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案例
蘇大哥拿着臭豆腐的方子走了,這事急不來,需要好好實驗一番。
蘇秀才則把這事抛之腦後,投入到學習中去。
本來對于經義,他就覺得很深奧了,現在又要學策論,律法,他簡直一個頭兩個大。
而且據教導他們律法的教授說,他們現在學習的條律還是簡單的,以後進了考場,題卷上會出案例題,讓他們“審判”。
這是有原因的,不管前朝還是本朝,只要當了舉人,哪怕之後學問不夠,不能接着繼續考下去,也可以四處打點當個小官,既是當官,自然要處理各種糾紛小案件。
蘇秀才現在就在琢磨一個小案例,是教授布置的功課。
案例是這樣的,說以前有個商人,他外出游玩時丢了錢,恰好被一個農戶撿到,農戶物歸原主,商人卻說農戶昧了他的錢,最後事情鬧到官府,問,這事該怎麽處置。
秦遇當時打眼一瞟,心裏就有了數。這招數雖然古代就有,卻一直延續到了現代,堪稱禍害千年。
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既然商人說錢對不上,口口聲聲道農戶昧了他的錢。
這裏假設兩種可能,第一,農戶真昧了錢,不過這種概率比較小,但也不是沒有,所以也要調查一下農戶家裏。切忌以偏概全。
第二,就更簡單了,既然數目不對,那就說明不是商人的錢袋,錢袋子擱置官府,等錢袋子真正的主人來。而這種解決辦法,又能衍生出兩種結果。
其一,商人啞巴吃黃連,認了這個教訓。
其二,商人不服嚷嚷,道出那錢袋子就是他的。如此一來,一個誣賴他人,糊弄官府的罪名就跑不掉了。
不管如何,總歸會把惡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蘇秀才卻陷入了誤區,半晌沒個頭緒,愁得晚飯都沒吃。
他代入了農戶的角色,一心只想着怎麽自證清白。這就是典型的當局者迷。
Advertisement
秦遇倒是想提點他一下,但是轉念一想,他能提點蘇秀才一時,卻提點不了蘇秀才一世。
若蘇秀才有不明之處,他事事告知,豈不是害了人家。
再等等吧,由着蘇秀才再思考思考,若對方實在想不出,他再暗示也不遲。
因為上次舌戰“地頭蛇”,蘇秀才後來又結交了兩個朋友。
他其實也不好意思事事麻煩秦遇,于是就跟另兩位好友一同琢磨了。
他們跟蘇秀才的想法差不多,都覺得是商人在說謊。可是商人咬死了不承認。
“不如動刑,十個大板子下去,就不信他不招。”
蘇秀才驚了一下,随後搖頭,“不成不成,我們要以理服人,不能輕易動刑。”
“以理服人也得看對象是誰。難不成讓無辜農戶平白背一筆賬。”
“蘇兄,若那農戶真的心有不軌,他大可撿了錢後偷偷回家,誰都不告訴,但他沒有。這樣一個老實人,他怎麽會昧財。理固然要講,但也莫讓好人寒了心啊。”
蘇秀才被說動了。為官者,本就是為民請命,替民謀福,怎麽還反着來呢。
他們心裏有了章程,回去後,蘇秀才興沖沖跟秦遇分析他所得。
秦遇聽完之後,沉吟道:“蘇兄,你的分析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動刑始終落了下乘,你要不要再考慮下。”
他委婉道:“你可以想一想那個商人的訴求,然後倒推回去。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這……”蘇秀才蹙眉,遲疑道:“那個商人強調農戶昧了他的錢,所以……他想要財?!”
秦遇點頭:“你可以順着這個思路再想想。”
教授明天才會檢查,所以蘇秀才還有一晚上的時間。
晚上蘇秀才在屋裏琢磨,他感覺自己隐隐抓到了點什麽,但真要細想,又想不出來了。
書童估算了下時辰,勸道:“公子,夜深了,先歇息吧。”
蘇秀才在書童的服侍下洗漱,躺在床上還在想秦遇跟他說的話。
如果商人的目的是求財,那就讓他…得不到財?!
