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林黛玉(21)

榮國府的這件事情就輕飄飄地揭了過去。林如海聽到了賈敏所說,只是輕輕拍着賈敏的背部,“敏兒你辛苦了。”

賈敏簌簌落下眼淚,默默掉了一會兒淚,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從林如海的手中接過手絹,說道:“想着便覺得有些難過。”

“我知道的。”林如海說道。

兩人柔情蜜意了一陣,又說到了林宣汐的定期的事由,“等到她及笄了之後,再成親。”賈敏說道,“到底現在年紀還小。”

等到交換庚帖的那一日,除了老北靜王親自來到林尚書府邸之中,更是有聖上保媒,賜予天作之合四個大字。“雖然沒有見過林家丫頭,我那兒子的眼光我是信得過的。”老北靜王說道:“兩個人的婚事,我想着的是等到丫頭再大些,定下來。”

原本賈敏就如如此打算,林如海自然應承,交換了庚帖,聖上定下了林宣汐十五歲時候的三月三。

聖上到了林府親自給林探花的嫡女保媒,更賜下墨寶,結親的對象更是京中炙手可熱的人物北靜王,一時間消息滿天飛,又不少女兒家豔羨林宣汐,又有不少為北靜王定親哭了一場。

王夫人聽到了這個消息,毀了一套鈞窯的瓷器,冷笑着對丫鬟金钏兒說道:“原來林尚書已經攀上了高枝,就瞧不上宮裏頭的娘娘了。”要定親之前怎能沒有苗頭,上次來府中,根本就沒有聽到這個消息,說不準賈敏還擔心榮國府攀了他們。這樣一想,王夫人氣得肝疼。

金钏兒什麽話也不敢多說聽着王夫人的抱怨,用美人錘輕輕給王夫人捶腿。

“我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老祖宗還想着從賈敏那裏撈銀子,怎那麽容易?”王夫人說道,“攀上了北靜王有什麽了不起。咱們娘娘可是正正經經的賢德妃,賢德二字,有嫔妃能輕易得了嗎?還不是娘娘有本事。”

王夫人站起來走動了幾步,“走,去老祖宗那裏,我要看看她如何是好?”臉上帶着些幸災樂禍,知道這件事情最痛恨得一定是賈母了。自個兒不自在了,見到別人更不自在,心裏反而會舒坦些。早些年剛進來的時候,為着賈敏,別提多糟心了。

到了賈母那裏,她也正生着氣,不欲在王夫人面前表現,表情卻帶了些扭曲,王夫人看着果然心中舒服了不少。正得意的時候,“她要成親了?”跌跌撞撞而入的正是自個兒的寶貝兒,賈寶玉。

“她要嫁人了?”賈寶玉說道,“祖母。”

“我的心肝兒。”賈母說道,雖然知曉寶玉指的是林宣汐,此時也不點破,說道:“誰要嫁人了?”

王夫人恨得咬牙切齒,已經勾上了北靜王,難道還要賠上自個兒的兒子。賈母的目光如炬掃了過來,王夫人心中着急也沒有說什麽。

“我,我。”賈寶玉心中空落落的,最後閉上眼說道:“林妹妹要嫁人了。”

Advertisement

又沉不住氣的丫鬟倒吸一口氣,賈母一雙眼睛斜了過去,整個房間裏寂靜無聲,賈母說道:“我的乖乖,你林妹妹找到了好歸宿,你應當為她高興才是。”

“高興?”賈寶玉愣愣地說道,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他只覺得自己心空落落,宛若被人挖了一塊兒。明明林宣汐一開始的時候對他便十分冷淡,明明他們之間還夾雜那張寒梅圖,明明……可是知道她要成親的消息,還是讓他覺得真正意義上,他永遠失去了林家表妹。

“這可是不少人求得一人一世一雙人呢。”賈母摟着賈寶玉說道。

賈寶玉仿佛失去了語言能力一般,只會重複着賈母的話,“一人一世一雙人?”

賈母看了一眼鴛鴦,她很快把其他的下人都趕走,甚至包括了十分想留下的王夫人,對王夫人低聲說道:“老祖宗會同公子說明的。”

王夫人知道賈母的手段,越發覺得林府可惡,便轉身去找王熙鳳,定然要将娘娘省親的院子休整的漂亮華貴,讓賈府蒸蒸日上,讓林府後悔,才能出了這口悶氣。

賈母對賈寶玉說道:“北靜王可說只有林家丫頭一個。寶玉你可不一樣,你不是說女兒家是水做的嗎?若是只有林妹妹一個人,那襲人、晴雯呢?”

