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這個時代郵東西除了一樣掏郵費外, 還得自己打包封口。

旁人是怎麽郵東西的司南沒注意過,但司東他們寄東西過來的時候,是用一塊老粗布包着東西的。

昨兒洗衣服的時候, 司南也順手将那塊老粗布給洗了。

這會兒東西換回來了,司南又找了兩個網兜和幾塊碎布縫成個簡易布袋子将這些東西分門別類的包好, 随後才用昨天那塊老粗布将所有的東西都包在裏面。拿出針線裏三層外三層的縫得嚴嚴實實的, 司南才拿出筆在老粗布上寫下了兩邊的收寄地址。

布有正反面, 司南寫字的是老粗布的背面。

老粗布的正面同樣也寫了收寄地址, 但那卻是司東寫的,跟司南這個收寄地址正好相反。

寫下最後一筆, 司南不知道想到了什麽,還笑了下。

若以後還會有來有往,這塊老粗布司東用正面,她用背面, 一塊布就夠用好久了。

東西不算多重,放到背筐裏背着去縣裏就好。

戴上帽子, 背上挎包, 再将小水壺灌滿, 司南便美滋滋的推門出去了。

屋外, 柴簡也戴了個帽子, 挎了個包。見司南出來, 就将屋門鎖了, 然後伸出手就想要接過司南背在身後的筐。

司南往旁邊讓了一步,正好與柴簡伸過來的手錯開。

“沒多沉,我自己可以的。”說完又笑,“先讓我背一會兒,等我累了再給你。”

不是自己的什麽人, 哪能理直氣壯的使喚人。當然了,這若是烏亮,姑娘她絕對叫他背個夠本。

“好。”柴簡也沒多想,和司南走出院子,又将院門鎖了,然後跟着司南朝着縣裏走。

坐驢車都得一個來小時的路程,以司南的腳程怎麽也得三四個小時。如果路上搭不到車,他們光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就得小一天。

Advertisement

柴簡話少,司南話也不算多,還沒出村的時候,哪怕是司南也沒主動說話。等出了村子,司南才開始找些比較安全的話題與柴簡溝通。

你說兩個人出門,還一路都不說話,那沉默的得多尴尬呀。最重要的是人柴簡還是陪自己去縣裏,所以于情于理主動熱絡些都是應該的。

“……出門前我哥特意打聽過了,雖然這邊看起來不如南邊,但好處就是這邊冬天長,不像南邊,一年到頭都閑不上兩天。”司東确實跟司南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南邊種地幾乎都是一年種兩季,冬天極短,個把月的樣子。所以一年到頭都得下田幹活。

一年十二個月,吉省這邊的冬天就能占五六個月。過了國慶,天就一天比一天冷,十一月份就能下雪,一直到轉年過了清明天氣暖和了,地化凍了才開始耕種。

這麽長的時間,應該是不會叫人呆着的。但不管幹什麽,一定很遭罪。所以司東還告訴司南,他和司北會按月寄錢給她,叫她冬天能不出工就別出工了。

“桂芝嫂子說等村裏發新糧了,就教我做粘豆包。天冷的時候多蒸幾鍋出來,也能放得住。她還說她家有個缸,她每年都要做一缸的豆包留着慢慢吃呢。冬天做一鍋大炖菜,上面放個屜,熱上一鍋粘豆包,又好吃,又省事。”

“...不好吃。”司南也不知道能跟柴簡說什麽,不過是天上一句,地下一句,東邊扯一句,西邊再拉一句的。不想說着說着,柴簡就回應她了。

不但回應她了,還發表了一回他對粘豆包的個人意見。

司南點頭,沒叫他這話落地,就回了他:“你以前吃過粘豆包嗎?還是上次咱們吃的那次?”上次有人來要泡菜,給送了幾個粘豆包。轉天司南就将那些豆包熱了當主食吃了。

“就那一次。”柴簡搖頭,“酸。”

“那個确實是不好吃。咬了一口都不想再咬第二口了。不過我以前吃過的,好吃的是真好吃。”不好吃是你沒吃到真正好吃的。

柴簡想了下,側身看了一眼時不時用手拉背筐帶子的司南。沒先急着說話,而是伸手将背筐拿了過來。一邊背在身上,一邊跟司南說,“我吃到石頭了,豆餡裏吃出來的。”

背筐到是真沒多沉,司南也能背得重,就是背筐的帶子特別的勒肩膀。從村子裏走出來,司南便覺自己肩膀疼。但她也沒吱聲,只一邊用手緩解,一邊跟柴簡說話。不想柴簡到是眼尖的發現了。這會兒柴簡伸手接了筐過去,司南想想,也沒再跟他客氣什麽。

倒不是想偷懶,而是這會兒不适合客氣行事。

說起豆包,不得不說的是這邊的豆包都是紅豆餡的。有時候煮豆餡的時候沒注意摻進了石頭也是有的。只不想頭一回吃豆包就讓柴簡遇到這樣的事。跟頭一回吃餃子的南方人在餃子裏吃到頭發似的,不是一般的惡心。

再加上那天送來的豆包口感确實差了些,也就不怪柴簡對這種吃食無愛了。

“我先少做一點,你們嘗嘗。要是好吃,咱們再多做一些。若是不好吃,咱也不用把入鄉随俗随的太徹底。我跟你說,豆包除了蒸着吃外,還可以煎着吃,不過煎着吃特別費油,還費白糖。不過吃豆包蘸白糖我能接受,蘸葷油我就受不了了。對了,我聽說到了冬天,還有人将凍得梆梆硬的豆包,就那麽拿着凍着啃呢。說是那麽啃特別的甜……”

“我們在山上下了幾個陷井,想要弄點肉回來。”可能在滿是吃貨的國度裏,無論什麽年代,吃這個話題都是最能增進感情和關系的吧。雖然對豆包仍舊持懷疑态度,但并不妨礙柴簡就着吃這個話題說出自己的想法,“烏明我們商量過,等天再冷些,隊裏不出工了,我們就再往裏面走走。說不定能弄到大家夥。”大家夥是能煉出葷油的。

“村裏人總說熊瞎子熊瞎子的,這裏真有熊瞎子嗎?”想了想,司南又問道,“诶,吉省這邊...是好像盛産東北虎的吧?”

