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當丫鬟的第五十八天

姜棠擡頭看了陸錦瑤一眼, 不知道該不該信。

書裏陸錦瑤有錦鯉運加持,一生順風順水。她對自己人很好,除非別人主動招惹她, 否則絕不惹事。而來到這裏四個月,陸錦瑤慢慢地從一個紙片人變成了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不僅僅是有逆天氣運的大女主, 而且有仁心,有善心。

那會在假山出事, 陸錦瑤二話不說就過來。救燕茗雙之後,也只有陸錦瑤來看她。教她寫字,帶她看賬本, 告訴她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姜棠心裏,陸錦瑤不是朋友, 但已然能算是半個老師。

顧見山救她兩次她一直記着,陸錦瑤亦是,平心而論, 陸錦瑤幫她的更多。

單這些方子, 若是韓氏,估計就直接拿了。當然姜棠也不否認, 陸錦瑤有自己的私心和考量。

但這份私心包括她嗎。

顧見山能喜歡她, 在外人看就夠離經叛道的了。

一個是侯府公子,一個丫鬟,這事要傳出去,對她對顧見山都不好。最主要的是對她不好,顧見山可能什麽事都不會有, 可她不一樣。

她現在連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沒有, 任人随便打發。

人牙子、莊子……興許都是她的去處。

陸錦瑤會告訴鄭氏嗎。

姜棠不敢賭, 無論如何, 她都不能親口說任何和顧見山有牽扯的話。

這回陸錦瑤并沒有問關于顧見山的任何事,只是提醒。若她以後知道什麽事,可以提前說,以免真出了事來不及。

姜棠點了點頭,算是默認她事先知道消息。

但陸錦瑤若是問從哪兒知道的消息,姜棠會說是正院薔薇那兒,薔薇和春臺熟。

陸錦瑤在心裏嘆了口氣,姜棠如何知道的,無非是顧見山告訴的。

至于怎麽告訴的,她也不問了,以後兩人心裏都有數就行。

“這回多虧了你,若是夫人那邊問起,就說我讓你換到晚上值夜的,人是五公子那邊小厮打暈的。”陸錦瑤手指點了點桌子,“應該也不會特意來問,你記着點就行。”

姜棠點了下頭,“奴婢記得。”

陸錦瑤無奈一笑,“下回別這麽莽撞了。”

她沖姜棠招了招手,“過來,把這個你戴上。”

陸錦瑤從旁邊桌上拿了個小盒子,打開是一支梅花簪子。

做工很精致,陸錦瑤買了還沒戴過。

她感激姜棠,知道可能出事守在了宴幾堂,她一個人守在外面,留她和月雲在裏面,這份情她記在心裏的。

姜棠遲疑地走過去,按照陸錦瑤的手勢低下頭。陸錦瑤把簪子戴姜棠頭上,滿意地笑了笑。

這般相貌可謂是得天獨厚,連頭發絲都比別人好看。

陸錦瑤:“我記着你那兒有安陽郡主和燕國公府送來的藥材,還有沒有?”

姜棠道:“有的。”

陸錦瑤莞爾一笑,“正好我這兒缺幾樣,你看着留點,剩下的我按市價給你銀子,你看如何?”

