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下午魚一定會送過來, 放哪是個問題,越河告訴過她大概送達時間。
差不多在下午四點送到,如果小寶寶剛睡着, 她會出來,要是沒睡着, 她等小寶寶睡着再出來。
能把車開過來就好, 她怕他們被誤會是來賣魚的,被托兒所老師趕走, 先提前打聲招呼。
陪孩子吃完午飯,王錦繡和老師說過魚的事情, 先離開了。
葉子看着媽媽離開,随即拍拍自己的口袋,餅幹還在, 回家再給媽媽吃。
小紅鹂送給她的餅幹,要是看見她給媽媽吃,小紅鹂會覺得她不喜歡吃她送的餅幹。
她喜歡的,非常喜歡, 因為喜歡, 才想讓爸爸媽媽都嘗嘗。
站在葉子前面的小紅鹂見葉子還看着她的媽媽,安慰葉子,她的媽媽下午會來接她, 不怕。
讓葉子不難過, 說葉子已經很幸福了,葉子媽媽中午會來看葉子, 她的媽媽不會來看她。
葉子比很多小朋友都幸福。
沒想到這話能從小紅鹂嘴裏說出來, 明明以前都是大家安慰她。
下午接近四點的時候, 王錦繡還在看孩子, 小寶寶這會兒醒着,要等小寶寶睡十幾分鐘确定暫時不會醒來才能走開。
幸好十幾天大的小寶寶整天都在睡覺,吃飽後,眼睛沒睜多久就犯困漸漸閉上了。
确定寶寶睡着,王錦繡跟吳卉說了聲後,出發去托兒所,看看托兒所是什麽個情況。
已經是下午四點半,越河那邊應該不會出意外吧。
真怕越河送來的大魚吓壞小朋友們。
Advertisement
小孩子們膽子普遍比大人大,但兩三歲的孩子……不确定他們見到大魚會不會吓到,晚上回家做噩夢。
如果害孩子們做噩夢,他們一家人算做壞事了。
王錦繡來到托兒所懵了,托兒所前院沒人,老師看見她,把她帶到後院,後院怎麽搞得和菜市場似的?
幾個大盆并排擺在後院,有些小朋友圍着盆看,還有些小朋友圍在鐘越河身邊。
鐘越河坐在小板凳上,和小孩子們有一句沒一句聊着天。
圍着他的小朋友是湯圓葉子以及小話唠小紅鹂他們幾個。
從養殖場過來的人,除了鐘越河還有錢金鑫,錢金鑫坐在一排水盆前面,活像市場裏賣水産品的老板。
他沒大聲吆喝,安靜坐在小板凳上,随幾個孩子蹲在盆前看,不打擾小朋友們,他們試圖把手放進蝦盆或者魚盆裏,他才出聲阻止,語氣蠻溫和的,不至于吓到小朋友。
一個盆裏專門放了條大魚,剩下四個盆,分別放了魚、蝦、蛏子、蛤蜊,最大的是魚盆,最小的是蛏子盆和蛤蜊盆。
魚蝦看着捕撈沒多久,都挺活潑的,有管子通到水裏,水還會翻動。
見她過來,鐘越河站起來,幾個小朋友只能仰視他了。
他們第一次見到湯圓和葉子的爸爸,好奇的不得了,知道這些都是叔叔養的,紛紛問叔叔是怎麽養的。
小孩子們的問題總是稀奇古怪,鐘越河回答得敷衍,有時候都不答,讓他們自己猜。
只有兩個老師在後院,她們只在邊上站着,和盆隔着一段距離,怕靠得太近被誤會想占便宜。
王錦繡走到鐘越河身邊,幾個小朋友主動讓開位置,但是小朋友們都沒離開,看着他們,她想小聲說話都不好意思說。
鐘越河能從她神色看出她想說什麽,主動說起:“今天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水産品,待會兒等他們家長來接,讓小孩子自己撈,撈多少帶多少回去。”
葉子和湯圓都跟在爸爸身邊,看到真正的大魚,小朋友們不是非常怕,對葉子說,這條大魚比葉子說的還要長,葉子真的沒有騙人。
爸爸帶來托兒所的大魚并不是葉子看過的大魚,然而小朋友們,不管是不是好朋友,都誇葉子好厲害,見過這麽大的魚。
葉子飄飄然,這兩天在她頭上的陰雲全消失了,面對小朋友們的誇獎,她說現在大家都看見,不只她一個人看見,所以大家都厲害,不是她一個人厲害。
王錦繡聽他的意思,略微松口氣,真怕他做生意做到走火入魔,來托兒所院子裏賣水産。
放在前院太過明目張膽,怕路過的人以為這裏賣魚,特意搬到後院去。
“你們去看水盆,我要到那說幾句話。”鐘越河見王錦繡準備走了,趕幾個小孩去看水盆。
王錦繡跟着他到角落的位置:“今天你把孩子接回家,我不來托兒所了,直接回家。”
“不行,我準備等你一起回家。”不然白來,小貨車都開到托兒所門外了,能叫她走回家?
