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去的路上,小華一直悶悶不樂,秦無雙問他怎麽了。

小華才紅着眼睛說,“他被那個工頭拿鞭子抽。後背都被打出血了,好可憐。”

秦無雙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在這個世界,她真的見過太多苦命人。她甚至都不知道怎麽幫這些人。

小華眼淚啪嗒啪嗒往下掉,“他還給我買窩頭,說他每天都能吃到飽,我都不敢告訴他,我每天吃的都是細糧,還有肉呢。”

秦無雙嘆了口氣,摸摸他的額頭,看着一望無際的大海,迎着鹹鹹的海風,心卻泛起苦澀。

夜晚,秦無雙回了趟現代。

她先是給采購商結算這段時間的面料費和材料費,每三個月結算一次,這個月剛好到了。總共20萬,她又定了一批面料和材料。

随後她開始跟人打聽開辦鉛筆廠。

她救不了所有人,但是能救一個是一個。

她對鉛筆廠一竅不通,甚至不知道要哪些設備以及要多少錢?

人們都說隔行如隔山,一點也不差。她原以為鉛筆的制作流程非常簡單,可是等她走坊一圈才發現,一整套流水線居然有十幾套設備。

一位專門負責兜售設備的經銷商給她介紹,“這臺機子專門負責粉碎、研磨、混合、壓濾。将黏土、石墨、色料、滑石粉、油脂、蠟類、樹脂等原料加工配制成心料。”

她又介紹另一臺機子,“這臺機子專門負責捏練、輥壓、錘擊、壓棒、壓心、切心、澆注,可以将心料致密加工,注壓成鉛心。”

除了這些機子,還有烘心機、燒心機、油心機、截斷機、鋸木機、煮木罐、煮木池、切板機、規邊機、塔板機、幹燥窯、染板罐、烤板機、化學藥物反應設備、刨槽機、膠心束夾機、刨杆機、磨光機、油漆機、印花機、熱印機、燙印、移印、轉印、絲印和電鍍、氧化、電泳塗裝、刻花鑲嵌以及檢測設備。

光這一套生産線,秦無雙要是不聽專業人士介紹,她壓根都湊不齊。

最後當對方報住30萬報價,秦無雙心裏第一個想法居然是:不貴。真的,這麽多的設備,真的一點都不貴。每小時可以生産1萬支鉛筆。一天24小時運轉,一個月就能生産出720萬只鉛筆,就算每只鉛筆批發價是2毛錢,也有144萬。相對于30萬而言,貴嗎?不貴。

Advertisement

可是心裏覺得不貴,但是實際情況不允許。她手頭只剩下20萬,還差了10萬。這還不包括她在民國蓋廠房的花費。

就算磚可以在這邊買,可水泥呢?民國的水泥廠在唐山,離上海那麽遠,價格貴到離譜。她只能從現代買。

可是這樣一來,她差的就不只是10萬。該怎麽把手頭的錢轉成人民幣呢?

她想來想去,只能再冒一回險。

秦無雙去了趟楊慶和銀樓,鑒于上次她財大氣粗買了十錠,這次夥計見到她,立刻将人請到雅間,然後去請了東家過來。

秦無雙也不跟他客氣,說明來意,“我想做100個上次的50克一兩的天足赤金錠。你們什麽時候能做好?”

東家這次不慌不忙,請她先喝茶,随後說明來意,“外頭在打仗,現在黃金水漲船高,去年才30個大洋一兩,現在漲了……”他伸了一巴掌。

秦無雙倒是知曉黃金會漲,亂世古董,盛世黃金,再正常不過的自然規律。

她沉吟良久道,“那就翻五倍。我要五百個金錠。”

東家颔首,“好。沒問題。”

秦無雙付了一半的定金,兩人簽了文書,約定一周後先交付五十個,剩下的三個月後交付。

這次定的貨太多,工期延長也在情理之中,秦無雙爽快答應了。

回到家,蘇錦繡看到她過來,告訴她一件事,“那幾家西餐館又派人過來,問你什麽時候能再運到牛排?”

秦無雙把牛排賣完,她就沒再補貨。一來是牛排進價并不低,卻賣不上價。二來是她手頭沒法把大洋轉成人民幣,所以一些利潤低的項目被她停了。

之前她賣了好幾樣,有蔬菜、糧食、牛排、黃油、棕榈油、自行車、鋼筆、紙、鉛筆、自動鉛筆、鞋子、襯衫和西裝。

蔬菜只賣了兩回,她就不賣了,賣菜浪費她大量時間,來回倒騰不劃算。

糧食回報率太高,她全部用來喂牲畜。

牛排、黃油和棕榈油三樣也被她放棄了。利潤太低,不劃算。

鞋子的利潤也是一樣的,賣完之後也被她放棄了。

襯衫和西裝是因為她自己有廠,利潤低一些也沒關系,主要是量大,而原材料結算周期也長,最主要在民國也可以賣給日本人,只要能賺日本人的錢,這門生意就可以繼續做。

自行車、鋼筆和自動鉛筆的利潤是最高的,需求量也很大,可以持續做下去。

至于鉛筆,雖然沒有自行車幾樣那麽賺錢,可是秦無雙打算在民國開廠,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崗位,還可以阻止銀元外流,這可是一舉雙得的好事。