陸錦瑤心裏估摸了一番,姜棠手裏差不多有一百多兩銀子了,算上首飾和那點藥材,約摸有六百兩。

她贖身的銀子早該夠了,現在沒贖身應該是想等出府之後有個去處。

陸錦瑤不會給姜棠錢,畢竟她的錢是她的,救急不救窮。

但其他地方能幫忙她願意幫。

藥材姜棠應該會賣了,與其等姜棠自己去賣,興許被人诓騙,還不如賣給她。

藥材久放也不會壞,況且安陽郡主送來的,都是好藥,賣到外面去可惜了。

陸錦瑤這兒還有四匹好料子,一柄玉如意,是當初做壓縮餅幹皇上賞的。

玉如意和料子是宮制的,賣不了。

這些東西她都沒動過,一直給姜棠留着。

她以為姜棠至少待到年後等她孩子生下來,現在看,年前就得走。

沒人想做下人,誰都想做人上人。

不管是姜棠還是別的丫鬟,誰想贖身,陸錦瑤都不會攔着。

得力的丫鬟還能找,在這兒深宅內院少耽誤一年是一年。

但對顧見山,她仍舊不看好。

身份之差猶如鴻溝,哪怕姜棠做出了壓縮餅幹,但功勞不屬于她。

顧見山也是一樣的道理。

姜棠正想把那些藥材賣了,陸錦瑤買當然好,還省事了呢。

至于會不會騙她,姜棠覺得不會。她當時根本不知道燕國公府和安陽郡主送藥材過來,陸錦瑤明明可以直接拿不讓她知道,何必現在繞這麽大的圈子。

姜棠搗蒜似的點了點頭,“好呀好呀,一會兒奴婢去收拾收拾。”

陸錦瑤沒別的事了,揮手讓姜棠下去。

出門之後,姜棠摸了摸頭發上的發釵,剛才都沒仔細看,一會兒回去仔細看看,應該特別好看。

姜棠先回下人房收拾藥材,安陽郡主送來的藥材不少,燕國公府也是。姜棠當時用了一小部分,還剩一大半。

人參燕國公府送了兩支,安陽送了一支,還有許多她認都不認得的藥材。

姜棠留了支人參,這是救命用的,留一支應急用。

剩下的,姜棠全帶宴幾堂去了。

懷兮抱着藥材去府醫那兒,姜棠就安心等着。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府醫把這些藥材的價錢算清楚,總共一百六十三兩銀子,兩支人參價高,加起來就一百二十兩銀子,其餘的藥材都是上乘的,給的價錢也不低。

每樣藥材的價錢都列了單子,陸錦瑤把單子給姜棠,“看看,若是願意,就跟懷兮去拿銀子吧。”

其他的東西陸錦瑤沒法換,像各種首飾,總不能給姜棠的東西自己再花錢買回來吧。

藥材一樣一樣寫的清楚,姜棠看沒什麽問題就跟着懷兮去拿銀子,這回全都是銀票。

懷兮并不清楚陸錦瑤這麽做是為了什麽,宴幾堂的庫房裏藥材還不少呢,府上又沒人生病,買藥材做什麽。

但姜棠隐隐能感覺出來,陸錦瑤在幫她贖身。

藥材再珍貴,那也不是太醫院的藥,陸錦瑤自己不可能沒有,沒必要費這些心思從她這兒拿。

說不感激是假的,若是以後出府了,她能幫得上,絕不含糊。

懷兮不放心,又囑咐了兩句,“這回錢可不少,你還是存銀莊去吧,不說別的,每個月還能拿點利息。”

姜棠知道懷兮是好意,但她的錢馬上就花出去了,存別處不放心,再說她隔段時間就數一次,不會亂花的。

“懷兮姐姐,我肯定不亂花,你就放心吧。”姜棠沖懷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錢我還有用處,就不請大家吃好吃的了。”

懷兮臉上笑容有些無奈,“誰都有錢,想吃什麽自己買就是。”

本來就不是應當的,再說,自從姜棠進了小廚房,後來又去大廚房,帶回來的吃的還少嗎。

以前趙大娘一個人在小廚房的時候,除了逢年過節,她們幾乎不吃肉的。

指着主子們剩的菜,根本沒指望。

姜棠來了之後,隔三岔五就能吃一頓。

還有宴席剩的菜和邊角料,姜棠哪次不是帶回來,那些也沒要過銀子呀。

投桃報李,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

懷兮覺得宴幾堂好就好在丫鬟們不掐尖,自己做自己的事,想的都是吃喝玩樂,比別的院子強太多了。

姜棠笑了笑,剛要說話,又聽懷兮道:“若是遇見難事,就和我們說,我們幫不了的,還有大娘子呢。”

姜棠道:“我知道。”

只是陸錦瑤已經幫了很多了,贖身是她自己的事,應該自己來。

姜棠也不想出去之後還背一身的債,等這月月假,她出去看看宅子,了解一下行情。

拿了銀票,懷兮記上賬,這就沒別的事了。

姜棠道:“新鋪子那邊已經裝的差不多了,大娘子一直沒去看,這兩日可以過去,然後選個好日子開業。點心師傅那邊都能上手了,新掌櫃從錦棠居調過去了一個,幫工調去了兩個,城南那邊新請的人。”

