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011
“年嫔,你!”皇後被氣着了,話一時竟都沒說出來。
“走吧。”雍正瞧着六阿哥和四格格那頭都走的沒影了。
他也不耐煩和皇後在這裏站着說話。也不想和皇後過多的糾纏,就牽着年嫔頭也不回的走了。
完全沒有要替皇後周全的意思。看在皇後和鐘粹宮的奴才們眼中,那就是皇上沒管年嫔,默認縱容了年嫔的以下犯上。
這是将皇後的臉面毫不留情的掼在地上了。
皇後氣的心梗,被田嬷嬷扶着進去順氣去了。
鐘粹宮的奴才們瞧着,心中心思各異,原本都打量着年嫔入宮,年紀又小,在宮中又沒有根基,不過是仗着皇貴妃和年家,才有這樣的體面和地位。
想着年嫔入宮後,皇貴妃又沒了,這宮裏幾位娘娘跟前怕是要變天的。
卻沒想到,皇上依舊偏寵偏幫着年家的人,便是年嫔這般和皇後說話,皇上也不管,還這樣縱着,還直接将六阿哥和四格格抱走了。
這沉寂了幾個月的翊坤宮,怕是往後就又要抖起來了。
這宮裏,怕是又要添一位寵妃了。
後宮的主子們要是知道了今日的事,還不知是何複雜心緒呢。
皇後雖和皇上生分些疏遠些,但從前在潛邸時,府中中饋都是握在皇後手中的。
哪怕是李氏盛寵,年氏盛寵時,也沒有說分薄了皇後手中的權勢。
待入了宮中,年氏進宮就封了貴妃,可她還要顧着自己的孩子,身體又不好,這人又是無心要什麽權勢的,只管自己身邊的好就是好了,所以在宮裏,皇後是管着宮務的。
誰也插不上手。但翊坤宮的事,皇後也插不上手。
宮裏嫔妃們,就數皇貴妃父兄最給力,家中助力比旁人都要大,她自己的位分也高,皇後也輕易動不得她,所以這宮裏,皇後動不得翊坤宮,動不得有孩子的齊妃宮中,熹妃和裕嫔那裏,也不好動,但大體上,還是過得去的。
所以即便瞧見了方才那罕見的令人震驚的一幕,也沒人敢随便說些什麽。
皇後身邊的田嬷嬷,那是個心黑手狠的。幾個大宮女也不大好惹,便是奴才們心裏鬧翻天了,面上還是規規矩矩的辦着自己的差事,不敢多言。
但方才的事,瞧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田嬷嬷要顧着皇後,鐘粹宮的幾個大宮女已經盡力去壓着消息了,但總有些一星半點的話傳出去。
可這,也是不敢叫皇後知道的。
她們到底是奴才,只能管着宮裏奴才們的嘴,可延禧宮永壽宮的那幾位主子們要如何說如何議論,她們就管不了了。
田嬷嬷撫着皇後的心口,半晌了,皇後的氣還不大順。
皇後年紀上來些,就添了心口痛的毛病。氣順還好些,若是氣着了,這心跳快了,心口便悶悶的不舒坦。
也是積年的老毛病了。
年輕時跟李氏争鋒,後來又添了年氏。年氏那個性子,眼高于頂,仗着年家并不很将皇後放在眼裏,皇後又從不肯遷就一星半點,自然争鋒不過,許多時候都是自己怄氣。
後來年紀大了,舒緩不下來,慢慢的就成了毛病。尋常自然好些,可誰知道這個年嫔竟是個得理不饒人的性子,一張嘴利的很,瞧着竟是比當初的皇貴妃還要厲害些。
從前年氏自恃身份,倒是不怎麽頂撞皇後,無非冷嘲熱諷幾句。
可這個年嫔,就跟吃了炮仗似的,竟是一點虧都不肯吃的。明明是個嫔,行事做派倒跟個皇貴妃似的,全無半點規矩。
偏偏皇上還寵着。
田嬷嬷今日也真是開了眼了。
這哪是小姑娘啊,這就是個魔星。
“主子,六阿哥和四格格被皇上抱走,此番便罷了吧。主子不去争這口氣也罷。”
田嬷嬷只能解勸皇後,“皇上态度這般強硬,年嫔又已入宮了。只怕便是太後出面了,六阿哥和四格格,也不能從翊坤宮再出來的。”
“皇上那些話,奴才細琢磨着,怕是惱了主子,也惱了太後。主子若偏着太後,惹了皇上的不喜,将來那年嫔豈不是更嚣張麽?再者,太後那裏,也不是那麽好偏着的。”
上回去寧壽宮給太後請安,太後為十四阿哥的事正惱皇上呢。
先帝爺去世的時候,十四阿哥未在京中。得到消息從西北趕回來,先帝爺已經停在壽皇殿了。
十四阿哥那會兒還是撫遠大将軍,是先帝爺親封的大将軍王。
先帝爺去世的時候,為着登基的事情,皇上登基了,下頭很是有些不忿。十四阿哥許就是聽見了些什麽,在壽皇殿的時候就對皇上不敬,跟着八爺九爺很是有些勾纏。
