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在這個時辰匆匆進宮求見之人為大理寺卿劉青, 五十多的年紀,滿頭灰發,曾經不茍言笑的臉被歲月柔和, 如今常攜着笑意, 嘴角也有了自然而然的弧度。

他行禮道:“陛下,嚴允在大牢中畏罪自盡了。”

綏帝眉頭一動,“這幾日發生了何事?”

陛下果真料事如神,劉青道:“嚴允遲遲不肯認罪, 昨日臣便破例讓衛家人去了牢中,但臣全程陪同, 二人相隔亦有兩丈之遠,決不存在任何差漏。臣想, 嚴允恐怕是受不了刑訊折磨,又被衛家人痛罵, 良心所遣,一時想不開便……”

嚴允和衛家人的案子,要從綏帝還未收到瀾州異狀的折子前說起。

将三皇子流放去瀾州,一是綏帝作為天子的仁慈, 不想對血脈兄弟趕盡殺絕;二是三皇子所行之事大部分都還在籌謀中,沒來得及付諸實踐。

所以,三皇子得以去瀾州做一個閑散親王。那兒土壤貧瘠,人員稀少,還臨近不好惹的戎族,即便他想做甚麽也有心無力。

就算他真的像現在大部分人猜測的那般,孤注一擲和戎族聯合, 雙方的軍力也不足以和大綏抗衡。

綏帝沒怎麽把這個弟弟放在眼中, 但每有從瀾州傳回的簡報, 仍會認真翻閱。大約從三個月前,他就從簡報中發現了蹊跷,疑心瀾州有變。

三皇子有異狀,第一個被懷疑的自然就是他的母族——如今被削弱許多、仍留在長安的衛家。順藤摸瓜下去,隐約發現衛家似乎和如今的戶部尚書嚴禮家中有些幹系。

戶部掌管整個綏朝的錢袋子,涉及到它的事都非同小可,綏帝明面上按捺不動,私底下則着人查得更深。

正是在這種當口,衛家人突然告上禦狀,說戶部尚書嚴禮的庶子奸殺了衛家嫡次女,登時讓隐約知道一點情況的人都懵了。

案子迅速被移交到大理寺,由大理寺卿劉青親自督辦,很快發現其中人證物證無不齊全,不出十日就查了個水落石出,只要陛下那邊松口,他直接就能給嚴家的庶子嚴允定罪。

嚴允起初在牢中不肯認罪,後來證據被擺在面前,就開始說衛家娘子和他早有定情,之所以私下相會是因為怕家裏覺得衛家人身份不妥,不同意,便遲遲未擺到明面上去。

他說奸殺是無稽之談,後來又改口道衛娘子見他遲遲不肯去家中提親,便要應家中要求去相看他人,令他一時沖動鑄成大錯。

嚴允交代的這些,倒和綏帝着人查探出的嚴、衛兩家有人私下來往契合了。

Advertisement

事情到這裏,兩家本可以說是結下了血仇,之前猜測的利益往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綏帝卻一直不同意,着令劉青再深查細查,而後便是今日嚴允自盡這一幕。

嚴允一死,兩家的仇可以說是了了,也可以說是再也沒有修複的可能。

劉青小心翼翼道:“依臣之見,衛家人對嚴家深惡痛疾,幾次訴狀說嚴尚書教子無方,力求陛下懲罰嚴尚書。這等深仇大恨,恐怕兩家幹系也就是在這次的兒女私情了。”

末了道:“瀾州山高水遠,臣徹查過衛家及衛家人,他們這三年來在長安都無人理睬,過得亦是窮困潦倒,恐怕無力再和瀾州有聯系。”

劉青在大理寺待了三十年,對自己的查案能力有絕對的自信,他查出的這些東西絕不會有假。

如果是年輕時,他也許不會幫衛家說一句話,但如今許是年紀大了,在親眼見到衛娘子的慘狀和衛家人哭得幾度暈厥的模樣,他便也希望早日懲處兇手。

可惜陛下一直不允,如今嚴允自盡,也算還了衛家人公道。

綏帝籠在袖中的手一直在緩緩摩挲扳指,對劉青的話不置可否,忽然問:“三年前,朕尚未回宮時,嚴禮和三皇子關系如何?”