除了點心師傅,掌櫃幫工兩間鋪子都是一半新人一半舊人。

也有提點之意。

鋪子不可能只有一家,若是做的好,以後能去新鋪子當掌櫃。

新請的掌櫃自然沒有老人上手快,去新鋪子了自然是他們說話頂用。

懷兮沒管這些事,半個多月,姜棠就全給辦妥了。

懷兮:“行,我告訴大娘子,新鋪子開業後大娘子應該要回平陽侯府住上幾日,趕中秋回來。”

姜棠:“也不知道帶誰去。”

懷兮也不知道,宴幾堂肯定得留人,帶誰去,全憑陸錦瑤的心意。

這正趕上收秋,還得讓幾個人去莊子盯着呢。

姜棠拿了銀子就回小廚房了,這陣子她總去新鋪子,宴幾堂的飯食都是趙大娘來的。

小廚房幹活就是這個好處,除了早中晚飯點,其餘時間都很清閑。

從前趙大娘都是坐着打盹,現在她也研究研究菜式,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吃不完的給丫鬟們一分,日子很是充實。

姜棠看桶裏有魚,便道:“中午吃馄饨吧,大娘炖鍋骨湯,留着煮馄饨吃。”

趙大娘:“行啊,大娘子有好幾日沒吃馄饨了,估計也想了。”

姜棠道:“弄三種餡兒,豬肉魚肉和菌菇餡兒的,菌菇餡兒的我來調,另外兩個大娘來吧。”

包馄饨趙大娘熟,她現在包的又大又好看,跟小元寶似的。

只不過姜棠沒和面,而是挑了塊瘦豬肉,又拎了條六七斤重的魚上來,片下精薄的肉片,一片一片沾過玉米粉疊起來,然後用擀面杖一下一下地錘。

趙大娘眼睜睜地看着肉片越來越薄越來越寬,最後成了馄饨皮的大小。

肉做皮,肉做餡兒,這馄饨再難吃能難吃到哪兒去。

可真是啥法子都能想出來。

趙大娘在心裏啧啧兩聲,然後燒火去炖湯,然後跟着姜棠一塊兒調餡包馄饨。

再來兩三道小菜,中午飯就夠了。

姜棠包了二十個馄饨,洗了手出去看看,顧湘珺有時過來用午飯,今兒要過來的話,得準備兩人份的。

往正屋門口一瞅,顧湘珺的丫鬟正在門口守着,姜棠又回去包馄饨了。

顧湘珺過來的時候給陸錦瑤帶了些小東西,都是汝林的特産,看個樂子罷了。

陸錦瑤倒是挺喜歡這個妹妹,漸漸也把她的婚事放在心上,過陣子她回平陽侯府,可以多留意。

嫁人是大事,更是一輩子的事,還是得看顧湘珺的意思。

顧湘珺其實不好意思提這個,但陸錦瑤不是外人,也就半推半就地說了,“母親說不看重家世,只要人上進,家裏簡單就好了。”

陸錦瑤問:“那你呢?”

顧湘珺嘿嘿一笑,“我呀,喜歡好看的,然後還要對我好。左右我還小,要等哥哥們都成親了才輪得到我呢。”

陸錦瑤想想也是,先在侯府養着,越是年紀小,性格越天真浪漫,“成日在府裏悶着也不好,下午帶你出去轉轉。”