蘇秀才一下子像被打通了關竅,他抓住那點靈光繼續往下想,結果越想越精神,以至于後半夜才睡着。
次日他在書童的疊聲呼喚下,才匆匆起來。他還沒忘了自己兩個好友,趕在教授來之前,跟他們說了自己新的想法。
兩位友人也覺得有理,還想細談。
蘇秀才卻急道:“哎呀,教授來了。”
教授身後還跟了兩個侍童,在教授的示意下,給衆人發放紙張。
教授背着手望向衆人:“兩刻鐘的時間。”
這有點像随堂測試,秦遇一邊磨墨,一邊在腦海裏構思,然後才提筆答寫。
室內格外安靜,随着天氣轉涼,窗外也沒了鳥雀蟬鳴之聲。
秦遇答得很快,一刻鐘後,他就答完了。
只是他不想當出頭鳥,故意裝作沒寫完的樣子,在那裏磨蹭。殊不知教授早就注意他了。
之後,教授檢查答題時,着重看了一眼秦遇的回答,先時還有些漫不經心,慢慢的,神色嚴肅起來,待最後一個字看完,教授捋了捋胡子,眉眼舒展。
“倒是個通透的。”
随後他看其他人的答題時,雖然也想到了破解之法,但有秦遇珠玉在前,教授總覺得其他人不夠完善。
于是下一趟律法課時,教授難得贊賞了秦遇,府學的夫子們眼光高得很,能得他們贊揚的機會少之又少。
衆人不免向秦遇投去羨慕的目光,酸也是有的,不過不服憋着。
随後教授又提了幾個人,雖然沒明着稱贊,但能被教授念出名字,已然是一種榮幸了。
蘇秀才沒想到他也在其中,雖然只得了教授一句“略有進步”,但也足夠他高興了。
于是,散學後,他拉着秦遇和兩位好友,說要出去慶祝一下。
“醉仙居的菜肴味道最好,我請客,你們一定要給我個面子。”
秦遇跟其他人對視一眼,随後道:“任憑蘇兄安排。”
府城的宵禁晚,在亥時之後,街道兩旁樓鋪林立,各色各樣的燈籠照亮了這一方小天地。
他們一路走來,賣小吃的,賣木雕的,賣編織品的,賣傘的,數不勝數。街道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甚至當他們走過一個算命攤子時,對方還說着免費給他們算一卦。
秦遇眼角抽抽,心道這算命先生也真夠拼的,都這會兒了,居然還不收攤。
蘇秀才倒是很感興趣,反正免費一卦,不算白不算。
秦遇拉住他,低聲道:“蘇兄,你如今家人和睦,學業順遂,身體健康,是旁人羨慕的好生活。你何需再算命。”
蘇秀才似是想反駁,秦遇一句話把他堵了回去:“蘇兄可聽過一句話,命越算越薄。”
這話成功把蘇秀才唬住了,他甩了甩腦袋,剛剛發熱的腦袋一下子清醒許多。
對啊,他現在過得很好,沒事兒幹嘛算命。
他對算命先生擺了擺手:“我們還要去吃飯,就不算了。”
蘇秀才飛快往前走,其他人跟了上去。
秦遇中途回頭看了一眼那個算命先生,對方被他們拒絕了也不惱,繼續尋找下一個“有緣人”。
秦遇垂下眼,雖說學了周易之後,他對蔔卦之說,還是信服的。但街上這種算命先生,他還是有些抵觸,尤其對方見人就免費送一卦。
蔔卦一途,窺伺天機,五弊三缺是常态,哪有那麽多免費。
醉仙居是玉陽府城內最好的酒樓之一,共有三層樓高,飛檐翹角,燭光輝映。內裏大堂中間有一假山石景,再往前則設有一木臺,每隔一日就有先生說書,伶人唱曲兒。
今日他們運氣不錯,進去之後就聽到說書先生講到精彩處。
蘇秀才點了一個二樓包廂,秦遇靠窗而坐,聽聞樓下說書先生字正腔圓,情緒飽滿,大喝一聲:“兀那精怪,還不快快現出原形。”
說書先生雙目怒睜,比手畫腳,還真有幾分氣勢。
“秦兄,你在看什麽?”
秦遇笑道:“這說書先生在講精怪之事,還挺有趣的。”
“哦,是嗎。我也聽聽。”另外兩人也跟着湊到窗邊,蘇秀才動作快,挨着秦遇坐了。
他抓了一把肥厚的炒瓜子給秦遇:“這家的炒瓜子是一絕,你嘗嘗。”
秦遇嘗了一顆,口中香味四溢,有點像五香瓜子,但味道更好一些。而且每顆瓜子都有尾指大小,均勻一致,殼薄仁厚,吃起來過瘾極了。
不愧是府城內數一數二的酒樓,這些零嘴都足夠用心。
等飯菜上桌的功夫,他們就靠窗聽戲。不過聽着聽着,秦遇表情有點微妙。
又是蛇,又是書生,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講白娘子呢。
但顯然秦遇想岔了,蛇妖雖然化了形,但書生卻沒動情。而且因為蛇妖化形不成功,被人識破後,惱羞成怒殺了人,書生聯合衆人請了高僧,把蛇妖斬了,分而食之。
秦遇默默呷了一口茶,蘇秀才他們倒是很激動:“這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此時,小二端着菜肴上來。
清炖甲魚,燒鹌鹑,炮羊肉,醋烹鵝,脯雞五道硬菜,還有一碟拌三鮮,和一道清炒葫蘆,旁邊還立了一壺酒。
小二卑躬屈膝笑道:“客人慢用,有事您吩咐。”
蘇秀才執了酒壺,給衆人滿上,到秦遇時還說:“秦兄能喝的吧。”
他一邊說,一邊就給秦遇倒上了。
秦遇無語,暗道這問話敢情就是走個過場。
“這是梅子酒,不醉人。”蘇秀才描補道。
蘇秀才動筷,其他人才開動,飯桌上幾人圍繞着菜肴談論,然後又欣賞起風景。
醉仙居的建造很精妙,整個建築偏圓形,對內客人可以聽戲,對外客人能賞夜景。臨街的會熱鬧些,但背後的也別有一番清幽雅致。
作者有話要說:文中案例是化用了歷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