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錦袍客
“青龍莊真不要臉嘿!”
“造孽啊…再來點!”
“多撒點!!這不算什麽,來點金銀豆子。”
“你們瞧文蜀要急了!”
“葛家今年真是發達了。”
“不會吧不會吧,卧虎寨要是輸了,多~丢~人~吶~”
現在葛家飛賊第一,青龍莊戶和王家兵緊緊咬在一起,肩并肩的擠在山路上,不分伯仲。
卧虎寨如果得不了第二名,那何止一整年丢人,往後怎麽在南柯府擡頭做人天下人都要恥笑我們!
文蜀嘴上罵罵咧咧,心裏倒是佩服起朱英了,這小子傷了一條膀子,腦袋反倒聰明起來。竟能想出這樣的妙招來針對我,雖說是禁止施加暗器,但他可以狡辯說這是幹糧。唔,也不是想不出來,只是舍不得這些豆子罷了。估計他們每人帶上一斤兩斤豆子就差不多,再沒有別的了。
她轉身囑咐了幾句新策略:“弟兄們,跟我沖!決不能落在第四!!”
文蜀一縱身,斜踩着旁邊的山壁,噔噔蹬蹬飛一樣的往前急追,圍觀衆人只看到一陣黑影滑過眼前,幾乎超過一只燕子,落在推搡厮打的兩夥人背後。
燕子都愣了,我滑翔呢,這是人嗎?
文蜀拎着旗杆,欲戳又止,抗棋子的可不許動手打人,旁邊的百姓成千上萬,都睜大眼睛看熱鬧,一個個還都是大嘴巴。只好氣哼哼把旗杆往下一戳,高聲大嚷:“你們兩家往上看看。第二有什麽可争的!”
兩家掌旗的不一定發號施令,但朱英跟在旁邊一起爬山,剛剛看文蜀被滑了一跤,笑到跺腳,聽文蜀這麽一說,謹慎的盯着她不敢回頭:“上面怎麽了?”
教頭高呼:“不好!葛家雇的那倆人快到了!”
朱英的眼神往左右一掃,看山上山下萬衆矚目,都落在自己身上。料她私下裏為所欲為,卻不敢公然和青龍莊為敵,兩家就好比麻杆打狼兩頭怕:“風緊!舉杆子!”
舉着青龍的壯漢們立刻攥緊了手裏的竹竿,往地下一支,一起擡起腳來往将軍府兵身上猛踹。專往膝蓋側面、腳踝骨上又踢又踹。
将軍府兵有被踹中的,忍痛反踢回去,也有機敏的躲開之後,瞅準時機,對着莊戶又踢又打、一手抓着竹杠另一只手掄圓大巴掌往對方腦袋上抽。
兩夥人一個穿青一個穿紅,互相踢打時極其熱鬧,帶着手裏舉的肩上扛的青龍和麒麟也像打起來一樣。
兩旁觀看的百姓們漫山遍野,蹲在石階之外的山坡上、樹上,看到激動處有人從樹上掉下去,還有人不甚被手裏的火把撩了衣服,周圍立刻有人用水桶撲滅。着火的人濕漉漉的大聲感慨:“完了,要走一年背運。”
文蜀抱着旗杆看熱鬧,就在片刻間,自己的黑衣騎士們扛着卧虎和牛都追了上來,緊緊咬在二人身後。
兩夥人不僅打,還在雙方首領的鞭策督促下,舉着竹紮的塑像,沿着山路一頓狂跑。奮勇直追前面葛家那兩個飛賊。
終究還是沒追上,那兩個飛賊本來就身手敏捷迅猛,拿着旗的如同拿了登山杖,背着天王雕塑的人一手雙腳并用,遠遠的看過去就好像一人多高的天王沿着山壁緩緩的飛行上去,比青龍與麒麟相鬥更加神異。
有些打瞌睡的老頭老太太突然驚醒過來,擡頭就看見一尊天王像盯着自己、不走臺階而是攀上而上,甚至貼着蹲下的人群頭頂飄過去,吓得一翻白眼又昏睡過去。
文蜀看前面兩夥人已經停下來了,都擡起頭看着高處山路上猛沖而過的葛家二人組:“嗷!!沖!!”
