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
他們對我做了什麽?
媽媽,他們改了我的歌!
我很難忘這悲傷的歌曲。到現在,我只有承認自己流落這座城市真是仿效了這歌曲——為什麽這座號稱自由的城市對我就變了樣子?
魚魚又喝醉了。一喝醉他就不接電話,讓他自己的聲音和別人的聲音在留話機上轉悠。想必那天也是這樣不理睬我從機場打的電話。我用目光打量這個對我已無吸引力的身體,他從異性戀轉為同性戀,或許是表示不與社會同流合污。
“這是我的權利中的幸福,盡管我已沒有幸福的權利了。”他的背影消失在門後。
“那你為什麽不早告訴我?”我省去了滑在舌頭上的詞。“看來不是你荒唐,而是我竟然還指責你,這太荒唐!”
過道挂着一個紙糊的方形燈罩,上面描了幾只蟑螂。魚魚的工作室,只有門最為幹淨。工作室也是卧室,緊緊閉着。但我還是聞見了一股久違的氣味,比藥味更澀口,而且輕易就驅逐了他那麽多年前留給我的東西。
“酒比女人好!”他對推門穿着睡衣的我舉起杯子說,“和男人一樣!”
“我看比男人好,比女人更妙。”我說活到這麽半輩子才知道這一點,不過,還不晚,我有的是時間,如果我不再繼續騙自己:我的确很倒黴地活着。
“那麽我告訴你,”魚魚盯着手裏的玻璃杯,“不是我對待你怎麽樣的問題。你很安靜,不妨礙我畫畫加約會。而且分擔房租——這房租被東方富商擡得太高,真他媽的!但是如果你也無法使自己挂靠一個信仰的話,你和我一樣,是文化的邊緣人、異己者。”
“結論呢?”我說,“沒曾想到一個文化理論家就在酒中誕生了!”
“結論是,你要不就成為同性戀,要不就離開曼哈頓。”
我仰起臉來,明白自己只有選擇後者,同性戀的危險,在大洋彼岸的上海早已領教了。別人行,我不行。
二
魚魚邊系領帶邊閃出公寓樓大門,問站在石階上的我:走路還是開車?
Advertisement
人如群蟻。車子裏走出一個牽兩頭小白豬的女人,皮鞋跟有五寸高。她的臉被自動傘半遮住,看不出來年齡。電話亭上兩只鴿子在聊天,模仿着亭裏的人動作:眼睛直眨,頭不斷地點。
“還是走路的好。”我掉轉臉,對魚魚說。
“你頭發上的紅綢帶很動人!”他破天荒地稱贊我。
“魚,做朋友,”我由衷地說,“感覺是不一樣。”
跨過人行橫道,魚魚似乎玩笑地說:“你怎麽就認為我們現在是朋友,以後不會成為敵人?也許我會在某一時刻出賣你。”
我看了看他,沒再說話。
終于在一家咖啡店停下。我們選擇了室外,在鋪着綠布的桌前坐了下來。我問魚魚,剛才他的話是什麽意思?
魚魚的手指輕輕彈在桌上,像是指揮遠處警車尖吼的節奏,一副很沉醉的模樣。
侍者端來我要的橡皮人,一種奶油糕。他要的白茶。
我試探着,将想起的一兩件事提起:“如果我不逼着你,你是永遠不會說的了?”
他喝了一口攪拌了奶的毛尖,嘆道:“什麽東西都變了,就茶變不了,幾千年了,還是茶!還是每天需要喝上一兩口。”之後,他點了點頭。的确,怎麽說?他能做到如此鎮定,想必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特殊的修煉。我聽清了他的話:“電話,傳真,信件,人更是不消說了,只要出這個城市,都要過電腦隧道機器檢查。”
“這不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嗎?”我不解地問。
“當然,或許不構成對你威脅,但任何人任何東西都免不了那一關。你知道,我這人是最不想留下什麽,赤條條來去,不留下任何痕跡。妄圖改變世界?想做的人多的是,我不!”