“我從未想過同林妹妹。”賈寶玉說道,“我只是憐惜她。”

“所以在她有了好的歸屬,你更應當高興才是。”賈母笑着說道,“你啊,想要幾個好妹妹,就照顧幾個好妹妹,林家丫頭善妒,若是後院之中還進了其他人,豈不是會鬧個天翻地覆。”

或許是知道這件事情已經成定局,或許是知道賈母說的有道理,若是和大方得體的妻子成親,他能給呵護更多可憐的女孩子,做好護花使者,終于安定下來。

除了林宣汐定親的消息,賈敏又得了好消息,這才知道前段時間多愁善淚,竟是因為肚子裏又多了一個緣故,“之前是姐姐照顧娘親,這回有我。”平哥兒的話,務必貼心。

距離成親也不到兩年的時間,加上賈敏又懷了身孕,林宣汐每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陪着母親身邊做針線繡自個兒的嫁妝,或者翻看莊子送過來的賬本。

等到夏日末,榮國府那座大觀園建好,并沒有邀請林如海或者是賈敏前去,林府也并沒有自讨沒趣前去拜訪。有朝中同林如海交好的人,私下裏議論,“園子是精美……”可是也太過了,這幾乎是所有見過大觀園人的共同的想法。林如海聽出了話語裏的未盡之意,只是無奈地搖搖頭,并不做多言,林如海同林夫人兩人都沒有去過大觀園,外人只覺得林府表明了态度。

生了平哥兒,林如海同賈敏已經覺得圓滿,沒有想到末了,竟然還有這樣一個驚喜。

秋高氣爽之時,賈元春出宮到了賈府省親,據說無比熱鬧,林府中人都是從旁的地方聽來的,中秋之夜,在府中賞月,分食月餅,遠處有人燃放煙火絢麗動人,四人并着肚中還有的一個,滿滿的幸福幾乎要從心底溢出。

第二年的初夏,賈元春生了龍鳳胎,因為年紀大了,加上又是雙生子,有驚無險之後,太醫說道今後恐怕是難以生養了。那平哥兒就是上天的恩賜,現在又得了身側的兩個,賈敏早已滿足。

林家的日子過得安穩,榮國府的日子也是如此,自從賈元春才選鳳藻宮,做了賢德妃,去榮國府拜會之人往來絡繹不絕。榮國府本就因為賈元春省親虧空了不少,現在送禮的人正好是瞌睡遇到了枕頭,兩項滿意。林如海勸過一次之後,油鹽不進反而覺得是林如海嫉妒之言,也就放開了,劃開與榮國府的界限。

“你繡你的嫁妝便是。”賈敏說道,“給這兩個小的做什麽。”

“左右也是無事。”林宣汐說道。

此時已經過了孩子滿月,賈敏想到自從訂了親林宣汐就不曾出國府,還有平哥兒也是,說道:“讓嬷嬷來,日子過得這般好,我心中也是歡喜,天氣正好,我們去京郊廟裏還願。”

林宣汐也就罷了,平哥兒當即歡呼出來。

林宣汐看出來了賈敏眼中的些許愧疚,此時說道:“平哥兒在府中玩着也好。”

平哥兒笑着說道:“之前娘親有了小弟弟小妹妹,等到小弟弟小妹妹長大了,平哥兒帶着他們外出。”

廟中吃齋菜的時候,正巧遇上了水溶攙扶一老者,老者正是老北靜王。

“真是緣分。”老北靜王笑得爽朗,對着林宣汐招招手,“這就是林家丫頭了吧。”

“民女見過……”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老北靜王笑聲打斷,“不必多禮,林家丫頭,可會下棋?”

“會一些。”林宣汐點點頭。

到了寺廟的後院,有茂盛的香樟樹下石桌石凳,桌上縱橫捭阖刻着棋盤。林宣汐同老北靜王下棋,水溶坐在一邊,給兩人斟茶倒水。伺候的人在一邊拱手而立。

英蓮看着水溶英俊的側臉,想到幾年前他支開自己,只是為了同林宣汐能多相處,恐怕雪雁這個丫頭還不明白呢。

給兩人斟茶倒水的是水溶,林宣汐見着的時候準備自己動手,老北靜王笑着說道:“丫頭,讓他來,今後你是享福的。”似乎是想到了已經逝去的老王妃,面上的表情柔和。白子被林宣汐的黑子吃了一條長龍,老北靜王笑着說道:“丫頭的這手棋下的好,我到底是老了,東籬,你陪着林丫頭下棋,我先回房休息了。”不等着林宣汐拒絕,又說道:“東籬的棋下得不錯,約摸可以在你手下多撐一段時間。”

水溶同林宣汐下棋,伺候的人都不約而同站在了遠處,細碎的陽光從枝葉間灑下,随着微風的浮動,光影斑駁,水溶同林宣汐說道:“既然你棋下得好,我就觍着臉選了黑子。”

