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業務
李志偉貼出去的招聘信息要求有點高:招收一名資深業務員,要求懂電子信息知識;招收有經驗的技術員若幹,要求懂電腦CAD繪圖。
至于別的,比如人事、財務等,目前還沒在晏旻的考慮範圍之內,他自己還能應付得過來,況且還有李志偉幫忙。
可專業人士可不好找,所以公告貼出去,并沒有人上門來應聘。
這個星期天,海澱人才市場有一場招聘活動,晏旻收到通知,便帶着李志偉去現場招聘了。
人才市場很小,僅有一個十幾平方的小房間,有幾家單位親自過來招聘,更多的是委托市場工作人員招聘。
來求職的人也不少,大家都在外面排隊等候登記,挨個跟工作人員交流,留下自己的信息和要求,再等待單位給通知去面試。
晏旻覺得效率實在是慢,也不在室內待了,讓李志偉将桌子擺放在門外,一旁立了個大木牌,上面貼上白紙,用毛筆字寫上“本司招聘電子信息業務員一名,電子信息技術員若幹,有經驗者待遇從優”。
這麽一來就顯眼多了,求職者看到他們的要求,符合條件的就會過來咨詢,而不是圍在他們攤位前一個個打聽。
他們這個行業招聘實在不太容易,符合條件的太少了,有過來咨詢的,多半也是從事家電行業的,跟他們的專業不太搭界。
就在晏旻覺得自己今天可能要白跑一趟時,來了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對方胡子拉碴,形象有點落魄,他走到晏旻的攤位前,仔細看了看一旁的招聘廣告,才問:“同志,你們公司是做什麽的?”
晏旻說:“我們是設計集成電路的,您是做什麽的?”
男人眼睛一亮,舔了舔有些幹燥的唇:“我就是做集成電路的。原來在西安一所大學教書,是教電路分析的。”
晏旻看着他,非常驚訝:“那您為什麽來北京找工作?”
男人打開他的黑色公文包,從裏面拿出一張紙:“這是我的簡歷。我家裏遭遇一些變故,便停薪留職出來了,想來北京碰碰運氣。”
這是一份手寫的簡歷,對方叫褚毅,五十年代出生,畢業于某工業大學微電子專業,畢業後留校任職,是恢複高考後的大學生,跟晏旻差不多時間上的大學。
晏旻說:“褚老師,您是應聘技術員呢?還是業務員?”
褚毅問:“我能問問待遇嗎?”
晏旻說:“我們的業務員是底薪加提成,當然,底薪不會很高,也就是普通的工資,一個月一兩百吧,提成根據訂單大小給不同程度的份額。我跟您交個底,我們公司初創不久,業務其實還沒有展開。經驗豐富的技術員至少是600往上,上千也有可能,獎金則是根據公司業績另外發放,技術員需要懂電腦CAD繪圖。”
褚毅說:“電腦繪圖我懂一點,我想做技術員。”
晏旻拿出一張單子,開始填寫,說:“可以,您根據這上面的地址和線路圖,明天來公司面試吧,我們還要進行技術考核。”
褚毅從晏旻手裏接過單子:“好,謝謝!”
他們這次過來招聘,也就只找了一個褚毅。
晏旻對李志偉說:“下場招聘會就不來了,也委托人才市場的人幫忙招聘吧。”
這個年頭出來找工作的多數都是待業青年和下崗工人,能做他們這個工作的,多是單位的技術骨幹,下崗的少,所以很難招。
晏旻決定,還是去報紙上打打廣告,畢竟傳播面廣,有人看到工資待遇高,沒準願意下海呢。
第二天,褚毅便過來了,今天他刮了胡子,看起來比昨天精神多了。
晏旻跟他詳談了一下專業問題,了解了一下他在學校時的科研情況,如晏旻期待的那樣,他并不是個理論型的學者,除教學外,一直都在從事科研活動,還參與過一些國家項目。
晏旻又讓他上機操作了一番,不算特別熟練,但也是懂CAD繪圖的,這就十分難能可貴了。
理論紮實,又懂實踐操作。晏旻直接給他開了1000元的工資,如果可以,當天就能上班。
褚毅猶豫了一下:“晏總,能不能給我預支一個月的工資,我想去租個房子。目前住在朋友家,非常不方便。我把證件壓在你這裏,你放心,我絕對不是騙子!”
晏旻有些意外,堂堂一個大學老師,不至于這麽落魄吧,便問:“褚老師,您家裏是不是有什麽困難?”