劉青頗為不解,這些事陛下在登基後應當都查過了才是,還是如實道:“嚴尚書忠于先帝,如果真要說,那也只在先皇的意思下,和四皇子及玉家走得稍近些。但在陛下您回宮後,嚴尚書就撇清了和玉家的幹系。”

正是因嚴禮看得清形勢,一直以來都沒有越界行為,後來還迅速對綏帝投誠,綏帝才繼續讓他待在尚書的位子上。

但如今,綏帝總隐隐覺得某一處有蹊跷。

劉青突然想起甚麽,補充道:“對了,先皇駕崩前正好召了許多臣子入宮,突發惡疾時,嚴尚書也正在先皇身邊。玉家當時說先皇留下口谕,傳位四皇子,崔侯站起身力斥後,是嚴尚書和幾位老臣幫了崔侯說話。”

竟還有這一出——

綏帝目光忽的冷然看去,讓劉青頭皮微震,不知自己說錯了甚麽,他只是為證明嚴尚書應當不會有異心。

“當時你也在?”

劉青道:“臣在大殿外侯诏,不在其內,此事也是聽說的。”

足足有十息的寧靜。

“嗯。”綏帝的神色,已經恢複了平淡,“既然嚴允已死,結案罷。”

雖不知話題怎的跳躍如此之快,劉青仍迅速颔首領命。

目送他離開後,綏帝下口谕令全英去傳禮部官員,既然案子按嚴允殺人結了,自要給衛家一些安撫。

在禮部官員到來前,綏帝又召林錫上前,“你領內衛,去查當初先皇駕崩時在身邊的所有人,不拘方法,每人所言當時情形,全部呈報。”

林錫應是,心中巨浪滔天。

陛下難道是懷疑當時先帝駕崩前情形有異?還是……覺得先帝下突然駕崩,另有內情?

**

綏帝因大理寺卿禀報之事再度忙碌起來,便着了人去給南音傳話,讓她莫在外久留,早些回鸾儀宮。

作為皇帝掌管天下便是如此,其實甚少有能夠随心所欲的時候。南音在宮中住的這些時日,雖然沒有跟着去上過朝,也未見綏帝在禦書房接見臣子,但從那邊每日派人向崔太後禀報的話便可知,一國之君做起來,并不像綏帝表現得那麽輕松。

估摸時辰回了鸾儀宮,太後剛剛午覺醒來,見她懷中的喧喧也是好一陣歡喜。

“我也喜歡這些小東西,只是它們太柔弱了,指不定來個風吹般的小病就沒了,徒惹人傷心。”崔太後說罷,意識到這話的不妥,補充道,“不過宮裏有人精心侍奉,定能把它養得好好兒的。”

南音聽出了她話中的意思,并不覺得有甚麽,輕聲說:“生離死別是人間常事,只要好好陪伴照顧了,無愧于心,便也可以坦然些。”

崔太後心道這番話說出來,倒确實有點修道的模樣,顯得好似冷情冷性,但也不失為一種通透。

“說得也是。”崔太後轉而說起今兒她如何奚落嘉太妃的事,眉飛色舞地複述場景,幾乎要拊掌大笑,“你是不知她的性子,見人慣就是冷嘲熱諷,沒幾個沒被她氣過的,就是不願和她計較罷了。輪到她自個兒了,竟連這點子氣都受不了,還哭着跑了!”

她說得實在太生動,南音就算看不見動作,也能從太後的話語中想象畫面。這些和當初在玉靈長公主府中的情形對比起來,不得不說……确實令人有種隐隐的暢快。

“想笑就笑。”崔太後挑眉,“長安城就沒幾個不想笑話她的。”

南音極力忍住的唇角,還是上翹了些,“是娘娘說得太有趣了,并非因其他。”

崔太後撲哧一下,擡手捏捏她的臉,“怕什麽,沒人叫你做個聖人,小心眼些都行,我又不會因此嫌棄你。”

這時候,太後才注意到綏帝未和南音同歸的事,詢問之下,知道他是忙碌政務去了,含笑道:“有時我打趣他,可不真說明他閑,朝臣們可都誇他勵精圖治,是明主。”

