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在英國使團秘密進入東方最重要的城市後,千裏之外,連接印度洋與南海的馬六甲海峽,此地西岸是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東岸是西馬來西亞和泰國南部。華夏的南海艦隊與英國的遠東艦隊終于迎頭碰上。
從各種意義上來說,海戰之中軍艦的先進與否都關乎着此戰的勝敗。華夏最新研制出來的輕型巡洋艦恰好是未來戰争中的各國的寵兒,對于英國遠東艦隊中的驅逐艦、炮船以及裝甲艦等都能起到克制的作用。
不過,相對于英國海軍在大洋上馳騁的百年時間,華夏的海軍還處于一個蹒跚學步的階段,連戰火都未經受過的華夏海軍如今憑借的只有滿腔的熱血和新型軍艦帶來的優勢。
科技帶來的優勢是巨大的,起碼在現在,南海特別艦隊在英國海軍反應過來之前就發現了對方的身影。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傳達我的命令!”胡玉林将軍深吸一口氣,心情激動起來,帶着一絲對勝利和鮮血的急不可耐,這位艦隊隊長在面對這個時代海洋的霸主之時卻是毫不畏懼。
“是!艦長。”周圍的軍官兵士們筆挺的站立在原地挺起胸膛大聲的回答到。
“命令所有船艦進入戰争狀态!陣型按原計劃改變,彈藥準備!”胡玉林快速的說着,指揮室中無線電滴滴答答密集的響起,向其他船艦傳達着命令。胡玉林面前,雷達顯示器上,屬于英軍的船艦一點點前進着,陣型與數量一目了然。
碧藍的海水在巨大的艦體下朝着兩邊湧去,帶起巨大的浪花。銀灰色巨大的艦體上塗着黑色和白色交織而成的巨大碎塊迷彩,迷彩之上,專屬于華夏的朱雀圖騰用血紅的顏色渲染其上,使南海號這艘驅逐艦看起來更加的兇悍精銳。
紅色的朱雀圖騰是南海艦隊的專有圖騰,每一艘船艦上都會印有此圖騰,象征着華夏的威嚴。東海艦隊的圖騰乃是玄武,北海艦隊乃是白虎,皇家龍艦隊不必說,自然是青龍。
八艘船艦在同一時間開始移動,船艦上方的旗幟獵獵,蔚藍的海水帶着白色的浪花拍擊在船艦上,被擊打成碎片的浪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彷如星鑽。不過一刻,戰列便排好了,寂靜的肅殺氣氛彌漫在空氣中。
“還有五分鐘英國艦隊進入射程!”一個測算員高喊。
“第一戰列——炮火準備!”
在一直響個不停嘈雜的警鈴聲中,艦橋上的兵士們奮力将炮彈壓進炮膛,校準,屏氣凝神等待接下來的命令。
“還有一分鐘!”大副大聲的叫到,艦橋裏的氣氛随着大副的叫聲一下子緊張起來,所有人都把視線轉向艦長,一種壓抑的感覺彌漫在整個戰鬥艦橋中,舷窗外高昂的主炮豎立着,預示着戰争的到來。
“時間到了!”大副用顫抖的聲音說到。
“我命令,開火!”梁志忠吼道,一拳砸在指揮臺上,臉色漲紅起來,帶着無法壓抑的激動。
Advertisement
兩秒鐘後,南海號連同海南號等位于第一戰列的船艦同時開火,九門主炮同時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巨大咆哮,耀眼的炮口焰在舷窗外閃起,整條戰艦都為之震顫起來。
三門并列主炮的炮口火焰彙集成了一個直徑超過十米的巨大火團,這個火球在閃動了不到一秒鐘後被一團更加龐大的白色煙霧團所替代。白色煙團迅速的随着海風消散開來,一時間南海號整個龐大的艦體都被籠罩進了那薄薄的煙霧裏。
戰艦主炮全裝齊射的威力讓人咋舌,炮口巨大的氣壓把船舷邊的海面都壓出了一個寬闊的淺坑,艦體被巨大的後座力硬生生地向側後方推動了半米左右,所有目睹這一刻的人心裏都不禁對這種可怕的人造破壞力感到深深的敬畏之情。
“全速前進!讓那些個洋人嘗嘗我們的厲害!為了華夏!殺!”海南號巨大的煙囪随之噴出一股黑煙,随着黑煙的消散,第一戰列的三艘驅逐艦帶着滾滾煙塵朝着被打的措不及手的英**艦壓了過去。
在炮彈落在英國人頭上之時,基本上英國人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當一些老海軍終于意識到那空中傳來的聲音到底意味着什麽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
“該死!是炮擊!”在英國人反應過來之時,一排巨大的水柱籠罩住了整個英國先頭艦隊,巨大沉悶的爆炸聲抛起的水花遠遠高過船艦的桅杆,帶着颠覆一切的巨力将先頭艦隊中一艘可憐的炮船整個掀翻進了海中,同時,位于第一戰列的主戰艦愛勒考特號的艦尾騰起了一團巨大的火球,一發炮彈命中了它的尾部,帶起了巨大的浪花,這支在英國服役超過了十年的主戰艦在與華夏艦隊碰面的第一時間,一炮未放的開始傾斜入海中。
“敵襲——”擁有着豐富海上戰鬥經驗的英國海軍迅速的反映了過來,後續軍艦迅速的改變陣型填充炮彈。“立刻尋找炮擊來源——快!這絕對是華夏的大型戰艦!”
