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站在靖遠號輕型巡洋艦寬敞的艦橋上,來自印度洋溫暖濕潤的海風輕柔的吹拂過面孔,一望無際的海面上金色的陽光跳躍,讓梁志忠大校胸中無限豪氣頓生。
由三艘輕型巡洋艦和五艘驅逐艦組成的特別艦隊在一個時辰前路過了南沙群島,那散落在海面上如同星辰一樣的島嶼向路過的艦隊昭示着他們已經行駛出華夏,現在朝着馬六甲海峽奔馳而去。
指揮艦艙內,一副巨大的海圖前,身穿着深藍色海軍軍服,肩上的肩章綴着将星的人們正對着海圖研究着,經過一番讨論後,命令開始下達下去。
“傳令下去!艦隊變成一字型!”
“是!”傳令兵迅速的出門。
“發信號!全艦隊改換一字型!”
命令立刻被一層層的下達了下去。
“全體轉向,航向270,命令‘南海號’‘海南號’前出偵查!”這一帶的海域地處東南亞群島和半島之間,航線繁多,加上前方便是馬六甲海峽,扼守于印度洋與遠東海域之間,不僅是重要的商道,還是實打實的兵家必争之地!周圍過往船只極多,而且葡萄牙英國等洋人國家的軍艦也不時巡游,航行至此,必須要小心謹慎了。
此次艦隊的任務是控制馬六甲海峽,并堅守到戰争之後,徹底将馬六甲海峽劃入華夏的版圖之中。
南海艦隊在這時候嶄露出了他們平時接受的那些嚴格訓練的成果,艦隊以非常流暢的動作改變了陣型,随後艦隊在距離南沙群島二十萬碼的地方調整了航向,就像是由一根無形的鋼絲牽引着一樣,各艦保持着一千碼的間距完成了一個漂亮的轉向,朝着馬六甲海峽進軍而去。
“非常好!”胡玉林贊賞的點點頭,面對此次航行之中各艦隊表現出來的高超的操作技巧,最為整支艦隊的隊長,這位将軍十分的欣慰。
此時華夏與英法葡之間的戰争剛剛開始,四個國家紛紛派出海軍,但到現在卻是連面都沒見。英國此時的海軍主力還在印度洋徘徊。自從香港事件發生後,英國的海軍和少數駐紮在香港的陸軍就連夜撤回了印度。
随着宣戰開始,英國遠東艦隊随即自印度出兵,只是他們沒料到華夏竟是先一步出兵東南亞,自陸上攻擊印度,無奈之下,英國殖民者只好重新布置海軍與陸軍之間的出戰比例,加重緬甸的守軍。并且在馬來西亞等地派海軍連續巡邏,只不過因為駐紮于東南亞群島之上的海軍多以炮船為主,在配置上根本不是華夏海軍的對手,所以英國人也十分有自知之明的直接派船封鎖馬六甲海峽,并未多在海上襲擾。
此次開戰,戰的便是在未來時間內,遠東利益的劃分。
英國人在遠東經過百年的經營,利益極重。自1805年開始,從印度的恒河流域進而擴張至印度的全部,1814年到1816年之間征服了尼伯爾,随後又自1824年其兩年的時間,控制了緬甸。同時,又于1826年越過了馬六甲海峽而進入南洋群島,占據了馬來西亞及新加坡,而北婆羅洲等地亦皆入其勢力範圍。
對中國的侵蝕及倒是一波三折,第一次鴉片戰争後,除獲占香港之外,并迫中國開放五口通商,而使英國通商的範圍從南洋的新加坡、經過香港到達上海,連結成為英國人在遠東所締造的一個“松散商業帝國”。只不過,自劉琳上位後,英國人在華夏的利益步步縮水,雖有過幾次談判,可是面對華夏随後十年間層出不窮的創造發明和飛速的發展,工業起步的速度讓在華的洋人感到咋舌,五個通商口岸完全被華夏的出口商品占據,白銀的流動只能勉強在鴉片等物的支撐下維持一個平衡。
Advertisement
随後,海關也一步一步被華夏推出的貨物等級評價機構擠兌,無法正常有效的行駛其功能。随着華夏的發展,各國與之簽訂的條約逐漸變成了一紙空文。在華的洋人們也不由得收起了趾高氣昂的态度,在中國的行商小心了起來。
畢竟,誰都不是傻子,只看現在華夏發展的速度,加上華夏擁有的國土和人口,一些持有悲觀主義論者的洋人甚至在心中咒罵政府為什麽要驚醒這麽一個危險的龐然大物。
