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017年8月8周二
2017年8月8日 周二
半個月前收到醫院通知,簽了就業協議書和補充協議,而後體檢結果也出來了,一切正常。
七月份我有半個月都在醫院的培訓中度過。
先是為期四天的人事處培訓和考核,緊接着是護理部為期11天的培訓和考核。想起昨天一個下午一口氣考了4項操作,我一路緊張生怕自己哪一項沒考好醫院直接“請”我回家。
到今天蠻意外,護理部沒有“請”任何一人回家,早上一來帶着17屆這一批新招的應屆畢業生下臨床科室去了。
我被帶到了普通外科二病區,陳老師面前。
陳老師是這個病區的總帶教,四十來歲的模樣,她帶着我先了解了一下整個病區的環境,當時是早上八點多,所有護士都在治療室裏準備當天的治療。我和陳老師從治療室出來,碰見一位女醫生站在護士站前趴在臺子上寫東西,陳老師帶着我過去:“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們科唯一的一位女醫生,劉利,非常能幹,女強人。”
劉醫生個子挺高,我165,她還要比我高半個頭,微胖界的一員,戴着眼鏡,穿着短袖白大褂,見我們過來,停了手上的活,轉過身笑着看我和陳老師。
陳老師又說:“這是我們科新來的同事,今年剛畢業的,沈東林。”在介紹我。
“剛畢業的啊,看着好小,你多大了?”劉醫生笑眯眯地問我。
“22。”我答。
“22?”劉醫生一臉崩潰,“好小啊!我老了!”
“你還老?”陳老師接過她的話,“那我豈不是成老太婆啦。”
最後我被陳老師安排給了管老師。管老師的職稱為主管護師,是這個病區裏除陳老師以外職稱最高的護士,也是我的帶教老師。新入科還沒有拿到職業資格證的我只能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學習與工作。
大學最後一年我在臨床實習了一整年,雖然每天做的工作都是量血壓測體溫換水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做得多了倒也是得心應手,游刃有餘。
時隔半年再次回到臨床,感覺上卻是出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跟在管老師身後學了一天,除了換水和量血壓我偶爾可以幫幫忙,基本就沒有我能上手的時候,一整天我的狀态基本都是——
我是誰?
我在哪??
我在幹什麽??
……這種懵逼狀态。
但是多少還是了解了一些關于這個科的基本情況——
比如我們病區護士長回家生孩子去了,要十月份才回來。比如普外科總共有兩個病區,普外科一病區是血管和胃腸病區,普外科二病區為肝膽和甲乳(甲狀腺和乳腺)病區。兩個病區加起來二十多個醫生裏只有劉醫生這一位女醫生,這下我終于明白這個“唯一的”女醫生是什麽意思了。
我這人比較怕生,面對不熟悉的人顯得特別安靜,一旦熟絡起來就會發現我其實是個話痨。實習時曾被老師這麽評價過:“這個妹妹比較內向,不愛說話。”當時我也只是笑笑,無法反駁。
我不善于主動和陌生人拉近關系,我嘴笨,不會找話說。初到一個新環境,令我感到疲憊的不是工作上手的難度,而是人事關系的重新開始。每個人我都不認識,都是陌生人,說話時我小心翼翼斟酌好了再開口,生怕說錯什麽給同事留下不好的映像,但是內心其實是十分期盼着趕緊和同事們熟悉起來,這種緊張着急窘迫又期待的混亂內心時刻折磨着我。
幸好科裏的同事性格都很好,大概是年齡差不多的緣故吧,大家都很友好,還很照顧我,讓我原先內心的緊張消除了許多。
一天班上下來,除了陳老師和管老師,其他人我總是名字和人對不上號。回家後我和老娘講起這事兒,老娘說新人這樣很正常,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就成老油條了。
我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才能混到成為老油條的那天,我只知道我現在過的幸福又痛苦。
但那又怎樣,生活還是要繼續,再尴尬也要繼續。
晚安。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基本是在交代背景
畢竟故事是發生在“槿城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二病區”的故事
背景不清楚那還怎麽談戀愛乃們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