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無路可走

周冰就象吃了定心丸,當天就簡單地收拾了行李,搬進了關家別墅。

關世傑和王淑娟看她忙裏忙外地,象在自家似的,差點兒氣昏了頭。

王淑娟不停地哀嘆着:“野雞上床,家破人亡啊、家破人亡。”

關磊卻暗自得意,因為第二天,各大門戶網站和報刊頭條,很快就刊登了兩人未婚同居的消息。一時間,顯達集團的知名度,竟然節節高升,确實連帶股票,也上漲了不少。

與此同時,海天廣場的招标邀請書,也很快下來了。

喬可為做足了準備,集中全力把京泸穗三地廣場規模、格局及定位等等情況,摸了個底朝天,還專門研究了國際新型廣場的發展趨勢,做了一份厚厚的報告。

當然,這些報告不過是走走形式,最終拼的,還是公司是否有過硬的實力以及實力以外的功課。

對于整個地産界來說,海天廣場的招标,無疑是一出年度大戲。現在,這出大戲,己經正式拉開了序幕。當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再大的戲,也只能有一個導演。

所以,為了成為那個唯一,各家房地産開發公司,都在蠢蠢欲動!

做為一個參與競争的導演,喬可為很快就确定了,拿下海天廣場的整體戰略計劃!

雖然名義上,海天廣場是公開招标拍賣的方式,按照地産界慣例,如果想拿到這塊土地,就必須采措相應措施:首先要讓這塊地的拍賣實行“封頂價”的方式,即等于或低于,但最接近封頂價的公司中标。

具體方法是,競标者先将自己定的标底投入箱內,然後由相關領導宣布“封頂價”,接着再依次報出各家的投标價底。這次競拍,大多也會采用這種方法,那麽下一步,只要弄到它的封頂價,就有80%的把握,拿下這塊地了。另外20%的把握,就要看當時相關拍賣人員和領導的反應了。

如果有公司和這邊報出同樣的價,都是封項價,那麽領導就要見機行事,找個借口滅掉另一個公司,讓結果如自己所願。

但是喬可為很快就發現,在這場年度大戲中,他不但做不成導演,甚至連成為男配,都有問題!

因為副區長張平,根本不把帝景放在眼裏!

盡管喬可為,給張平辦公室打了無數次電話,但是,秘書一律推說張平正在開會;他也不斷拔打張平的手機,但是張平要麽不接,要麽幹脆按斷;他被逼無奈,只好給張平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電郵,但是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Advertisement

當他把這一情況反應給江友天時,江友天似乎并不奇怪:“其實以前,我們公司和張平的關系,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上次開盤發布會,因為王建的疏忽,我們沒有及時通知他來參加。後來雖然想花錢在電視臺,給他安排了一個訪談,他也生氣沒去。這個人心胸狹窄,又極要面子,這次,估計他是不會幫我們什麽忙的了。”

喬可為小心翼翼地說:“王總經辦過不少項目,原本不該有如此疏忽的啊。”

江友天惱怒道:“誰說不是呢?不過上次,王建之所以怠慢了他,也是有理由的。張平是新上任的副區長,婁玉剛是前朝老臣,雖然不過是建委副主任,但一直實權在握。沒想到帝景這個項目,張平卻一把抓在手上了。現在,我們後悔都來不及了。”

聽了這話,喬可為心裏不由一沉,喃喃自語道:“看來,得改變策略了。”

江友天很不耐煩地說:“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具體怎麽做,那是你的事,我只想看到結果。否則,就不會招你進來了。”

翻臉象翻書一樣快,這就是老板的通病。

喬可為無奈地點點頭:“知道了,我會盡力的。”

江友天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但是又不放心地叮囑道:“我得提醒你一下,不要給張平任何承諾,他以前職位不算太高,收到好處有限,不知跑了多少關系,才被提升到這個肥缺,就象一個餓得很久的狗,不,是狼,胃口大得很呢。”

喬可為這次,卻沒有點頭,只是暗自苦笑:“自己想吃下海天這塊肥肉,跟張平關系不好,卻又不想給人家任何承諾,看來,以往是玩慣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戲了。”

江友天的态度,讓喬可為對海天廣場這個項目,心裏越發沒了底。無論是IT業還是地産業,拿下一個項目,無非是行政手段、人事手段、資金手段和技術手段。海天廣場這個項目,張平方面關注的,顯然不是技術問題。當然,現在的帝景集團,更沒有權力動用行政手段去幹涉。

雖然張平和江友天沒有過節,但上次藍苑的開盤發布會疏忽了他,當然就堵塞了人事手段這條路;另外,江友天又嫌張平胃口太大,資金手段似乎也不适合。

喬可為感覺有些無路可走了。

現在看來,別說得到這個項目,就連能否進入競拍的入圍名單,似乎都成問題了。但是如果拿不下海天,別說他想一步步擊垮顯達,就連能否呆在帝景,都是個問題。因為能否拿下一個有潛力的黃金地段,對房地産公司的發展,實在是太重要了。

如果他做不到這點,江友天就會立刻讓他走人!

喬可為在沒有進入地産業時,他一直搞不清楚,上海乃至全國的房價格,為什麽這樣高,到底是誰定出來的?現在,他才漸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幾年,不但房地産商,很多房地産公司的銷售人員,都發了大財,因為他們炒房。

比如,前幾年買的時候是6000一平方,不到半年就漲到了9000一平方,很快到一萬五甚至兩萬元一平方,簡直跟發瘋了似的往上漲。可是,房子還是那個房子,并沒感覺它們有什麽值得升值的。

但是這樣瘋漲下去,算什麽呢?漲上去的錢是從哪裏來的呢?它最終總要有個源頭對吧?他雖然不知道這個源頭,總覺得從政府、開發商、炒房團甚至消費者,所有的人都在盲目擡高房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