王錦繡:“你別等我,你回家煮飯。”
家裏需要有個人煮飯,看他很閑的樣子,煮飯的活落在他頭上不是應該的嗎?
鐘越河果斷拒絕:“不要。”
“好吧,我六點過來,外面停着一輛小貨車,是你們送魚安排的車?”他拒絕得很幹脆,說明她沒辦法左右他的決定,無法左右就随便他了。
“嗯,等你下班過來,坐小貨車回家,我們到家,小錢會跟車走的。”
在走之前,王錦繡還要說一句:“村裏的小孩都怕你,沒想到在這裏挺受小孩子喜歡的,我走了。”
王錦繡跟他說完,去跟湯圓葉子說兩句才走。
她走了,鐘越河坐回小板凳,除了兩三個小孩待在屋子裏,別的小孩全在後院看盆裏的魚蝦。
他們家長最早的也要五點左右才會來接人,這會兒還沒有一個小孩被接走,待在屋子裏的小孩其中之一就是壞小子,見葉子爸爸真的帶了大魚過來,自尊心作祟,不願意去外面,剩下的也與葉子幾人不合的小孩。
即使再想看,清楚是葉子爸爸帶過來後,堅決不去湊熱鬧。
...
說六點再回來的王錦繡,沒多久帶着一個桶返回了。
她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帶一些回吳家,有便宜也要讓卉姐占到。
晚上煮蛤蜊鮮蝦面給卉姐吃。
錢金鑫遞漏勺給她,她不要蛏子,別的都拿。
“嫂子,我幫你抓魚,你不用自己抓,你想要哪條?”錢金鑫見王錦繡撈完蛤蜊和蝦要去抓魚,問她想要哪條魚。
不用自己抓魚,王錦繡選了條在盆裏算中等大小的魚,只選一條,蛤蜊和蝦也沒拿很多,只拿一頓的。
看她提個桶回來,鐘越河就知道她回來幹嘛的,跟小朋友們說:“沒有桶盆是帶不回家的,你們想想帶什麽回家。”
如果沒有王錦繡剛才的操作,小朋友們或許還在四選一,王錦繡一頓操作下來,小話唠就問鐘叔叔,是不是全都可以拿。
王錦繡不管鐘越河怎麽應付小孩,帶着桶回去了。
鐘越河:“全部都拿回去不給別的小朋友留了?”
