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這不只是經驗,更是資本。

因為辛躍還要去京城談工作, 所以這次出櫃也沒有給辛怡太多糾結的時間。而且項天澤他就不在文新,兩個當事人都不在近前,她的心思也沒辦法都放在這上面。而且她知道自己不會阻止兩個人,那還糾結什麽呢。就像辛躍說的, 等到其他人發現了端倪再說吧。或坦白或掩飾, 那也都是後話了。

而辛躍當然是當天晚上就把自己被迫又算是主動出櫃的事告訴了項天澤。項天澤差點兒當天就坐飛機回來。他可太擔心自家小媳婦兒被責罰了。

辛躍笑着說:“不會的。我姐那麽疼我, 她怎麽會罰我。而且她還跟我說,其實之前有人傳你倆好的時候, 我的态度就讓她覺得有些奇怪了。只是那時候她也不懂, 更沒接觸過這種事, 所以不知道為什麽奇怪。後來她在學校見到這種事了,也在修心理學的時候度過一些文獻, 她懂了,我的沒加避諱也就隐藏不了了。”

項天澤依舊緊皺眉頭:“那她很生氣吧?”

“肯定的吧。只是她沒有表現出來而已。我姐這個人性格非常的軟,而且把我當成了命根子,只要是我的選擇,她從來都不會反對,只會拼了自己的一切去支持。我其實挺卑劣的, 因為知道我姐這樣,所以我才肆無忌憚。但要讓我放棄你,要一個人孤獨終老,還要看着我愛的人跟別人在一起,我肯定是受不了的。”

這話聽得項天澤的心都揪起來了。“以後我們好好照顧辛怡,雖然這種事的難過咱們彌補不了, 但在其他事情上, 不能再讓她受一點委屈。”

小兩口倒是想得挺嚴肅。但辛怡除了擔心弟弟未來的路不好走, 其他還真沒他們想得那麽多。這大概也是她一直以來對辛躍的絕對信任, 她其實并不懷疑弟弟和項天澤未來的生活。項天澤在她眼裏是非常非常有錢的。有錢到一輩子吃喝不愁。而弟弟也有錢,就算這小子總說家裏的一半是自己的,但只有一半她也覺得能夠一生無憂。

所以在有穩定的物質基礎上,其餘的只要兩個人感情穩定,別有什麽幺蛾子,她很清楚所謂的「輿論」并不會難為他們太久。只是在某一個階段,這件事突然爆發出來,那些時日是一定不會好過。可說到底,日子還是自己過的,就連自己這個做姐姐的,也不可能代替所愛之人,何況是其他人呢。

辛躍去了京城,項天澤則回了文新。他得跟辛怡說一下這件事。不能因為辛躍說他姐姐不反對,自己就當沒有這回事。

辛怡也有很多話要跟項天澤說。于是她就說直接去茂林街那邊的房子好了。正好那邊的房子租客已經徹底搬走了,那裏說話也不怕擔心被別人聽到。

同樣的事同樣的話項天澤知道自己沒必要多說,他要做的就是跟辛怡保證,對辛躍永遠不變。會把辛躍當成命一樣去守護。

辛怡并不懷疑此刻項天澤的話。“一輩子那麽長。永遠這個詞我是很難相信的。不過躍躍也不是一個依靠這你才能生活的人。他跟我保證的永遠我也一樣不信。所以在這方面你們是平等的。”

項天澤明白辛怡的意思。“我是不會給他機會變心的。”

辛怡自然是笑不出來的,但她能看得出項天澤也不是弟弟說的,被動的接受他的喜愛。至少這一點她比較安心,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就好。不過想想,項天澤比自己還大呢,他怎麽可能被弟弟牽着鼻子走。這麽一想,又挺鬧心。

不過兩個人除了這個,暫時也沒什麽可說的。晚上項天澤跟辛躍打電話說這件事的時候,辛躍說:“我姐真好。”

“是啊。但你更好。”

“甜言蜜語的。不過對你來說我肯定更好啊。不然我就不高興了。”

項天澤笑了,這算得上是這些日子一來他露出的第一個笑容。“躍躍,既然你姐都知道了,那我這房子就過戶到你名下吧。将來一旦有人問。就說你買去了。我個人比較忙,就暫時住在你家。比你去我家常駐要更好說一些。”

辛躍知道項天澤是為自己着想。但他不願意這樣。“不用。沒人會那麽無聊去查房本的。而且将來咱們肯定是要換地方住的。我将來的工作需要一個大一些的工作間,現在的房子地方太小了。而且萬一将來咱們的話,也得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環境。”

項天澤可從來沒有想過孩子這件事。他本來就不喜歡小孩子,還有項天恩那個陰影在,他聽完就本能地皺了眉。“你以前說也不喜歡小孩的。”

“那你這麽想,等我姐結婚之後生了孩子,我們帶回家住幾天總不能沒孩子的地方嗎?”

那這個理由的确比剛才的好接受一些。“那行。不過買房子還是要趁早。房價可以說是一個月一個樣。不然你先說有什麽要求,然後我讓人先留意着。看到合适的就直接買,不然将來肯定更貴。”

這倒是實話。“那行。那就當咱倆的婚房了。到時候我們一人出一半的錢!”