秦無雙沖蘇錦繡搖頭,“你就說現在一直在打仗,船過不來,暫時先不進牛排了。以後再說吧。”

她沒把話說得太死,誰知道她将來還會不會用到這些人,先留點香火情。

蘇錦繡颔首,“我明白了。”

“記得說的時候,給他們賠個不是。再給送點禮物。”秦無雙提醒她。

蘇錦繡懂了。那她到時候買幾斤點心讓夥計拎着。

秦無雙交待完這事,招手讓小華過來,幫她去租界送一封信給蘇望亭。

小華接過信,飛快往外跑。

他常幫忙送信,所以只花了半個小時,就到了腳踏車店。

蘇望亭正在店裏盤賬,看到小華過來,給他倒了杯水,讓他坐下來慢慢說,“是不是東家又有事交待?”

小華将信遞給他,然後接過水,咕嘟咕嘟喝了半碗,一抹嘴,把原話重複一遍,“東家說,想讓你幫個忙,能不能給我回句話,不能的話,她再想個辦法。”

蘇望亭打開信,一目十行看下去,皺眉想了半晌。

小華眼巴巴看着他,等他回複,見他沒有開口的意思,他抓耳撓腮道,“東家肯定是找不到人,才請你幫忙的。你要是能幫就幫一把吧。”

蘇望亭看着這孩子有些好笑,“你回去告訴東家,我先幫她找人。要是約到人,我再通知她。”

“那什麽時候給結果?”小華不死心追問。

蘇望亭摸摸他的腦袋,“怪不得東家只叫你過來問話呢。瞧着就是比小樂機靈。”

小華樂得嘿嘿笑。他也覺得東家更喜歡他。

蘇望亭想了一會兒給出答案,“一周後吧。”

小華點點頭,飛快跑出店門。

回到鳳凰街,小華把蘇望亭的答複告訴了秦無雙。

秦無雙表示自己知道了,也就沒再多問。

**

既然要建個鉛筆廠,秦無雙就得現在着手建廠房,她從金銀村和張家村各調了10個村民幫忙蓋廠房。就建在服裝廠另一半的空地上。

她從現代買的機器不能讓外人盜走,所以只能安在服裝廠,畢竟這兒有監控設備,有什麽異常,她第一時間就能發現。

民國的瓦匠建不成服裝廠那樣闊氣的廠房,所以只能她只能放低要求。

各成一排溜的瓦房,總共八間房,每個房間放一臺機器。

一間專門制作筆芯。一間專門切割木板。一間負責将筆芯裝上,然後再将木板合并在一起并且切割打磨。一間就是給鉛筆外表上色,并且刻字,還有一間房要作為倉庫。剩下的房間分別用于囤放原材料存,比如石墨、木板以及膠水。

看似只要八間房,其實每間房都必須很寬敞,完全不是農家土房那點空間就可以的。

負責蓋房子的老師傅萬分羞愧,表示他蓋不了這樣的房子。

秦無雙無奈,只好去找專業建築師幫忙設計。她不是沒想過回現代,找個工程隊幫忙做。但是她的服裝廠進進出出那麽多人,誰都看到之前那兒是空地,一夜之間冒出一個車間,多吓人。

所以她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找個民國建築師更為靠譜。

她在上海不認識這樣的人才,最好最快的辦法就是登報。她直接表示想建一個廠房,想招募負責人或公司參與設計與建造。

她只登報一天,就有十幾位設計師過來應征,其中還有一位女建築師,讓她很是意外。

其中有幾位曾經在國外留過學。秦無雙對他們的名字沒什麽印象,所以她直接說出自己的設想。

她不需要花裏胡哨的東西。只有兩個要求:第一穩固,夠堅固。起碼要幾十年不會倒。第二要夠寬敞。她的設備很大,需要留足空間。

她是個裁縫,經常跟服裝設計師接觸,最知道這些人的思維有多天馬行空,為了所為的藝術,他們有時候完全不考慮實用性。

她必須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

她的态度可以說是非常嚴厲,但是這些人并沒有任何不适。也沒有人退出。反倒認真說出自己的構想。

秦無雙讓他們定份項目書交上來,如果采用,她會聘請對方全權負責。如果不采用,她可以将項目書原樣奉還。

設計師們也沒有意見,拿着尺子去實地勘察後,就回了家。

三天後,十幾份項目書送到她手上。

秦無雙一個個看,最終選中那位女建築師的項目。她倒不是出于她的性別,而是這人真的非常有才。

這時候沒有電腦繪圖,但是她畫的圖紙居然跟印刷樣的一樣,一眼就明了。讓她非常喜歡。

相反其他的設計作品,更多的是文字,沒有圖紙直觀。

秦無雙選中之後,邀請對方過來簽合同。

女建築師叫顧施清,之前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念的就是建築專業。剛回國沒多久。原本想找份工作,一展所學。但是國內經濟凋敝,沒有錢修建大型建築,她只能閑置在家。

但她不甘心一直待在家裏,更不想聽從父母的話,嫁人結婚生孩子。

在報紙上看到這則廣告,雖說只是建廠房,但是費用卻不低。要是接下這個項目,足夠她生活一整年。

好在她終于被對方看中。

秦無雙說了自己的要求,“我對建築不太懂。一應材料和采購都由你負責,可以嗎?”