他能理解小話唠的意思,故意問的。
小話唠作為一個正直的小朋友,怎麽可能做出獨吞這樣的事情,給叔叔解釋自己的話是什麽意思。
小百靈和小紅鹂兩個小姑娘在讨論選條最小的魚,帶回家養大吃。
葉子聰明了一回,讓小姐妹們選大魚,不要選小魚,選大魚今天晚上就能吃了。
無論大魚小魚,想吃的話晚上都能吃。
錢金鑫聽到小朋友們的童言童語,還是說了幾句,魚在自家養是很難養活的,最好晚上或者明天吃掉。
幾個小朋友似乎聽懂了,開始選魚,都定下自己要選的魚後,蹲在魚盆旁邊,看着魚游來游去。
“這是怎麽回事,托兒所裏開始賣魚了?”今天第一位孩子家長來了,看起來像是小朋友的奶奶或者外婆。
老師把事情前因後果簡單解釋一遍,小朋友的奶奶挺不好意思,說多不好,讓人破費了。
作為今天送魚事件的主導人,鐘越河表示為了證明自家閨女沒撒謊,花些錢是應該的。
小朋友催奶奶回家拿盆,他也要挑魚。
聽他說要挑魚,小紅鹂幾個把自己的魚看得更緊,她們預定的魚不能讓別的小朋友搶走。
盆裏的魚有二十幾條,看小朋友們圍着魚盆,有些混亂,鐘哥又不管事就在旁邊坐着,錢金鑫耐心和孩子溝通,說旁邊的蝦也很好吃,比起魚,小朋友更适合吃蝦。
小話唠沒和別的小朋友擠在一起選魚,他蹲在蝦盆前,在挑大蝦。
第一位來的奶奶見孩子們選得熱鬧,想想就回趟家拿桶來了。
這個托兒所孩子的家都住得不遠,小朋友奶奶沒多久就提着桶回來,桶裏還裝了水。
第一個小朋友開始選,他最先選魚,不知道這些小朋友們怎麽做到的,還能認出自己選的魚,錢金鑫都認不出來。
小朋友選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沒出來說話,錢金鑫就把魚抓進去放到人家桶裏。
桶不是由奶奶提着了,放在地上,除了魚,別的都讓小朋友自己裝。
第一個小朋友對剩下三盆的興趣不是非常濃厚,但是看見葉子媽媽都往桶裏來了點,他也學葉子媽媽,自己拿着漏勺去撈魚旁邊的蝦。
漏勺挺深的,兩歲大的孩子拿着非常費力,蝦個個活蹦亂跳,小朋友在盆裏撈了幾下,有蝦進去漏勺,也有蝦跳出來了。
吓得旁邊幾個小孩趕緊躲開,也有小朋友膽子大要去抓跳到地上的蝦。
錢金鑫讓小朋友們別抓,他來抓。
挑出來的蝦抓起來,都放第一個小朋友的桶裏。
撈蝦真得太可怕了,第一個小朋友不執着于蝦盆,去後面撈蛤蜊和蛏子。
小朋友就是小朋友,一勺撈幾個就滿意,沒有撈第二勺的意思。
把漏勺還回去,小朋友準備和奶奶回家,小錢再給人家桶裏撈了半勺蛏子和半勺蛤蜊。
鐘哥說的,小朋友要是選的不多,就再補些蛤蜊和蛏子。
之後又有家長過來,第一個小朋友的奶奶還沒離開,都沒等老師解釋,她替老師把現場狀況說明了。
有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第四第五都來了。
沒家長嫌麻煩,知道能免費拿魚蝦,都回家提桶去了。
今天下午托兒所格外熱鬧,有部分家長,明明孩子已經挑好了,還留下來看熱鬧。
好在孩子們也不急着回家,都留下來看熱鬧。
下午五點半,小紅鹂的嘴巴越噘越高。
小百靈和小話唠的水桶都裝好了,小紅鹂的家長還沒來,幾個小朋友哄她,說她爸爸很快就會來。
小紅鹂的爸爸差不多五點四十才到的,是個長相斯文的瘦高男人,還不明白托兒所後院為何如此熱鬧,就被女兒劈頭一頓訓斥。
平時說話慢吞吞但是能說清楚的小紅鹂,由于太生氣,說話急起來,吐字并不清楚。
不清楚依舊能聽出她在說什麽,大概意思是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很快就來了,他們的水桶裏都裝滿了,我還沒有水桶。
有別的家長在旁邊解釋,小紅鹂爸爸總算明白怎麽回事,表情為難,今天輪到他接孩子,緊趕慢趕才過來,生怕接遲了女兒哭鬧,女兒是沒哭鬧,但很生氣。