這裏頭的事情,田嬷嬷一個奴才不敢細想不敢細究,她貼身侍候皇後,自然瞧見了許多。
皇子阿哥們在康熙年間就不消停,及至皇上登基,成王敗寇,自然總是有不甘心的人。
皇上惱恨十四阿哥與親兄弟不是一條心,卻同八爺九爺是一個心思。去拜完了先帝爺,連西北也不叫回去了,直接就奪了十四阿哥的大将軍王的敕封,十四阿哥又成了光頭阿哥。
就被皇上放在景陵,守着先帝爺。
這頭,又派了人去西北,将十四阿哥的家眷全送回京中,還将十四阿哥與先帝爺所有往來的書信旨意全都繳了。
這西北的事,就被年羹堯接手了。
雖說太後是皇上的親額娘,也是十四阿哥的親額娘,但這裏頭,太後待兄弟倆的情分是不一樣的。
皇上生下來,就被抱到了孝懿皇後跟前養着。那會兒太後位分不高,沒法子跟孝懿皇後争,自己也養不了孩子。
後來有了十四阿哥,太後成了妃位,可以養着自己的孩子了,這十四阿哥自幼養在身邊,自然更親近些。
親兄弟有了分別,親額娘又更疼愛小的,從前沒這麽多大事的時候,太後都是更偏着十四阿哥的。
現如今一個成了皇帝,一個獲罪回了光頭阿哥,還被軟禁在景陵,太後自然是不痛快的。
這會兒還算是好的呢。田嬷嬷想,皇上剛登基的時候,太後還跟皇上鬧過吵過,甚至連皇後都跟着看了太後好久的臉色。
這回太後肯幫皇後這一回,都是因着太後心裏頭,是一萬分的不想讓年家痛快,但凡是能跟皇上對着幹的,太後都樂意。
難道他們鐘粹宮不曉得聯合太後會惹得皇上不快麽?當然是知道的。但是沒法子呀。總是要試一試的。
可太後也跟皇後漏了口風了,太後想要十四福晉進宮來,想見一見十四阿哥府上的人。
可這個關口,誰敢提這個?誰又敢承應這事呢?
太後如今是不見人了,可前兩日,還悄悄打發了人來,要皇後想法子,尋個合适的時候,叫十四福晉去寧壽宮見見。
太後不對旁人說這些,直截了當的跟皇後提要求。不就是要皇後還先前的人情麽。
田嬷嬷擔心啊,這要真是跟十四阿哥的事扯上了關系,若是叫皇上知道了,怕是皇後這裏,讨不得什麽好處,是真正會被皇上厭棄的。
“六阿哥和四格格的事,先放一放罷。”
皇後緩過來了,想起年嫔方才的話,心裏不是很自在。
皇貴妃是在園子裏沒的。在翊坤宮沒住幾天,皇上想着她病重,就将她挪到園子裏去養病,自己也跟着去園子裏住着理事。
可皇後一想到翊坤宮到底還是皇貴妃住過的。這心裏頭就排斥。她也是一時情急,怎麽就說出那樣的話來了呢?現在想想,就算年嫔歡迎她去,她也不想去翊坤宮,多晦氣啊。
皇後跟着說:“太後那邊,也先敷衍着。十四阿哥的家眷都圈在府中,外頭有兵丁把守,誰敢妄動呢。本宮要真是把十四福晉弄到宮中來了,那才真是要翻天了。”
“嬷嬷,你放心吧。本宮還沒有那麽糊塗。”
田嬷嬷得了這話,心中安心許多。
皇後斟酌着,心中便有了計較:“為了六阿哥和四格格的事,皇上惱了本宮,這幾個月,皇上也忙,本宮也不好直接去養心殿尋皇上。皇上如今也不是潛邸時那樣了,去前院和去養心殿,到底是不一樣的。”
從前府裏進了新人,若皇後想要照拂。将皇上請去她的正院見人,或者去前院見皇上的時候提個一兩句,這都是可行的。
福晉舉薦,便是如此。
可如今到了宮中,皇後就不大好這樣做了。宮裏規矩大,帝後一舉一動都叫人盯着,尤其前朝不大安穩的時候,這麽做就是添亂。
因此皇後才動了六阿哥和四格格的心思。
但眼見這條路走不通,便只好再用別的法子。
“皇上若一直不進後宮,本宮就沒法子。可皇上既來了,那武嫔也就有機會了。瞧着年嫔這個樣子,皇上大約不會冷落。待年嫔侍寝後,就讓皇上見一見武嫔。”
“這沒瞧見人,當然是不會惦記沒有印象的。若瞧見了,以武嫔的姿容,皇上必定一見難忘。”
田嬷嬷聽見這話就笑了:“主子說的是。原先奴才還擔心呢,今日瞧見年嫔這樣,奴才就不擔心了。主子跟着皇上這麽些年了,皇上最喜歡什麽樣的姑娘,主子心裏是最清楚的。”
那武嫔,就是皇後照着皇上的喜好,從應選的秀女裏精心挑出來的。
年嫔是年輕嬌美,可偏偏一副孱弱的身體。哪能比得過武嫔那樣健健康康的漂亮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