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梁芬芬見到自己的母親終于“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剛才她被孤立的時候才感到這個世界的可怕,即使是最親的爺爺奶奶,即使是親近的叔伯,在生死關頭選擇的也是自己的利益,他們齊心協力要把推作替罪羊,梁芬芬百口莫辯。

梁芬芬的母親見狀跪行到她身邊,母女抱頭痛哭:“兒啊,你怎麽這麽傻呢,娘早早的給你看好了一門親事,只要你嫁過去就是享福的,可你……。”說到這裏想起剛才自己的話,改口道,“都怪娘一時間迷了心竅,非要讓你嫁什麽梁公子,你是個孝順孩子只能聽娘的,現在出了禍事娘總不能眼睜睜看着你被毀了,所有的罪都是娘一個人做下的。”

梁芬芬的父母早就知道閨女跟着爺爺奶奶是個不靠譜的,可是他們多次阻攔也不見成效,現在出了事上有老下有小的總不能讓他們坐牢,只好自己站出來頂罪。梁芬芬的母親十分怨恨公婆,如果不是他們整天在女兒耳邊鼓吹,也不會釀成大禍,整個梁家一族都要惹上禍事,他們居然把罪名都推給自己的女兒,可是她若是敢說半點公婆的不是,不論公婆有沒有做錯都是她不孝。

梁芬芬有些害怕,她做錯了那麽多事也不能讓自己的母親出來頂罪,可是想想牢裏的生活,她退縮了,她才只有十五歲,如果住牢的話她的一輩子都會毀掉的。此時的梁芬芬還不知道即使她這次全身而退,她也沒有名聲這個東西了。

知縣大人看着他們在堂下的鬧劇搖搖頭,這件事實情如何他再清楚不過了,說實在的,一個小毛丫頭又不是什麽國色天香的大美人,突然跳出來說梁公子調戲她,這種話能信的人都是傻子,如果人家真要調戲她,還能容得她出來胡言亂語?

“這麽說幕後主使是梁芬芬的母親了?”知縣大人拉長嗓音問道。

“沒錯沒錯,就是她。”剛剛還一口咬定是梁芬芬出主意的梁家人現在立刻改了口風,把矛頭都指向梁芬芬的母親。

“是啊,我這兒媳平日子最是不孝,整天妄圖讓自己閨女麻雀變鳳凰,也不看看她是個什麽貨色。”堂嫂不屑的說。

“娘!”公堂外是梁芬芬的父親,他和妻子商量好的,作為兒子既不能指責父母,還要保護兒女,更要撐起一家人的擔子,所以妻子主動提出去替女兒頂罪,他還要支撐起整個家。可是聽到母親這樣污蔑妻子他忍不住喊了出來,他沒想到從前一直孝順的母親竟然是這個樣子,在牽扯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六親不認,髒水一盆又一盆的往兒媳和孫女身上潑。

堂嫂看到兒子站在公堂外,怕他說出什麽不該說的話,立刻高聲道:“兒子,你這媳婦忒不孝順,不守婦道,等她被知縣老爺抓進牢裏,回家娘再給你娶個漂亮懂事的媳婦。”以此堵上兒子的嘴。

梁芬芬的母親不可置信的看着婆婆:“娘,我到底做錯了什麽事,你要這樣對我?”

“你跟你閨女到處亂說梁公子的壞話差點毀了我老梁家,這還不是錯事!”堂嫂惡狠狠的說。

“不!這不是真的!”梁芬芬的父親實在不能忍受母親對妻子的污蔑,沖進了公堂,“知縣老爺,草民可以作證,我母親說的話不是真的,是她為了錢財一門心思要攀上梁大人,讓梁芬芬做出,做出那種事,然後到處亂說梁公子的壞話,草民和拙荊怎麽勸她都不聽。今天拙荊為了保護女兒才說一切都是自己指使的,可是草民不能忍受母親對拙荊的污蔑,草民不想像本村的田大郎那樣把妻兒氣的全部離開他,如果草民連最基本的是非都不分,以後還有何臉面教育兒女,今天就算是草民因為對父母不孝而被關進牢裏,也不會有絲毫怨言,并且草民願意承擔所有的罪責。”

梁芬芬的母親被丈夫的一席話說得潸然淚下,心裏既擔心又高興,幸好丈夫沒有選擇抛棄她,那麽即使一起坐牢又怎樣呢。

而堂嫂卻被兒子的話氣的七竅生煙:“你個小兔崽子,老娘養了你幾十年養出了個白眼狼啊,你竟然被這女人迷得颠三倒四出來陷害老娘,看老娘不打死你以後有什麽臉面去見梁家祖宗!”說着起身對着兒子拳打腳踢,梁芬芬的父親一動不動任她打,他感覺自己已經很不孝了,沒臉面對父母,挨打或許心裏能好受一些。

他的妻子也站出來:“娘,對不起,是我的錯,您要打就打我吧。”

Advertisement

“肅靜!”知縣大人等他們鬧完一場後才讓人把他們拉開,這樣一來大家看的清清楚楚,盡管這時人們對孝道還很重視,梁芬芬父親指責自己母親的話簡直大逆不道,但是還是有不少人同情他們,攤上這樣的父母也真是人生無望了。

“看在梁家竟有如此孝義兩全之人的份上,且梁家兩位老人都已年邁,若能誠心在家悔過就不再追究其責任”這是知縣大人早先就和梁大人以及田又田商量過的決定,畢竟梁家人雖然無理,卻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傷害,那些流言蜚語對梁霂和田又田來說也無所謂。

這個決定一方面是給圍觀的民衆一個交代,讓他們不至于認為梁大人不仁不義,欺壓族人,另一方面早先把他們送進牢裏到底是一時氣憤,梁家族人說到底也不過是在湊熱鬧,堂哥堂嫂他們也年紀大了,給個警示就好,以後讓他們長點心。