他心裏認為回家裏去拿桶是件更浪費時間的事情,一時沒動作,直到女兒發完火,催爸爸回家拿水桶,他才不得不回去。
小紅鹂爸爸走了,別的幾個小朋友過來哄她,說她爸爸雖然這不好那不好,但他是她的爸爸,小孩子要有肚子,不和大人計較。
肚子是小話唠說的,小話唠的媽媽見兒子鬧笑話,糾正道是肚量,別的家長因為小話唠的肚子笑出聲來。
小話唠也不氣惱,按媽媽的話說了肚量,小話唠的媽媽一看也是個話唠,同身邊幾個家長聊起天都不帶停頓的。
小紅鹂點頭,暫時沒有小朋友選了,她拿着漏勺做準備工作,下一個肯定是她了。
下一個還不是她,因為有另外一個小朋友家長拿盆回來了,家裏沒水桶就用水盆替代了。
小紅鹂不得已讓出手上的漏勺,小紅鹂好不容易把嘴收回去,很快又噘起來。
生氣。
小紅鹂爸爸是和小紅鹂媽媽一起過來的,媽媽來了,小紅鹂找媽媽告狀,找媽媽告完狀,趕緊去排隊,她爸爸媽媽和水桶都來了,沒人可以插隊。
差不多是倒數五個的孩子了,小紅鹂為了補償自己,多撈了幾勺,只是每勺都很少,撈了很久也就給水桶鋪了個底。
小紅鹂額頭逐漸滲出汗水,自覺收獲頗豐,收手,她的媽媽拿了條手帕替女兒擦汗,對女兒說辛苦了。
小紅鹂的爸爸媽媽性子有些相似,都不是會兇孩子的家長,養出來的女兒脾氣比他們兩個加起來要大。
好在紅鹂小朋友本性不壞,比起脾氣,更讓大人頭疼的是嬌氣。
錢金鑫往小紅鹂水桶裏撈了一勺蝦進去,少說一兩斤了。
鐘哥交代的,和湯圓葉子玩得很好的小朋友,給他們桶裏撈勺蝦,至于別的家長,蛏子蛤蜊随便補一勺。
同湯圓玩得好的小朋友不多,葉子玩得好的三四個,很好認。
“各位家長,我們最遲六點半就走,大家已經拿到的可以先回家,托兒所快要關門了。”給小紅鹂撈完蝦,錢金鑫開口。
見時間确實不早了,大部分家長離開,葉子和好朋友們告別,小話唠他們還知道說謝謝,謝謝葉子,謝謝小錢叔叔,謝謝鐘叔叔。
實際是他們的家長讓他們記得說謝謝。
...
王錦繡給吳卉做了蛤蜊鮮蝦面,吳卉已經能下床來廚房吃飯,她把面煮好盛起來,今天盛面用的小湯盆,五只蝦整齊碼在面上。
越河他們帶的蝦個頭不小,她特意挑了五只大得出衆的。
小蝦都不便宜,個頭不小的就更貴了,所以在吳卉吃晚飯的時候,王錦繡特意多解釋一句,把自己女兒的事簡單說一遍。
晚上的蝦和蛤蜊不花錢,也不是她單獨送給卉姐的,屬于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她去拿了點。
她幾乎不和吳卉說這些家常話,只是簡單解釋一句。
吳卉聽完表示他們在教育孩子上還挺費心,會替孩子的心情考慮。
“我家孩子,才兩歲,煩惱就那麽多,回家不開心,整天黏着我,不得已這樣做,今天開心了,我老公不在托兒所賣魚,送,全部送,不然托兒所老師,要被罵。”王錦繡普通話已經流利許多,說長段話磕巴,但全都能用普通話說出來了。
家長們都看着,真是送的,有心人想污蔑也有許多證人。
吳卉還是挺放心的:“托兒所所長允許就不會有事。”
“以後不會的,太多次費錢,會被當成,賄賂。”
“托兒所有什麽好賄賂的,等孩子幼兒園小學再注意點,對了,錦繡,我幫你問過,你家大兒子湯圓沒辦法進A大幼兒園,名額滿了,明年下半年你的小女兒葉子有機會去A大幼兒園。”
說到幼兒園,吳卉把得到的消息說完,進A大的幼兒園,如果不是A大教職工 ,又不是省城戶籍,需要找A大開個入園證明,還要再交孩子入園費用。
省城戶籍也需要入園證明和交錢,錢比外地人少點而已,只有教職工的孩子們才完全免費。
入園證明在吳卉這裏不難拿到,麻煩的是每學年都有名額限制,湯圓這樣的半路小朋友不可能進去了,葉子沒到入園年齡的小朋友還有機會,只要明年報名的小朋友不多,有空餘名額,葉子就能進去。