柴簡聞言腳下一個踉跄,然後轉頭看司南,總覺得她這個思路好像哪裏不對。

有些危險呀。

這回到不是柴簡不想說話了,而是不知道怎麽往下問了:“你想吃...”老虎肉?

司南愣了一下,然後張了張嘴,一臉的迷茫。

做為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想上天嗎?

不是,咱倆這話題是怎麽說到這裏的。又是怎麽得出她想吃東北虎這種驚怵結論的?

“要不,咱們還是換個話題吧?”

柴簡點頭,然後看司南。

一時間司南也不知道要說什麽好了,撓了撓臉頰,剛要開口說話就聽到身後有鈴铛聲。

這邊的人一般都會在馬和驢的脖子上套個鈴铛,只要有馬和驢經過遠遠的就能聽到鈴铛聲。

這會兒聽到鈴铛聲,司南連忙回身看身後,果見一輛驢車緩緩朝他們使來。

驢車上坐了人,上面還有不少東西。雖然不知道去哪的,但司南卻決定臉皮厚一些的攔下驢車問問能不能搭個順風車。

“大爺,你們這是去哪呀。能搭個車不?”

“去縣裏的。你們去哪呀。”司南揚聲問趕車的黑瘦老頭,那老頭趕車見慣了這樣搭話要蹭車的人,也因此也不當回事。“上車不?”

“上上上,我們也去縣裏呢。”說完就拉着柴簡往驢車上坐。

柴簡被司南拉住手腕子,眼睛只掃了一眼自己的手腕,便跟着司南上車了。

上了車,那趕車的大爺就問司南是哪個村的,怎麽以前都沒見過她,是不是今年分過來的知青。

笑眯眯的比了個大拇指,司南沒用現代那種防備人的心思行事,而是自然的報了個家門。“大爺您這眼神是真好,我們可不就是今年插隊的知青呢。三友村二隊的,大爺哪個村的?”

“夏家窪子的。”

夏家窪子?

怎麽這麽耳熟悉呀。

司南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在哪聽過這個村子。

“您老去縣裏辦事呀?什麽時候往回走。”

“去接人,啥時候回來還不知道呢。要是碰上了,就再捎你們回來。”

“那敢情好了。”司南問人家什麽時候往回走,想的也是回程的事。

塵土飛揚的,司南和那位老大爺有來有往的說了好一會兒的話,再不似不初剛來那會兒的心态和模樣了。

柴簡視線在車上的年輕男女身上掃了一圈,一雙眼睛就一直朝前看。一手固定背筐,一手扶着驢車的邊,竟然還有心思注意司南,在司南被颠起來的時候,還會伸手拉她一把。

這段路,司南和柴簡都走了一個多小時了,所以搭上順風車,也不過是坐了半個多小時就到地方了。

下了驢車,司南還從自己的挎包裏掏出一把沙果給趕車的老大爺。“樹上摘的,您老留着解渴吧。”

因這邊幾乎家家都有沙果樹,所以一把沙果于老大爺也不算什麽,給了也就接過來了。

司南揮別大老爺,又拿出兩個沙果,一個分給柴簡,一個自己吃了。

驢車跑的飛起,颠簸的讓人五髒入腑都移位了。吃個酸甜味的沙果,正好壓壓胃。

司南沒有手表,看看太陽也看不出個什麽,就随口問了柴簡一聲。

九點二十。

一聽才九點多,司南就一邊高興的跟柴簡說這個順風車坐的好省時間,一邊問柴簡郵局怎麽走。

撫順縣很小,來來回回不過幾條街。柴簡領着沒來過的司南邊走邊看,等到了郵局也才過了九點半。

信是單獨放到郵筒裏的,郵包則是拿到郵局裏面,在櫃臺填表,稱重,填寫郵寄單子交郵費的。

寄東西的人并不多,司南都沒怎麽排隊就輪到她了。

郵個東西,幾塊錢就沒了。交了錢,拿了個郵寄的憑證,司南和柴簡才背着空背筐走了郵局。

“上次給我們買的包子,是不是就是這家?”二人路過國營飯店時,司南往裏面看了一眼,發現裏面沒什麽人,只有個帶着白帽子,穿着白短褂子的女服務員坐在門口。收回視線,司南笑眯眯的問柴簡。

柴簡點頭,以為司南想吃這的包子了。擡起手腕看了一回表,才十點鐘。

仿佛已經明白了柴簡的思維模式,一見柴簡看時間,司南便能想到他這會兒的心理波動。

‘現在吃午飯,是不是有點早?’或者‘現在餓了?’

“我不餓,也不想吃他家的包子。”說完很認真的看向柴簡,“我在跟你聊天,沒有任何意思的閑聊。你聽字面的意思就可以了,真的。”

柴簡也看向司南,等司南說完,又看了司南一會兒,才緩緩的露出一個笑容。

竟是如此...簡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