“你十五年前不也曾一度英雄氣概貫長虹嗎?記得餞行時你說,只要踏上這片土地就可以拼殺出一個江山來!”我沒有半點譏諷他。
“你不明白,”魚魚說,“不同文化會被信仰一直挖到根上。南曼哈頓現在是全世界治理最有效、等級最分明、百姓最安順、資金最富厚、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也是最少離經叛道的地方。你如果想發財,世界金融中心有的是機會。不是說沒麻煩,但所有的麻煩聽說都是黑人或其他人弄出來,反黃大同盟,亡我之心不死,他們打進來,拉過去,搞恐怖活動。一切不如意都是外界的搗亂。佛法是至上無邊、盡善盡美,一切圓滿,無題不解——一個完整的意識形态。”
挽起魚魚的手臂,我和他離開了咖啡店。“我不需要佛,佛也不需要我。”我的喉嚨涼飕飕的。
“你可能不需要佛,但佛會需要你。”
“什麽意思?”
“都說是人就要有信仰。在我看,恰恰相反,信仰更需要人。”
仿佛回應魚魚的話,露在教堂尖頂一角的藍玻璃大樓轟的一聲響,煙如柏樹形狀冒現在天空。魚魚說的恐怖主義破壞,果然有。那像是一枚枚小型燃燒彈爆炸,因為樓層高不好滅火,會燒很長時間,心理宣傳效果特別絕。我們拐進一條小巷。幸災樂禍的旅游者們卻從這瓶口大的巷子擁入。
我往外擠,兩道牆間有條狹窄的路,邊上是一座新蓋的樓,還沒有安裝玻璃窗。我朝裏走去,不得不承認魚魚的怪論有道理。如果早知道這兒與那兒都是無差別境界,我早應當撕了護照回國。
到了樓口,我停下。
“聽着,不管信仰之國,佛法之國,還是哪個國家都不需要作家,也不需要我這樣的畫家。”魚魚跟了上來,說他的名字不過是申報稅填表時用,申請救濟金用。藝術?賣幾個酒錢花花。其實還不如當個無民族的吉蔔賽人,可吉蔔賽人也要一定的家世資格。“操!”他嘹亮地罵了一句,“上頂樓,肯定有瞧的。”
跳出電梯,我發現自己腳下的屋頂與其他的屋頂,像一個大湖上的高高低低的小島。救火的直升飛機在往出事的那幢大樓噴灑藥粉,地面上的救火車在噴射一柱柱水。但大樓卻愈來愈像個火山口。
三
煙,濃濃淡淡。但遠處街上奏出的音樂讓人覺得悠遠寧靜。寺廟門口有個唱詩班,童聲合唱一種奇怪的樂曲。魚魚說這是聖音人骨笛。
海鷗在飛快地聚集,在哈德遜河口,黑壓壓一片,仿佛是它們帶來了翻滾的烏雲,而霞光像一層黃布鋪在空蕩蕩的馬路上。
我終于看清了:在左邊一個大樓頂上,四名穿戴齊整的氣功大師靜坐在那兒,背對火的方向,霞光流過他們身體。看不見他們的面目,但他們居于的大樓下俯卧着一排一排的男女老少:不斷地叩頭,嘴裏念念有詞。
突然,雷電轟響,球形閃電,打在大師們的頭頂,慢慢撐起一個巨大的蘑菇狀的雲。雨,包裹着火焰,鎮定地封鎖并切斷了火和人的視覺。火,奇跡般滅了,同時鑽入我耳朵咒語一樣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我再去查看那段鋪滿霞光的馬路以及大樓頂上,哪裏還有四位大師,只有幾團冒着青煙的焦炭。
“除了他們,誰能辦到?”魚魚恐懼地退後一步說。
“他們?”
“是的,他們!”他雙手合在胸前。跟樓下幾條街上仍跪拜在地上的信徒一樣。
“你不是不信的嗎?”
“我不信教,但我相信這些人——這些氣功大師——什麽都能做,也什麽都能做到。”他靠近露天電梯,“正是這叫我害怕。你看這幾個大師,為了弘揚佛法,就這樣招雷自打,圓寂而去!”
那日子,并非在很早以前,我懷着一種獵奇的心理,或受一種冥冥之中的昭示,曾經到過那個神聖的古城。那河谷中心突起的紅山之巅,殿、閣、塔、壁挂、飛檐和飾獸,好像遷移了位置,正居高臨下,鳥瞰着芸芸衆生。我不再理會魚魚說什麽或緘默。站在這個還帶着新鮮的鋁合金光澤的屋頂,那一直使我窒息的恐吓與危險感在這一刻暫時脫離了我,我的心比一面無塵的鏡子還明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