只比她大七歲罷了。

第二年,皇上選了黃道吉日,便正式冊封她為皇後。

一日,二人散步,路過長寧宮,皇上不禁想起了郭皇後,暗想:三年了,不知道她過得如何?是否還會向以前一樣?

曹皇後看出皇上的心思,就拉着皇上說:“臣妾聽說長寧宮是淨妃姐姐的居所,不知臣妾有沒有這個榮幸見見她?”

皇上笑着說:“你若想見她可以去。”皇上暗想:她就是這樣聰明。

“臣妾一人不敢,皇上陪着好嗎?”

皇上點點頭随她進了長寧宮。

只見郭蓉跪在佛堂前念着經……

她聽到有腳步聲,暗想:長寧宮很少有人前來,不是什麽大日子。一段經文念完,她轉過身……

随後手中的佛珠落了下來:“皇上?”郭蓉吃驚地望着他們。

皇上撿起佛珠遞給她,郭蓉接過佛珠,皇上拉住她的手就沒有松開。

曹皇後退出了長寧宮,在宮外守候。

皇上把她摟在懷裏,緊緊地抱着:“蓉兒,三年了,你瘦了。”

郭蓉推開了他說:“皇上,貧尼法號清悟。”

“除去了皇後,你還是朕的淨妃。”

郭蓉知道了,皇上說的沒錯,他仍然願意與自己攜手白頭,可是無論如何,現在也說不上是夫妻了。那個女子雖然不認識,可是既然能與皇上一同前來,想來非嫔即妃。就說:“門外伊人靜候,陛下還是遠離佛門之地。”

“她不會打擾我們。”皇上說着就摟着郭蓉進了內廳說:“這裏曾是你我成親之地,洞房花燭之夜,朕又何曾忘記過?每每與其他女子在一起,朕都會想起你。”

郭蓉靠在皇上身邊說:“妾身又何嘗不是想起與陛下一起的時光?只是如今覆水難收……”

“傻丫頭,回來做朕的妃子吧?你我定能攜手白頭。”

“如今,也只能是妃罷了。将來百年之後,妾身也不能與陛下葬同一陵寝……”

“帝後合葬,你我終不能在一起。”皇上感嘆着:即使做了妃子還不是一樣?大家各自想着。

忽然外面聽到有人說話……

“參見皇後娘娘。”

“平身。”曹皇後問着:“張美人與淨妃走得很近?”

“回禀皇後娘娘,臣妾早年得淨妃照顧,故而前來探視。”那張美人就是以前的張燕,皇上把她安排到了節妃那裏。

“此刻皇上正在裏面與淨妃敘舊。”曹皇後說着。

“臣妾先行告退。”張燕便打算離開了。

曹皇後又說:“你手中拿的可是給淨妃之物?”

“是。”

曹皇後走過去說:“既然你有事就先行離去,這東西本宮代為轉交即可。”

張燕愣了一下,就把那一鍋參湯留下了說:“多謝皇後娘娘,臣妾告退了。”

皇上聽後就問郭蓉:“你和張燕關系很好?”

“是的。”

皇上點點頭,暗想:大家還是都念着舊情。皇上摟着她說:“陪朕到床上休息會吧?”

“與你一起的是當今皇後?”

皇上點點頭。

郭蓉明白了,看來自己的寧靜日子到頭了。

皇上把她抱上床心疼地說:“你怎會瘦成如此模樣?”

郭蓉淡淡一笑,沒有說話。

“萼兒呢?她不是一直與你一起嗎?”

“萼兒早已不再人世了。”郭蓉想到萼兒就哭了。

“她……怎麽了?”

“當年事發,是她用自己的命換妾身一命。”

“此話怎講?”

“是她用生命換取了楊太妃救妾身的機會。”

皇上明白了,當初一直想不明白是誰請得動廉皇叔到八賢王府?力保郭氏一門和皇後,原來是老太妃。

“是太後幫忙想的方法。”

皇上此時愛憐地摟着郭蓉,沒有說任何話……

半個時辰過後,皇上拉着郭蓉出來了。郭蓉向曹皇後行了禮。

曹皇後把湯端過去說:“這是張美人托付轉交給姐姐的,希望姐姐莫辜負她的一番好意。以後皇上會經常來的,姐姐就不用穿這身僧衣,以淨妃之位服侍皇上即可。”

“多謝皇後娘娘。”

曹皇後笑了。

皇上說:“好好休息吧?”

她們走了以後,郭蓉就喝下了湯……

誰知一個月後,郭蓉感覺身體不适,被前來探視的張燕發現,請了宋禦醫。宋禦醫出去對張燕說:“淨妃娘娘中了毒,将不久于人世,這種□□不是當即發作,而是四十五日以後暴斃。”張燕算了一下日子剛好是自己送湯的那些日子,她自己不可能下毒,這藥自己也喝,對身體有益無害,這是經過宋禦醫鑒定的,那麽只能證明一點,是皇後下毒要殺淨妃,因為皇上對她舊情複燃了,她認為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脅,偏偏自己成了替罪羊。

張燕想着就害怕了,可是現在跟誰說都沒用,她只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節妃。就在郭蓉過世的當晚,張燕也服毒自盡了!

皇上聽說郭蓉暴斃就派宋禦醫去查,宋禦醫自然全盤說了,還告訴了皇上另一件天大的事:淨妃懷上了皇上的骨肉,才一個半月。

那一日,皇上睡在了苗節妃那裏,苗節妃告訴他張燕不是畏罪自殺,而是不想連累大家。

皇上只是覺得曹皇後太陰險了,以前後宮一向都不會有殘害皇嗣之事,出了一個雯貴人,已經殺了,起碼她僅僅是一個貴人。但是現在不同了,皇上之所以睡在節妃這裏,是要提醒她好好保護他們的兒子趙昕。他已經欠下了兩個人的人情:郭蓉,張燕。對于張燕他的心裏充滿了愧疚,無論如何不能讓她這樣無緣無故的死了,入宮幾年,出于自己的私心,連個嫔位也沒有給她,她也從來不争不使手段,如今還讓她含冤莫白,一定要給她一個名分。

本章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