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的大綱剛進展到介紹星際的結構與材料分布。因為教學方式的問題,使得整堂課更像是在講述人類的開礦歷史和探索歷史。
戚玥對這個老師的印象其實并不好。他很年輕,模樣帥氣讨喜。在幾乎全是表情木讷,學究類型的教師隊伍中非常突出。他隸屬于下院機甲設計系的,但是這門星際材料學的課程卻是許多科系大一的必修課。也因此這個老師在整個學校中都算有名氣,尤其是很受女生的青睐。
他在課堂上比較輕松活潑,經常說兩個笑話,開幾個玩笑逗得大家開心。各種比喻誇張層出不窮。若真是普通的大學生聽來,确實很新鮮很好玩。人氣居高不下。
可是在戚玥聽來,就略顯單薄賣弄。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這位老師确實基本功不紮實還是了解比較偏頗,很多發散講解都是錯誤的。
涉及課本的內容,他講得還算靠譜,但是每每發散聯想,就開始天馬行空胡扯亂講,漏洞百出。
偏偏從老師到學生都非常投入。
如果是非正式的場合戚玥并不會反感。但是在課堂上,這些話由老師說出來的時候,會對學生造成多大影響?有多少人會當真?她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咱們生活的小麥哲倫星系吧?別看大小麥哲倫星系只差一個字,但是他們之間的差別可大了。就好像雙胞胎一樣,雖然脫胎于同一個母體,但是他們出來以後就是完全不同的人了,所以他們所有的礦産分布和主要産出元素都有相當大的區別……但是也有相似之處,因為你們知道他們都叫做麥哲倫星系……起源相同……”
錯。
就算對這兩個星系的了解再少也不該說出,雙胞胎,脫胎于同一母體吧?它們的起源更說不上相同。
而且大小麥哲倫星系的成分有相似之處,甚至與銀河系也有重疊,是因為三者間彼此的相互作用。
事實上,通常上人們認為,麥哲倫星系曾經穿越銀河系,并且在銀河系的作用下才由原來的棒旋星系,變成了現在的不規則星系。
“……對了!大家知道麥哲倫嗎?”這位老師又興致勃勃地說道,“他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處于地球時代的一位科幻小說家。他最先描繪出了星系的樣子。所以人們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來作為紀念……”
戚玥翻了個白眼,幹脆道:“胡說八道。”
好不容易熬到下課,戚玥感覺自己都快被氣憋得胸□炸了。她迅速收拾好桌子,點擊下課打卡,然後登出系統。
起身的時候,她旁邊的女生明顯是故意地推了她一把。戚玥不解地看過去,就見到這位陌生的同學揚起高高的頭,充滿鄙視和憎恨地看着她。
Advertisement
戚玥瞪了她一眼,沒把事情鬧大。
這時候麥兜說道:“戚玥,有兩件事情。”
她一邊往外走,一邊低聲道:“講。”
“第一件事:剛剛坐在你右邊的同學将你的照片發上了系板,說你對老師出言不敬。”
戚玥驚訝不已。仔細一回想,右邊的同學不就是剛剛推她的人?
趕忙掏出随身的屏幕,讓麥兜把帖子找給她看。照片照的是側臉,雖然不能看到五官,但是恐怕熟悉的人都能看出這是誰。這位女生沒有爆出她的名字,想來是并不認識她。
帖子裏面也沒有講具體,只說戚玥在老師講課的時候态度不恭,對她們的偶像沒有起碼的尊重。
戚玥撇撇嘴,并不是特別在意。她本來就是不滿這老師的講課方式,帖子說的倒也沒錯。随便看了幾個回帖,都是幫着LZ罵戚玥NC的。後來這位樓主還發了個回帖:“大家放心吧,我已經教訓過她了!給老師報仇了!”
戚玥莫名其妙。
“第二件事呢?”她又問。
麥兜這一次沒有說話,直接将地址調出來給她看。
屏幕上顯示的是烏雲機甲團隊的官方論壇,也就是戚玥昨天晚上發表文章的地方。
此時此刻她發的三個帖子雖然沒有被置頂,卻在首頁上顯示着。而後面的回帖數也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着,數字跳個不停。
戚玥剛想說什麽,就見麥兜在屏幕上給她圈出了幾個帖子:
“【日光之下】究竟是誰?”
