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93章
蘇家以及系統背後的一大攤子事, 蘇甜還沒來得及管。
第二天她正式到社區上班,才發現這裏的麻煩事比想象中多得多。
上午,她代表社區去參加全市的創文工作複檢籌備會議, 就出名了。
倒不是因為大夥兒知道她叫蘇甜, 知道她之前在基層曾經創造過的那些“奇跡”, 而是她作為和順社區的人被當衆點名,大領導千叮咛萬囑咐,這次和順社區可千萬千萬不能再掉鏈子!
但和順社區之前掉鏈子的事情實在太多。
比如創文要挨家挨戶發放問卷, 但和順社區這一片都是老房子,住戶不是上了年紀的, 就是沒讀過什麽書努力打着零工養家糊口的, 要麽就是無業游民。
話有些難聽, 但确實都沒什麽文化素質,根本沒有幾個願意配合入戶調查填問卷的。
有一年,創文檢查就抽到了和順社區,沒想到檢查組的人一連敲了五六戶人家,都沒人願意開門, 之後好不容易敲開一家, 居然還不肯配合,只是開了門罵罵咧咧兩句, 就把門關上了。
那次就把創文檢查組的惹惱了,直接取消了A市的創文資格。
“......”方主任告訴蘇甜,明明創文檢查組來之前,社區已經挨家挨戶塞了傳單,做了宣講, 說明了創文的重要性, 但大部分人的思想覺悟都太低, 根本不予理會。
除此之外,和順社區的衛生情況也不堪入目。
這裏連續好幾年都已經不達标了,就算請了好幾個專門的清潔工,每天輪班倒到處清掃,但也架不住亂扔垃圾、随地吐痰等沒素質的人太多。
明明随處可見垃圾桶,但有人就是要往地上扔,還有人在自家陽臺随手扔些紙片、包裝袋下來,還有一些老頭老太太喜歡把家裏的生活垃圾扔在樓道裏,因為自己懶得下樓去扔。
“社區的經費也就這麽多,不可能請更多的清潔工人,而且就算請了人,也不可能天天盯着社區這麽多住戶吧。”創文創幹無奈嘆着氣,也跟蘇甜說着自己工作時的困難。
同時,亂停亂放也是一個問題。
和順社區是開放型社區,中間好幾條馬路穿行而過,外來車輛衆多,所以停車時經常出現車頭沒有向外,或者是一個車停好幾個車位的情況,總得派專人盯着守着,但仍然防不勝防。
要是車主停好車暫時離開,那更難聯系上對方。
社區裏住的老頭老奶奶們,最喜歡到處去撿一些有的沒的回來,實際上根本用不着,但他們見着還是要往回拿,家裏堆得都放不下腳,還要堆到樓道裏來,火災隐患非常大。
但他們年紀大了,脾氣一個比一個倔,根本說都說不聽。
創文專幹把問題一個個列舉出來,最後總結似的皺眉道:“蘇甜姐,這一年年的,問題根本解決不了,我都快絕望了。”
蘇甜聽完這些,也跟着蹙了蹙眉心。
連方主任都嘆氣,搖頭道:“這些困難我們都想了很多辦法,苦口婆心不知道勸了多少回,都沒有用。”
“......是啊,現在住戶們也有情緒了,被批評過幾次後,對創文更加有了抵抗情緒,以前努力勸勸他們還有不少人願意聽,現在更多人都當耳旁風,完全不當回事兒了。”
蘇甜想了想,輕聲道:“還是得從最根源的地方解決問題,才能治标治本。”
“蘇主任,你主意一向很多,工作能力又那麽強,你是不是有什麽好辦法?”
“......”蘇甜打了個響指,彎起唇角道,“我想到一個,我們社區現在能支取的創文經費還有多少?”
“大概還有五萬。”社區裏的會計飛快算出來。
“好,你稍等。”蘇甜回過身,打開自己的辦公電腦,列出excel表格,右手握住鼠标,左手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很快列出一張清單。
“小錢,你打一張申請,交給方主任簽字,讓她拿去區裏蓋章,我們把這五萬塊錢都花掉。”
“都花掉?”小錢被蘇甜的財大氣粗一下子吓到,她看了眼清單上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一些柴米油鹽之類的日用品,還有購物卡、理發卡、油卡等。
小錢一看就知道這是要發放給住戶們的,但她摸摸頭,猶豫道:“蘇幹部,會不會買得太多了?”
雖然以前社區也會給住戶們發放一些福利,但從來不會買這麽多,忽然把五萬塊都花掉,還挺吓人的。
蘇甜這時已經在電腦上又不停敲敲打打,似乎在編輯文檔,她頭也不回,直接道:“不多,快去申請吧,免得時間來不及了。”
小錢只好忐忑地把清單和采購申請拿起給方主任簽字。
方主任乍一看到這數字,也被吓了一跳。
但聽說這是蘇甜安排的,她立刻大手一揮簽了字。
是蘇甜決定的啊?那肯定沒問題!