看看新鋪子,沒什麽問題陸錦瑤想明兒就開業。

每日的租金、請人的工錢就好幾兩銀子,有錢也不帶這麽花的。

姑嫂倆說着話,就到飯點了。

顧湘珺眼睛發亮,她總覺得四嫂這裏的菜比別處的好吃。

全是新奇沒吃過的。

汝林地處西南,那邊濕熱,菜辣的多,宴幾堂的菜什麽口味都有。

顧湘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頓能吃兩碗飯。

陸錦瑤看她吃的香,自己也能多用些。

兩人等着上菜,先是涼菜,有顧湘珺愛吃的雙皮奶、糯米糕。

還有酸爽開胃的涼拌菜、鹵牛肉。

最後端上來的是兩個大湯碗。

聞着就有一股濃郁的骨湯香氣,一看,是馄饨。顧湘珺試着把頭往下探了探,這碗比她臉都大啊。

旁邊還有小碟子,是油辣子和酸蘿蔔絲,想吃辣的和酸的就往裏放好了。

顧湘珺能吃辣,她先嘗嘗到底有多辣,然後一股腦兒全倒進去了,連着酸蘿蔔絲也是。

陸錦瑤道:“你倒是能吃辣。”

“我們那兒的辣椒比這個辣的多,嫂子要想吃辣的,我寫信讓那邊寄一點過來。”顧湘珺沖陸錦瑤笑笑,又道,“那才是又香又辣,可好吃了呢。”

陸錦瑤心道,各地的吃食各不相同,連帶着這些小東西也各有各的風味。

像滇南的菌菇……若以後想開吃食鋪子,光做的好吃還不夠,真的讓人去禦朝各地去尋好吃的食材,味道上才能更勝一籌。

這樣就算有人想模仿,那也模仿不來。

而食材、方子這些都是鋪子的機密,千萬不能讓別人知道的。

顧湘珺沒想這麽多,只是覺得什麽好吃,想給陸錦瑤帶一份,辣椒也不是多金貴的東西,從汝林寄過來,還沒有路上花的銀子多。

她見陸錦瑤動筷子了,也夾了一個,湯燙,顧湘珺吃的很小心,但第一口只咬下一層馄饨皮。

和以前吃過的馄饨不太一樣,味道不一樣。

再嘗嘗肉餡,整只馄饨都鮮美的只讓人想立馬大快朵頤

就是太燙了。

從小教導的禮儀沒有說能一邊吃一邊吹的,只能慢慢等着馄饨放涼。顧湘珺吃了一口酸蘿蔔絲,然後攏了攏耳邊的頭發,沖陸錦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才一鼓作氣咬了半個。

真燙,可也是真鮮。

可裏面的蘑菇丁裹在豬肉裏,吃着有種艮艮的感覺,形狀也好看,外面的皮晶瑩剔透,透過皮看的內陷兒又大又滿。

看的人都舍不得吃了。

顧湘珺嘗第二個,是魚肉的,但是外皮裹着并沒有腥味。

顧湘珺眼睛帶着亮光,“四嫂,這個馄饨真的比我以前吃的馄饨都好吃!”

陸錦瑤也覺得好吃,從馄饨皮看裏面的餡兒顏色各不相同,好像連馄饨皮都有細微的差別。

街頭賣的肉餡兒馄饨六文錢一碗,裏面的餡兒也是各大飽滿,但完全及不上這個。

陸錦瑤道:“這個馄饨皮是什麽做的,怎麽和以前吃的不太一樣。”

顧湘珺捧着臉,道:“只有肉做的才能這麽美味吧。”

陸錦瑤忍俊不禁,“你呀,光想吃肉了。”

陸錦瑤吩咐伺候的白薇,“這馄饨給正院送一份去,今日中午侯爺是不是沒回來?”

白薇點了點頭,“是沒回來。”

陸錦瑤道:“直接送生的吧,多拿些。”