林宣汐噗嗤一笑,“羞也不羞。”眼眸彎起,眼眸璀璨。

“總歸是不敵得你。”水溶說道,“若是執黑子,指不定還可拖延一陣。”落下了幾子之後,水溶說道:“父親很喜歡你。”

林宣汐臉頰帶着些粉色,說道:“老王爺的性情平和。”今日裏穿着的是湖藍色的上襦下裙,頭上的裝束也是簡單,單髻上綴着鎏金蝴蝶步搖,發髻上簪了些粉珠,和耳珠上的珍珠耳釘相呼應。手腕上戴着的珠串,是他初見她時候送的。見着這珠串,水溶的眼眸彎起,這讓林宣汐有些不自在地攏了攏衣袖,遮住了珠串。

“原本不是這樣的性子。”水溶說道,随手落下一顆黑子,“我娘在的時候,他的脾氣并不大好,這些年越發平和了。”

林宣汐沉默半晌,輕輕地說道:“老王爺同老王妃伉俪情深。”

“今後我們也是。”

這一聲并不大,卻如同平地驚雷,林宣汐的手一抖,手中捏着的白子滴溜溜有弧度的一面落在了棋盤上,發出了清脆的聲響,臉頰猛地起了溫度,林宣汐體溫不高,用手背涼了涼臉頰上的溫度,一雙眼睛都帶着濕漉漉的霧氣。

這般害羞更給她增添了幾分顏色,水溶原本就知道林宣汐是貌美之人,沒有想到出落得比她想象中的還要美麗,“夫人害羞了?”伸手把那枚棋子翻轉,又随意落下另一枚黑子。

“若是你再渾說,我便走了。”林宣汐說道,臉上的溫度原本因為略涼的手背稍稍消缺,此時又升了起來。

水溶笑着說道:“好,是我的不是,咱們繼續下棋。”聲音膩寵。

林宣汐瞥了一眼棋盤,上面哪裏還有棋路可言?也随意撚起一枚棋子放下。

“等到進府了,每日裏下了朝,我們可以下棋作畫。”水溶說道,“請了從西洋過來的畫師,我又學了一種畫法,到時候教你。”

林宣汐笑着說道:“巧合了,我也會呢。”

“娘子果然聰慧。”因怕林宣汐羞惱,娘子兩個字說得又小又輕還是被林宣汐捕捉到了,沒有好氣地看了水溶一眼,并沒有多說什麽。水溶繼續說道:“到時候我們一塊兒作畫,就像是那副牧童圖。”笑容爽朗,讓人心情也舒暢。水溶繼續說道:“我前段時間求得了一古琴焦尾,若是鼓瑟彈琴,也是琴瑟和諧了。我知道在林府的時候,林夫人時常帶着你出去,今後我陪着你。”

林宣汐聽着水溶說這些近乎表白的情話,并無這個時代女孩子的害羞,反而覺得貼心,最後說道:“說了,可都要記得。”

水溶得到了林宣汐的回應,臉上的笑容更勝,“君子一諾。”

兩人這般對坐着說一句話就落下一枚子,直到見着時間已經不早,林宣汐才放下棋子,水溶也覺得這樣的時間過得飛快。最後站起來的時候,說道:“真想很快就把你娶回家。”

“統共還有一年的時間。”林宣汐笑着從他身前走過,“慢慢等着,我的王爺。”

下山了之後的日子照舊,因着這一次出行就遇上了北靜王,賈敏雖然知道兩人發乎情止乎禮,讓旁人知道了難免會猜測,就讓林宣汐安心在府中待着待嫁。因着平哥兒是坐不住的,采買了一匹小馬,下午無事的時候讓平哥兒騎着玩,大大轉移了他的注意力。因為在院子裏起碼,平哥兒雖然黑瘦了,看上去卻更精神了。

這個秋日并不平靜,林如海作為戶部尚書,回府的時間越來越晚,林宣汐注意到了這個情況,托着銀耳盅去書房裏找林如海。

“爹爹?”林宣汐說道,“何事如此憂心,若是可以,女兒也想幫着分擔一二。”

林如海嘆一口氣,勉強笑道:“你安心準備嫁人的事宜便是。”

林宣汐軟語同林如海問着,最終得到了實情,“好不容易這一年風調雨順,偏偏有了蝗災。”原來,因為前一年的冬日并不寒冷,這個秋日裏有蝗災,鋪天蓋地的蝗蟲所過之處,結了穗的稻谷,被蝗蟲吃得精光。

林宣汐想了想,說道:“爹爹可知道,蝗蟲是可以食用的?”

“食用?”林如海皺了皺眉頭,“這等物,怎可食用?”

“女兒聽說南便有人這樣食用。”林宣汐說道,“還是美味之極,爹爹,明日裏你帶回來些蝗蟲,我做與您吃如何?”