“草民多謝大人開恩。”梁芬芬的父親歡天喜地的說。

梁家人也高興地磕頭謝恩。

“可是還有一點,梁芬芬在梁府當衆襲擊田又田,給田又田造成傷害,還口出狂言,念在她年紀小的份上本官就讓她去附近的尼姑庵裏待上半年,可有不服?”知縣大人說道。

這個尼姑庵裏管教很嚴,大部分都是犯了錯而又不至于判她住牢的年輕女子□□地,裏面管束嚴格,基本上進去的姑娘出來之後很難再嫁到好人家。

不過以梁芬芬的情況,出嫁之前就主動勾引男人,還做出這麽多惡毒的事,她也沒有名聲可言了,清遠縣的正常人家也絕對不會娶這樣的媳婦。

梁芬芬和父母聽到這一句傻了眼,他們沒想到還有這件事,可是這确确實實是梁芬芬主動出手襲擊田又田的,現在田又田的脖子上還有包紮呢。

“田老板,對不起,我替我女兒向您道歉,只要您饒過我女兒讓我做什麽都可以,求求您了。”梁芬芬的母親邊說邊對田又田磕頭。

田又田最受不了這種事情了,他一向對愛護兒女的父母都很尊敬,更不忍心讓人家給他磕頭,就扶她起來:“我能體會您的心情,但是她做錯了事情這就是她要承擔的後果,您這樣維護她非但幫不了她,反而讓她以為闖出再大的禍都有人替她背黑鍋,對她來說不是件好事。”

如果梁芬芬只是天真的喜歡幻想,田又田和梁大人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可是她心思歹毒,這種人還真的不能安全的放出來禍害別人。

話還沒說完,就被梁芬芬搶道:“我沒有做錯,錯的是你,你和梁公子在一起本來就是天理不容,我是為了梁公子好,假如你也是為梁公子好的話還不離開他!”

田又田不想理她,知縣大人已經宣判完畢,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縣衙。

就在梁家族人終于被釋放回到家的時候,他們生活卻不再像過去那樣平靜,因為家裏人不斷告訴他們祖宗來懲罰他們了。

“都怪你,去跟着他們湊什麽熱鬧,那梁大人是好惹的嗎?梁大人可是梁家百年難得一見的大人物,你得罪了他現在連祖宗都都看不下去了,天天晚上祠堂和祖墳燈火通明,還斷斷續續的有人說話,昨天咱家的雞好端端吃只蟲子都被噎死了,這不是老祖宗的懲罰是什麽?”

梁家叔爺的妻子埋怨道,現在村裏人人都在傳言說梁家人做的缺德事要把祖宗給氣活了,這時候人們最重孝道,以前田大郎為了父母趕走妻兒的事雖然私下裏淪為笑柄,表面上卻也沒人說他有大錯。現在倒好,梁家人惹怒祖宗的事已經傳了出去,以前和梁家有過訂婚的人家都借機退了婚,剛成親的也在後悔自己怎麽嫁(娶)了梁家人。

現在堂哥堂嫂成了衆矢之的,受到損失的梁家人紛紛把矛頭對準他們,如果不是這兩個老家夥貪圖富貴,他們也不會跟着遭殃,可是這些人也不想想,如果自己不是想跟着撈點好處,事情也不會越鬧越大,最終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就在此時梁家人正在種的地也改了主人,他們原本擁有的土地種出的作物不夠生活,還要另外租地主家的一部分地來種,現在被告知他們租來的地的主人成了梁大人,分明是拿捏住了他們的命脈,并且被告知如果不能老老實實種地,那就別再想着續租了。

這下梁家族人更是恨透了堂哥堂嫂一家,因為去梁府湊熱鬧的各家都受到了損失,所以他們合謀起來一窩蜂闖進堂哥堂嫂家裏,把他們家的雞羊或是鐵鍋、飯碗什麽的都搶走了,因為不敢把事情鬧大驚動梁大人,大件的東西沒敢拿。

堂哥堂嫂失去了這麽些東西,抱頭痛哭。梁芬芬的父母雖然和他們住在一個院子,卻是分開的,此時雖然很想說一句活該,但作為兒子媳婦還是上前去安慰父母。他們失去了梁芬芬這個女兒雖然很難過,但是還有其他的孩子需要他們認真教導。

對堂哥堂嫂來說錢財是最重要的,這次的事偷雞不成蝕把米,連原本就不怎麽好聽的名聲也更差了,給整個梁家都帶來一場災難,他們無比後悔當初的做法。

這次的事情之後,梁家繼田家淪為虻山村的新笑話。他們當年不是看不起梁大人母子嗎?不是還造謠懷疑梁大人是不是梁家人嗎?現在倒是想求着梁大人回到梁家人家也不樂意呢。

鄰村的王芸芸得知此事頹廢的一下子坐倒在床上,沒想到田又田還真是厲害,這樣也不能破壞他,縱然不甘她也沒有辦法,她現在和過去是雲泥之別,已經很久被困在王安平家院子的她對人生已經不再抱有希望,過去在孟家她是被人為的約束着不能随便出去,現在則是自己不願出去面對流言蜚語。

每每想到在孟家錦衣玉食的生活她就有些後悔,自己不顧一切的追求和王安平在一起簡直是最大的錯誤,王安平對她是好,可是他對自己的妻子也好,而王芸芸只能頂着妾的身份,大概這就是她的一輩子了,誰讓她不珍惜曾經的生活呢。

“喂,別躲在屋裏偷懶,豬還沒喂呢!”

“馬上就去!”王芸芸定了定心神走出去,去的晚了婆婆會罵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