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尾聲:生死相随

嘉佑八年四月(即仁宗去世的前一晚),曹皇後坐在病床上看着昏迷數日的皇帝,哭了——做了他二十幾年的皇後,不說他有多溫柔,多體貼,因為她知道皇上從未嫌棄過自己,即使她這一生做過兩件對不起皇上的事:一、殺死淨妃;二、害死德妃。皇上依舊是那麽待她。皇後跪在床前,緊緊拉着皇上的手……

皇上的手動了一下,皇後興奮地撲過來。

皇上笑了說:“這麽晚了,怎麽還不去休息?”

“皇上,臣妾對不起您。”

皇上搖搖頭說:“去吧,朕都清楚!”

“如果……如果皇上真有那麽一天,妾身定當生死相随。”

“大宋需要你維持,朕殡天之後,新帝登基必定天下大亂。為了大宋的平穩過度,蓁兒,朕将趙氏就托付于你了。”

皇後拉着他說:“不……”

“宗兒并非朕之親生,勢必會做出極端之事,因此大宋就拜托你了。”

皇後哭着點點頭,皇上拉着她說:“來世,你是否願意與朕做一對普通夫妻?”

“願意。”皇後沒想到他還記得這句話,這是他二十多年前與自己許下的誓言,原來他始終沒忘。

皇上欣慰地點點頭……

“皇後娘娘。”門外有人禀報。

“進來。”一個太監進來大禮過後說:“啓奏皇後娘娘,冷宮的麗貴妃剛剛殁了。”

皇後奇怪地問:“她的身體不是一向很好嗎?怎麽會?”

“剛剛有人經過冷宮,發現有人影晃動,進去才看到麗貴妃懸梁自盡了,只留下一封遺書。”

Advertisement

“最近幾日可有人去過冷宮?”

“德妃娘娘今日午後去看過麗貴妃。”

“想來麗貴妃是知道皇上病了才……”皇後猜測着……

過了很久,皇後才說:“下去吧。”

那人下去後,皇後打開遺書。

只聽皇上自語着:“汩羅河裏沉香粽,汴水堤邊賞落花。”

皇後托着遺書的手顫抖着,遺書上正是這句詩,原來皇上與龐妃還有一段故事,為何他會藏得如此之深?

過了一會兒,皇後回到皇上的床邊,“扶朕起來。”皇後知道皇上此刻心裏一定很難受,就扶起他。

皇上靠在皇後懷裏,拉着她的手說:“厚葬麗妃。”

“是。”

“宣太子和文武百官進見。”

“皇上。”皇後感覺情況不妙。

“去吧,朕不能讓旁系奪走皇位。”

“太子已經是成人了,他……”

“他雖為皇太子,卻不是朕之所出,朕擔心走了以後其他王侯将皇位奪走,僅憑你一人之力只怕不夠。”

“臣妾遵旨。”皇後用長枕将皇上放穩,便出去了。

——————————————————————————————

福寧殿中。

乃是仁宗最後一次召集文武百官。

大臣自然知道皇帝這是回光返照,皆長跪不起,皇上拉着皇太子趙曙的手說:“衆位愛卿,待朕殡天之後,由太子趙曙即位,進曹皇後為太後,喪禮必須從簡。望諸位好好輔佐新帝,開創大宋新篇章。”

文武百官皆不敢回應。

皇太子緊緊握着皇上說:“父皇病情好轉,不日便可臨朝。”

“退了吧!”皇上放開太子,對所有人只說了一句。

所有大臣都退了出去,只有皇後與太子,太子妃在此服侍。

皇後摟着皇上,皇上對他們笑了笑說:“你會是一個好皇帝,比朕有作為。”

“父皇。”太子坐在床邊拉着皇上說:“不要多想,您的病會好起來的。”

“你的事定下來,朕也可以功成身退了。”皇上示意皇後扶自己躺下,在皇後與太子的幫忙下躺好後,皇上欣慰地笑了。

皇後看着皇上哭了……

他們一直守到天亮,皇上再也沒有醒過來……

——————————————————————————————

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端午節,皇上坐在汴河之上的龍舟裏,有幾名大內侍衛跟随。其他官員百姓的船隊四散在周圍,忽然一位白衣女子站在對岸的柳枝旁,手持一瓶,像是在收集露水……

皇上示意侍衛靠岸,皇上上了岸,見到她看着橋,說了一句:“汩羅河裏沉香粽。”

皇上走過去應了一句:“汴水堤邊賞落花。”

女子回頭看向他,随即向後退了一步,沒有理他,繼續采着露水……

“姑娘喜歡楊柳葉上的露水嗎?”皇上好奇地問了一句。

“是啊。”

“聽說花蕊上的露水可以養顏,不知是否真的?”

“越是珍奇的花草越好,可以吸取花蕊中的營養。”

“在下府中倒是有幾株奇花,姑娘若是喜歡,願贈與姑娘。”

白衣女子望了他很久很久,終于沒有回答,而是笑了笑,獨自帶着侍女離開了。她不是別人,就是龐大人府上的千金龐鳳,後來的麗貴妃。

自從龐鳳進宮以後,皇上時常見到她去禦花園采集露水,他一直不忍心打擾于她,只是遠遠地望着她……

小說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