至于湯圓以後該怎麽辦,吳卉也幫忙打聽好了,離王錦繡家第二近的幼兒園是個高中附屬幼兒園,這家高中并不附屬任何大學,是市一中。
市一中的教學水平不遜于A大附屬中學,他們的職工附屬幼兒園條件放得比較寬,正常情況下,交錢就能進去,不限制戶籍名額。
王錦繡把吳卉的話記在心裏,幹活結束去托兒所接孩子的時候和孩子們的爸爸提孩子讀幼兒園的事情。
等她來到托兒所,托兒所還挺熱鬧,家長們都提着水桶往外走。
她聽孩子家長說蝦挺肥,魚不錯之類的話,還有打聽越河來歷的。
王錦繡捏把汗,有小朋友認出她來了,幸好都叫阿姨,沒直接叫葉子媽媽,要是讓大家知道她就是鐘越河的老婆,她都不好開口說來歷。
今天送魚有小插曲,錢金鑫按鐘越河的吩咐,同老師打過招呼,和葉子他們鬧矛盾的小孩也可以拿魚撈蝦,麻煩老師也和那些小朋友們的家長說明。
主要是和家長說,這幾個壞脾氣小孩的家長自然也想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然而都是讓小孩子去撈,別的大人在邊上看着,他們當家長的肯定不能衆目睽睽之下自己去撈,自家孩子死活不願意,大哭大鬧,他們罵了幾句,拿孩子沒辦法也只能生氣離開。
所有孩子,除了幾個鬧脾氣的都分到了,剩下的,鐘越河做主分給老師們,給自家留一頓晚飯的量就行。
小貨車在六點半離開,王錦繡此時并不大關心送魚的情況,不需要關心,看盆就知道,送得差不多了。
她更想說孩子讀幼兒園的事情,車上不好說,回家再說。
走路近二十分鐘的路程,坐小貨車沒幾分鐘就到家了,回到家裏,王錦繡正要開口說幼兒園的事情,葉子從口袋裏掏出半塊餅幹。
葉子還沒掏完,先把半塊餅幹交給媽媽,再繼續掏。
王錦繡看不下去,幫女兒從口袋裏把餅幹掏出來。
女兒口袋裏的餅幹碎成幾塊,摸着全是餅幹屑,這回孩子爸爸沒來得及皺眉,媽媽已經忍不住皺眉,把女兒的外套脫下來,給女兒換了件外套。
葉子把所有碎餅幹拿在手裏,說給爸爸媽媽吃,還說本來是大的,現在變成小的。
湯圓光想着下午送魚的事情,差點忘記妹妹藏了兩塊餅幹的事。
小紅鹂早上送的餅幹,送給葉子三塊,湯圓親眼看到妹妹吃掉一塊,剩下兩塊放到口袋裏了,于是替妹妹解釋餅幹哪來的。
鐘越河看着餅幹皺眉,嘴裏誇葉子:“你真是我的好閨女,有吃的還能想着我。”
小埋汰就做不到送點幹淨能吃的東西嗎?
王錦繡還在清理女兒的衣服口袋,見女兒拿着餅幹要她吃,她剛想接過往嘴裏塞,鐘越河讓她先別拿,他拿了裏面比較大的一塊,把上面沾到的衣服棉毛弄掉,确定見不到什麽不該出現在餅幹上面的東西後,喂給王錦繡吃。
“餅幹好吃,奶香味十足。”就是有點潮了,放在閨女口袋裏一天,不脆了。
鐘越河接了“吹毛求疵”的活,剩下的餅幹碎,他确定弄幹淨了才吃,不光他們當爸爸媽媽的吃,兩個小孩也吃。
湯圓葉子都吃出差別了,說早上最好吃。
鐘越河:“餅幹一直放口袋裏,壓碎了肯定沒那麽好吃。”
王錦繡還在清理口袋,總想把衣服清洗一遍,但這是棉衣,洗一次,損傷一次。
“葉子,以後食物不可以放在口袋裏,會弄髒衣服的,媽媽給你準備個小布包,你放小布包裏。”
最後,她還是決定把女兒衣服拿去洗,吩咐丈夫去煮飯,她洗衣服。
女兒的衣服小,洗起來方便,洗完衣服她就去找小布包,剪了塊油紙墊進去。
油紙是越河買糕點剩下的。
沒被油浸透的油紙,她都會清理一遍,放太陽底下曬曬收起來,這些油紙總算有用處了。
鐘越河見狀:“按我說不該讓閨女把食物帶回家。”
“兒子閨女孝順,想着爸爸媽媽有錯嗎?你別說孩子了。”
小布包是鐘越河給她買的,來省城後,他已經給她買了兩三個布包,她把最小的留給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