“嗯,南音雖不懂治世之道,但光省刑減賦這兩條,就讓許多百姓暗地稱贊陛下了。”

說起這些,太後便又有許多話兒了,她有意在南音面前時常提起綏帝,其中諸多小心思,身側的嬷嬷和女官們自然知曉。

倏忽之間,這一日便也過了,南音和太後用過了晚膳,便告退回偏殿去。

如今她需一日兩頓地喝藥,入睡前這一貼,既是調理此前積累的藥毒,也能幫她突然失明的雙目盡早恢複。

喧喧還太小,突然換地方的它夜裏必然會鬧騰,不便留在屋內。南音和它玩了會兒,等侍女将它帶走,方倒枕入眠。

她近些日子都睡得早,無夢魇之擾,每逢卯時就能自動醒來。

翌日,天光微顯,在她意識仍在朦胧之際,便聽到紫檀輕柔的呼喚。

“娘子。”她低低的聲中含着欣喜,“專治眼疾的江太醫提前回宮了,如今正侯在外邊兒。”

足足反應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話中含義,南音騰得起身,被早有預料的紫檀扶住了。

難得見娘子激動的模樣,紫檀笑說:“江太醫昨夜就到了長安,陛下看時辰太晚沒有宣他,今日早早就把人叫來了。太後娘娘也迫不及待,讓婢來請娘子起榻呢。”

論聽得此事的情緒起伏,沒人能比得過南音。她雖然早就做足了一切可能的心理準備,但如果有治愈眼疾的希望,怎會不欣喜。

五歲前清晰透徹的世界一直就只在夢中可見,且隐隐的,已經越來越記不清是甚麽模樣了。

她快速起身,幾乎差點就這樣往前走去,被侍女們扶住,麻利地服侍她洗漱更衣。

用了最快的速度,也是一刻鐘以後了。

擅長治眼疾的這位太醫名為江盛,三個月前剛進的太醫院,雖然年輕,但醫術非凡,是由太醫院院正親自舉薦,破格招入的。

他入太醫院不久後就因家中有事回了趟揚州,本預備在揚州過年,沒想到期間接到蓋了陛下私印的加急傳書,着他若無要事盡快回長安。這下哪敢再耽擱,就算年關在即,也忙不疊趕路而回。

昨夜在家中匆匆歇了一覺,天還未亮便進宮,如今江盛仍有困意。

這種困意在一見到太後親自來時,就消散了,恭恭敬敬地起身站直。

南音暫時未到,太後和悅地召他上前,和他說了些已知的症狀,問他:“江太醫可治過類似的眼疾?可有心得?還有,哀家有時也會覺雙目模糊,是因年紀大了,還是其他?”

“具體自得看過這位慕娘子方可定論。”江盛道,“不過目生白翳,臣曾在一本醫書上看過,道是可‘在每日睡起時,跌坐凝息,塞兌垂簾,雙目輕轉,合而後開,行久不替,內障外翳自散。切忌色()欲,并書細字’。”

他說:“自然,不可能真憑此法而愈,若翳狀已成,非湯藥所及,徒施千萬,亦難有效。但堅持此法,定能愈發耳聰目明,便是太後平時也可多嘗試。”

雖未嘗試,但江盛侃侃而談的自信之色,小露的這一手已經讓太後頗為信服,只是思及那話語中的“切忌色()欲”四字,有心多問幾句,餘光瞥見南音的身影,便決定日後再問。

“這位便是慕娘子。”女官道,“江太醫,還請細診。”

一旦開始問診,江盛便斂起了所有多餘的情緒,即便是起初為南音的容貌稍稍驚豔了下,也很快恢複冷靜。

他沒有診脈,一開始便是詳細問她眼疾的由來,近些年視物如何,怎樣診治雲雲,最後才道一句冒犯,湊近撥起她雙眼,凝眉細看。

越看,眉頭皺得越緊,許久道:“慕娘子翳狀已成多時,實難治愈。”

太後和南音的心,同時沉了下去。

作者有話說:

江盛說的那句話,引用自百度到的古代目功三十則

ps.才11萬字呀寶們,進展算不上慢啦,總不能幾章就一見鐘情再見定情送入洞房吧嗚嗚嗚,要有劇情的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