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修)
乾清宮。
長安正趴在康熙懷裏不停的哭,小臉哭的通紅,眼淚将衣襟完全沾濕,眼看着幾乎要喘不過氣來。
康熙只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針紮一樣疼痛,回想起長安乖巧粘人的模樣,又看着如今哭的不停抽搐的長安,康熙只覺得一股無力感湧上心頭,恍惚間,仿佛回到了早些年孩子生一個死一個的時候。
康熙抱着長安一颠一颠的哄着,一邊怒瞪梁九功:“狗奴才,還不快去傳太醫。”
梁九功聞言麻溜的出了寝室門口,踹了一腳守在門口的小太監,怒罵道:“還不快去看一下太醫到哪了,若是再慢些,小心你的腦袋。”
梁九功作為康熙的心腹,早在發現十五阿哥啼哭不止的時候就已經派人請了太醫,這回正站在門口,焦急的等待太醫的到來,此時的他可不敢進去觸康熙的黴頭。
長安抽抽搭搭的哭着,腦海裏滿是夢中的那一場景象,夢裏有很多腓腓奄奄一息的趴在一座山谷之中,世間靈氣稀薄,這讓以靈氣為食的他們日漸衰弱,最後,兩只一大一小的腓腓不舍的看着懷裏的蛋,将蛋放到了以靈草編制好的窩上,所有的族人都圍着這個蛋,似乎在舉行什麽儀式,伴随着曦光的出現,一場天火突如其來,瞬間将整個山谷淹沒,只餘下那一顆蛋被掩埋在烈火燒毀後的廢墟之中。
滄海桑田,原先幽靜美麗的山谷上建立起層層的建築,那些溫柔、樂觀、善良的腓腓卻再也不見蹤影。
他們選擇了用自己的死亡來換取腓腓一族血脈的留存,期待着有一天,蛋中的腓腓能破殼而出,只是很遺憾,他們再也無法看到這一幕了。
長安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消失,莫大的悲傷與絕望彌漫至全身,年幼的他只知道,他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聽到康熙的傳召,太醫們幾乎不敢耽擱,緊趕慢趕的到了乾清宮之中。
“奴才給皇上......”太醫到了寝殿,請安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康熙制止了。
“不必多禮,還不快給長安把脈。”康熙看着長安哭的喘不上氣的樣子心裏越發焦躁,趕緊讓太醫上前查看。
林太醫作為十五阿哥的專用太醫,只能率先上場,仔細的給長安探脈。
越探林太醫的神色就越嚴肅,好一會才确定了自己的診斷,一股絕望彌漫在心尖,卻絲毫不敢耽擱的回話道:“回皇上的話,十五阿哥這是患了驚風,外加受了驚吓才會啼哭不止,如今十五阿哥的情況只怕是不妙。”
康熙瞪大了雙眼,身形微微晃了晃,他怎能不知道小兒驚風,他的嫡長子,他寄予厚望的承祜正是死于驚風:“驚風!林太醫,朕命令你,馬上給長安診治,若是能治好長安,朕許你加官進爵,如若不然......”