“那就先這麽定了。你那邊的工作談的怎麽樣了?”

“基本敲定了。這幾天就簽一個工作合同。我這個創意策劃前期比較忙,可能短時間內回不了家,家那邊你先照應着,至少等我姐開學了你再找時間過來。不然我擔心她糾結。”

項天澤在電話這邊撓了撓頭。畢竟對一個開過葷的人來說,要讓自己一個月時間不去見媳婦兒,這有點難受。但他也不是一個貪圖享樂的人。為了避免辛怡心裏不舒坦,他這個月不光沒去京城,他是哪兒也沒去。正好他這邊打算上一套冷凍生産線,也的确忙得沒時間。

錢華城這邊的的美食節目暫定的是二十四集。立意是希望可以拍攝一些華國古代典籍中的美食。當然錢華城只是提出了這麽一個建議,但是具體的是拍攝的地點和拍攝什麽典籍裏的什麽美食,這都是在研究的事情。也就是說他們現在是初期策劃階段,等到他們的策劃成型,再組建攝制組,再聯系場地和廚師包括群演等等,少說兩年的時間。正式拍攝的時間可沒有這麽長。畢竟他們拍攝的也不是紀錄片。

辛躍對這個計劃真的很感興趣。但是他的記憶裏,并沒有京城電視臺有什麽讓人記憶深刻的美食節目。更不用說還是古代典籍中的美食了。為此他還回空間裏查閱了一下。可以說他下載了幾乎所有網絡上能找到的關于美食的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可是真的沒有。

那麽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是在是拍的很糟糕,并沒有人看。以至于後來網絡上也沒有人去轉錄這種古早沒有人看的節目。第二種可能就是根本沒拍成。不然如果這是錢華城拍攝的,以二十年後錢導的風頭,再爛的節目都能給挖出來。

所以辛躍覺得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麽一個節目「流産」的最大可能就是早期創意階段直接崩了。那電視臺也不是瘋了,肉眼可見花錢也辦不好事,那誰還幹啊。但現在他過來了,他這幾十T硬盤裏的各國關于美食的節目視頻,包括之後這二十年間國內出現的所有優秀作品,他不抄襲,但靈感還是有的。

于是在簽訂工作合同之後的第二周,他就手寫了一份計劃書給錢華城。

約好了是在錢華城和孫青彥的家見面。辛躍去的時候也不能空着手,畢竟第一次登門拜訪,哪怕是為了工作,但這裏面還有自己的前室友呢。不過他也就去買了一些水果意思意思。

孫青彥是學表演的,但他其實就沒打算做演員。聽錢華城閑聊的時候說過兩句,說是在寫劇本,辛躍還是相當有興趣的。于是坐下來說正經事之前的寒暄過程,辛躍就說了這個話題:“聽錢導說你在寫劇本?”

孫青彥點頭:“嗯。我對寫劇本很感興趣。自小我就喜歡寫東西。本來當初我是想讀編導的。但是他說我是想搶他飯碗。我一想也是,那還是學表演好點,萬一我要是真有這方面的才能,還能一起工作。但其實挺後悔的,我還不如搶他飯碗呢。”

辛躍被逗笑了。這看似抱怨的話,又何嘗不是一種秀恩愛呢。這麽多年的不離不棄,沒有因為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長而漸行漸遠,多好啊。“現在搶也來得及。”

他們倆在客廳裏聊天,錢華城則在書房裏很認真的看辛躍這寫了滿滿十頁的策劃。他是一邊看一邊用筆在記錄一些想法。等到他從書房出來,孫青彥已經在辛躍的指導下準備午飯了。

錢華城有些不好意思。“抱歉。你這策劃書寫的太好了。我看着又記錄了一些想法。你看看能不能綜合到一起。”

見錢華城也在本子上寫了三頁多,辛躍就知道這是有多認真。自己的想法被尊重,他當然高興。于是就回到客廳去看錢華城的記錄。不過他沒有錢華城認真到那個程度。邊看邊跟錢華城讨論這些點可以怎麽處理,又能衍生出什麽新的想法。

當天在錢華城家辛躍吃了一頓不怎麽美味的飯菜。但看錢華城滿臉驚喜的樣子,看來孫青彥之前的廚藝對自己來說應該是屬于「可怕」這個級別的。工作方面兩個人讨論得特別順利。錢華城不光對他的所有點都表示了認可,并表示這份策劃書他直接遞交到臺裏。這個項目要穩妥的立下,臺裏覺得沒問題才會給與撥款。有了撥款他們才能進一步籌備。所以辛躍這策劃書雖然還不夠完善,可對前期來說已經是一大步了。基本上後面就是從他這個基礎上進行細化了。

辛躍當然是高興的。這意味着自己的想法被接納,而這個節目将來不管添加了多少東西,自己的想法都是總框架。而且錢華城還承諾,這個節目自己會是編導組的一員,總策劃後面一定會有自己的名字。這其實對他來說就足夠了。畢竟對他将來要做的事情而言,這不只是經驗,更是資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