還有三百步距離,王、朱兩家都不争了,沖也沖不過去。
寨主一聲低叫,蓄勢待發的黑衣騎士們一起提氣凝神,手裏攥緊竹竿,變換陣形從單人縱隊改成兩兩一排的前後兩組人,腳下蹬着臺階,趁着嘈雜混亂和歡呼雀躍的掩蓋溜過去。
文蜀貼邊一站,用手勢示意卧虎先排成單人縱隊,仙子騎牛緊随其後。
趁兩夥人看呆的時候,卧虎呲溜一下就被六個人擡着,從青龍和麒麟之間鑽過去,一過去就往前猛跑。
兩人一排的八個人擡着仙子騎牛,竹篾貼紙的塑像比絲綢更輕飄飄,八個人才跑到一半就被王、朱兩夥人夾住,被夾在中間不往前跑,故意往兩側推搡踢打。
本不算寬闊的山路立刻被三夥人塞住了,擠得水洩不通,別說互相踢打,現在只能用胳膊肘來怼、用膝蓋窩來頂。
文蜀扛着大旗,帶着六個好漢一溜煙往山上跑。
路兩旁的圍觀群衆紛紛鼓掌叫好:“我就知道五姐能贏!”
“寨主神勇啊!”
“好妙計!”
“榜眼啊這是!”
“文寨主永遠的老二!”
山頂上,財神廟的廟祝已經把葛家大旗插在東邊第一位的石洞裏。
文蜀一路猛沖,把後面擠在一起動彈不得的三夥人遠遠的甩在身後,眼前還有四十階臺階就到財神廟門口,她情不自禁為自己的機智應變大笑出聲:“嚯哈哈哈哈!”朱英啊朱英,吃屁去吧!
最後四十個臺階又高又陡,對她來說不算什麽,輕飄飄的直沖上跑去。
剛上到一半時,旁邊荔枝樹上攀着的年輕人忽然沖她撲了下來。
文蜀眼裏緊盯着上方,險些沒反應過來,餘光窺見了,下意識的往旁邊一躲。
身穿百衲衣的年輕人縱身從樹上直接落到她身旁,手裏提着一把剔骨尖刀。
文蜀大喝:“好功夫!”這一躍,從高處落到陡峭的臺階上,站的穩穩當當,晃都沒晃一下。
年輕人臉上湧起一點得意:“我叫古大!你到了陰曹地府,可要記得我。”
文蜀哈哈大笑:“朱英叫你來的?他可真玩不起。”
古大不肯再說話,尖刀直劈她肩膀。
文蜀看了更想笑,尖刀不是大刀,這麽劈可不好使,用手裏的旗杆往上一架,茶杯口粗細的旗杆被他一刀破成兩段,刀口平滑,文蜀雙手感受到的力氣可不小。
寨主在一片驚呼中臨危不亂,雙手持着兩節旗杆,只當一雙棍棒來使,既然刀鋒銳不可當,就用半截旗杆往人的胳膊上纏、往臉上抽,尤其是旗面所在的一段,甩到臉上就能把這小子蒙了腦袋一頓暴打。
古大被她的雙棍纏住雙臂,總是輕盈靈巧的避開刀鋒,卻往手腕上磕、抽,往頭臉上招呼,他猛地将刀還手,用右手攥住竹竿,雙腳運氣站在陡峭臺階上:“拿來吧你!”
