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都去南方倒貨!……

第二天上午, 楚韻去那個食店找到何哥,讓他再幫忙介紹一套房子,唐老太太抓緊時間又買了一套。這套房子買了之後, 她手裏就沒什麽錢了。

楚韻跟何哥說:“你給人介紹房子, 除了買房的, 肯定有租房子的吧?”

何哥點點頭:“有, 外地人來上海, 沒有工作沒有房子,住招待所不劃算,肯定願意租房的多。”

“那你幫老太太介紹一下, 房客最好也挑一挑,那種難搞的, 短租的, 就不要介紹了。”

唐老太太慈祥地笑:“小何只管給我介紹, 我也給你好處費。”

他哈哈一笑:“沒問題,都交給我。”

辦完唐老太太的事兒,楚韻就去忙自己的。這兩天早出晚歸的,有一天回來早一點,還能碰到唐老太太兩個孫子。

唐老太太每天過得高高興興的,還說要去買張高低床, 如果太晚了就留孫子在她這兒睡。

楚韻笑了笑:“挺好的。”

楚韻在上海淘了好些古董, 還抽空去複旦大學看望楚春玲母女,知道她們過得不錯,楚韻就放心了,收拾收拾準備離開上海。

楚韻和唐老太太告別,一個人去了廣州、深圳一帶。

沿海一帶雖然整體上比北方要活躍一點,但是相差不是很大, 楚韻在這些地方沒有多留,就在當地買了一些土特産留着給自己家吃,轉身就回北京了。

楚韻路上已經盡快趕路了,但她回到北京,學校已經上課一周了。

楚韻去老師那裏銷假,又被教育了一頓,這一周的課讓她盡快補上。

楚韻直接點頭:“老師放心,我肯定用心學習。”

被老師念叨半個小時後,楚韻從辦公室出去,在樓下碰到範德人。

範德人也問了她一句:“上哪兒去了?”

楚韻小聲說:“去了一趟上海,順便去沿海一帶看了看。”

“有什麽感想?”

“感覺比北方活躍。”

範德人笑:“等實打實的政策下來之後,會更加活躍。”

“怎麽說?”楚韻心裏有譜,那個圈圈該怎麽畫,上面那位親切的老鄉,這時候應該有打算了吧。

範德人還有事兒:“現在沒空跟你說,晚上我上你家吃飯去,慢慢說。”

“行,你來吧,我在南方買了好多海貨,給你做好吃的。”

下午上完課回家,楚韻就去空間做飯,海帶豬蹄湯炖了一大鍋,還有蒸魚、白灼蝦、涼拌海菜等等,搞了一大桌。

範德人下班過來,飯菜剛剛做好,王建業請他進門。

範德人一看桌上的菜:“楚韻你行啊,還能把新鮮的蝦從南方帶到北京來。”

楚韻看到桌上的白灼蝦,愣了一下,王建業接話:“我喜歡吃蝦,也是辛苦她,買了那麽多蝦和海魚,千裏迢迢帶回家。”

範德人啧啧一聲,都這麽熟了,就不用客氣了,也不管其他,坐下就吃。

楚韻尤其愛海帶豬蹄湯,一碗湯喝下去,肚子就飽了。王建業給她夾菜,她搖搖頭,不想吃。

“先放着,一會兒餓了再吃。”

楚韻跟範德人聊起下午他沒說完的話,然後又問:“你說的政策是啥政策?”

範德人給自己舀湯,慢慢悠悠道:“南方可能要選幾個地方對外開放,我們的經濟終于要開始發展起來了。”

說這話時,範德人語氣裏的欣慰滿得都快要溢出來了。

看得出,他是支持這個政策的。

範德人只是知道有這麽一個苗頭,就已經這樣看好這個政策,真正知道這段歷史的楚韻,以及在書上看過這段歷史記載的王建業,他們夫妻倆對于即将下達的政策,感受更加具體。

政策沒出來,也沒有什麽具體好聊的,一晚上楚韻盡聽着範德人關于開放後的各種暢想,經濟如何如何發展,建立多少工廠,解決多少就業,引進哪些技術等等。

楚韻感覺,範德人很快就要抛棄他現在的工作,準備下海經商了。

範德人擺擺手:“就算政策下達下來,至少還有幾年試驗時間,還是再觀望觀望。”

說完範德人怼了楚韻一句:“你說你都這麽大的人,考慮事情還這麽不全面,我招學生可不要你這樣的。”

楚韻想掄起拳頭和範德人這個老頭兒PK,會不會說話?會不會說話?

不過也只能心裏想想,楚韻暗暗咬牙,她還有用得上他的地方。

楚韻皮笑肉不笑:“範老師有沒有計劃去香港看你的家人啊?”

