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釘子戶4
釋源說的沒有錯,兩座山的交界處的确是挺吓人的。
首先,這裏寸草不生。尤其是在周圍地區還草木繁盛的情況下,這種一片荒涼連根野草都長不出來的樣子就尤其的紮眼。
其次,這裏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勢的關系,這麽一個大晴天也找不到什麽太陽,反而陰冷潮濕,讓人遍體生寒。
最後,這裏有一陣陣細微的風不知從哪裏吹過來,風中混着一絲濕氣透着一股股怪和陰沉。
雖說明月山和淩山都不是什麽旅游景點,沒有什麽風景如畫,但是至少也是兩座正常的山。這兩座山交界處的這塊平地也因此就像是一塊突兀的,被強行安置過來的一塊地方一樣。
寸草不生,暗無天日,陰風陣陣,釋源剛踏上這片地方就一哆嗦,顫顫巍巍地對于魏晉說,“就,就是這兒了。”
于魏晉皺起眉頭,這個感覺是……
他轉頭對釋源說,“謝謝,你先回去吧,我認得路了。”
釋源雖然怕得腿發軟,卻還是負責任的,“沒事,這、這裏路不好認,我等你、你就好了。”
于魏晉覺得這小和尚還真是有意思,不過還是堅持讓他回去了。
等到釋源離開之後,于魏晉才終于往這一塊特別的地方的深處走去。剛才他分明感覺到,這裏有鬼道修士留下的氣息。但是并不是真的有鬼道修士在這裏,而是曾經在這片地方留下了氣息。
“看來那件‘異事’和這些鬼修是脫不了幹系了…”于魏晉一邊往裏走一邊自言自語,這片空地很大,加上光線的原因,就算加上手機的光線也很難單憑肉眼發現什麽東西。而光用靈力去探視同樣沒有什麽發現,只有不知道多久以前鬼道修士在這裏活動過的淡淡痕跡。
“叮”的一聲,于魏晉腳下踢到一樣東西。他低頭一看,是一只磬。
磬?于魏晉疑惑,這不是寺廟裏的樂器嗎?他彎腰撿起那只磬,近看才發現,這只磬不僅有些破損了,看上去還很有年頭。
于魏晉收起這只磬,繼續往裏走,這才發現這裏雖然有鬼道修士的氣息,但是地上零零散散的有不少佛家的器具。
于魏晉心裏有了猜測,這一處明月山和淩山的交界處以前估計是一處佛寺,而且極有可能是一處有佛修的佛寺,而這座佛寺在五代時期被鬼道修士盯上了,然後就覆滅了不複存在,五代時期戰火連天,魔道和鬼道修士本就是在那個時期大放異彩的存在,出手毀了積怨已久的一座佛寺或者一座道觀也不是不可能的。
Advertisement
正在于魏晉還在推測這個地方以前發生過什麽事情的時候,原本裝在玻璃碗裏面安安分分的百息突然燥動起來。
之間百息的靈體突然飄了出來,開始在這片荒地上四處亂轉,嘴裏還不停地說着“你們這些鬼修天理不容,必将在天劫之時神魂俱滅!”憤恨之情溢于言表,但是語氣裏那份哀傷同樣明顯。
于魏晉看着他的樣子,心道不好,百息本來就有些甚至混亂,現在不知道受了什麽刺激,眼看着就要靈魂陷入一片混亂,于魏晉以防萬一馬上下了禁制把百息收了回去。因為怕百息再出什麽亂子,于魏晉也不在多耽擱在這片地方,趕緊回去了。
張劭這幾天發現這個叫楚牧輝的小朋友年齡小但是毅力還挺不錯的,這孩子是董事長的兒子,所以想要進出後廚很方便,每天一放學就跑來找張劭纏着要拜師,張劭自然是不敢收他,不過兩三天一來二去的倒是有些喜歡這個孩子。
“張叔叔,你什麽時候開始學廚藝的呀?”楚牧輝坐在一個小凳子上,腿一晃一晃地看着張劭在料理臺前工作。
現在還沒到晚上開業的時間,所以只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并不忙碌的張劭也就樂得跟這個小孩說說話。
“我也說不上是幾歲開始的,我爸爸就是廚師,我小時候經常幫他打打下手。不過真的說第一次做菜,大概是在上初中的時候啦。”
“什麽叫打打下手?”楚牧輝歪着腦袋問道。
張劭手下不停,回答道,“打下手就是幫忙的意思,洗菜切菜還有擺盤這類的都算作是打下手。”
“那我可以給你打下手嗎?”小孩的眼睛裏滿是“讓我幫忙吧讓我幫忙吧”的意思。
張劭覺得楚牧輝可愛,可是這畢竟是人家酒店的廚房不能胡來,只得硬下心拒絕了,“不行啊,這個廚房裏的人都是取得工作資格才能工作的,你連年齡标準都夠不上呢。”
“哦……”楚牧輝有些失望,但是并沒有無理取鬧。
張劭想轉移話題,于是問道,“你每天一放學就跑到這裏來,你爸爸不說什麽嗎?”怎麽想兒子,而且是唯一的兒子立志當廚師,楚董都不太會投贊成票吧?