要說比試力氣,文蜀對誰都不怕,氣沉丹田,先和他角力,随即用勢一轉,借由他用力拉拽試圖揮刀砍來的功夫,一躍而起,幾乎被古大扯着一腳踹向他的臉。
古大避無可避,手裏還抓着半截旗杆往後急退,文蜀也抓着這半截旗杆,真正如影随形。
一晃眼的功夫,王葛兩夥人已經跑到近前,文蜀一翻白眼,将手裏半截帶有大旗的旗杆往廟門口奮力一擲。
旗子撲啦啦的在飛舞中抖開,終究還是搶在兩夥人前面,穩穩的插進廟前的花盆裏。
廟祝噗通一聲就跪了:“我的白海棠啊啊啊!”被削掉了兩枝啊啊啊!!
古大趁着她擰身投擲卧虎旗時,反應過來,又一刀斬斷了竹竿,趁着她落地一個趔趄時,揮刀直往前撲。
文蜀沒帶兵器,袖子裏倒是有些石彈子,可對方已經近身來不及用暗器,全憑身法靈活壓對方一頭,躲躲閃閃,卻不試着空手接白刃。仗着輕功了得,用腿法攻他下盤。
老邬捧着一把刀要遞給她,又沒找到機會。
古大揮刀往下戳,就被她左手攥住手腕往下一壓,照臉上就是一掌。
古大徒手的袖子裏又滑出一只短刃,更短,更薄。
文蜀急往後退,奈何道路狹窄,只有臺階上下兩個方向能躲閃,支應了幾下,逐漸窘迫,幸而幾次擡手時從袖中暗袋裏倒出兩顆石彈子,握在指頭裏,拉開距離就要還擊。
圍觀人群慌忙往兩邊躲避,躲來躲去,一個身穿團花錦袍、絡腮胡子的壯漢在原地一動不動,如退潮時巨石出水。
不顧阻攔大步上前,一把就揪住古大的頭發,把人掀翻了往臺階上一摔:“你這厮以逸待勞,公然偷襲,太不講江湖道義。來日有人偷襲殺你,也是理所應當。今日社火,幾城盛會,怎能容你撒野。”
文蜀畢竟是老江湖,明面上幫忙暗地裏接應、明面上勸架暗地裏拉偏手的事情見得多了,哈哈一笑:“你倒是個生面孔。”
微微一擡手,兩顆石彈子沖着這人的琵琶骨(鎖骨)而去。
錦袍客看也沒看,一把抄住兩顆彈子:“姑娘,上打咽喉下打丹田才好抓人。呃,你的暗器用的這樣好,想必是知道的。好妙,倘若有五六個你來與我交戰,我也插翅難逃難逃。”
居然只是石頭子,不是淬毒的镖,她手下留情,倒是個好人呢。
“你為啥手下留情?”
文蜀哪能說自己自己從來不用毒镖,義正言辭的說:“父老鄉親都在此地,我怕誤傷百姓。況且敵我未分,貿然下殺手,有失道義。”
錦袍客把古大往外一擲:“我與他不是同夥,只是看不慣。”
文蜀略有點尴尬,在錦袍客捏碎兩顆石子,讓碎石灑在地上之後,更覺得尴尬羞愧——因為自己做不到。
抱拳:“一時誤會了。多謝好漢施以援手。文蜀感激不盡,敢問英雄貴姓高名。”
錦袍客一怔:“你就是文蜀,文道難?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姓名不必問,江湖中人哪有真名實姓。來日重逢,若是有緣再與你飲酒。”
文蜀仍舊擔心這是個仙人跳一類的圈套,人情債最難還,趕忙褪了手上的金镯子,雙手奉上:“不成敬意,天南海北都夠閣下買一鬥酒喝。”
“早晚會再見的,告辭了。”錦袍壯漢不僅不接,還順着山間臺階風一樣的消失不見。
文蜀眺望了一會,緩緩收回目光,也不管被黑衣騎士們捆好的古大,瞧着朱英。
朱英也是滿面驚訝之色。古大是他安排的,但不能承認。
衆人互相問了許久,沒一個人知道這慷慨豪放的錦袍客姓甚名誰。只覺得沒多和他說兩句話,有些悵然若失。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