不然後邊的話沒有說出口,林太醫卻覺得脖頸發涼,心裏越發的絕望,誰讓他倒黴,攤上了這份差事呢。
林太醫心裏哭泣,面上卻絲毫不敢表露,無論如何他只能盡全力救治,至少讓康熙看到他的努力,否則十五阿哥真的出了事,不止是他,怕是整個家族都會受到牽連。
冷靜下來,林太醫觀察長安的瞳孔,發現長安的雙目直愣愣的,完全沒有聚焦,心裏又沉了幾分,趕緊向康熙提出要通過銀針刺手刺激長安。
康熙雖然心疼長安,但此時也顧不上了。
長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感受不到周遭發生的事情,直到指尖處傳來刺骨的疼痛才擺脫了絕望的情緒。
長安的雙目終于聚焦,看着康熙,長安哭的更厲害了,嘴裏不停的叫着阿瑪。
林太醫見長安終于有反應了喜極而泣,有了反應是好事,看樣子他的命能保住了。
有了幾位太醫的診治,哭鬧了幾乎一早上的長安終于安靜,沉沉的睡了過去。
康熙坐在床邊,緊繃了一上午的心弦終于松了下來,再三向太醫确認長安已經無恙後這才放下心來,捏了捏長安的臉頰,“小壞蛋,你快吓死阿瑪了。”
出了寝室,康熙目光冰冷的看向伺候長安的奶嬷嬷以及宮女太監,“梁九功,送他們去慎刑司,查清楚今早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長安怎麽會突然受了驚,之後便不用留着他們了。”
照顧不好主子的奴才,不要也罷。
——
上書房。
胤祯從永和宮出來之後就一直黏着胤禛,無論胤禛怎麽勸都不肯自己回乾西五所。
胤禛只能無奈的帶着胤祯前往上書房,心裏想着,胤祯也可以啓蒙了...吧,大概?看胤祯這副模樣,估計也是個好學的,等下回去瞧長安的時候順帶向汗阿瑪提一下。
胤祯萬萬沒有想到,就因為自己今日黏着四哥,之後便提前開啓了慘無人道的學習之旅。
到了上書房,胤禛讓身邊的太監給胤祯備了紙墨,任由胤祯寫寫畫畫。
“四弟怎麽将十四弟帶來了,他在這胡鬧豈不是擾了我們學習功課。”胤祉皺着眉頭道。
他就住在胤禛的隔壁,對胤禛院子裏發生的事情多少有些了解,對胤祯這個經常吵鬧的弟弟印象并不好,因此見胤禛将胤祯帶來上書房很是不滿。
“三哥放心,弟弟會看好十四弟的,若是他吵鬧,定然會将他送回乾西五所,不會擾了三哥讀書的。”胤禛拱手說道,語氣很是客氣,話語裏滿是對胤祯的維護。
胤祉哼的一聲,沒有再說話。
胤禛也開始了一天的功課。
先是将今日要學的內容讀一百二十遍,再背一百二十遍,至于抄寫的一百二十遍就留到晚上再進行,因為這個時候,康熙指定的教書師傅已經來到上書房。
胤禛趕緊端坐好,認真聽師傅講課。
進來的張英很快就發現胤禛的旁邊多了一個小小的人兒,宮裏頭這般大的孩子又是坐在四阿哥的身邊,想來這就是四阿哥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了,瞧着倒是挺乖巧的模樣,便由着他去,畢竟給他一百個膽子都不敢将皇子趕走,之後便專心的給胤祉和胤禛兩人講解課文。
考慮到這些兒子們年齡不一,水平也不一致,因此康熙在劃分上書房的時候特地劃分了不小的區域,能容納這些皇子們以及皇子們的哈哈珠子讀書。
胤禛因為和胤祉年紀相仿,加上皇貴妃身子不好,便讓胤禛和胤祉一同入學,互相也能有個關照,兩人的學習進度相同,是在同一個屋子裏一同讀書。
胤褆和胤礽已經入朝聽政,平日裏只要在自己的住所讀書即可,不需要再來上書房學習。
胤祺雖然只比胤禛小一歲,但他自幼在太後膝下長大,只會蒙語和滿語,對漢語那是完全不會,因此學習起來格外的慢,太後縱容康熙也不好說什麽,便讓其單獨學習。後邊的阿哥們除了胤禟和胤俄這兩個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之外,其他的都是單獨安排了師傅教學。