“敢和珂寶貝唱反調,【日光之下】活的不耐煩了?”
“珂寶貝必勝!陽光是縮頭烏龜!”
“對【日光之下】的駁斥。”
“解決加納波紋不穩定性才是走向機甲傳動學未來的正确道路。”
……
這時候,麥兜才說道:“戚玥,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一萬多人發表了對你的不滿和攻擊,三萬七千人希望你站出來道歉,并賠償珂和烏雲機甲隊受到的名譽損失。而有十八個帖子,對你發出了較為實質性的威脅。”
24糟糕的一天
對于麥兜所說的各種統計,戚玥并不看重。但是讓她感到奇怪的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真正有力的,理性的學術性辯論出現。
不是期待那些真正懂得此種關節的人為她說話,而是希望能看到他們意識到這裏面的問題,并與自己進行正常的溝通讨論。
眼看着自己的三篇文章,尤其是第三篇對烏雲機甲隊的答案的質疑已經被大量的口水謾罵淹沒。戚玥再淡然心裏多少還是有些膈應。
到底還是氣不過。戚玥揀選了針對她的帖子裏邏輯性較強,胡攪蠻纏較少的文章,又讓麥兜在所有視頻資料中搜尋主要的争議點。
很快,所有條目清晰的列在屏幕上,戚玥将它們分成簡單兩類:理論相關,理論無關。
無關地扔掉,相關的按照由淺入深。由歷史和背景問題,到邏輯判斷問題,再到真正枯燥卻至關緊要的理論論證和公式推導問題。層層深入,先平穩漸進,到最後進入狀态,完全爆發。這是戚玥一貫的個性,也是她文章的一貫走勢。
從前一世到這一世,她其實從未刻意掩飾過。
質疑:【日光之下】所提到的該教授澄清實驗錯誤的歷史問題,我沒有在任何有信譽的官方系統內找到證據……
【日光之下】:參見第379屆小麥哲倫星系推動力研讨會會刊39頁讀者來信。
質疑:或許加納波紋不穩定性并不是當時導致數據異常的原因,但是這并不證明它不會在将來引起這種問題。
【日光之下】:……我想在有确實的實驗結果之前,我們不應該做任何假設性論斷。
質疑:烏雲機甲隊的答案中,雖然做了大膽的近似處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根據缪爾斯公式,這個處理是正确的。【日光之下】顯然忘了這個中學生都知道的重要時空理論,有時間在這裏博取眼球,不如上課好好聽講!
【日光之下】:缪爾斯公式的成立條件是大尺度空間,顯然不适用于機甲。
……
戚玥本來也只是看那些荒謬的字眼賭氣,于是想随便戰上一戰。誰知道她認真的性子讓這件事一開頭便再難輕易停下來。
在這個最熱鬧的機甲理論讨論區內,日光之下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獨自蓋起一座高樓,字字玑珠,句句精準無比直切要害。
因為有麥兜的配合,她的每一個帖子都配上了質疑來源和連接,使得她的回複也不會顯得無的放矢,反而相當工整正式,并且一連串看下來,越發的氣勢磅礴。
在她都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整個讨論區似乎成為了一個安靜無聲的舞臺,所有人呆呆地看着這個ID仿佛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衆人面前,然後翩翩起舞,謀定後動,簡單直接,一擊即中,铿锵有力。那一字一句,一詞一語明明只是尋常可見,卻在不經意間化作了伐兵利刃。而隐藏在背後的那個人,明明只是沒有面目的黑影,卻舉手投足間露出令人窒息的殺氣。
“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呢。”
漸漸地,讨論區中開始出現這樣的聲音。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覺得【日光之下】好帥啊!”
“是啊,雖然我不太懂公式推倒的部分,但是她指出的幾樣文獻和理論适用範圍都是對的。真的很厲害。”
“怎麽會這樣,難道真是珂他們做錯了?”
“不可能的!坐等珂的解釋。”
……
做完這一切,戚玥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竟然在教學樓外小花園中的長椅上坐了快一個小時,四肢都是冰涼冰涼的。她一邊懊惱自己為了這種破事兒錯過了一節課,一邊急急忙忙往教室趕去。
出了這樣的事情,珂絕對不可能還保持沉默。就在戚玥關上屏幕的時候,珂的ID出現在讨論區,并發表了簡短聲明。內容不涉及任何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