範德人嘆氣:“我已經和家裏人聯系上了,等暑假我要找機會去一趟香港,見見家裏人。”

楚韻就等着他去香港,等經濟形勢更好一點,她還要去香港開戶做投資,可定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

楚韻上輩子學經濟出身,自從萌生搞投資這個念頭,她一方面努力積累原始資金,但她真正看中的提款機,還是在海外。

比如,從九十年代開始,國際游資瘋狂進入歐洲、東南亞各國,通過做空、狙擊一個國家的金融市場瘋狂斂財,楚韻就準備跟進去喝口湯。

要進行這些金融操作,她勢必要去港城開戶。不過她也不清楚,她的戶口能不能去港城開戶,如果不行,就要走範德人的關系了。

楚韻這個人就是這麽勢利,現在還用得着範德人,就主動示好:“你去港城看家人,這麽多年沒見,不給帶點土特産?貴重的如人參鹿茸之類的藥材,送給長輩合适。還有古董小擺件兒,送給同輩或者小輩,還有香腸臘肉什麽的,這也是家鄉口味嘛。”

範德人點點頭:“你還挺懂的,聽你的,回去我就準備。”

“我們家去年做了不少臘肉和香腸,你要一時買不到合适的,我送你點。”

“那行,我也不去外面買了,你送我點,等我回來,我給你回禮。”

“好嘞!”

範德人一走,王建業無奈地看她一眼:“你呀,怎麽把蝦做出來了?”

王沐和王林不懂他們爸爸的意思:“蝦好吃呀,為什麽不做?媽,明天也做。”

話都說出去,借口都有了,楚韻怕什麽:“吃,明天不僅咱們吃,還給你們師爺爺和師伯他們送一些過去。”

王建業嘆氣,真是操心。

第二天,王建業出門上班的時間比往常早了一點,他的自行車後座上綁了兩個木桶,他把車子騎到老師家。

老兩口和郭旭正在吃早飯,看到王建業吃力地抱着木桶上來,瞅了一眼:“喲,海蝦和海魚?”

“嗯,楚韻千裏迢迢帶回來的,讓我給你們送點來。”

“這麽多?”

“樓下還有一桶,給二師兄的,我不方便帶到單位去,先放您這兒,等下班了,讓他自己來搬。”

一木桶水和魚蝦,重量不輕,郭旭下樓,和王建業把另外一桶擡上來。

師娘笑:“你們家楚韻還真是心疼你,為了能讓你吃到新鮮的魚蝦,費這麽大勁。”

郭旭也說:“就算她上火車讓人幫忙送上車,這麽多東西,路上她每天肯定要換水,也夠折騰的。”

羅紅日知道楚韻千裏迢迢從南方帶了海貨回來,詫異:“為什麽從那麽遠的地方帶回來?去天津買也行啊。”

王建業語塞,他能說她媳婦兒有個空間,無論在哪兒買海貨,對她來說沒有任何區別嗎?他不能。

王建業問:“你要不要吧?不要就留給大師兄慢慢吃。”

羅紅日嘿嘿一笑:“要,肯定要,等我下班就去拿,謝謝弟妹的心意了。”

下午下班,羅紅日把一桶海貨運回家,魚蝦全都還活着,一看就喜人。

羅紅日的媽媽看到臉盆裏那麽大的龍蝦,還是活的,高興得不得了,收拾了一堆東西,讓羅紅日明天上班給王建業送去。

羅紅日不幹:“今天搬這桶東西回來都把我累憨了。”

“嘿,你這小子,禮尚往來知不知道,你吃了建業多少東西,回禮懂不懂?”

他不懂也得懂。

真不懂?他媽說了,不懂就別吃,人家好好的東西,別喂了他這沒良心的狗東西。

廢話,他辛辛苦苦搬回來,怎麽能不吃?蒜蓉大龍蝦真的是太香了,必須吃。

回禮就回禮吧,這包東西總不會比一桶魚蝦重。

楚韻東西買得真不少,休息日的時候,還邀請梁靜、馬一鳴、範德人和王家三口人來家裏吃一頓海鮮大餐。

本來不想請範德人的,他已經吃過一次了。範德人從馬一鳴那裏知道後,說他還要來。

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吃到了王家送的海鮮大餐,為了感謝楚韻的辛苦,回送了不少吃的用的。

