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公交車從鬧市區出發,行了三十多分鐘,便到達了久平山。下車時,吳書傑走在施然面前,施然下車時,突然感到一陣頭暈,最下方的臺階沒踩穩,眼看就要摔倒,吳書傑連忙扶了他下一把,施然站穩,對吳書傑道了聲“謝謝。”
吳書傑說道:“你暈車?”
施然搖搖頭,長眉輕蹙:“還好,不要緊,我們登山吧。”
吳書傑哦了一聲,他能看的出來施然的臉色不如剛出門時好,以為是施然暈車,當下也沒有多在意,在車站前停頓了一兩分鐘,兩人便一步步朝山頂而去。吳書傑平時經常鍛煉,走的輕松不吃力,而施然走在上山的路上,明顯感到自己體力不支。及至山頂,施然已額冒冷汗面色慘白,把吳書傑吓了一跳,他趕忙扶施然坐下,問他感覺怎麽樣,施然閉着眼喘着氣,也不說話,吳書傑感到情況不妙,說不定得趕快下山。施然不想掃了吳書傑的興致,便說自己無事,可休息了大半天,施然的臉色還未改變。這時,吳書傑堅持要下山,找個醫生幫施然看一看。施然點點頭,他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了,這麽高的山,他從未登過。施然渾身沒力氣,吳書傑拉了他一把,兩人走着去坐下山的車,還未到站點,施然突然暈倒在地,不省人事。吳書傑叫他不醒,心裏慌張,他匆匆忙忙抱着施然跑到站點坐車,下了山,把施然送到醫院,施然進了急救室,吳書傑在外面等候,他想不明白施然為何會突然暈倒,看上去,施然還是和常人無異的,正想着,施然躺在救護車上被推了出來。
“醫生,我朋友他怎麽樣了?”吳書傑問道。
主治醫生是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皮膚略黑,身材高大,有些發福,戴了一副無框眼鏡,他說道:“你的朋友沒有什麽大礙,實話說,他能熬到現在已經不錯了,你放心,他休息休息就好了,以後不要讓他劇烈的運動。”
吳書傑點點頭,心中始終忐忑不安,二十多年來,他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眼看着施然被送進病房,他在病房外踟蹰,想進去看一眼,醫生剛才說的那句“他能熬到現在已經不錯了”回旋在吳書傑的腦海,醫生這樣說,分明是施然的情況不容樂觀,可為什麽又要說施然沒什麽大礙呢?吳書傑看施然的手機拿在自己的手裏,忽然想到了自己應該打個電話給施然的父母,吳書傑在施然手機的通訊錄中找到了他父親的電話,撥通,告訴了施然父親施然現在在醫院裏,這一消息把施然的父親吓了一跳,他問了施然在哪個醫院,就挂了電話,十幾分鐘後,施然的父親施大海趕到了醫院。
施大海見到吳書傑,立刻問施然的情況,随後還問了醫生,醫生說了沒事,施大海才稍稍安心。施大海和吳書傑在病房外等待施然醒來,施然安然無恙後,二人便進去探望施然。看到施然半睜着雙眼,平靜的躺着,臉色蒼白,施大海驀然心痛,他能感到施然的情況又壞了些。
“阿然。”吳書傑叫施然,“好點了沒?”
“我沒事。”施然對吳書傑柔和的笑笑,安慰他不用擔心。
“你沒事就好。”
施大海說道:“書傑,謝謝你陪着阿然,你以後多陪陪他吧,他喜歡和你在一起。”
吳書傑點頭,心中放松了不少,施然突然暈厥怎麽說都與他有關,他本以為施大海會責怪他,但事實上沒有。
“叔叔放心吧,我會的。”
吳書傑看看施然,施然也正專注的凝視着他,對着他微笑。
施然三天之後出了醫院,像往常一樣生活,他還是會每天去公園,看天地間的花開花落,吳書傑要找他,便提前給他打電話,兩人約定在花園見面。有一天,二人聊到很晚,星星已高挂在天空,公園中的綠樹都隐沒在黑暗中,只在月光裏,将深深的倒影留在地面。
Advertisement
“時間過的真快,我都要開學了。”吳書傑說道,他不想離開這個公園,也不想離開家鄉,更不想離開施然這個朋友。
“你不想開學麽?”
“是啊,就算學校再好,始終也比不上家裏。”
“總會畢業的,就這一年了,況且我們也可以聯系的到的。”
“那是,科技現在這麽發達,又不是在古代。”
“呵呵,要是在古代也不錯。”施然笑道。
“那是,因為能飛鴿傳書是吧?”
“哈哈,是的。”
吳書傑和施然笑作一團,歡笑過後,兩人沉寂了一陣,一只喜鵲撲楞着翅膀,從他們頭頂飛過。
吳書傑說道:“今天有什麽喜事呢?”
施然笑道:“喜鵲只是喜鵲而已,只要心情好,萬事都是好事。”
吳書傑說道:“說的不錯,阿然,我發現我越來越願意和你說話了啊,天不早了,我們趕緊回去吧。”
施然說道:“好啊。”
兩人一起離開公園,吳書傑先送施然回了家,自己便踏着夜色悠悠然在街上漫步,街上行人匆匆穿梭,吳書傑并未去留意他們,他凝望着街邊橘黃的燈光,心漸漸的安寧了下來,天空上,本來清朗如鏡的月亮在夜色中漸漸朦胧,最後完全隐沒,豆大的雨點說時遲那時快的落向地面,他小跑兩步,眼看就要到家了,雨也慢慢下大了,在他的斜前方的路燈下,他看到了一名身穿灰色僧衣的老僧人,猛被吓了一跳,确定不是自己眼花之後,他走到老僧人面前,禮貌問候了一番,便說道:“大師,現在雨下這麽大,如果您不介意的話,去我家避一避雨吧。”
老僧人轉過身,雙手合十對吳書傑深深鞠了一躬,他看上去約摸七八十歲,眉須皆白,慈眉善目,沖着吳書傑微微一笑,表示同意去吳書傑家暫時避雨。
吳書傑嘿嘿一笑,就帶着老僧人回了自己家。吳書傑端來清粥素菜給老僧人,老僧人謝過,卻不食一口,只專心坐在一旁打坐,轉動着手中的佛珠,時間随着佛珠而輪轉,吳書傑不去做其他事,站在老僧人身旁聽他念一些他聽不懂的經和咒語,并去猜想它們是何意。此時此刻,靜谧鋪天蓋地的席卷而來,佛珠轉動的聲音、時鐘走動的聲音、雨滴墜落的聲音,吳書傑在此刻聽的比任何時候都清澈明亮。
雨漸漸小了,老僧人要告辭了,吳書傑也不留他,只是臨行前,老僧人贈與吳書傑一串佛珠,說道:“佛珠向來只贈予有緣人,望施主收下。”
吳書傑說道:“如此,多謝大師了。”
老僧人說道:“阿彌陀佛,老僧法號淨來,是寧光寺的僧人,如若有緣,他朝你我定會相見,施主,貧僧告辭了。”
吳書傑送淨來大師出了門,夜色中再看不到大師的身影,他回看淨來大師贈予他的那串佛珠,總共由九顆串在一起,顆顆圓潤光滑晶瑩剔透,泛着隐隐青光,戴在手上清涼無比,吳書傑歡喜的想,這塊佛珠像是由玉做的,當下也不敢肯定,戴了一會兒就把它好生收藏了起來,長這麽大,他這是第一次握着佛珠并把它戴在手上,有一串佛珠也不錯,圖個吉利嘛。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