顧施清立刻點頭,表示沒問題。

“水泥呢?你也能買到嗎?”秦無雙提醒她。

顧施清笑了,“不用。我有個姐夫就在北京,我可以托他幫忙買水泥。”

秦無雙就喜歡這麽利落的人,什麽事都自己解決。她笑道,“那我分批次付你錢。就按照你的報價單來。如果要加價,你現在跟我說還來得及,我過幾天要出趟遠門。其他人做不了主。”

顧施清看着自己的項目書,搖了搖頭,“不用了。我已經算好了。就按上面的來吧。”

秦無雙先付了她三成,“那你現在開工吧。至于工人,如果你沒有人,就用我請的人吧。他們是附近的普通村民,以前也幫人蓋過房子。大概是十個左右。工錢也包括在項目裏,工錢就按市面上的價格就行。如果還缺人,你自己找吧。”

顧施清聽到只有十個,看樣子都給安排做小工也沒問題,她點了點頭,“行。”

交待完一切,秦無雙就将剩下的事情交給顧施清。

她算是将項目全包給了顧施清,自然也不會給這些工人管飯。當然她還是再三叮囑蘇錦繡,不許這些工人到服裝車間門口溜達,更不能進去。

她本意是不想讓自己的車間外洩,但是蘇錦繡誤會了她的意思,以為她在擔心這些女工的名聲,所以她對這些人嚴防死守。

烈日當頭,飯點時分,幹活的工人們又累又餓,當工頭喊一嗓子,這些人立刻放下手頭的活計,拿着陶碗到自來水旁邊的土竈前排隊。

顧施清特地請一個做飯婆子負責做飯。每天負責做兩頓飯,上午紅薯配鹹魚,下午窩窩頭配鹹魚。湯是一樣的,野菜湯。

打完飯,他們蹲坐在木頭上,一邊吃飯一邊聊天。

有個工人看着不遠處的車間,好奇問,“那個白色房子到底是什麽?一整天都在嗡嗡響。”

立刻有人出聲回答,“之前不是說了嗎?服裝廠。裏面都是黃花閨女,不讓我們靠近,免得壞了她們名聲,誰要是靠近,直接被開除處理。你可警醒着點,別帶累我們的名聲。”

現在活計不好找。許多工頭都只招熟人,這也是方便管理。

旁邊也有人接話,“是啊。之前下工時,你不是看到有好幾個姑娘從裏面出來嘛。”

剛開始提問的那工人道,“看是看過,就是特別好奇。我還沒見過服裝廠長啥樣呢。”

“能有什麽樣兒。就跟裁縫店一個樣兒呗。只不過縫紉機多了點兒。”有人嗤笑一聲。

有個男人壓低聲音,“我估計那些機器挺貴。”他擡了擡下巴,示意大家快看,“要不然那人也不會一直盯着我們。”

他們朝他說的方向看去,有個挽着發髻的女人坐在服裝廠的後面,她手上正拿着繡花針,一直在繡着東西。

這麽大的太陽,她不跑去樹蔭底下乘涼,反倒坐在烈日底下,說她不是盯着他們都沒人相信。

“算了。讓她盯就盯吧。我估計人家也是不放心我們。”

原先還有些好奇的工人被這陣仗吓住。算了,可不能為了一點好奇心把工作都給丢了。

另一邊,蘇錦繡繡完最後一針,肚子餓得咕咕叫,她沖小洋樓喊了一嗓子。

小華颠颠跑過來。

蘇錦繡将繡活放在簸籮裏,讓他幫着看一會兒,“一步都不許離開。我先去吃個飯。”

小華到這邊工作,最聽的自然是秦無雙的話。因為她給他發工錢。第二是陳掌櫃,因為他是領導。第三就是蘇錦繡。雖然她管不着他,但是誰叫她跟東家一塊住呢。所以不能得罪。

有事沒事也愛到她邊上湊。蘇錦繡也很喜歡他的機靈。知道他正在長身體愛吃肉,她常常會将自己碗裏的肉夾兩塊給他。

兩人的關系更像是姐弟。

蘇錦繡吩咐的事,小華沒有二話,拍着胸脯保證一定會完成。

被兩人嚴防死守的工人們此時卻根本沒時間到車間門口看姑娘。因為他們被顧施清指揮得團團轉。

工地上的活計是相當累的,都是重苦力活,除了吃飯有點空閑,其餘時間要麽幹活,要麽原地歇一會兒再繼續幹,根本離不開工地。

小華盯了十幾天都沒發現他們靠近過車間。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