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章節

也差不多滿了,他會出門不意外。

沈氏聽到媳婦們說起,也不由的看過去,崔正均一身素服,卻是行動匆匆,完全不像要看燈的模樣。

沈氏己經許久沒見過崔正均,二十七個月的孝期,算算日子應該滿了,這應該是除服之後着的素服,出了正月崔正均的孝服全滿,可以正常着裝了。沈氏心裏早有盤算,這時候乍見崔正均不由三兩步趕上前去,問着:「崔大爺行色匆匆這是要去哪裏?」

崔正均乍一見沈氏也愣了一下,道:「原來沈大姐,前頭有人來報,說我恩師身體不好,我正要去瞧。」

「原來如此,那就不耽擱大爺了。」沈氏說着,卻沒讓路的意思,又道:「大爺行色匆匆,只有一人過去,真有事故怕來不及。小順兒,你挑起燈籠,跟着大爺一起去看看。」

崔正均剛想推辭,沈氏就道:「大爺跟我何必如此客氣,我這裏一行這麽多人,讓一個小厮過去幫忙并不妨礙什麽,大爺既有急事,何不快去,改日再謝我就是了。」

崔正均沒再推辭,只是拱手道:「那就先謝過大姐了。」

崔正均帶着小順兒匆匆走了,沈氏帶着一衆人等到繼續看燈逛街,年氏未出閣之前雖然也能出門,但畢竟不像現在這樣。最多在自家樓上看看就是,像現在這樣出門還是在很小的時候。沈氏心情也十分的好,還買了兩盞花燈,自己看了一會又交給丫頭拿着。

逛了兩條街,沈氏估摸着家裏也該散場,這才帶着衆人回去。到家之後,衆人果然己經喝的七七八八,有兩個己經倒地的,沈強又吩咐人去送,客人們打發完了,年氏又命丫頭婆子過來收拾。

在新宅擺的酒,沈氏倒是落個清閑,心裏還記挂着崔正均這邊的事,只吩咐婆子,等小順兒回來定要叫過來問話。沈氏雖然也是勞累一天,但心裏有事也沒睡去,及至三更天了,那邊婆子來報說小順兒回來了。

雖然天色晚了,沈氏仍然叫他過來回話,只聽小順兒道:「崔大爺的老師病的不輕,家裏卻沒什麽銀兩,崔大爺來的急,手上只帶了幾兩,全部抵上了。大夫說要人參,崔大爺己托人去尋,看小的也跟着勞累,便打發我回來了。」

沈氏聽小順兒如此說,當即起身讓丫頭打開箱櫃,人參是稀罕物,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到的,她從京城來的時候倒是帶出來兩根,本是留着救命用的。她和沈強都用不着,沒想到這裏用到的,沈氏當即拿出一支來,交給小順兒道:「你再跑一趟,把參連夜送去,親手交給崔大爺。」

「是,小的明白。」小順兒機伶,接着盒子迅速去了。

打發了小順,沈氏這才睡下,天剛亮就起身梳洗,早飯之後也沒往鋪裏去,只婆子傳了小順子過來問話。小順子道:「崔大爺接了人參,歡喜非常,說要登門道謝。」

「嗯,去吧。」沈氏應了一聲,又命婆子拿了一兩銀子給小順兒買果子吃。

小順兒歡歡喜喜的走了。

Advertisement

一連幾日沈氏也沒去鋪裏,只讓小順兒常去崔正均老師那裏看看,又命婆子拿了東西去看。不出正月,老師病愈,崔正均孝服也滿了。把素服脫下,另換了一身衣服,備了幾樣禮登門道謝。

沈氏己經從小順兒那知道老師病好,正等着崔正均過來。聽婆子說他來了,理了一下頭發,衣服收拾妥當了,這才請崔正均屋裏說話。

崔正均本在外頭廳裏坐着,突聽婆子過來說沈氏聽他裏屋說話,心思不由動了一下,卻還是起身跟了過去。小丫頭打起門簾進去,沈氏的三間上房是完全打通的,中間是廳,東邊是床,西邊是書桌,案椅。

沈氏不管衣服還是妝容都是重新收拾過的,崔正均一見心下就有幾分明白。心中雖有幾分猶豫,卻也沒退出去。

「崔大爺請坐。」沈氏笑着招呼。

崔正均拱手坐下,丫頭們倒上茶,崔正均笑着道:「多謝沈大姐,要不是那顆參,我老師只怕性命堪憂。」

「參本來就是救命用的,使用得當才不枉我千裏從京城帶出來。」沈氏說着,随即抿嘴笑了起來,道:「不過既然崔大爺說到謝字,那我就想問問崔大爺,崔大爺打算如何謝我?」

崔正均心知沈氏之意,雖然沒因此退步,心裏也是大感意外,不由的道:「想我崔某人,不過一個窮酸秀才,要說才氣,那是我自己說的,別人不認也是白搭。田産家業也不過自住的一處宅子,靠着一間店鋪取租過日子,家中只有兩個婆子,一個書僮,連個丫頭都使不起。平常媒人見我如此窮困,連個提親的都沒有。」