盤踞于東南亞群島之上的荷蘭面對此次英法葡三國聯軍對華夏的進攻,堅定的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上。因為荷蘭實在是沒有心力去參加此次的四國大戰,他在東南亞群島的控制岌岌可危,如今正面對着島內華人的軍隊威脅。
十年間劉琳一步一步在東南亞群島布置下的棋子在此時起了重要的作用,華人的軍隊與當地的土着聯合,加上東婆羅洲上由華人建立的蘭芳共和國的協助,基本上可以說全面牽制了荷蘭的侵略軍隊,甚至連一部分駐紮在北婆羅洲的英軍也為此不得動彈。
至于東南亞半島的各國,在上千年間都是華夏的屬國。英國人幾十年的經營根本無法磨滅華夏對此地源遠流長的文化以及政治影響。加上劉琳對此地早有計劃,特別是對東南亞幾個國家很有怨念,早早的埋下了暗線,因此對于西南軍部借道緬甸攻打印度絲毫不擔心。
此次的四國大戰,可以說只是英國和華夏就遠東利益之間的分割不平衡的矛盾引發的戰争。法國和葡萄牙只是捎帶上的,英國根本不期待這兩個國家能在戰争中起到什麽作用,只要不拖後腿就行了。
畢竟,法**隊除了在拿破侖時期威震整個歐洲以外,其他時候這支驕傲的高盧公雞在參加戰争之時的表現真是慘不忍睹,能跟意大利有一拼……不,或許連意大利都不如……而葡萄牙早已度過了它輝煌的時期,在老牌資本主義帝國中,排名已經下滑到了讓人看不到的地方。葡萄牙人只能抱着昔日的輝煌看着其他大國在國際舞臺上争霸。
這場在華夏和英國之間從陸地到海洋的較量,仿佛預示了未來世界的主宰之争,立刻被全世界視為焦點。新興的海洋國家與龐大的陸地國家之間的戰争,勝負之說無人能夠論斷。
真正的碰撞還未開始,硝煙卻已彌漫在歐亞大陸之間。
京城理藩院名下的一個三進的小院子內
明亮的燈光下,伊藤博文端坐在書桌前,正迅速的浏覽着桌上的報紙。從華夏周報到商報,這位遠見卓識的日本人如饑似渴的閱讀着,上面許多新興的文化與科技,都是他們想都無法想象的。
此次由他率團前來的日本使團擔負着兩大使命,一個是以平等國家的身份在北京建立大使館,另一個便是與華夏商讨武器進口的事宜,如果能拿到武器的圖紙便是最好的了!
只不過……
伊藤博文想到前幾日遞上的被打回來的請安折子,又想到理藩院之中那些視整個日本使團為無物的官員,拳頭緊緊的握了起來。我絕不可能就這樣認輸,大日本帝國的希望就寄托在我的身上!整個華夏發展的太過迅猛了,日本若是再不趕上,那麽整個國家的未來只有滅亡一個道路!必須還要向華夏學習!學習那些連洋人都贊嘆不已的各種制度與科技,重中之重乃是華夏在這十年之間研發的各種槍炮船艦,必須要拿到圖紙!不僅如此,還要探聽清楚科學院與研究院,如果能讓日本學生拜在那些科學家的名下最好……
伊藤博文在心中慢慢的想着,然後将桌上的茶水一飲而盡。
這一旬,一定要見到慈禧皇太後!
而劉琳此時壓根就忘記了日本使團還苦哈哈的在京城中住着,她對着一桌子的戰報和進程正在無語。
這開戰都快要五日了,結果戰争雙方竟然還沒遇上。西南軍部兵分兩路,一路直接過緬甸朝着印度閃電般直、插而去,另一路則是進了越南,以清剿土匪焚燒罂粟的名義開始在東南亞各國清除有異心者。
海上戰勢更是令人無奈,東南亞群島那邊自己鬧得那叫一個歡,壓根忘記了在他們海域周圍正有幾個國家打仗。而英軍則是蓄勢待發,派出了三個階梯的海軍力量,其中中東的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都是第一次出戰遠東海域。華夏也不甘示弱,派出了南海艦隊,東海艦隊以及秘密組建的皇家龍艦隊……只不過,到現在兩軍都還沒碰上面。
劉琳嘆了口氣,覺得這幾日自己的焦急完全就白費了。
此時,李蓮英進了來,打千行禮後一臉嚴肅的報告說:“啓禀主子,英國使團來訪!”
作者有話要說:戰争廢手傷不起啊!!!
為了磨這一章前邊的,老黑感覺都要死了!
大家不要對戰争場面報什麽期望了……老黑慢慢磨……
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