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94章

第二天, 和順社區服務中心的門前一大早就熱鬧起來。

老頭子老婆婆們還有那些賦閑在家的人們,都熱衷于湊熱鬧。

既好玩能看新鮮,又有免費瓜子茶水供應, 而且比賽還有獎品拿, 時間沒地方打發的住戶們都越聚越多, 比賽回答也變得越來越卷。

比如大家對那本創文宣傳冊都背得滾瓜爛熟後,普通的問題已經分不出勝負了,就只能再延伸拓展, 直到創文的細節大夥兒都了如指掌。

尤其蘇甜問到創文的好處那個輪流作答的題目時,簡單一兩輪已經不能再淘汰人了, 因為大家都記得宣傳冊上印的那些個好處。

但這時候不想淘汰那該怎麽辦呢?

于是大家就開始絞盡腦汁, 思索一些宣傳冊上沒有寫但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有時候還要場外求助, 私底下一塊讨論商量。

這下子,都不用社區到處苦口婆心地宣講創文到底有多好,咱們為什麽要創文。

大家都開始自發地了解、宣傳,也不像以前那樣不耐煩聽,反而一個個都在努力思索創文到底還有什麽好處。

當然, 社區裏還有不少住戶, 白天是不能來參加答題比賽的,都要上班呢。

但晚上也有活動。

社區會随機抽取住戶, 敲門進行創文問答,根據答對數目的多少,發放不同價值的獎品。

白天不能參加的住戶們都卯足了勁兒,如果不能白拿最貴的獎品,那四舍五入就是掉錢了啊!

這絕不能忍。

因為是抽取, 一晚上并不會去所有住戶那裏, 所以被抽到的住戶都很高興, 而沒被抽到的除了失望之外,則都更努力地學習創文宣傳冊,憋着一口氣,更加期待第二天的到來。

……

在這樣的氛圍下,創文工作開展得異常順利。

住戶們通過答題,都漸漸意識到創文的重要性,也明白其中的好處,所以都開始積極社區創文。

每年創文複檢前,都會提前發放一遍問卷進行模拟,這是和順社區的老大難問題,但今年卻是輕輕松松發放下去,并且第二天就收到大家的反饋。

和順社區的衛生狀況也得到改善。

住戶們随手亂扔之前都會想起自己曾做過的題,然後又默默拎着垃圾,扔到了垃圾桶裏。

多走兩步路而已,就能擁有一個漂亮幹淨的社區環境,誰不喜歡呢?

以前是覺得其他人也都亂扔,自己跟着扔也沒什麽,但現在所有人都守規矩,就沒人會去破壞整潔的地面,這就叫破窗效應。

停車的情況也有所緩解,主要是大家都開始自發的互相監督,有時候看到外來車輛沒停好,也會有人走上去告訴車主。

這樣完全不必社區派人盯着,住戶們就都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頭老太太們也不再在樓道堆放雜物,他們從答題比賽裏了解到火災隐患有多危險,清理樓道雜物時配合得比誰都積極,畢竟都很惜命。

眼看着和順社區一天天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社區的人都很高興。

方主任吃飯時笑着說:“早就聽說蘇主任有能力有手段,沒想到這麽厲害,沒幾天就把我們一直頭疼的事情搞定了。”

大夥兒紛紛點頭,都搶着給蘇甜夾雞腿。

社區的創文工作風風火火進行着,每天對照着各條标準自查糾正,就這樣迎來了創文複檢組的到來。

創文複檢組是直接入駐市裏的。

全市這麽多社區,他們也不可能一一去查看,所以只抽幾個社區去看看。

這天早晨,蘇甜和其他人都坐在會議室裏等通知。

方主任抱着那只座機,神色頗為緊張,如果和順社區被抽中,這座機就會響鈴通知。

大夥兒都在心裏默默祈禱着,“千萬別抽中我們啊……千萬別抽中我們!!!”

可是,就在大家默念着“千萬別”的時候……

電話響了。

方主任渾身一顫,然後認命地低下頭,“還真抽到我們了。”

創文專幹小雯也是一臉無奈,但又帶着意料之中的神色,“我就知道,檢查組肯定是記住我們和順社區了……”

這鈴聲就像天降冰雹,把大夥兒都打擊得蔫蔫兒的,垂頭喪氣。

只有蘇甜挺直脖頸,說道:“很好。”

大家都奇怪地看向她。

蘇甜抿唇道:“現在正是住戶們剛學習了很多創文知識,熱情高漲的時候,抽到我們社區,大家肯定會更有責任感,更努力地表現。”

方主任聽蘇甜這麽說,原本沮喪的眼神也亮了亮,“是啊,這段時間住戶們都表現得很好。”

“沒錯。”蘇甜肯定道,“更何況,以前總說我們和順社區給創文工作拖了後腿,難道大家不想證明給其他社區還有市裏看看嗎?”