楚韻把這些禮物收拾收拾,和幹海貨一起分成兩份,一份寄回楚家大隊給她爸媽,還有一份給公婆大哥大嫂寄去。

時間很快到了六月底,期末考試來臨,這個對楚韻沒什麽難度,輕松通過。

期末考試之後,範德人要去香港,馬一鳴和梁靜她們要去南方,就跟着範德人一起出發。

這個暑假,楚韻哪兒也不去,她家的院牆要搞起來了。

唐老太太住到五月才走,她的施工計劃就一直沒有實施,正好暑假有時間,她可以好好整一整。

王建業工作忙,幫不上她,請工人、買材料什麽的都是她自己親自動手。

其實材料也要不了什麽,主要就是對這座大院子進行一些修修補補,需要用到一些材料。

連接後院、東跨院和西跨院的門,找到原來被封起來的地方,再拆開就行了。這個反而是最不費事的。

另外,她原來就計劃東跨院栽花種草,打造成一個小花園。西跨院種上果實、蔬菜,以後就是家裏的菜園子。她還準備在西跨院弄一個池子,以後養魚養蝦都方便。

說起來好像事情都不複雜,但架不住事情多,一切按照楚韻的計劃推進,忙完這些,時間都進入八月了。

這一天休息,紀明和師娘難得來一趟他們家,看看她這一個月的勞動成果。

師娘喜歡西跨院,院子四周都是果樹,雖說大多是蘋果、柿子、大棗、橘樹這樣的北方果樹,但還是喜歡。

院子裏頭都用來種菜,因為地以前都被住在這裏的人踩實了,把地翻出來費了老大工夫了。幫忙翻地的大爺還說,這塊地不肥,種菜估計收成也好不了。

楚韻為了這塊菜地下了大本錢,把地翻出來後,用青磚在院子裏砌出橫豎幾條路,把菜地分成幾塊,然後從城外弄了不少山上的腐土回來。

這兩天,種下去的韭菜、小蔥、小白菜已經發芽了,這塊菜地看起來,才像那麽回事。

師娘特別高興:“今年來不及了,明年種點西瓜什麽的,以後想吃西瓜就來地裏摘一個,挺好。旁邊還有一個水池,用水澆地也方便。還有院子周邊的這一排屋子,你休整得也好,夏天來這裏住着,打開窗戶就是菜地,真是舒坦。等你老師有空,我們到時候過來住兩天。”

“行啊,你們想過來随時都可以過來。”

相比師娘喜歡西跨院,紀明對東跨院更加喜歡。

東跨院裏原本大樹就多,再有楚韻在院子栽種的各種花草,這個季節,正是草木旺盛生長的時候,院子裏已經有花木扶疏,滿目雅致的感覺。

院子裏放一把躺椅,頭上有大樹遮蔭,目之所及都是姿态各異的花草,鼻尖輕嗅,都是植物清新自然的味道,耳邊都是蟲鳴鳥叫,簡直是世外桃源。

最讓紀明喜歡的地方,楚韻把東跨院連着的兩間屋子打通,弄成一個大書房,裏面擺上了她添置的古董書架,整整三面牆的書架,擺滿了書籍字畫,讓人簡直欣喜。

“楚韻,你上哪兒弄那麽古書?”

楚韻含糊其辭:“就是這些年收集的,不知不覺就弄了這麽多了。”

羅紅日別人有深意地瞅了這兩口子一眼,誇了一句:“真會收集。”

再說後院,四個院子都已經打通連起來了,他們家的廚房也搬到後院去了。

楚韻喜歡長長的大木桌,家裏又不缺好木頭,她找師傅打了一張長長的木桌,還有配套的羅漢椅。

羅紅日摸了一把飯廳的實木桌子,跟王建業說:“你媳婦兒真會敗家,這麽好的楠木用來打桌子。”

王建業:“那又怎麽樣,我家有,她愛幹什麽幹什麽。”

師娘跟着楚韻去廚房,看到那寬敞的廚房,放食材、調料的地方距離竈臺都有十幾米遠,竈臺一排好幾個竈眼,真是高興。

師娘笑着說:“我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我記得我們家的廚房就是這個樣子的,好多年沒見到這樣的廚房了。”

後院的這個廚房,才是這套宅子的大廚房,前院那個廚房,應該是家裏的小廚房,這兩個地方楚韻都沒動,還是讓這些老東西保持原樣。

兩人聊着天,不緊不慢地做飯。

另外一邊,王建業帶着兩個師兄和孩子玩足球,後院的院子都是青石鋪地,只有院子拐角才放着一口太平缸,裏面養着幾尾魚。

後院地方寬敞,特別适合他們發揮。

等到十二點,楚韻站在廚房門口喊了一聲:“別玩兒了,開飯了。”

王建業把足球踢到一邊:“你們去洗手,我去書房叫老師吃飯。”

