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酒足飯飽,邊滿歸推着載有滿滿兩大筐糧食蔬菜的板車,打着飽嗝揮手向送她到門口的高莘和馬掌櫃告別,心滿意足的往自家所在的碩東山走回去。

“少東家,這75兩銀子的差價怎麽處理?”見邊滿歸越走越遠直到看不見了,馬掌櫃才跟高莘提這件事。高莘無所謂地撇了撇嘴,轉身回店鋪走到後堂找到布偶貓後抱在懷裏,随性地說:“小事。回頭我叫人送來補齊就好了。”馬掌櫃應了一聲就退下了。

邊滿歸住的碩東山是寶慶府轄區邵隆縣碩東鎮最高最廣闊的一座深山,屬于湘郡雪峰山脈的一處小分支,因為經常有兇猛的走獸出沒,地域廣闊山勢複雜,所以人跡罕至,只有少數的幾家獵戶敢入山打獵,住在深山裏的原本只是邊滿歸一家,現在就剩她一個人了。

從碩東山裏走出來到寶慶府城中趕集,普通的鄉民們走路一般需要六個半時辰,趕牛車、馬車快的也得兩個時辰,只見這邊滿歸就像腳下生風一樣走得飛快,還一臉輕松悠閑,天剛擦黑人就已經趕到了碩東山腳下。

邊滿歸看天空還有最後一點亮光就打算在山腳歇會,掀開油布露出竹筐的一角,摸出裝幹糧的小布袋和皮水囊後随地一坐大口吃起來。周邊很快就一片漆黑,邊滿歸站起身來像小獸甩水那樣抖動身軀,為的是把幹糧掉的渣子都抖落幹淨,然後把布袋和水囊放回筐裏重新蓋好油布,推着板車繼續往家中趕去。

大概又走了小半個時辰,以邊滿歸的腳力約莫是快到碩東山的某處峰頂了,再憑着多年狩獵鍛煉出來的好眼力,終于看到樹林裏露出一個隐約的屋頂,邊滿歸唇邊不禁露出輕快的微笑,那處屋頂所在就是她家的位置。

很快邊滿歸就把板車推進了自家的小院子,來到東邊一間獨立的小竹房門前停下,從腰包裏取出一串鑰匙打開門鎖。轉身掀開油布先丢在一邊,把板車上的一個大竹筐擡下車,一腳輕踢開竹門先用這個竹筐把門抵住,把另一個竹筐搬進竹房裏,再擺好抵住門的那一筐。

竹筐裏物品種類還是蠻多的,米、面、油、鹽、蛋、瓜果等等,倒也不着急今晚就要整理好,來回趕路走了一整天邊滿歸也沒心思在整理這些瑣碎,用兩個竹蓋子将框口罩住,又把油布鋪上去勉強能預防偷食的山林動物吧,退出竹房鎖上門後把板車随便往牆邊靠着放好就行。

“嘿喲喂,終于到家了,下趟山可真是不容易。”邊滿歸一邊開主屋木板門上的鎖一邊感慨出行不易。主屋是邊滿歸她爹請人用木頭造的,也就擋風遮雨睡個覺的功能并不精致,屋內的環境同樣簡單一目了然,有淡淡的月光照着,回到家裏的邊滿歸連蠟燭都不用點就能分辨清楚所有東西的位置。

進門後的地面鋪滿了碎石,擡頭看到正前方是一方神龛,視線下移是一張方桌擺在屋中,配了三把小凳子。桌上有一個水壺和三個倒扣的飯碗,邊滿歸拿起最上面那個倒了碗水喝,喝完淌了一下碗又倒扣回去。

喝完水邊滿歸往神龛走去,那裏供着兩個靈位,邊滿歸從旁邊的小角櫃裏取出三根香,借長明燈的火點燃,高舉過頭鞠躬拜了三次:“爹,娘,我回來啦。”再踮着腳把香插到香爐裏,看到香爐被插滿了燃盡的香蒂,香灰也溢出來便皺了下眉,嘆息着嘀咕了一句:“算了,明天再整理吧。”

随即從懷裏摸出一個獸皮做的錢袋,打開看到裏面的一張千兩和八張百兩的銀票笑得開心,緊跟着開始在神龛下面摸索起來,‘吧嗒’一聲輕響後邊滿歸把手收回時手掌上多了一個黑漆漆的小木盒,小心翼翼地打開木盒鎖露出了裏面的東西,有一根成色粗陋的白玉簪,兩個款式一致卻大小不一的銀手镯,另外還有一貫銅板、一疊銀票和碎銀子。

邊滿歸把今天換得的銀票和高莘給她的碎銀子全都從獸皮錢袋裏取出來,然後工整地放進木盒裏,鎖好後把木盒又放回神龛下的暗槽裏。神龛是邊滿歸的娘親過世後她爹在附近的村裏買的,暗槽卻是邊滿歸後來自己鑿的,那木盒裏面收的是爹娘遺物和一家人多年的血汗積蓄,合計總該有三千多兩吧。

然後邊滿歸轉過身來環視了一圈住了17年的屋子,木屋的東西兩頭各有一張簡單的木床,兩張床都支着蚊帳,床和堂屋之間都隔了一座屏風板,床頭都有個小矮櫃,床尾也都靠牆放了一排大立櫃,除了西面的床上空無一物外,其他的沒有區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