楚牧輝想了想,說,“其實我也不清楚,我以前說要當廚師,爸爸還不開心,可是自從我做夢了以後,爸爸就不攔着我了。”
“做夢?”張劭狐疑,這是什麽怪理由,“做什麽夢啊?”
楚牧輝癟癟嘴,“我也說不太清楚,就是當和尚的夢。恩…我夢見自己變成了寺廟裏那些沒有頭發的和尚叔叔。”
和尚叔叔…張劭為這個稱呼抽了抽嘴角,然後心裏也覺得奇怪,一個小孩子怎麽會夢到自己當和尚呢?
想到這裏不禁有些好奇,“那你都夢到自己幹了些什麽事情啊?”
楚牧輝被問到這個,臉上浮現出些許疑惑的神情來,“其實我也不知道,因為我連着很長一段時間都做同一個夢,爸爸媽媽都很擔心。”
張劭明白為什麽楚董縱容兒子繼續他那不切實際的廚師夢了,比起出家的可能性,還是廚子更能接受一點。
說起和尚,張劭就不由自主想到于魏晉了,也不知道他的進展怎麽樣。
于魏晉離開明月山之後沒有回到酒店,而是直奔L市的圖書館。跟着導航儀走的路上,他瞥了一眼百息,這家夥就窩在玻璃碗裏面,縮成一團連人形都沒有化出來。
于魏晉嘆氣,覺得那位智慧和尚大概是不在了。
到了圖書館,于魏晉翻找了很久才找到一本漢朝的志怪散記一樣的書,再用現代地圖對比,還真的發現那本書裏,在差不多現在L市的位置,有一座淩山寺。雖然這種野史不算特別的可信,可是如果它恰好跟于魏晉的推論相符合的話,卻能一定程度上證實于魏晉的推斷。
于魏晉把書放了回去,皺着眉離開了圖書館。
按照現在的推斷,當年在五代時期有一座淩山寺正位于淩山中,但是這座寺廟不知為什麽被鬼道修士覆滅了,而百息心心念念要找的智慧和尚,很有可能就是這座淩山寺裏的佛修。百息渡劫失敗後,不知什麽原因對智慧和尚念念不忘,所以剛來人間就直奔智慧身前的修煉之地,一盤旋就是近千年,而後因為在向于魏晉報道的途中聽說了“林山寺”,相近的發音使得百息被勾起了些許記憶片段,然後就引出了接下來一系列的事情。
但是百息和智慧和尚究竟是什麽關系呢?兩人一個道修一個佛修,百息和這件事看上去全無關系。
于魏晉回到下榻的酒店後就一直在東想西想的,直到張劭回來才發現天色已晚。
張劭一回酒店就看到于魏晉在發呆,問道,“想什麽呢,這麽入迷?”
于魏晉把今天的收獲說了一遍,張劭覺得這事兒還真是足夠跌宕起伏,跟小說似的,連忙問下文,“那現在百息怎麽樣?”
于魏晉看了一眼玻璃碗,還是那樣縮在那裏,對着張劭搖了搖頭,“沒有受傷,只是不出來罷了。”
張劭不像于魏晉那樣護着這些靈魂,直接說,“那你把他叫出來問一問呗,而且這事兒應該已經有結果了,你也趕緊告訴他啊。”
于魏晉猶豫了一下,百息遲早要知道這件事情,還是等他能穩定下來再說吧。
但是百息被于魏晉叫出來以後,把兩人都吓了一跳,百息把自己的人形給改了!?
靈魂可以随意更改自己的人類形象,可是大部分都不會這麽做,只是有些靈魂會愛漂亮換衣服發型之類的,把整個形象改掉這麽多的實在少見。
百息竟然把自己的人形改成了一個和尚的裝束,而且連臉都完全變了!
于魏晉驚訝地問,“百息,你,你怎麽改形象了?”
百息的情緒倒是還挺平靜的,聽了于魏晉的話自己轉來轉去地看了一圈,也吃驚,“我怎麽變成這樣了?”他擡頭看向于魏晉,“剛剛你要我出來的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麽就想改變一下形象,誰知道竟然變成了這樣。”
于魏晉看着那一身裝扮,對百息說,“恐怕你現在的樣子,就是智慧和尚的模樣。”
百息一聽這話就愣住了,“智慧?他就是這個樣子的?”如果百息能照鏡子的話,他現在的形象就是一個非常年輕俊秀的和尚,面目很有善緣讓人心生好感,總之和百息原來豔麗的臉龐完全不符。
張劭在一邊看了半天,突然皺着眉,對于魏晉說,“這張臉,我看着很眼熟啊。”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這個故事是純粹講友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