在英國海軍手忙腳亂的開始對敵之時,華夏第二戰列的炮擊随即又出現在了英國人的面前。巨大的水柱轟鳴着沖天而起,其背後蘊含着的死亡威脅讓每一個目擊者都忍不住戰栗非常,艦橋上的英國士兵們不得不顫抖着尋找掩體或是就地趴倒,帶着乞求上帝祝福和咒罵華夏的話語,英國人第一次在海上遇見了敵人。
在距離馬六甲海峽不過十五萬碼的地方,英國艦隊與華夏艦隊遭遇,正式吹響了第二次鴉片戰争開始的號角。
京城-西暖閣
劉琳對着英國使團呈上的國書,眉頭皺了起來,她面前的屏風後是一溜的議事閣大臣,正眼觀鼻鼻觀心一字不發的站着。
“都說說吧,你們對此有個什麽看法。”劉琳合上國書,心中帶着點好笑,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正打仗的時候來申請中英同盟,這英國人打得算盤果真叫一個精明。還有那個日本使團,也是戰争的時候湊了過來,他們都不覺得自己很礙眼嗎?!都撿着事兒多的時候來,盡添亂。
“臣以為英國人此舉實是令人費解,兩國對戰之時竟派代表團前來協商同盟之事,定是有陰謀在其中!”沈兆霖上前一步說,臉色肅穆。不少大臣聽了沈兆霖之言,都微微點頭,顯然是對此十分贊同。
在傳統的國人眼中,戰争便是你死我活,國與國之間的更是如此,在兩個正在敵對的國家中建立同盟,這英國人的腦子不會壞掉了吧?!
劉琳點點頭卻沒有贊同也沒有反駁,随即,李鴻章站了出來,道:“英國使團帶着英國女皇維多利亞的書信前來,可見請求結盟的誠意是有的。不論其中是否有陰謀,能夠在歐洲擁有一個持久穩定友好的同盟,也是我國現在正需要的。”華夏的外交困境從一開始就存在了,發展之初,除了屬國外,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拿華夏當洪水猛獸來看待,以至于劉琳只能在艱難的斡旋後,于十年間只派出三批大型的使團去歐洲游歷,按照劉琳原先的計劃,一年一批都嫌少啊!
畢竟,歐洲才是自然科學的發源地,根本不是華夏這等被平地拔高的科研成就能夠媲美的。留學生過去的越多,對整個華夏的發展越好,新鮮的血液和空氣能給整個華夏帶來一個新的未來。
劉琳點點頭,她也是這麽想的。畢竟,就算此戰華夏勝利,在海軍上卻是仍然敵不過英國人。英國人對海洋的控制力直到二戰才一落千丈,而在這之前,凡是在海上行駛的船只,都要看英國的臉色來行駛。華夏若是想要将貿易發展壯大,就必須要英國的協助,這個中英同盟若是建立起來,絕對對華夏有利無弊。
“可是,英國人此舉太過的突然,若是海戰不利,英國人怎會如此罷休,定是要進一步的談判!”沈兆霖拱手而論,他仍然對此次英國前來請求同盟深感疑慮,畢竟,此事聞所未聞,事有反常必有妖。
“不用如此擔憂,兵來将擋水來土掩!況且此戰定是我華夏勝,在力量的面前,任何詭計都是毫無用處的!”國家之道,陽謀才是正道!英國人既然如此做,便是對華夏實力的認可,在未來的發展中,華夏也的确需要一個西方的盟友。
劉琳最終微笑的說:“先晾着那英國使團,待戰争進行半途再議也不遲。現在,讓我們商量一下怎麽處置那倭國。”
作者有話要說:要死了……寫完這一章……
以後有關戰争的,我盡量少寫……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