話己經說到這種地步,沈氏豈會此時退步,道:「凡事但講自心,我認準大爺品行。大爺只知自己,可曾聽說,我也曾是國公府裏的媳婦,只因為公婆不喜,指我無所出,休我出門,我在京城無處容身才來到淮陽。大爺要是不嫌棄與我,我如何會嫌大爺。」

沈氏說的義正嚴辭,崔正均再次審視沈氏,淮陽城裏自己做主許嫁的女子也不是一個兩個,但像沈氏這般的,崔正均真是頭一次見。本來該是女兒家害羞之時,她就能說的如此,提到前塵往事,她也能直說出來。

崔正均一時間都不知道要說什麽好,因為崔玉瑩的關系,他對于這類常人論起都要稱上厲害另類的女子,心有幾分敬意。前幾回見沈氏,崔正均只覺得此女不同,欣賞有之,喜歡以至于結親還沒想過,他正守着孝。現在孝服滿了,沈氏直言如此,崔正均又怔忡又是感動,當下道:「大姐如此看的起我,我豈會負大姐之意。」

沈氏直到此時才露出笑臉來,她确實看上崔正均了,但崔正均有沒有看上她,聽她如此說了,會是什麽反應,她心裏一點底都沒有。要是崔正均不願意,更甚至于到外面壞她名聲,她只能說一句,自己識人不清怪不得誰。

現在崔正均能當場說出這話來,一點猶豫都沒有,沈氏知道自己這回是押對寶了。嫁不好不如不嫁,這是沈氏一直以來的原則,同樣的她看好崔正均,肯定要自己來争取,只指望着一個足不出戶的書生上門提親,那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該出手時就出手,出手慢了,那只有自己哭的份。

「那就我等大爺的媒人了。」沈氏末了笑着道。

兩人說定,崔正均回家之後就讓婆子尋了周婆子過來,不提前因,只說自己孝服己滿,對沈大姐有意,讓周婆子去沈家提親。周婆子當即就愣了一下,實在意料之外,随着沈強成親,托給她給沈氏帶話說親的不是一個兩個。雖然說沈氏是被高門大戶休出來的,但她有錢,還有本事,娶個這樣的媳婦,至少這輩子是不愁吃喝了。

相對來說,崔正均在淮陽則屬于高不成低不就這種,才情值多少錢,一個秀才就是出去做館一年也不過八兩銀子的薪俸。當然崔正均比一般窮酸秀才強點,他有房,有間鋪面可以取租,但就這樣的條件,也真不能說多好。當然要是縣老爺,或者書香門第的人家看上,願意把女兒嫁過來又另說,不過目前還沒什麽有高門大戶看上崔正均。

喝了口茶,崔正均又另給周婆子一兩銀子,周婆子接了銀子歡歡喜喜的來了。沈氏正在家中坐等媒人,周婆子本來還擔心這門親事未必能成,沒想到沈氏也答應了。不過沈氏也說的明白,雖然說再嫁由自身,但她上頭還有父親,總要家裏同意再說親事。

周婆子知道這事成了,笑着道:「大喜,大喜啊,将來崔大爺中舉得了高官,大姐還要鳳冠霞帔上身呢。」

「承媽媽吉言。」沈氏笑着道。

晚間沈強回來,沈氏直言此事,并說自己答應。沈強和年氏雖然也很驚訝,不過這是沈氏自己答應的。而且說到崔正均,家世不說,但看他人品樣貌俱是上上等的,也沒娶過的,配沈氏實在無可挑剔。

沈氏寫信回家,告知父親。沈父自然沒啥意見,他只擔心女兒嫁不出去,現在嫁了一個讀書人如何不歡喜。至于家境貧寒這一點,沈父并不在意,聽沈大嫂說了他們姐弟在淮陽的情況,錢財實在沒必要放在心上。

接到回信,沈氏命令人傳來周婆子,周婆子歡喜的不行,又連忙找來官媒。不過親事操辦并不急,沈父回信上寫的明白,這回沈氏的婚事,不止沈大嫂要來,沈父也要來。沈氏這是二嫁了,這個女兒他最心疼,這回婚事千萬不能有錯。

婚事雖然不急,但沈家姐弟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