小錢傻眼幾秒,就被方主任催促着趕緊去辦。
......
下午,和順社區裏的王大爺正在遛彎兒,忽然看到趙大爺提着一桶油正哼着小曲往回走。
王大爺打招呼道:“老趙,去超市買個油怎麽這麽高興啊?”
“什麽買的,這是我剛去社區提的。”趙大爺笑得合不攏嘴。
“啊?社區發油了?怎麽不給我發啊?”王大爺瞬間繃起臉,“老趙,我和你一塊搬到這社區,一起上班一起退休,以前社區給我發什麽也給你發什麽,怎麽這次搞區別對待了啊?”
“嗐,不是發的,是我答題獎勵的。”趙大爺喜滋滋地比出五個手指,“我們五個人比賽答題,我得了第一,獎了一桶油呢!我厲害吧?!”
王大爺還沒聽明白,“什麽答題比賽?什麽第一?”
趙大爺也不跟他說話,招招手道:“行了,你自己去社區服務中心看看吧,我不和你多說了,我得回去背題,明天又能參加呢,他們幾個都回去背題了,我也不能落後。”
王大爺更加一臉懵逼,看着趙大爺颠颠兒地往家走,他這彎也遛不下去了。
好家夥,這社區服務中心還沒這麽熱鬧過。
正前那塊坪裏,新搭起了一個小平臺。
趙大爺口中的答題比賽就是在這裏進行。
想參加的本社區住戶可以去領取號碼條,五個五個的上臺,進行答題比賽。
第一名到第五名,都有獎拿!
第一名當然獎勵最豐盛,有購物卡、食用油、海鮮券等任你挑選。
越往後,獎勵就差一些,但再不濟,就算是第五名,也能得到一提衛生紙。
白給的誰不要?
所以,社區服務中心門口聚集的住戶們越來越多。
王大爺忍不住踱步過去,領了個號碼條,往臺上一看,發現離自己還差好幾十個。
但沒關系,臺下有板凳,可以坐着看大家比賽,還有免費瓜子茶水提供。
臺上答題的都是街裏街坊的熟面孔,看他們鬥智鬥勇地比賽,可比電視好看多了。
那個主持的小姑娘也長得比電視上的明星還漂亮,說話很有意思,時不時就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一下,不知不覺王大爺就看了好久,直到聽見自己的號碼條被念到,他得上臺比賽了。
臺上的小姑娘問:“請各位輪流說說城市創文的好處吧?誰說不出來就要被淘汰,站到最後的那位就是第一名。”
比賽的題目其實不少是重複的,這題剛剛王大爺就聽過。
不過他只是聽個樂兒,看着臺上大夥兒抓耳撓腮的樣子他笑得不行,真輪到自己,忽然就兩眼一抹黑,忘了之前大家都說過什麽。
他前面的人都輪流說着。
“菜市場規劃好了,買菜再也不用人擠人了。”
“車輛都得禮讓行人,以後咱們過馬路都安心多了!”
“路都修平整了,咱們出行也方便了!”
得,這些答案他想起來了,王大爺懊惱自己怎麽就給忘了。
......
最後,王大爺第一個被淘汰,他只能最後一個挑獎品,看着第一名笑吟吟拿走一張購物卡,而自己只能得到一提衛生紙,王大爺別提多郁悶了。
幸好,發放獎品的小姑娘安慰他,“大爺,您別灰心啊,每位住戶每天都有一次參賽機會,您明天再過來玩兒就是。”
王大爺總算有了點精神,“真的?”
“是啊。”小姑娘又拿出幾張創文資料給他,“大爺,您拿着這些回去看看,比賽題目都是從這些上面出的。”
王大爺眼睛一下亮起來,“那可真是太好了,行,我回去一定好好看!”
以往每年塞到自己手裏卻被當桌墊的創文宣傳冊,這一次被王大爺寶貝似的捧在手裏。
人都有勝負欲,也有貪小便宜的心理。
王大爺退休後還沒什麽正事做,今天卻一下子找到了存在感似的,回去路上哼着歌兒,和剛剛趙大爺走在路上那模樣簡直一模一樣。
他這樣子果然又引起了另一個遛彎的孫大爺好奇,“老王,你這是幹什麽呢?買個衛生紙怎麽高興成這樣啊?”
“......什麽買的啊,這是剛剛在社區領的!”
同樣的對話在和順社區的各個角落裏出現,影響力越擴越大。
王大爺、孫大爺、趙大爺,李大媽、錢大媽、吳大媽......大夥兒都十分積極地投入這場活動中來。
挑燈夜戰,學習創文知識,好多年都沒這麽認真過了。
只為在明天的比賽中,打敗那些老對手、老姐妹......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