褚毅聽到這裏,擡手抹了一把臉,眼光暗淡了些:“我女兒得了白血病,我和我愛人帶她來北京治療。家裏的積蓄都花得差不多了,我愛人為了照顧孩子,辦了停薪留職,我的工資太低,維持不了孩子的治療費,所以我也辦了停薪留職,出來找工作。”
晏旻同情地點頭,說:“我理解了。我給您預支一個月工資吧,祝您的女兒早日康複!”
“非常感謝!”褚毅拿到錢,執意将他自己的工作證和畢業證放在了晏旻這裏。
晏旻只好收着:“那你今天回去安排事情,明天再來上班吧。”
翌日,褚毅按時過來上班,說是家裏的事已經處理好了。
晏旻便給他分配了工作任務,現在連他自己在內一共有了五名技術員,完善一個不算太複雜的芯片架構并不是很困難,晏旻預計有個幾天就能夠搞定。
整個芯片的設計都不會需要太長的時間,雖然他們人少了一點,但芯片裏主要功能模塊對他們來說都是熟悉的,快的話,三個月左右就能完成。
現在他們除了設計電路圖,就是将芯片賣出去。
一個星期後,晏旻叮囑李志偉:“去幫我買兩張到濟南的火車票,越快越好,我和康工要去山東出一趟差。”
李志偉興奮地搓手:“晏工,什麽時候也帶我出差啊?”
晏旻說:“這次先不帶你,下次吧。如果能夠談成合作,肯定不會只跑這一次。”
李志偉嘿嘿笑:“好嘞,祝晏工旗開得勝!”
晏旻再次踏上了北京到上海的列車,這一次,他的目的地又是山東,不過是提前一站在濟南下車。
與他同行的是康小林,他顯然有些疑惑:“晏工,咱們那芯片上的功能模塊有美國的專利,為什麽不直接找摩托羅拉合作?這樣就完全不用擔心侵權了。”
這是他們在設計芯片時就考慮到的問題,BP機是美國人發明的,專利也是他們的,國內想要做BP機,就繞不開美國的專利。如果直接跟摩托羅拉合作,他們就完全不需要考慮侵權問題了。
晏旻說:“國內廠商既然能做BP機,他們肯定能解決美國專利的問題。摩托羅拉到底是美國品牌,它在中國賺的錢,最後都帶回美國去了。要是國産品牌,創造的稅收和就業就都是咱們自己國家的。”
康小林聽完咋舌,居然還能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問題:“還是您考慮得更周全。”
晏旻笑笑,沒說話。
火車是早上八點多始發的,抵達濟南的時候是下午四點多。
晏旻和康小林在新潮公司附近找了一家旅館住下來。吃過晚飯後,兩人溜達着回旅館,濟南又名泉城,泉眼特別多,這一路過來,就能看到泉水彙聚的清澈水巷、湖泊,讓這座北方城市充滿了靈氣與詩意。
因為藺征西,晏旻對山東充滿了偏愛與親切感,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吧。
為了養精蓄銳,他們早早就睡下了。
翌日一早,便穿戴整齊,提着公文包出了門。
為了顯得足夠正式,晏旻穿上了他平時極少穿的西裝皮鞋,并且還系上了領帶。
這行頭還是某年藺征西送他的生日禮物,拉着他去量身定做的。不便宜,三件套,只在極少數正式的場合穿,不過他能參加的正式場合也沒幾個,所以雖然買了好幾年,衣服還有七八成新。
晏旻這些年身材一直都沒變,穿着還非常合身,比起當下流行的寬大西裝,他這西裝明顯看着就要高上不止一個檔次。
康小林看到他的衣着打扮,笑着說:“晏工你這會兒看着真像是個老板了。”
晏旻笑:“我平時不像?”
康小林說:“平時像個科學家。”
晏旻笑得更大聲了,知道他在說自己平時不修邊幅。
兩人特意打了一輛出租車到新潮公司門口,這是個看人下菜碟的時代,你要是走路過去,別人會認為你缺乏底氣。
這些人情世故,都是晏旻昏迷時學的。
新潮電子公司是一家集産銷于一體的公司,出租車在新潮公司門前停下,晏旻和康小林下了車,走到門衛室,康小林給門衛遞煙,說:“師傅您好!我們從北京來的,是做集成電路的,有技術想跟貴公司合作。師傅能幫忙約見一下你們公司的領導嗎?”
門衛看他身後的晏旻西裝革履,又說是從北京來的,也不敢輕慢,接過煙,用濃重口音的普通話問:“你們有什麽技術要跟我們合作?”
康小林又遞了一支煙給對方,說:“我們是北京中科院下屬的單位,你們公司是做BP機的吧?我們有技術,能夠讓BP機顯示漢字,您就跟你們管事的領導說一聲,看他們感不感興趣。”
門衛一聽中科院的名頭,覺得高大上不少,一邊接煙一邊說:“你們稍等一下,我幫你打電話問問。”
門衛從桌上拿起一個話筒上纏着手絹的電話,撥了幾個號碼,用山東話說:“俺這裏有兩個北京來的人,說是中科院的,有技術想跟俺們公司合作,能夠讓BP機顯示漢字,要不要讓他們進來?”