楚韻對改造後的四合院特別滿意,老兩口和郭旭、羅紅日也非常滿意,自此之後,但凡有聚餐這樣的事情,大家都默契地選擇來他們家。

地方寬敞,工具齊全,不管想吃火鍋還是想吃燒烤、烤肉都方便。

工具齊全是什麽意思?意思是楚韻這個吃貨,為了方便吃火鍋,在後院弄了一張專門吃火鍋的桌子,還有她和王建業合夥設計好的燒烤架子,找人定做的燒烤簽簽。

定做的超長鋼制燒烤簽簽拿回來那天,楚韻從空間超市裏面找了幾袋專門做燒烤的調料包,試驗了一次。

雖說夏天吃燒烤太熱,但是吃起來真爽,腌過的牛肉、雞肉、烤魚、五花肉,串成串放到燒烤架子上一烤,那個葷香啊,簡直讓人饞得口水長流。

還有各種烤蔬菜、藕片、土豆片、韭菜、茄子、辣椒,想吃什麽烤什麽,先刷上一層楚韻熬的料油,烤到快熟了撒上各種燒烤香料,最後一把芝麻撒下去,齊活了。

也就是他們家院子大,前後左右都沒有鄰居。要不然,就沖他們家這樣隔三差五來一回,別人家日子不要過了。

這一個暑假,前一半的時間在整修院子忙忙碌碌中度過,後一半的時間在各種美食中和玩鬧中消磨,楚韻滿意地拍拍手,這個暑假過得真充實啊。

和楚韻過得同樣充實的,還有馬一鳴、梁靜和楚春玲他們。

一群會計班的老同學,都是老熟人,合夥在南方幹起了倒買倒賣的生意。

他們分成兩組人馬,一組人馬負責找好賣的貨品進行批發,另外一些口才好的同學結伴拿着這些貨品,坐火車去其他地方倒賣。

都是跟着楚韻混過的人,除了開始因為經驗不足被坑了兩次,後頭慢慢就學精了,還能倒坑別人。

為了節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他們在車站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當倉庫,這裏就是他們放貨物和平時睡覺的地方。

辛苦是真的辛苦,一起幹這個生意的人,一個暑假結束,每個人都又黑又瘦。

但是賺錢也是真的賺錢,他們一夥十多個人,平均分配賺到的收益,每人到手将近四千塊錢。

楚韻知道他們賺到的錢之後,專門誇了他們一句:“幹得不錯,沒白聽我的課。”

梁靜嘿嘿一笑,露出她的大白牙。

楚韻也笑了:“你畢竟是姑娘家,錢要賺,自己也要顧好,多吃點好吃的補補身體,還有你的臉,買瓶好的擦臉霜保養保養。”

梁靜搖搖頭:“這些都是次要的,我把我賺的錢都拿去買房了。”

“都花了?”

“花了三千八,買了一套兩居室,房子不大,位置也不太好。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從開年到現在,房價一直在漲。我買的這套房子,年初我去問的時候才三千二呢,房價漲得太快了。”

馬一鳴手裏的錢也拿去買房子了,雖然範老師送給他一套院子,他還是想買房子。現在房子越來越貴,買房子虧不了。

楚韻笑:“楚春玲他們是不是也準備買房子?”

“嗯,我們商量好了,都買房子。只有北京和上海的房子才這樣貴,其他地方,縣裏的房子,我這樣大小的房子,三千八能買三四套。”

雖然知道北京的房子貴,以後漲得也多,但梁靜還是很羨慕其他地方的低房價。

說實話,楚韻沒覺得他們做的事兒不對,但是該告誡的還是要告誡,必須注意安全,畢竟這方面還沒有全面放開。

馬一鳴點點頭:“我們知道,範老師當時也跟我說過。”

馬上開學了,學校的學生都回校了,老師們也都到崗了。

開學前一天,範德人來了一趟同仁巷,同時,送了兩大行李箱的東西來。

時隔一個暑假再見到範德人,喲喲,這人更加講究了,看看他身上的襯衣和西裝褲的料子,還有這個做工,看來他們範家在香港混得不錯啊。

這個行李箱是真的行李箱,不是楚韻在木頭箱子下裝兩個滾輪那種山寨的。

“送你的,裏面都是我媽和大嫂選的東西,我也不知道什麽,你自己看。”說完就昂着頭,傲嬌地走了。

啧啧,楚韻關上門口,回屋開箱子。

一箱子東西是給王建業和兩個孩子,主要是身上穿的東西。估計範德人的老母親準備東西前,跟範德人打聽過他們一家,準備的衣服褲子的大小都挺合适。

另一個還沒打開的超大號箱子,裏面裝的是各種土特産,應該是範德人說過香腸臘肉是他們家給的,人家給的回禮。

三箱子東西,還有一箱子專門給她的,給她準備的是各種時尚的衣裙、首飾、包包等東西,都挺适合她。

箱子裏面最貴的東西,應該就是那一套鑽石的首飾。裝首飾的盒子裏夾了一封信,是範家寫的感謝信。

楚韻放下信,啧啧一聲,王建業都還沒送過她鑽石,居然有別人送她了。

範家是真有錢,以後麻煩他們的時候,希望他們也能像這次這樣慷慨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