和順社區要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為創文工作添磚加瓦,更上一層樓!

……

蘇甜說完,大家都被她自信而堅定的情緒感染,一下子都對即将到來的檢查充滿期待和信心,工作熱情也是高漲。

創文專幹小雯第一個站起來,“那我再去社區裏轉轉,看看那些标語橫幅挂好了沒有。”

小錢也跟着站起來,“那我去看看停的車輛都是不是車頭朝外。”

“……”大夥兒都争先恐後,摩拳擦掌,積極去社區巡視。

就連方主任,也站起來看了看手表,笑道:“複檢組不知道會先去哪一個社區,還不一定馬上就輪到我們,我也去到處檢查一下,免得出什麽纰漏。”

“嗯,我也去。”蘇甜跟上方主任,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沒人願意閑下來。

蘇甜和方主任一塊走到社區的活動中心查看,這也是創文複檢的重要地方,可以從中感受和順社區的文化涵養。

兩人正商量着是不是要做兩塊文明宣傳牌,卻忽然看到計生專幹小優急匆匆跑進來。

“方主任、蘇主任,不好了!和順小區的一單元二樓樓梯間,忽然堆了很多雜物!”小優跑得氣喘籲籲,着急得很。

“什麽?昨天不是檢查過了嗎?”方主任一聽,也急了。

“是啊,肯定就是今天早上放出來的!”小優還不喘過氣來。

“走,快去看看。”方主任叫上蘇甜,還有小優,一邊快步走過去,一邊說着話。

“……住在和順小區一單元二樓的住戶有六家,知道是哪一家堆放的雜物嗎?”方主任快速走了幾步,呼吸也開始有些不勻稱,但她反而走得更快。

小優搖搖頭,“不知道,但千萬別是那位史爺爺放的就好了。”

“……老頭保佑,可千萬別是他。”方主任面色一緊,已經有了不詳的預感。

“史爺爺?”蘇甜也走得很快,耳朵卻留意着方主任和小優的對話,“他怎麽了?”

“這位史爺爺啊……”小優也不知是在喘氣還是嘆氣,反正語氣拉得老長,滿滿都是無奈,“那位史爺爺他耳朵不太靈光,說話也不太利索,而且不是本地人,我們都聽不懂他說的話。”

“……而且他因為耳朵太久聽不見了,方言早都變味了。”

蘇甜隐約感到事情不妙,“那他應該沒有參加問答比賽吧?”

“嗯,史爺爺沒參加,晚上的入戶問答他也沒參加。”小優聳聳肩,喘着氣說話的這些功夫,終于走到了和順小區的一單元門口。

往二樓走,剛到一半就被亂七八糟的東西給堵住了,幾乎要用很艱難的姿勢才能從一堆雜物裏找到落腳的地方,然後走上二樓。

蘇甜見到了小優口中的“史爺爺”,他穿着一件破舊的棉襖,正在彎腰搬着一堆紙殼,從屋內放到門外來。

“史爺爺?”小優喊着,聲音越來越大,“史爺爺?!你能聽見我說話嗎?史爺爺?!!!”

喊了好幾聲,史爺爺好像終于聽見,緩緩轉身看向蘇甜幾人,渾濁的眼神裏都是茫然。

小優扯着嗓子繼續道:“史爺爺,你這些東西不能放在樓道裏啊!會有火災隐患的!”

史爺爺迷茫地盯了她幾秒,大概是沒聽懂,他比劃了兩下手勢,又轉身回屋,搬出來幾個用了很多年的陳舊竹籃,放在地上。

小優也着急了,她上前幾步,拎起那幾個竹籃往史爺爺屋裏走,大聲告訴他,“史爺爺,你把這些東西放屋裏吧!你拿出來做什麽啊?!”