片刻後,門衛挂了電話,說:“你們進去吧,找俺們王科長,他是管技術的。”
晏旻笑着說:“謝謝啊!”
門衛拿過康小林給的煙,還是過濾嘴的,中華煙,門衛高高興興地将一根夾在耳朵上,用火柴點上了另一根,美美地抽了一口。
晏旻走了幾步,回頭看到門衛在抽煙,忍不住笑着搖了搖頭,說起來,這人情世故自己還是不太精通呢。
兩人進去之後,找到辦公樓,跟前臺說明來意,前臺說:“我們技術科在二樓,你們上去往右拐,第二個門就是我們王科長的辦公室。”
晏旻朝對方感激地笑着點點頭:“謝謝!”
前臺小姑娘忍不住臉紅,這小夥子長得可真俊啊。
晏旻和康小林上二樓,按照指示找到了王科長。
王科長身高超過185,體型壯碩,是個典型的山東大漢,他看起來是個很爽快的人,見到晏旻就先開口了:“你好!你們從北京來的?我姓王,王軍。二位貴姓?”
晏旻跟對方握手,說:“您好!我姓晏,我叫晏旻。這是我同事康小林,我們是從北京來。目前正在開發BP機漢顯系統,得知貴公司是國內最大的BP機品牌,就特意找過來了,希望能跟貴公司達成合作。”
被人誇是最大的品牌,王軍聽了果然很受用:“請坐!聽說二位是中科院的?”
晏旻和康小林對視一眼,然後說:“其實也不算是。我倆原來都是中科院的研究員,在中科院下屬的信息公司做芯片研發工作,今年辭職出來,創辦了屬于自己的公司,主要業務也是芯片研發。我們原來是做計算機漢字系統的,您桌上那臺電腦,就是我們原來的公司西華信息代理的,電腦中的漢卡,就是我們設計的。”
康小林補充說:“我們晏總是西華信息的總工程師,漢卡就是他構思的,帶領我們設計出來的。”
王軍看着年輕的晏旻,非常驚詫:“你是總工程師?”語氣明顯不太相信。
晏旻點頭:“對。”
王軍搖頭:“可你看起來也太年輕了!”
康小林解釋說:“我們晏總是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18歲大學畢業後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了博士,又在美國著名的德州儀器做了一輪博士後,畢業後拒絕美國高薪回國,是中科院引進的高級人才。他主持研發的漢卡今年年初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我們還帶了證書過來。您可以過目一下。”
晏旻将獲獎證書拿出來給王軍看,這證件随身帶着,就是為了證實自己的身份,怕別人以為他們是皮包公司。
對方将信将疑地看了好一會兒,确定上頭的□□公章沒有錯,他看了半晌,然後問:“你們為什麽要離開中科院呢?”
晏旻微微一笑:“當然是想自己創業。不知道你們對BP機的漢顯系統是否感興趣。”
王軍說:“當然有興趣。你可以介紹一下你們的系統嗎?”
晏旻将文件袋裏的資料拿出來,遞了一份給王軍,自己拿了一份在手裏,說:“目前市面上只有數字尋呼機,除了極少數的固定數字代碼能夠傳達一定的信息,就只能通過回電才能溝通信息。王科長想必也清楚,國內現階段回電話并不是件方便的事,往往是發傳呼的人着急、收傳呼的人更着急,有時候得滿大街跑着去找公用電話。如果能夠顯示漢字,那麽大部分信息都可以通過簡短的留言傳達,這就解決了找電話和等電話的麻煩。”
當今的數字BP機只能顯示數字,除了電話號碼,也用一些約定俗稱的數字作為代碼,比如“000”是請回電,“200”是有事速歸等,但代碼傳遞的信息非常有限。
王軍颔首:“聽起來确實是個好想法。你們有辦法解決漢字顯示的問題?”
晏旻點頭:“對,我本來就是做電腦漢字系統的,原理相通,不會更複雜。目前我已經将漢顯芯片的架構做好了,您可以看看我們的具體構想。”
王軍低頭看手裏的文件,仔細翻看着資料。
晏旻繼續說:“我認為,漢字BP機會是未來的趨勢所在,數字BP機即将會被淘汰。目前這個領域還沒有被突破,如果我們現在抓緊時間開發,提前搶占市場,絕對能大賺一筆。”
王軍放下手裏的資料,說:“我雖然很感興趣,但是我做不了主,你們稍等一下,我去請示一下我們田總。”