或許是見周圍的人都在端坐着聽課,胤祯便也乖乖的坐在位子上,時不時用毛筆蘸墨在宣紙上胡亂寫畫,到後來,更是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了過去。
胤禛趁着師傅讓自己讀書的功夫,趕緊讓蘇培盛将睡着的胤祯抱回阿哥所。
胤禛和胤祉一直到了午時才結束了上午的課程回到自己的住所用膳。
到了用膳的時間,小太監将提來的膳食放置好,胤禛上座剛要用膳,一旁的蘇培盛猶豫了一會才将長安病重的消息告訴胤禛。
只見胤禛面色忽變,當下也顧不上用膳,徑直沖出乾西五所,朝着乾清宮的方向跑去。
蘇培盛趕緊跟在了後頭,心裏暗腦,爺今早就沒怎麽用膳,他應當等爺用完膳再禀告才是。
胤禛很快就沖到了乾清宮,多虧了為數不多的理智,才讓胤禛沒有直接沖進乾清宮,而是先去禦書房向康熙請安。
康熙見着胤禛面色焦急,簡單的說了一下長安的情況便讓他去瞧長安了。
若是換了平常,必然要考校胤禛的功課一番。
從康熙口中得知長安已經無恙了,胤禛這才松了口氣,但腳步依舊快速的走向了康熙的寝宮裏,他得親眼見過長安才能放心。
“咿呀咿呀。”睡了一覺,長安雖不似之前那般生龍活虎,卻也精神了不少,只是眼角還微微帶着紅,聽到門外的動靜下意識的看了過去,發現是胤禛後興奮的擡起了頭,全然不見上午哭的撕心裂肺的模樣。
長安對胤禛的印象很深刻,胤禛幾乎日日都會來看他,還會陪他玩,還有甜甜的氣息,因此長安很依賴胤禛,見了胤禛就咿咿呀呀的開始說話。
胤禛上前熟練的将長安抱了起來,有些擔憂的上下打量了一番,确認長安确實已經沒事了之後才終于露出了笑臉。
長安在胤禛懷裏待着,眼睛卻不停的打轉,手指時不時的在胤禛的衣服上扣着。
胤禛笑着從懷裏拿出一個帕子包着的東西,将它遞給長安。
這個帕子只在角落處繡了竹子,其餘地方再無一點裝飾,很符合胤禛喜好素淨的性子。
長安開心的将帕子接過來,擡起頭,熟練的在胤禛的臉頰上親了一口。
帕子裏是一個精致小巧的小羊,胖乎乎的身子,圓圓的眼睛,看上去倒是和長安有幾分相似,這是胤禛親手雕刻的。
長安的生肖是羊,胤禛便給長安雕刻了一只羊,這是一早就已經雕刻好的,只是害怕康熙見到了會覺得他玩物喪志,所以一直沒給,這會子胤禛心疼長安,便将木羊拿來哄長安開心。
禦書房。
康熙端坐在位置上,面前的人正是他的親舅舅佟國維。
“奴才聽聞十五阿哥又病了,不知十五阿哥可還好。”佟國維面帶擔憂的問道。今日下了朝他剛回到承恩公府便受到了十五阿哥病重的消息,吓得魂都要飛了,趕緊讓人查探情況,焦急的在承恩公府等待消息。
“舅舅不必擔心,長安已無大礙。”見佟國維的神色不似作僞,康熙臉色柔和了很多。
“可憐這孩子,佟佳皇後去的早,十五阿哥小小年紀便沒了母親,多虧了皇上庇佑,這才多次化險為夷。”想起女兒,佟國維也是潸然淚下,他從小嬌養的嫡女,入了宮後便再沒見過,年紀輕輕就沒了,他怎能不傷懷。
見佟國維提起佟佳皇後,康熙也是面露悲色:“表妹去得早,長安朕也是心疼的。”
康熙與佟國維懷念了一會佟佳皇後。
見時機差不多了,佟國維起身跪下說道:“奴才有一小女兒,溫和知禮,在家中時就常說敬仰孝懿皇後,聽聞十五阿哥身子不好便日日為十五阿哥祈福,奴才想,有她在,興許十五阿哥在想起額娘時也能有些許寬慰。”
聞言康熙的神色霎時就冷了下來,又很快恢複了平靜,“既如此,擇吉日便讓她入宮吧。”
佟國維見達成目的,滿意的離開了,卻沒有注意到康熙複雜又不滿的神色。
看來這些年他的施恩将佟佳氏一族的心養大了......
作者有話說:
注1:查了查資料,發現尚書房是在雍正年間才有,道光年間改成了上書房。所以這裏的上書房就是私設。
注2:承祜死于驚風是我杜撰的,只查到了承祜是因病去世。這裏驚風的症狀有些和真實情況不符,僅為私設。
注3:生肖這個我是根據康熙的生肖算的,極有可能算錯,我對算年齡生肖之類的真的無能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