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狗血相親(1)

說幹就幹,楊巧蓮先被打的進了地獄,随後又****的翻了白眼兒架了雲,她心裏苦楚,那一刻想死地心都有了。

屋外,躲在玉米稭堆後面的蘇夏至一邊慢條斯理地嚼着番薯幹,一邊聽着裏面的動靜,心裏盤算着這頓肥揍估計能讓屋裏的那個愛沒事兒找茬的悍婦老實幾天。

可聽着聽着,裏面傳出的動靜就變了聲調,哼哼唧唧地不說,還一頓一頓地挺有節奏感!

活了兩世,蘇夏至都沒有經過這個,所以她支愣着耳朵聽了好一會兒才醒過悶來,不由得皺眉臊了個大紅臉。

想想自己還蹲在這裏聽人家做好事,好似有點說不過去,略一轉念,她又坦然地坐了下來:“我現在可是個傻子,我怕啥啊!”

東屋的房門嘩啦一響,蘇夏至不動聲色地将手中吃剩下的番薯幹包好塞入懷中。

扶着房門,蘇嬸子小心翼翼地往外探頭探腦。

方才正屋裏那麽大的動靜,她早就聽見了,但她不敢出來。一個是惹不起自己牙尖嘴利的兒媳婦,怕她晚上不給自己飯吃。另一個她知道自己的兒子在那個女人面前是吃不了大虧的,因此便不聲不響地躲在東屋裏直到聽不見什麽動靜了才壯着膽子出來看看。

從門裏一伸頭,她先瞅見了自己的女兒。

看着閨女靠在一垛玉米稭上閉着眼睛嘴巴快速地嚼着什麽,于是她又往正屋那邊掃了一眼才小聲地叫道:“傻丫!”

當着和尚別說賊禿,蘇夏至雖然在裝傻充愣,可心裏還是挺忌諱‘傻’這個字眼兒。

尤其是自己這個身體的親生母親這麽叫來,她便更不愛聽了。

看女兒并未搭理自己,蘇嬸子并未在意,知道正屋裏面的二人一時半會兒的出不來,她便堂而皇之地出了屋,輕手輕腳地走到蘇夏至身前,又問道:“二丫頭,你到底吃什麽呢?”

二丫頭比傻丫好聽了不少……蘇夏至勉勉強強地睜了眼,右手舉着一根幹透了玉米稭子遞給她娘:“甘蔗……娘吃……”

“唉!”蘇嬸子一陣心酸,覺着自己的丫頭命苦,傻得很徹底,竟連甘蔗和玉米稭子都分不清,“別吃了,你又不是驢,吃了這個還能拉出來嗎!”

劈手奪過閨女手中的玉米稭丢在一邊,蘇嬸子将蘇夏至拉了起來往東屋走:“這麽大的丫頭了,什麽都不懂。你哥哥在幹你嫂子,你坐在這裏聽着,也不嫌寒顫!”

Advertisement

腦子裏也缺了點兒嘛的蘇嬸子絮絮叨叨的教訓着閨女。

而這些話落到蘇夏至的耳中,她差點爆笑出聲!直到忍成了內傷,又咽了一口老血,才勉強保持住了自己的面癱表情,跟着她娘進了屋。

“帶上房門。”蘇嬸子吩咐了一聲,徑直走向屋裏,指着擺在炕上的一件灰色衣衫說道:“這是你爹的一件舊袍,做好了就沒怎麽上過身。”

“嗷。”有新衣服穿總是好的,蘇夏至并不挑。心裏挺感激這個腦筋不太好使的娘親,不管在什麽時候,當娘的都是會惦記着自己的孩子。

至于衣服新不新舊不舊的倒是無所謂,她一個‘傻子’又不能明目張膽地捯饬自己,有的換洗就行。現在不是講究的時候。

表情木然地走到床前,蘇夏至伸手拿起衣服,入手的感覺竟是沉甸甸的。低頭看了一眼,她扭身問道:“被子也穿上?”

“呦!”蘇嬸子也看傻了眼,不知道自己是怎麽縫的,竟把袍子的下擺和被子縫到了一起!

“放那兒,娘給拆開。”做事兒糊塗了一輩子的蘇嬸子不以為意,拿了剪子盤腿坐在炕上眯着眼小心地将袍子和被子分了開來。又把下擺上的邊細細地縫了才遞給蘇夏至:“穿上看看。”

笨手笨腳地将衣衫往自己的身上套,這些動作倒是不用裝,原本蘇姑娘就對古代這些羅裏吧嗦地穿戴不太熟悉。

起身幫着閨女把衣服整理利索,蘇嬸子又欠身坐在炕上,覺着幹幹淨淨地閨女瞅着挺好看。

“唉!”瞅着瞅着,就又嘆上了氣:“除了傻點兒沒別的毛病。”

一句話差點讓蘇夏至背過氣去,都成了傻子了還叫沒毛病,那什麽才叫有毛病呢?

“昨兒她又請了媒人來家裏。”蘇嬸子自顧自地說着話,也不管閨女是否聽得明白,“娘影影焯焯地聽見她說只要有人肯娶你過門,不管啥人都行。”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蘇夏至心裏是明白的。

嫂子看自己不順眼,總覺得養了個吃閑飯的東西虧,既然害不死就變着法子把自己往外推。想盡快地把自己打發掉。只要有人肯要自己,不管阿貓阿狗的,自己都得嫁!

看來那個女人還是不想放過自己啊,蘇夏至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對于自己的婚姻,蘇夏至是有一些想法的。

古時候的女子社會地位很是低下,她若想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況,成親嫁人,不失為是一條路。

但絕不能由着她嫂子的想法,不管啥人都得嫁。

默默地走到窗前的椅子邊坐了下來,蘇夏至擡手将窗扇支起一點,開始發呆。思索着以後該如何應對楊巧蓮。

讓她嫁人可以,但總得找個差不多男人才行。就自己的條件而言,蘇夏至也明白,願意娶自己進門的人家不多。

所以,最後她決定走一步看一步,萬一媒人給自己的說的親是那麽回事,她也就做個順水推舟了。

擡眼瞅着閨女不言不語地托着腮對着窗子靜靜地坐着,蘇嬸子越發覺得二丫頭其實生的挺好,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

杏花村裏的閨女沒一個有自己的閨女俊俏,惟一的,人家的閨女機靈,自己的閨女傻,只這一樣,別家提親的都是媒人踩破了門檻,唯有自己家,還得使銀子求媒婆子去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