林如海并不是拘泥之人,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如果确實如同女兒說的那般是美味的食材,抓來了蝗蟲可以做菜,同時蝗蟲少了,才能保住莊稼,林如海點點頭,“我會吩咐下去,等到送來了,你做好了,明日裏我來嘗。”就算是這件事情不成,也成了女兒的心意,林如海到底并不覺得蝗蟲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第二日一早就送來了蝗蟲,雪雁見着蝗蟲,小臉雪白,咽了咽口水,“小姐,這真的能吃嗎?”

英蓮還算是鎮定,說道:“小姐既然說可以,定然是可以的。”

“可以吃得。”林宣汐點點頭,準備好了食材,先做了一小盤的椒鹽蝗蟲,用筷子夾了蝗蟲自個兒吃了一個,“味道不錯,脆生生的。”幸好這一次林如海同她說了政事,有時候林宣汐會覺得若是自己能在這樣的世界中成為一名男子便好,能做更多的事情,不沉浸于小情小愛,而是為百姓做出點事情來。若他是十四歲的兒郎,朝野之中出了這樣的事情,林如海會第一時間在書房詢問他會如何去做,參與到幕僚的探讨之中。“因為并不多,便不給你們嘗了。”林宣汐說道。

雪雁和英蓮兩人相視一眼,都是慶幸。

賈敏昨夜裏同林如海說過這件事情,賈敏此時看着椒鹽蝗蟲,也是覺得反胃,想到了若是這個法子可行,會給林如海帶來多大的好處,說道:“我嘗嘗看。”賈敏雖然做好了心理建設,筷子都有些微微顫顫,反而是平哥兒先夾了一筷子,到了母親的碗中,接着又給自己夾了一個。“娘,我嘗嘗看。”

平哥兒吃了之後,眼睛一亮,“味道很好。”

賈敏此時也用筷子夾起了蝗蟲,閉上眼睛吃了蝗蟲。入口意外的酥脆,帶着淡淡胡椒和鹹味,很是難得。雖然覺得味道不錯,只是想到吃得是蟲子,吃了兩個,就停下了筷子。“這個法子應當是可行。”賈敏說道,“這些留着,等到你爹爹回來了,讓他嘗嘗。”賈敏的眉頭也舒展開來,按照這道菜的美味程度而言,應當可以減少不少蝗蟲。

林如海下了朝,林宣汐說道:“有些個涼了,也不那麽脆,熱得會更好吃,爹爹嘗嘗看。”

林如海對吃蟲子這件事情也并不熱衷,只是瞧着可以解決蝗災,仔細嘗了,吃過一只之後眼睛一亮,一連說了幾個“好”字,問了林宣汐這道菜的做法。

林宣汐笑着說道:“在這裏,女兒已經抄在紙上了。”

“我很喜歡這道菜。”平哥兒指着盤子說道。

林如海見着平哥兒喜歡,越發覺得可行,笑着說道:“爹爹讓人多捉一些,回來讓廚娘做了給平哥兒吃,也算是幫助解決蝗災了。我這就上折子,面聖!”說完,帶上林宣汐已經準備好的做好的椒鹽蝗蟲,匆匆進宮。

林宣汐的想法是,由戶部尚書林如海帶頭,衆人吃椒鹽蝗蟲,同時在民間制造聲勢,把這道菜說的難得,這道菜要用油炸,這個年代的農民恐怕沒幾個舍得這樣吃,故而林宣汐是這樣的想法。這樣多管齊下,也就緩解了蝗災危機,畢竟讓從不吃蟲子的北方人接受蟲子,恐怕很難。這個法子留下一個火種,之後讓人有吃蟲子的習慣,今後出現蝗災的概率也就大大降低。林宣汐想着的是等到晚上林如回來了,再同他說自個兒的主意誰知道聖上聽到了林如海的解決方法之後,“讓朕瞧瞧看。”

林如海把食盒呈上,聖上讓人用銀針驗了之後,竟是親自吃了一只,“味道不錯。林大人如何推廣這道菜肴?”

林如海的想法竟是和林宣汐不謀而合,聖上沉吟半晌說道:“朕有一個主意,愛卿瞧着可好?”聖上竟是準備在後宮擺了筵席,所有的後宮的嫔妃皇後,甚至是文武百官一同吃蝗蟲筵。

林如海聽到聖上的主意之後,撩開前袍跪在地上,高呼此舉乃萬民之福。

聖上開懷大笑,“林愛卿,你此舉才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說起來,這法子你是如何想到的。”

林如海說道:“微臣女兒見着微臣幾日憂愁,便說了這個食譜。”

聖上想了想,“朕想起來了,還記得當初還是朕保的媒。男才女貌,天作之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