史爺爺一看小優把他的東西往裏搬,也急了,忽然開始哇哇亂叫,整個人大幅度地比着手勢,情緒非常激動。

蘇甜連忙叫住小優,“你先別動這位史爺爺的東西。”

小優只好把竹籃子放下,史爺爺還在哇嗚說着話,兩只手在空中揮動着,但根本沒人能聽明白他在說什麽,好像全都是無意義的音節串聯在一起。

“史爺爺,你能聽見我說話嗎?”蘇甜摁着喉嚨,也不得不大聲說話。

看起來史爺爺是完全聽不到她說話的,他也不關心。

自從小優動了一下他的竹籃子後,他就變得非常激動,不停跺着腳,手劃拉着,好像很生氣的樣子。

蘇甜攤開雙手,連忙道:“史爺爺,我們不是要拿走你的東西。”

史爺爺嘴裏快速蹦出一連串詞,可蘇甜和方主任她們對視一眼,面面相觑,都不懂他的意思。

但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蘇甜只好把目光看向史爺爺放出來的這堆雜物裏,意圖揣測他的意思。

他到底想幹什麽?

為什麽早不放出來,晚不放出來,偏偏要在創文複查組來的這一天把這些東西堆在樓道裏?

蘇甜想了想,問身邊的小優,“今天是正月初十?”

“是。”小優給她肯定的回答。

蘇甜又盯着石老頭拿出來的這堆東西,除了幾個竹籃、一堆紙殼外,還有幾塊河邊撿來的大石頭,形狀倒是挺好看的,還有電視機、洗衣機、收音機之類的電器以及兩個大衣櫃。

挺沉的,也不知道史爺爺這幹幹瘦瘦的樣子,是怎麽把這些東西搬出來的。

……不對。

蘇甜盯着那幾個竹籃,還有那幾塊大石頭,發現兩者數量一致,而且她越看那竹籃,越覺得眼熟……

在哪裏見過呢?

蘇甜正沉思着,旁邊方主任也開始苦口婆心做工作。

但史爺爺也不賣她的面子,不停地比劃着,嘴裏不知道嘟囔着什麽,而且好像越來越急,比即将迎來創文檢查的蘇甜她們還要着急。

……來不及了?

蘇甜腦海裏冒出這四個字,再看向那幾個竹籃和石頭,她忽然靈機一閃,想起來了!

她以前在亂石村,就見過這樣的竹籃。

當地村民編竹籃的方式和外面的不一樣,難怪蘇甜覺得乍一看就眼熟。

蘇甜還記得在亂石村過新年的時候,正月初十,是有不少村民拎着裝一塊漂亮石頭的竹籃子去小溪邊,說是要洗石頭。

這是亂石村當地的風俗。

再聯想到史爺爺的姓氏,蘇甜心中一動,她拿出手機,翻出一張照片來。

“史爺爺,你認識他嗎?”蘇甜翻出來的,正是亂石村施村長的照片。

史爺爺沒聽清她的話,但看到這張照片,神情終于不一樣了。

他不再那麽急,而是更興奮地比劃起來。

蘇甜彎起唇角,心裏有了底,“您稍等一下。”

也不管史爺爺有沒有聽清,蘇甜在方主任和小優詫異的眼神裏,撥通了和施村長的視頻通話。

現在亂石村富裕起來了,基礎設施也都建設到位。

像水電、網絡這些,都不再比城裏要差。

施村長很快接通視頻,畫面質量和聲音都非常清晰,一點兒都不卡頓。

他似乎很驚喜,透過屏幕笑出滿臉褶子,“小蘇?你怎麽有空這時候給我打電話啊?”

“施村長,我有事想問問您。”出于時間緊迫,蘇甜也沒寒暄繞彎子,直接鏡頭一轉,對準史爺爺,“您認識他嗎?”

施村長辨認了幾秒,很快認出來,“認識啊,這是老史!以前住在我們村西頭,後來他兒子去A市打工安了家,把他也接出去了,你們怎麽遇上了啊?這還挺巧的。”

施村長在屏幕那邊笑着,直感嘆緣分的奇妙。

方主任卻聽得皺起眉,朝蘇甜道:“奇怪啊,這位史爺爺,他現在是一個人住在和順小區,沒見過他兒子啊。”她對社區裏一些特殊人群的狀況都了如指掌。

蘇甜訝異地擡起眼看了看方主任,但現在不是調查這些事的時候,她對施村長道:“我們都聽不懂史爺爺說話,您能不能幫忙給聽聽他想幹什麽呢?”

作者有話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