到了正院,想分給誰就分給誰。

這一碗馄饨吃的人渾身上下都舒坦,整個人都暖洋洋的。

還有幾天便是立秋,陸錦瑤感覺現在天氣就慢慢涼快下來了,不用冰,穿着夏衣正合适。

立秋之後得換秋衣了,趕上莊子秋收,也得派人去盯着。往年都過去小住幾日,但顧見舟不在,她肚子大了,受不住颠簸,今年就不過去了。

陸錦瑤打算鋪子開業之後就回平陽侯府,姜棠懷兮去盯着莊子,她帶白薇和月雲回娘家。

高嬷嬷跟着一同回去,剩下的丫鬟有兩個跟着懷兮她們去莊子,其餘人就留在宴幾堂。

八月初五新鋪子開業,陸錦瑤并沒有露臉,而是約了幾位玩的好的,去二樓玩竹牌打麻将。

連鄭氏都來了,為的就是給陸錦瑤拉生意。

這玩法新奇,鋪子裏吃的喝的也新奇。

有人愛喝烏龍茶,這兒就有兩種,白桃烏龍和葡萄烏龍,不僅有茶的清新還有桃子葡萄的香甜味,搭配起來相得益彰。

點心樣數也多了,有人習慣吃五香居的,但也有人慢慢習慣錦棠居了。

論綿軟細膩,五香居任何一點心都比不過錦棠居的奶油,還有各種各樣的味道,開了三個月就開了第一家分店,是在盛京算站得住腳了。

而且,除了芋泥糕和紅薯糕,其他的點心沒人能做得出來,而這兩樣錦棠居賣的很便宜,況且味道更勝一籌,何必去別處買。

新鋪子開業,陸錦瑤在鋪子裏坐了一天,跟着打麻将打牌。

一開始是陪着楚晗玉安陽她們玩,後來勁兒上來了走都不想走。

幸好姜棠有先見之明,有專門給按肩膀的丫鬟。

安陽頭一回見這種牌,比葉子牌好玩,還有麻将,最開始沒上手的時候光鬧笑話了,後來才覺得好玩。

“陸姐姐,這個你還有多的嗎,勻我一副成不成?”安陽不缺銀子,也不怕欠人情。

陸錦瑤讓白薇拿了一副,安陽問多少錢,陸錦瑤道:“這個還真不值多少錢,我給你拿兩副,若是覺着好玩幫忙引薦給別人。”

一副竹牌的成本也就十幾文錢,用的還是侯府的木匠師傅。

陸錦瑤打算一副賣半錢銀子,利潤能有六成。

陸錦瑤:“麻将是難做了些……”

安陽道:“這個倒是不急,來這兒也能玩。放心好了,這個既然能賣,買的人定然多的。”

她也是看竹牌是用竹子做的,才問陸錦瑤能不能賣。錦棠居的麻将是玉石的,光看着就花了不少功夫,和陸錦瑤關系再好安陽也不會問她要麻将上的花樣自己找人做。

安陽下樓的時候看了看四周,裝潢很好看,清新雅致,和其他鋪子不同的是鋪子裏很多花花草草,看着就舒心。

安陽多看了幾眼,狀似地不經意提起,“姜棠今兒不在嗎。”

陸錦瑤淡笑道:“馬上就秋收了,我讓她去莊子盯着了。”

陸錦瑤有兩個陪嫁的莊子,嫁過來之後敬茶的見面禮也有一個莊子。成親兩年陸錦瑤還置辦了一個小的,有錢她不會存到銀莊,多是買田買地。

安陽點了點頭,“是要秋收了。”

秋收是禦朝頭等大事,不僅百姓重視,朝廷也重視。

除了滇南,其他地方都是風調雨順,盛京五六月份雖然雨少,但七月份時不時就來場雨,想來今年收成不錯。

陸錦瑤的莊子在盛京城郊,這陣子整個侯府都忙,因為正趕上秋收。

到中秋前後,差不多就能忙完。

姜棠早上坐馬車去的莊子,收拾了幾身衣服,帶了幾兩銀子。同行的是靜墨,陸錦瑤怕她一個人應付不來,就讓靜墨也來了。

到這裏主要是盯着秋收,顧見舟是進士出身,陸錦瑤的莊子并不用上稅,給農戶一部分傭金就成。

這一片都是莊子,一望無際金色的農田,遠遠能看見幾間小屋子,姜棠上午來的,快中午才到。

她問靜墨:“這邊都是誰的莊子?”

靜墨道:“應該是咱們侯府其他幾位爺的,這個莊子是四爺和大娘子成親時侯爺和夫人給的,我聽白薇說,府上莊子都在這一片。”

地界寬,有河流和湖泊,自家人好說話,也省着因為處在上下流去別的莊子借水。

姜棠點了點頭,路過隔壁莊子,她看見院子裏一閃而過個人影,好像是春臺。

若那是顧見山的莊子,春臺在這兒也不奇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